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政治常考哲学试题汇编(诗词彦典类A)1“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人的知识结构不同导致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C人的立场不同影响其对同一事物的看法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2对于自己拥有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这说明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的 只有摆脱自身感性经验的限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 只有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A B C D 3 “忽如
2、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A想象是突发的 B想象是随意的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回答46题:4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5“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心理6“月有阳晴圆缺,人在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
3、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7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8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无边落森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到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B C D9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两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 A善于区分整体与部分 B善于区分新旧事物 C善于
4、把握事物的共性 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10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呤”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看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
5、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回答1113题:11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的制约 A B C D12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
6、把握事物的本质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D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3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 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A B C D14“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15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
7、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回答16-17题。16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A B C
8、D17有人认为,“趋福避祸、趋利避害”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也是动物,由此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种论证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 人性本善,自私是后天获得的特质 人性本恶,后天可以为善人的本质应从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理解 趋群体、他人之利,是对趋利避害本能的超越 A B C D18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
9、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回答19-20题。19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我们需要 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迎接挑战 有战胜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以乐观的心态回避挫折 树立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A B C D20挫折既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又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这种看法 A是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B正确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说明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D说明量变会引起质变21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22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
10、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是”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心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 B C D23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时
11、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5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6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 B C D27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
12、“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A BCD28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A B C D29“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
13、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30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31“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32“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段话体现
14、的哲理是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C把握适度原则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3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34“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35“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15、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36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37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 A B C D38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
16、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39丝瓜对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的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往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日,不见泰山 40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的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
17、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 “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热”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 “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A B C D41“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廪实(仓廪: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42
18、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43(多选)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下列成语体现这个方法论的是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44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
19、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45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4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47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B C D48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其子遂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49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50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5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振兴头雁计划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低温轴承采购合同范本
-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三级)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关于督查工作的心得体会【四篇】
- 第八章 解析几何202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 职测信息处理题目及答案
- 短视频营销推广方案计划
- 2025年趣味益智游戏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
- CN120108096A 基于多模态融合算法的火灾最优逃生路线规划方法及系统 (无锡学院)
- 2024年四川泸州医疗卫生辅助岗位招募笔试真题
- GB/T 45933-2025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基本配置
- 机加检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弱视的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时事政治试题库及答案(共550题)
- 掌上华医基层培训公卫人员考试题目含答案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指南
- 2025年河南省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梅毒诊断及治疗
- 表面贴装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