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代作者(  )_,_。_,_。(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哪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    (2)题目中的“忆”是(   )的意思,你能从诗中找一个词来解释吗?(   )(3)  诗中的“佳节”指的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诗人“倍思亲”?(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   )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速度应稍(快慢),声音应稍(低缓高昂)。假如你的亲人

2、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诗:  ,   。(5)我们学过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还有:(请写出两首诗的题目)2.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你从哪句诗里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呢?用横线画出来。2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画面呢?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到括号里。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

3、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在每一片叶子里(_)在每一朵小花上(_)在每一滴汗水里(_)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A. 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 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C. 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4小朋友,你留意过秋的声音吗?仿照片段的第一小节,试着写一写。秋的声音,在_,在_。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3. 课外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到_的景色。(

4、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4. 阅读古诗,回答下面问题。题 画清 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1)写句意。桃花映水鲜。(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牧童,要到哪里去。B.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您怎样的感受?(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_。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春

5、潮:春天的潮汐。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1把古诗补充完整。2“野渡无人舟自横”中“横”的读音是_。结合注释写出这句诗的意思。_3下列诗句中的“怜”与“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怜”意思相同的是(_)(填序号)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_的心情。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倍思亲。_登高处,_茱萸少一人。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他是_代著名的诗人。3“独”的意思是_,“异”的意思是_。4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节,古人在这一天有_、_、

6、_等习俗。7. 美文选读。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是_节,主要习俗是_。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时间是   ,主要习俗是 。8. 古诗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遍插茱萸少一人。1补充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异乡:_佳节:_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代大诗人_的作品。全诗抓住_这天登高的习俗,抒发了_的感情,诗中“_”一句道尽

7、了万千游子客居他乡的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9. 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乞巧_,_。_,_。1这首诗是_代诗人_描写_的名诗。农历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碧霄”的意思是_。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_的向往。嫦娥_,_。_,_。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同嫦娥一样_的处境和心情。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绝  句_代_,_。_,_。1默写古诗绝句2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_”,“江山丽”对“_”,“泥融”对“_”,“_” 对“鸳鸯”。3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1)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_)和(_)的角度来描写春天

8、的清新秀美。A视觉   B嗅觉   C听觉(2)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_)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_)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A静态   B动态4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_、_、_、_、_、_、_、_等景物。江山  太阳  花草  鸳鸯  春泥  春风  燕子  沙滩11. 古诗阅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_,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2诗句中“_

9、”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_”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12. 默写望天门山并填空。,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1将古诗补充完整。本诗作者是   代诗人   。2诗的前两句突出天门山的_,后两句突出天门山的_。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所见清袁枚_,歌声振林樾。_,_。(1)默写古诗。(2)“   ”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   ”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   。(用诗句来填)14. 阅读。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