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广东省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2013届九年级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人教版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JJP 审题:LYB 一二三四总分1781011141517181922232526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荐头(jiàn) 胚芽(p) B. 捯气(dáo) 魁梧(w)C干瘪(bi) 阔绰(zhuò) D. 瞰望(kàn) 荣膺(y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 狼籍 一气呵成奄奄一息 B. 蓬蒿 如坐针沾 影影绰绰C. 锦障 芒刺在背 望眼欲穿 D. 附和
2、断壁残垣 天伦之乐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的无与伦比。B中美澳艺术滑冰对抗赛开赛在即,赛场工人不畏炎热,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各种设施。C. 长期的武装冲突使巴以双方两败俱伤,许多巴勒斯坦政治家在纪念第六十三个“灾难日”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不再坚持“将以色列赶入大海”的主张。D. 李小栓用电话振铃的方式,为渴望锻炼而又无法坚持的人提供叫醒服务,通过日复一日的叫醒,很多人爱上了晨跑,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因跑步变成了“一家人”。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
3、. 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即便是缺点也无妨看作优点。B. 生物学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生物环境演变以及如何保护和科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C. 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制造的一桩桩流血事件,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D.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这便是棋院。庭院中央,有一株十分茁壮的腊梅树。若降一场大雪,一定会催生出更多的蓓蕾。穿过一片幽深的竹林,眼前出现一个小院。进入棋院。抚摸桌上的棋盘,想必这里曾无数次荡起娇笑的喧哗和棋子落盘的清音,如今弈棋
4、人都已化作时间的灰尘。春寒料峭,一树黄灿灿的梅花,开得正艳。A. B. C. D. 座位号6.综合性学习。(4分)孔子、孟子思想中的精髓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请你在以下课文中,选择一个关于修身或学习的语句作为话题,写一段读书感言,表达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备选课文篇目:<论语>十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花间一壶酒, 。(李白月下独酌) 歌罢仰天叹, 。(杜甫羌村三首)困于心,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两章)轮台九月风夜吼 , 。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
5、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二、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螳螂完成第810题。(10分) 螳螂的一对前脚就如刀斧手高举的大刀,所以有的地方又把它叫刀螂。然而在汉语中,螳螂却因为挡车和捕蝉两次失手。受到了人们千古不绝的嘲笑。任何事情都是会发展的,对螳螂的看法理当也有所改变。然而,人类的固执却不愿放过九死未悔的殉道螳螂,我们看待螳螂的眼光和螳螂看待世界的眼光永远也不可能重合。螳螂的视力并不好,这道理很清楚。我们在嘲弄一个视力不好的可怜虫。螳螂看东西不分远近都是模糊不清的,这正是他们的特点。然而,它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但对运动的东西则心明眼亮,只要猎物一动,螳螂马上就看清了对象的颜色、形状,并迅速
6、做出战备部署。这跟惯于纸上谈兵、不知应变的书呆子刚好形成强烈的对比。螳螂的捕敌战术还包括用色彩迷惑敌手,它们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周围草木叶子的颜色变化。被人误解并迟迟不肯原谅的螳螂它们的结局都带着几分悲壮。作为对后代所需的蛋白质等营养的补充,雌螳螂在交配刚一结束就把雄螳螂吃掉,雌螳螂艰难产卵后也将精疲力竭二死去。不讨人类喜欢的动物结局都不太妙,因此,螳螂选择为下一代献出自己的生命真是明智之举。8文章第段分别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螳螂的特点。(3分) 9文中第段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 (3分)10请根据第段的相关信息,写出两个有关螳螂的成语,并任选一个,说说它的意思。(4分)成语: 意思: (二)阅读
7、舞蹈的矿灯,完成第1114题。(16分)香走进了镇里那家唯一的理发馆,对和她年岁相仿的女娃说:“理男娃一样的头发。”理完了,和她年岁相仿的女娃惋惜地说:“多好的头发啊!”黄昏,身穿特大号矿工服的香,带着矿工帽和矿灯混在一排人的后边。酒劲未醒的煤矿老板从人群里随手点了香他们五个:“你们五个修枕木,其余都回去。”香和其他几个人拎着行李到了后边的排房。香在考勤表上添了自己的名字:吉祥。香和四个不认识的人组成一个班。她记住了最老的和父亲一样的人叫老斤,愣实的人叫蛮。“造孽哦,小小的娃不好好上学,干窑匠,啥子营生?”老斤说。走进井口,香长舒了一口气。她像别人一样戴好帽子矿灯,扛起一根枕木往下走,走得歪歪
8、斜斜。和父亲一样的老斤说:“娃哎,脚踩稳,咋像跳舞?不能晃。”香不能不晃,在黑黑的煤巷,矿灯那点儿光照不了多远。她不习惯!香扛枕木,也装煤,摘钩挂钩,不说话,让干啥就干啥。衣服肥肥大大,遮住了身子。洗澡的时候,香是最后一个。晚上用布把自己缠得受了委屈的胸脯放开。她悄悄地洗澡,脸总是故意洗不净。睡觉时,她在门上加上内锁,用粗木头再顶上。窑匠们知道“他”不合群,没人来找她。香的肩被木头压破了,腿也疼。坚持了一周,挺过来了。香扛枕木装煤、摘钩挂钩都熟练了。休息的时候,蛮会说很粗俗的话,热了,就穿一条短裤干活。他们说着男人女人,说得津津有味。香就关起耳朵,让这些东西被风吹走。香解手要走很远,躲在一个空
9、煤巷里。冷不防,蹿出提着裤子的蛮,气呼呼地说:“一个男娃,咋蹲着撒尿?”香惊出一身汗,拧暗了矿灯,往黑处挪了挪,让蛮蹿出去。香缓了半天,心口才不跳了。上井的时候,香就没劲儿了,要歇几口气才能到井口。和父亲一样的老斤停下来,招呼她,有时候也等一等。停下来的时候,香就看着发霉的松木和石头上的滴水。前边的人早走远了,在前边晃。回头,后边的矿灯像星星一样。日子就这样一天天重复着,香成了大山里小煤窑的窑匠。那几天到了,肚子隐疼,井下潮湿的环境让香喘不过气来。香拐进一个没有通风的空煤巷,被熏倒了。斤等着香扛的木头,等了一阵儿等不见:“这娃,解个手走多远?”蛮说:“蔫蔫的人,最会偷懒!”老斤向井筒里喊:“吉
10、祥,吉祥。”老斤找到昏迷的香,背起她就往井上爬,老斤爬得很慢像蜗牛在挪。老斤大口大口地喘气,背上的汗水湿了香的衣服。香的“身份”被发现了:“咋,还是个女娃,遭罪啊,干这营生!”“娃,有啥难,给伯说。”香慢慢说出自己被大学舞蹈系录取了,但缺6000元的学费。“娃啊,你缺学费?”香点了点头。三十五十的,窑工们都向香手里塞钱,连煤矿老板也给了二百。消失了两个月的香带着4000块钱回了乌龙寨,她看到了熟悉的竹楼。临离开煤窑的时候,她去井口,看见巷道里晃动着十几盏矿灯。几年后,香从舞蹈学院毕业了,她的毕业作品是独舞:舞蹈的矿灯。11.第一段在文章中的起到什么作用?(4分) 12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
11、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香理成男孩头发香到煤矿干窑匠 13.请结合本文分析,香是怎样的一个人? (3分) 14.本文结尾交代香把她的毕业作品设计成独舞舞蹈的矿灯,这有什么意义和作用?(6分) (三)阅读为活人服务的学校教育,完成第1517题。(10分)学校向来是使传统的知识财富一代一代相传的最重要的机构。与过去相比,今天更是这样。由于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家庭作为传统教育的承担者的地位已经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人们有时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播给成长中的一代。但是,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
12、当在青年人中发展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消灭个性,使个人变成仅仅是社会的工具,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因为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志的统一规格的人组成的社会,将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相反,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使他们把为社会服务看成是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 我以为对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情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来开展工作。这种做法伤害了学生健康的感情、诚实的自信,培养出的是顺从的人。教师只有尽可能少地使用强制手段,教师的德和才才能成为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 县(市区) 学校 班别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要培养创造性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
13、素质,当然不如仅仅唤起个人好胜心那样容易,但也正因如此,才更有价值。这种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孩子们对于游戏的天真爱好和获得他人赞许的天真愿望,引导他们为了社会的需要参与到重要的领域中去。这种教育的主要基础是培养学生这样一种愿望,即希望得到有效的活动能力和人们的认可。如果学校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它就会受到成长中一代的高度尊敬,学校规定的课业就会被他们当作礼物来领受,学生就会对在学校时间比对放假时间还要喜爱。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5.作者围绕学校教育问题阐述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16.第四段中加点的词语“这种教育”指的是 。(2分)17.读了上面文章,你一定感
14、受不少吧?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向领导或老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陈述理由。(5分) 三、古诗文赏析(一)阅读登高完成18题,(4分)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18.作者将 、 与个人情思融为一体。透露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二)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第1922题。(12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
15、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9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座位号(1)乞人不屑也 (2)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 乡为身死而不受 (4) 蹴尔而与之 2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 其名为鹓鶵 B呼尔而与之 环而攻之C此之谓失其本心 为宫室之美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我既已言之于王22“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此”指代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2325题。(8分)竹似贤,何载?竹本固,固以树德,
16、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焉。 养竹记注释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实:充满,充实。23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固以树德 固:牢固 B君子见其本 本:根C竹节贞 贞:坚贞 D故君子多树之为庭实焉 树:树木24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25本文由竹的本固、 、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从表达方式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3分)四、作文(70分,其中书写5分) 马
17、克·吐温与朋友郝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吗?”马克·吐温回答说:“所有的雨都会停的”。请以“雨过天会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2)不少于8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4分)湛江一中锦绣学校2013届初三级试卷(三)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三)15.学校教育不仅应该传授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良好的心理素养、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创造性能力。(每个方面0.5分)16. 要培养创造性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当然不如仅仅唤起个人好胜心那样容易,但也正因如此,才更有价值。17.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明光市明光镇映山中学三上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陇川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公共空间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课件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的知识框架及试题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公共卫生试题及答案
- 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概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护士考试应试技巧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模拟题分享试题及答案
- 用药评估与病治结果相关性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厦门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厦门四检)
- 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
- 2025年济南市中区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课件 chap6 大模型微调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PPT(第四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大盈江三级水电站工程项目划分规划初稿
- GB∕T 40112-20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 消防器材采购及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