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栽绿化工程施工说明书_第1页
植栽绿化工程施工说明书_第2页
植栽绿化工程施工说明书_第3页
植栽绿化工程施工说明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栽綠化工程施工說明書第一章總則一、本工程所有圖樣與本工程施工說明書及其所附之補充說明,均為工程合約之一部份,所有設計圖應予說明書籍補充說明相互為用。如有不符之處,應遵循甲方之解釋或修正圖說辦理。二、本工程除依照計畫書圖說及工程合約辦理外,並需受甲方所派工程人員指揮督導。三、乙方由開工前應填具工程開工報告、每日工作時間及工作進度表,送交甲方有關人員查核。四、乙方應依照本府所發圖說及施工說明書切實施工 ,如對圖說有不明白之處,應遵從甲方所派工程人員直接指示辦理,不得自行判斷推測施工五、 本工程所需工料等除說明由甲方供借外,概由乙方自備。六、 甲方供借工具或供給材料概由乙方負責保管 ,期保管出納情

2、形,甲方人員將隨時檢查,不得毀損、利用或變質,完工時,所領餘料,由乙方負責運還甲方指定地點。七、乙方自備之工程材料,使用前應受甲方所派工程人員檢驗,如不合規定時,應即時運離,不得留置工地。八、凡與本工程有關之其他工程或臨時裝置 ,經甲方交由廠商辦理時,乙方應與該廠商相互協助合作,如因不能協商而發生錯誤延期或意外事情 ,乙方應接受甲方之裁決 ,負責賠償。九、本工程範圍之工程臨時用地,在施工期間內,由甲方撥借乙方使用,一俟竣工後,乙方應及清理歸還,乙方於施工期間應隨時注意工地及運料道路之清潔,完工後並應清除工地草坪與附近地區所有之廢物,垃圾及所有之工具,設備與利餘材料,直至甲方滿意為止。十、施工中

3、甲方並應隨時保持運料道路面之清潔 ,且為防止路面遭受損壞對於散落在路面隻表土與污染應盡速清除。車輛之輪子應注意保持清潔,以免將污物帶到諸如道路、人行道及其他舖面之表面。十一、 工程管理與安全措施 ,紅綠燈紅旗圍籬等維持交通及安全措施之各項設備概由乙方負責辦理。十二、 乙方負責人,需長駐工地,以便隨時接洽事務或監督工作,否則甲方所派工程人員得著令停工。十三、 本工程施工時如毀損工地附近及地下管線公司物件,及賠償或復舊工作概由乙方負責。十四、 在工程進行期間,甲方有權將工程計畫,施工方法或工程數量予以變更,乙方應按照有關變更設計圖、施工說明書及甲方之指示施工,並由雙方協議後附入合約中。十五、 乙方

4、應於合約規定之開工日期,通知甲方監工到場監督,正式開始施工,並於規定期間內全部竣工,非經甲方同意,不得已任何理由要求延長工期。十六、 乙方應在施工及養護期間拍攝工程照片 (一)施工前(二)施工中(三)竣工後(每種過程至少一張) (四)完工後照片交清後方得驗收。照片需有日期可查。十七、 本工程需配合土木工程施工特殊情形,實際需要可分段施工、驗收、保活、其付款方式比照付款辦理。十八、 在圖面及施工說明書中或細則尚未指定施工作 ,但在一般園藝技術上必需作之工作,則應隨時聽從現場工程人員指示辦理。第二章土壤、肥料、農藥、支柱、灌溉及其他一、本工程圖說上註明須換(客)土或填土項目所採用之土壤,係指取自工

5、地以外,排水良好之可耕地,土質為中性及復含有機質土壤。不應含礫石、泥塊、下層土、雜草根、或其他有毒或有礙生長之雜物。二、 肥料種類:本工程所採用之肥料種類,應依圖說之規定辦理,若圖說尚未有註明,或有兩種以上同等品時,乙方應將選用之種類先徵得甲方同意後施用之。(一) 有機肥料:本工程所述之有機肥料(圖說上所指之材料),應為完全腐熟之材料。(二) 化學肥料:本工程所述之化學肥料 、適肥使用之肥料皆應為台肥公司或相同成份之產品。(三) 肥料之施用量及施用次數應依本工程有關圖說規定施用。若圖說未規定或乙方因故需要變更用量及次數時,應先徵得甲方同意後施用。(四) 肥料應依工程圖說規定之時間施用,並通知甲

6、方屆時致工地監督,若圖說未規定施用時間,乙方應自動洽工程司決定後辦理。三、 支柱(一) 杉木柱材,應為新品級剝皮清焚,並須經防腐處理以防腐防蛀,有腐蛀折痕彎曲及過分裂劈者不得使用(二) 支柱粗尖打入土中,緊靠樹幹部位用麻繩以自行緊捆致少六圈,以免動搖,並應支柱種類風向而設立支柱位置,以確具保護植栽之作用支柱之設立,應力求整齊美觀,以利觀瞻。五、灌溉本工程之灌溉用水,其水源、水質及澆水時間,由乙方自行決定,不得已工業廢水或含有毒質之污水或含雜草種子。若因澆水不當而對植物產生不良影響時,乙方應負完全責任,並不得藉詞要求加價。六、其他乙方若為提高苗木存活率,而決定採用蒸仰制劑、生長素土壤改良劑等物質

7、,或採取其他措施時,可以徵得甲方同意後辦理,不得要求增加費用。若因處制不當而對植物有不良影響時,乙方應負完全責任。第三章植物材料一、植物材料規格尺寸(一)合約規定,樹高、冠高、尺寸均不包括徒長枝,以徒長枝剪除後,量得之尺寸為準。(二)樹高(高、自然高、梢高、苗高)指梢頂至地面高度之謂(三)冠高(樹冠寬、樹寬)指數冠水平尺寸之平均值之謂。(四)樹幹直徑(米高直徑、幹徑) ,指樹幹離地面一公尺處之直徑平均值之謂(特殊情形另訂者不在此限),雙幹、多幹或分之數則以斷面積推算。(五)冠厚(樹冠厚)指樹冠厚度尺寸之謂。(六)護根土球(宿土球、土柱、缽土)指移植前厚植株根部周圍之土球之謂,土球直徑指土球直徑

8、平均值之謂。(七)同一規格群植之灌木及地被植物,若其標準規格已列明差距容許度者,可比照辦理,否則植株高矮之差距不得超過標準高度之百方之二,喬木類不得超標準高度百分之十,而所有枝葉幅度不可小於標準規格。二、植物料檢驗植物材料使用前,無論新植、補植、換植,均應接受甲方所派工程人員檢驗鑑定,不合格者應及運離,不得留置現場,若有下列情形者,不得使用。(一)規格尺寸不符合者(二)有顯著病蟲害、折枝折幹、裂幹、肥害藥害、老衰,老化、樹皮破傷者。(三)樹型不端者、幹過於彎曲、樹冠過於稀疏、偏斜及畸形者,樹幹上附有害植物者。(四)挖取後擱置過久,根部乾涸,樹芽枯萎或掉落者。(五)整形類植物材料,其形狀不顯著或

9、損壞原型者,針葉類失去原有端正型態,斷枝斷梢者。(六)護根土球不夠大、破裂、鬆散不完整,或偏斜者。(七)高壓苗、插條苗,未經苗圃培養兩年以上者。(八)灌木、草花等分枝過少,葉枝不茂盛者,草花花朵密度過少者。(九)草皮未帶草根及原土而其厚度小於兩公分,且破碎零散,含雜草有病蟲者。第四章草皮舖植一、整地(一)本工程範圍內 ,除非另有規定 ,乙方應依喬木 、灌木、草花及地被植物之順序栽植,最後舖植草皮。(二)草皮舖植,除另有規定外,應全面覆蓋所有栽植區利餘之裸露土面。(三)草皮舖植區,應先挖鬆表土致少十五公分深,維持預定傾斜度,以利排水,並清除十五公分深之表土面層內直徑大於三公分之石礫、混凝土塊、雜

10、草根及其他有害草皮生長枝雜物。(四)土壤值應保持中性,必要時舖植前應撒布農用石灰調整之。二、舖植(一)每塊五公分五公分之草皮,以條舖或成品字型舖植,間距保留十公分。(二)舖植時應填壓滾實,使草皮與土壤密切接觸。(三)草皮餘舖植竣工後三個月植株查驗時,其覆蓋須達百分之八十,於六個月時須達合面覆蓋效果。三、澆水草皮舖植完成後應即充分澆水,並繼續保持濕潤狀態,至草皮成長良好將裸露土面完全覆蓋後,可視天候狀況在適時澆水。第五章地被植物及草花栽植一、整地(一) 依設計圖說所示,在現場劃出地被植物或草花栽植範圍,經甲方認可後施工。(二) 將區內表土挖鬆至二十公分深後,清除此土層內直徑大於三公分之所有石礫混

11、凝土塊、雜草根及其他有害植株生長枝雜物,並維持預定傾斜度,以利排水。二、施基肥在地表填加規定數量基肥與表土均勻混合。三、栽植應按圖說規定之行株距栽植 ,但為配合現場以達到栽植後行成良好效果,可於徵得工程司之同意後酌予調整。四、澆水植株栽植後應即澆水,於養護期間亦應視天候適時澆水。第六章灌木及喬木栽植一、填穴開挖及施基肥(一) 依設計圖說示,先將預定栽植位置在現場標示,經工程司認可後在挖穴。(二) 填穴之大小,依圖說之規定挖掘,將穴內原有石礫及混凝土塊與其他有礙生長枝雜物,均應運離工地,並按圖說規定量,填入腐熟之基肥於穴底後,在加入所規定之客土量。二、栽植(一)灌木與喬木植入植穴後,應將捆繩及包裹物解除。(二)回填土壤應依圖說規定,採用客土或原土回填踏實,使苗木保持挺立。(三)填土後,每穴邊綠應與周圍土地密接 ,恢復原來地形。三、立支架苗木栽植後,應依圖說規定立支架保護 ,詳見本規範第二章 。四、修剪符合規格的苗木栽植妥當後減少植株因蒸散作用所喪失之水分,乙方可酌予修剪枝葉,但修改後之植株不得小於規定之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