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祖逖》教学参考 北京课改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祖逖》教学参考 北京课改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祖逖》教学参考 北京课改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祖逖》教学参考 北京课改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祖逖》教学参考 北京课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祖逖关于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立志编撰通志,以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四月,司马光编成编年史通志8卷,上进于朝廷,受到英宗的赏识,并下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写。治平四年(1067)十月,司马光向神宗进读通志,倍受赞赏,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写序。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反对王安石行新政,神宗不从,任其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出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续撰通鉴。哲宗时主国政,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部,废

2、除新法。死后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

3、,删订定稿。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1362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一、字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祖逖刘琨蹴琨觉司马睿纠合骁健给千人廪  将其部曲击楫而誓遂屯淮阴起冶铸兵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4、#160;        3区分形似字                                          

5、;   二、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红字词语的意思    中夜闻鸡鸣,蹴琨觉(蹴:踢,蹬踏觉:醒)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如果将:将领)    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给:供给铠:铠甲)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将:率领楫:船桨)    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因:于是)   &

6、#160;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及:等到以为:让他担任)    睿素无北伐之志(素:一向,向来)    遂屯江阴(遂:于是)    2把下列短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纠合骁健聚集骁勇强健的人。    望风响应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    自相鱼肉自相残害。    起冶铸兵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

7、器。三、课文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表现了晋朝爱国名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    第一段,闻鸡起舞,表现祖逖年轻时便胸怀大志。古人有迷信说法,认为半夜鸡鸣是恶之兆;祖逖认为半夜鸡鸣正可以令人觉醒,振奋精神,所以说“此非恶声也”。刘琨是祖逖的朋友,晋室渡江南迁后,任侍中太尉,一直坚守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因孤军无援,兵败遇害。    第二段,请缨北伐,表现祖逖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祖逖慷慨陈词,请求统军北伐,得到的却

8、只有千人的军饷,连铠甲兵器都没有。胸怀收复中原大志的祖逖与“素无北伐之志”的司马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段,中流击楫,表现祖逖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请注意,祖逖不是率领晋军北伐的,他只带着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他的胆识和志气,实在不得不叫人佩服。思考:    1祖逖认为晋王朝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由于皇族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戳中原。任命将帅出师北伐,激起沦陷区人民奋起反抗的斗志,赢得天下英豪的响应,定能取得

9、北伐的成功。    2祖逖北伐之志实现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他是如何做的?这给你哪些启示?    统治者的支持力度不大。做艰苦的努力,精心准备。遇到困难挫折时,应冷静    地审时度势,寻找有利条件,坚韧不拔。    3结合课文谈谈哪些地方表现祖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祖逖念念不忘“遗民既遭残贼”,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即使不被重用,他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

10、马,为北伐做准备。课文翻译:    范阳郡的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寝室,半夜听到鸡叫,就用脚蹬醒刘琨,说:“这不是不祥之声!”于是二人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之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骁勇强健的人士,向司马睿进言说:“晋室之乱,由于皇族争权,自相残害,这使得匈奴等外族乘机进犯,毒害遍及中原。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然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发自励。大王如果能任命将领带兵出征,让像我这样的人统帅军队去收复中原,全国各地的豪杰一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

11、司马睿一向没有北伐的决心,他让祖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一千人的军饷,布三千匹,不供给铠甲和兵器,让祖逖自己去招募士兵。    祖逖率领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渡江,船到江心,祖逖拍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于是在淮阴驻扎下来,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招募到二千多人,然后向北进发。深入探究: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

12、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3、#160;   (1)患记问不若人  (2)迨能倍诵乃止  (3)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14、;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5、60;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    )                     附参考答案:    1担心等到才吟咏      2D     

16、; 3C     4韦编三绝中考解析让阳光永驻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

17、#160;    题记乌云    我出生后才四十天,就被亲生父母送给了别人,原因很简单,亲生父母想要生儿子,养父母想要个女儿。就这样成交了,我像一件物品,来到了现在的家。自从我知道这件事后,它就成为我心里的阴影,想抹也抹不掉。有了这片阴影,“笑”就好像跟我无缘,我变得冷漠了。风雨    原以为上天不会再捉弄我,我可以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自己的路。可是,我错了。对我最好的人我哥,出车祸了。从小到大,哥都对我很好,有好吃的总要先给我吃。后来,我上了初三,他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每逢放假回家,他

18、总忘不了给我买礼物,或者是书,或者是其他。那天,他放假回到家,我还在学校上课,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哥骑上自行车,拿上雨具就朝我的学校跑。路上,一辆大卡车把他撞倒在地,他的一条腿再也不能动了。我面对着哥,失声痛哭起来,哥对我说:“小妹,别哭,来,笑一个。你一定要振作起来,也给我信心啊。”我努力点了点头,只觉得命运对我太不公平。阳光    到现在,我才发现我错了,总装着那片阴影不忘记,把自己都给蒙上了一层纱。现在,看看周围的人,老师、同学个个都那么友好。同学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轻声的“HI”不时在我面前出现,我笑了。还记得同学写的一张纸条“

19、生活有许多无奈,勇敢地走过昨天,潇洒地走向明天,才是真正的自我。”从此,我变得开朗、活泼了    乌云、风雨、阳光,一样都不能缺少,有了它们,世界才是完整的,但我们的心中只能让阳光永驻,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点评】    这是今年中考一篇满分作文。考生很好地利用了话题作文的“宽泛性”特点,结合自己的身世,写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情感真实、感人肺腑。文章行文巧妙,用“乌云”、“风雨”、“阳光”这三种自然现象来比喻自己心路历程的三个阶段,从而写出了自己由“苦”到“笑”的过程。另外,本文的形式也非常的活泼,用了题记,各部分又有小标题,做到了形式的创新,使人耳目一新。总之,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这都是一篇考场难得的佳作。课外拓展诫子书诸葛亮【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