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生物上册目录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4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5、6、7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7、8、9第四节鱼9、10、11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1、12第六节鸟13、14第七节哺乳动物 15、16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7、18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8、19第三节社会行为19、20、21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2、23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3、24第二节细菌24、25第三节真菌25、26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6、27、28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8、29、30第五章

2、病毒30、31、32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33、34第二节从种到界 34、35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5、36、37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7、38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的:1 .知识方面(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难点:1 .水嘱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 .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 .准备活体水嘱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教具准备:活体水嘱、水嘱纵切切片、显微

3、镜、放大镜、教学软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二、探究新知(一)腔肠动物水嘱的基本特征水嘱多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长约 1厘米, 身体几乎透明,一端常附着在水 草等物体上,口周围有 512条 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 获猎物(辐射对称定义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 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水嘱身体呈辐射对称,辐射对称 他丁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 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 物、进行防御。水嘱身体由两层细胞组成 - 内胚层和外胚层。内胚层围成的 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 通。口周围有触手,适应固着生 活;触手上有许多刺细胞, 刺细 胞里

4、大多藏有毒液和刺丝。当遇 到猎物或捕食者时,水嘱能迅速 弹出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 通过刺丝注射到猎物或捕食者 题内,从而将其麻醉或杀死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 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 名字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 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卜回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水嘱 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总结:水嘱的形态点师:提出问题1、水嘱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 腹面,左侧和右侧吗?2、这样的形体结构与捕食有 什么关系?3、水嘱怎样捕食水蚤?4、推测它如何将水蚤消化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水嘱的形太 结构特点。教师板书过渡,刚刚我们认识了

5、水嘱的形 态结构特点。现在我们来了解一通过色彩鲜艳刺激的视 频图片将学生带入学习 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 情。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培 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总 结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总结水螟身 体呈辐射对称。渗透生物 的形太结构与生理功能 是样适应的。了解水嘱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无性生殖有芽体,芽体长成小水 嘱后就会脱离母体,独立生活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 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 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常见的腔肠动物 海葵,水母,海量,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蜚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珊瑚虫分泌的石灰

6、质物质构成珊瑚礁,珊瑚礁可以形成岛屿, 加固堤岸,还是海洋生物的主要 栖息场所和庇护地。然而由于过度采挖、环境污染等 因素,珊瑚礁破坏严重。(二)扁形动物1、涡虫生活习性涡虫生活在淡水清澈溪流的石块下面;以水中小动物为食物外部形态(1)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 扁平、两侧对称;体长一般 11.5厘米;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 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 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2)前端:前端呈三角形,背部两侧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3)腹面:颜色浅,有口,口 内有一个管状咽,吃进去的食物 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残渣仍从 口排出,有口无肛门。(4)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泳状的爬行2、猪带绦虫成虫

7、寄生于人体小肠内,体长2 8m, 700 1000个节片, 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有小钩(2 排,25 50个)。人吃了未熟 的含囊尾蝴的猪肉(米猪肉)后 患病3、华枝睾吸虫由卵巢、精巢和子宫构成,生殖 器官发达,营寄生生活下水蝇的繁殖。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了解 水嘱的生殖方式,思考并得出。 学生回答教师给预提导。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水嘱的生 活世界。了解了水嘱的形态以及 生活。大家知道水螟属于哪种生 物类群吗? 对腔肠动物。那你 能从水嘱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 物的特征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结:线 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 观察学生总结:涡虫的形态点师:提出问题1、涡

8、虫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 腹面,左侧和右侧吗?2、这样的形体结构与运动有 什么关系?3、涡虫怎样消化食物的?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水嘱的形太 结构特点。学生讨论,自学其他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重点内容。以分小组讨论 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通过色彩鲜艳刺激的视 频图片将学生带入学习 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 情。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培 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总 结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总结涡虫身 体呈两侧对称。渗透生物 的形太结构与生理功能 是样适应的。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扁形 动物,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同时培养同学积极主4、日本血吸虫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

9、、腹 水、丧失为动力,死亡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间宿主:钉螺感染状态:幼虫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 无肛门本课小结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扁形动物 的生活世界。了解几种扁形动物 的形态以及生活。那你能从他们 身上总结一下扁形动物的特征 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结:扁 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动思考能力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重点内容。以分小组讨论 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对学过的知识加以总结, 让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 惯。课堂上已经总结的内容 加以整理,是每个学生必 须做到的,养成良好的复 习习惯。板书设

10、计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 水嘱 1.生活环境:淡水中2 .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3 .结构:4 .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1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2 .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三、扁形动物(一)涡虫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生活方式(二)猪带绦虫(三)华枝睾吸虫(四)日本血吸虫四、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1、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

11、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 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 .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3 .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观点教育。过程与方法: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1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 .线形动

12、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三、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四、探究新知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 体长15-25cm雌虫较大体长 15-35cm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门。我发达的生殖器官生活史: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思考预防的方法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 表有角角质层。常见的线形动物钩虫和蟒虫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

13、抗人体消化液 的侵蚀。(2) 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 的营养。(3) 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4) 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 适应。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 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 吗?说说你的理由?(机动)小结:教帅口述导语: 大家请看大 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 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 答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 这种 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 下它。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 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 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 肠中取出。为什么它没有被 人体消化液消化掉?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 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

14、让 学生观察学生总结:蛔虫的形态点师:提出问题雌回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蛔虫的 形太结构特点。教师板书过渡,刚刚我们认识了蛔虫 的形态结构特点。现在我们 来了解一下蛔虫生活。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 了解蛔虫的生活史, 思考并 得出。蛔虫的生活方式。适 于寄生生活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给预提导。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来总结, 蛔虫 的感染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 蛔虫对人类的危害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总结预 防蛔虫病的方法。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 的生活世界。了解了蛔虫的 形态以及生活。大家知道蛔 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 对线形动物。那你能从蛔虫 身上总结

15、一下线形动物的 特征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 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色彩鲜艳刺激的 视频图片将学生带入 学习的世界。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让学生 迸发学习的热情。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通过总结让学生提高 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通过让学生总结蛔虫 适应寄生生活的特 点。渗透生物的形太 结构与生理功能是样 适应的。通过对蛔虫生活史的 了解,让学生认识蛔 虫的感染途径。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 害,为如何预防奠定 基础。通过对预防方法的总 结,渗透德育目标。 要珍爱生命养成卫生 好习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是重点内容。以分小 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来 完成。作业:1判断卜列说法是否止

16、确(5)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 的侵蚀。(6) 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 的营养。(7) 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8) 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 适应。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 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 吗?说说你的理由?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对学过的知识加以总 结,让学生养成总结 的好习惯。课堂上已经总结的内 容加以整理,是每个 学生必须做到的,养 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板书: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一)一、蛔虫的形态结构雄虫:15-25cm尾部卷曲雌虫:15-35cm尾总尖直身

17、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生殖器官发达二、感染途径消化道感染三、危害五、预防措施六、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七、常见的线形动物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的:1 .知识方面(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 .能力方面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 的能力。3 .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

1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重点难点1 .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 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2 .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 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教具准备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创建情境一提出问题一导出课题一观察实物,识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一讨论

19、,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一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分析。归纳共同特征2.教学过程说明: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识别常见的软体动物导入新课“役有于,役有脚,背着房子到趣味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田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引么动物?学生回答是“蜗牛”入,软体动物-缢蛭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软体动设疑一、实验:观察缢蛭的内部结构物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识别,诱(1)缢蛭外向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让学生想一想,这几种动物的形、思,质贝壳,因血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身态,结构是否一样?激发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些动物尽管学生分泌物形成的。在形态,结构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20、,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兴(2)靠足缓慢运动。但是它们却都属于软体动物。为趣。(3)用鲤呼吸。什么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它们的存在与人类有什么夫系,这就是我学生填表二、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石鳖蜗牛教师:观察缢蛭的内部结构思考:乌贼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学生2、靠什么结构运动?自主3、靠什么结构呼吸?学三、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4、缢蛭如何获取食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条不习,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素地进行观察,并详细准确提高壳;运动器官是足。地作好观察记录学生自主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在观察河蚌的基础上,指

21、学习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和乌贼,能力维生素,低脂肪并将观察结果填在表格中。2、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见下)(海蝶鞘)、珍珠粉学生讨论填表格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重点知识4、有些软体动物也教师指导学生比较表格中三种动5、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物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口以得出关于这样的结论:它们的身体都很柔软体软,都有外套膜,都有外壳或被动物外套膜包被的内壳。这就是软体与人动物的主要特征。正因为它们具英大备了这样的特征,它们才都属于学生认真总结系的软体动物。教学生讨论,畅所欲言学,教师:学生讨论软体动物与人类可采的关系,用讨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归纳性

22、总论归结,软体动物后的对人类有益,纳的应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对人体方式有害,应加以控制,以免造成危进害。行。石鳖蜗牛乌贼贝壳数量,作用8个覆瓦状排列 的贝壳/保护一片/保护有退化的贝壳海 蝶照/支持后无外套膜,作用保护身体是否柔软身体柔软身体柔软身体柔软足的种类斧足腹足腕足板书设计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常见的软体动物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三、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第四节鱼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动物的分类。

23、2 .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3 .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4 .理解鱼的呼吸过程。5 .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6 .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 .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2 .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 适应的观点。2 .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3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鱼的呼吸与运动。2 .教学难点

24、:鱼的呼吸与运动。三、教具准备挂图、鲫鱼、鱼解剖标本、水槽、剪刀、筷子、细线。四、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喜欢吃鱼吗?鱼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我们今天的新课。三、合作探究人如果要在水中生活需要解决那些问题?鱼等水生动物有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游泳1、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分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中鳍保持前进的方向?2、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二)呼吸:取一条活鱼,放在一个装有清水的玻璃缸中,根据“观察与思考”(课本P7)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 、观察鱼的口和鳃盖是怎样交替

25、动作的?2 、 用纱布包住鱼身抓住鱼,然后将墨水滴在鱼的口前方,观察墨水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3、观察鳃的颜色和结构特点,分析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4、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5、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二)总结鱼类主要特征(一)鱼儿离不开水,那它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样适应的呢?引出以下内容。(二)鱼的形态特征1. 身体分部:请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2. 鱼的体形:鱼的体形象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

26、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3. 鱼的体色: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发现了什么?背深腹浅。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4. 鱼的体表: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5. 鱼的侧线: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原来有两条线(学生会显得非常惊奇,因为平时不会去注意)。如果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

27、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 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6. 鱼的鳃:请两位同学配合,剪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7. 鱼的鳍:问:鱼靠什么运动?请同学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如果没有这些结构,鱼会怎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面对各种回答(即假设),请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保留尾鳍)。教师巡回指导,由于人人动手,获得的知识非常直观和深刻。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一 )鱼的呼吸教师问:如果把水槽中的鱼取出,时间长它会怎样?学生答:鱼会慢慢地死去

28、,因为鱼无法呼吸了。请学生设法验证鱼在水中的呼吸。四人一组仔细观察:口和鳃盖的运动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鱼在水中生活,其口和鳃盖做交替运动。教师问:这种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答:水从口入,从鳃孔流出。请学生验证这一设想。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把鱼的躯干部和尾部用筷子、线绑住,指导学生向鱼的口前滴一滴红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经仔细观察,墨水随水流入口腔,当口闭合时,又从鳃孔流出。教师及时问:水从口流入,从鳃孔流出有什么意义?学生答: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即吸入水中的氧气,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教师继续问:鲫鱼通过什么器官完成水中的气体交换?它有哪些特点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经观察,共同得出鳃的

29、特点及作用。教师简单介绍水流过鳃丝时气体交换的过程。这时,教师可渗透情感教育:水是鱼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环境?让学生各抒己见。(三)鱼的运动由于刚才剪去了鳍,鱼的游动显得困难,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实验结果很快出来:鱼不能前进。说明鱼游动时,身体两侧肌肉轮换着收缩和舒张使得躯干部 和尾部左右摆动,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着重讨论尾鳍的三大作用:稳定身体,推动身体前进, 控制游动的方向。接着教师拿出鱼的骨胳标本,介绍鱼骨胳的结构和作用。重点描述脊柱的组 成和作用。鱼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鱼的上浮和下沉又靠什么呢?原来鱼的体腔背侧有一个白色的结构叫鱼鳏,

30、里面的空气可增减,从而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由于肌肉、骨胳、鳍和鳏的协调作用,鱼在水中便可以自由自在地运动了。(三)鱼与人类的关系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1 .鱼的种类。2 .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体现在哪些方面?3 .我国常见的海洋捕捞鱼类以及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所采取的措施。4 .淡水养鱼中的“四大家鱼”及淡水养鱼业的前景。5 .针对鱼类资源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渗透保护环境和动物资源的思想情感教育)。(四)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小结。五、板书设计(一)鱼的形态特征体形: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体色: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体表:鳞片和粘液,有保护、减小阻力作用侧线:测定方向、感知水流鲤

31、;呼吸器官鳍:运动器官(二)鱼的呼吸水口鲤(气体交换)自思孔水(三)鱼的运动尾鳍:稳定身体、推动前进、控制方向骨胳:保护和支持身体鳏: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问游动(四)鱼与人类的关系1 .鱼的种类(2.4万种)及作用(食物、滋补品等)。2 .海洋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4 .四大家鱼:U鱼、鲤鱼、草鱼、青鱼。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与技能:1 .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2 .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3 .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4 .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5 .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3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 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1 .两栖动物的概念。 2 .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3 .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难点1 .两栖动物的概念。2 .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3 .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一、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一、两栖动物1 .通过观察发现,青蛙的眼睛后面有(),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是呼吸是气体的通道;青蛙的前肢(),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即能跳跃也能划水

33、。青蛙肺的结构简单,不 (),需要裸露的()辅助呼吸。学生按顺序回答教师重点强调2 .常见的两栖动物有什么?二、爬行动物1、描述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2、常见的爬行动物有什么?一、小组交流、生生互动【学习任务一】青蛙的形态特征 1、想一想,议一议青蛙和龟既可以 在水中游泳,也可以 在陆地上生活,然而,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龟属于爬行动物,1.可能与二者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关。投影出示图片这是为什么呢?2、观察与思考 (1)观察青蛙成体的 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2)不同环境中的青蛙身体的颜色相同吗?为什么?(3)当你手握青蛙时有什么感觉?(4)比较青蛙前后肢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

34、什么关系?(5)仔细观察青蛙的头部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二)爬行动物1、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2、常见的爬行动物。(1)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没有颈和尾部。(2)不同。 青蛙会根据环境颜色改变自己的皮肤颜 色而适 应不同的环境。(3)体表光滑有黏液(4)前肢短小,可以身体;后肢发达,趾间 有蹊,既能跳跃也能划水。(5)头部前端有一对 鼻孔,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口中有舌,没有牙齿。 有一对眼睛,眼睛后方有一对 鼓膜,可以感知声波。个别强调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学习任务二】引导学生自学青蛙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青蛙的呼吸是什么样?如何生殖的?2

35、、常见两栖动物的形态特征。3、总结两栖动物主要特征。二、师生互动、归纳点拨【学习任务三】爬行动物。1、蜥蜴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2、呼吸和生殖。【学习任务四】通过以上认识,感知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养成 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肺和皮肤;水中产卵,体外受精。2、蟾蛛、大鲸、蝶蜿。 详见P26. 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1、P27 2、呼吸:肺;生殖:体内受精,陆地产卵。三、课堂诊断: 练习册小组回答教师订正板书设计 第

36、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1、青蛙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2、其他两栖动物3、主要特征二、爬行动物1、蜥蜴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2、其他爬行动物3、主要特征中学教师课时备课学期总编号:数学 耳、节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估时课题弟八I乌课时【学习任廿】1引导向喇1看鸟的旧板外小标稚骨骼,课,肌肉图片,并认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世新授一果争主1、鸟的体形 的、门2.蒸解的儿 知3.第象1骼举 【学习任务二】晶什阐晦卷类造唱的书征有册修慈箱构特点; 以肉w哪*城露达Q区屏的飞翔运动有什么关系?繇究 啬作 椽流师:展示有 过思考:这W期战捎儡*«渊好幡类明探黜程

37、1养学生的刈 用曙驰碇骋的能力。察、发现、夕嗡那f三* 生若迪木t明核吸、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土纯包片人本的关至30展小四淬仆1_- 11 " 1 . J ' ' Li II -V 7 / 7 、1. 农田害虫天敌2. 1食蜀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鸟类的主要3. 观赏特征。板书 设计( (1子刁,士力四】侬乜以,队以,忠大口幼物件灯形公结悒、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养成保护环境的案好甫质。鸟总结:鸟类是适合飞行的特点:七T外部都振态1、1外笳形2 2、体焦表:工工内障器箱构1 1肌脚肉2 2、骨播骼火上洋辗牌特征11消涵傕薮

38、统22循拆琛薮统3、呼吸系统3、呼吸系统教学土灯d:叶千口一、/人X阳划、节双子也住一伏W球wUy检测提升创设学师师:大屏幕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加播科慨|成纵施置并展示。生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图片,导入:仰望蓝天上高H的鸟儿.你也许会想:“我要是能10情境导入 新课(那该肩多好?”是啊,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人类一“以来的梦想,直到一百年前,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 ,实现了人类的夙愿。我们/、禁会有这样的疑问: “儿为什么能飞呢?5课题第七节哺乳动物授课时间序号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3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 能的特点,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

39、特征;4 .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5 . 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和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重点 难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 划、节教 学 过 程设计估时导入 新课教师展不:多种哺乳动物的图片,包拈水生哺乳动物:海豚; “鱼;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陆生哺乳动物:殿鼠等。 ,问: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 ,勿呢?生:回答入新课创设 情境5数学 “节教 学 过 程设计估时【学习任务一】引导学生看课本 36页,总结哺乳动物的两个特征1.体表被毛(少数水生种类除外)播放水生哺体毛有很好的保温

40、作用,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2.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乳动物的图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f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片作证。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自主胎生哺乳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回想恒温动【学习任务二】怀九 合作师:展示兔子和狼的牙齿图片,引导生观察并讨论课本上的问题,物后哪些./交流并总结哺乳动物的第三个特征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学习任务三】引导学生看课本 37页,总结哺乳动物的最后一个特征30展示, 忐申4.哺乳动物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感知外界成果环境变化,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提示:门齿臼质疑总

41、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齿,犬齿的作深化体表被毛 胎生,哺乳 牙齿有门起T、犬齿、臼起T的分化【学习任务四】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用引导学生看课本37页,总结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思考鼠类猖獗应该怎么办?展小:兔十的神经系统的图片师:大屏幕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完成检测4 n提升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展示10第七节哺乳动物体表被毛(部分水生哺乳动物除外)板书胎生,哺乳设计牙内有门内、大四、臼四的分化数后反哺乳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很近,因为很多家养的宠物,家畜都是哺乳动物,可以多思、举例来说明。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 说出运动

42、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三、课前准备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银子、解剖剪、解剖刀和猪的关节、关节模式图及 投影片。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帅活动导百运动系统的组成探究实验提纲:1、 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 运动,让学生体验运 动是怎样产生的。2、 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 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 在骨上的,观察肌肉 是怎样牵引骨运动欣赏a己乐朗诵,让学生闭 上双眼,想像动物那千姿 百态、奥

43、妙无穷的运动和 向。观看一段有关动物运动 和行为的录像,欣赏并请 学生列举动物的运动方 式及动物各种行为。首先看老师给出的探究 实验提纲,后在小组长带 领卜完战探究实验。并思 务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在解决以上三个问 题以后进行小组讨论:如 果鸡翅只有肌肉或骨能 不能运动?各组派代表发言,组内成 员可以补充,在状得成功 体验的基础上,自信心增 强,学习积极性更高。学牛以小组为单位、在组播放录像片段。促出问题:请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 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动物的 运动和行为。向学生展示探究实验提纲,指导和引 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 下,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和讨论。参与学生小组活动中,注

44、意及时发现 问题和只当观众,/、要告诉学生答 案。引导学生T探讨,交流。日勺。3、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 合模拟制作长组织卜,不计划地讨论 交流。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时, 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一 起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 察、积极思考、得出卜确 结论。回忆、体验自己在做屈肘 和伸肘时,骨肌肉、关节 之间是如何配合完成这 个动作的。在老师启发下说出运动 的产生以及对动物生存 的意义。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观 察实物和骨骼标本,并结合挂图和火 屏幕来充分认识运动系统组成、各自 作用及相互关系。大屏幕展示人的屈肘、伸肘动作,引 导学

45、生分析运动的产生主要是靠运 动系统来完成的。引导,分析。策略:引导设想对于创意好的小作品给予适当的评 价,并在课后做全校展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目标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3、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4、 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5、 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重点和难点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态度的 引导和强化;探究实验的实施。难点:探究材料的准备。三、课

46、前准备教师:动物行为相关资料;果蝇的相关资料;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 以及果蝇的采集和饲养的布置。学生: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果蝇的采集和饲养四、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设计了习内谷三7生活动 .教师活动区分动物的光大性仃为 和学习行为。判断并说出资料1-5中 是动物的哪一类行为?)J卜组观祭讨企。于接观察教材的资料。引导字性对相关的资料 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 断。的形成£ 任物质至 生存的4 先天性彳 说出资, 是学来日刃日勺九, 翌由其4 斤决定1 走本条( 办有)斗1、 勺。大性仃为 本内的遗 的,是动物 牛,动物的 局限性。能 3的行为不小组代表

47、圆1 卖相天资料。阅读教材资料。组织具他同W 汇报,在学自 过程中注意许 进行积极的1各认真听取 匕回答问题的 A励学生,并¥价。知道动4 在先天心 形成的, 杂,动4 强。勿的学习行为是生行为的基础上 学习行为越复勿的适应能力就越观察江2、资)5,能一 学习俳 形成/论,对比资料1与 样3与4、资料1与 说出越高等的动物 2力越强,学习行为 J时间就越短。提小对资料2、4、5的对 比观察。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 中注意弓导学生,并进行 积极的评价。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 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 进化中形成的。人类或自 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 和不断发展的。讨论“资料分析”中讨论 题4,能

48、说出人类或自身 学习的意义。提示 论中 参与 学生 予积对题4的讨论,在讨 作为积极“旁观者” ,在问答中注意引导 .端正学习态度,并给 、极的评价。根据探究的资) 提出自己感兴 并能作出假设,料背景,能 盟的问题,期读探究的资料背景,能 是出问题和作出假设。人可教材提出的问题,填 号相应的假设答案内容。提示 动开 成严 面对 题用 生积阅读。在学生探究活 始时,注意使学生养 谨的、科学的态度来 科学问题;在提出问 作出假设时,给予学 、极的评价。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能设 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 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 量。议论教科4 示,能说8 注息事项, 和所控制白片及教师的提H探究实验中的

49、说出实验对照勺变量。巡视,并旁听学生的讨 论。参与学生的讨论,注 意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引 导的技巧,并给予学生积 极的评价。第三节社会行为教学目标1、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2、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 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 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 重点和难点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

50、假设。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3、 课前准备教师: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2、设计并制作课件。3、录像片段(动物世界)。4、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参考情境。5、和学生一起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学生: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3、预习探究实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探究问题,小组确定本组选题,初步拟订探究方案。4、 课时分配两课时5、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群体生活的动物(狮子、 斑马、大象、狒狒等)具 有社会行为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哪些 动物是群体生活的。

51、播放录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 生思维。指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 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群体生活的动物后一系列的社会 向。社云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 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 体形成等级白蚁的社会分工:雌蚁、雄蚁、工蚁、兵蚁。观察社会生活的动物的 录像片,讨论社会行为的 特征。提问:群体生活的动物肩 哪些特点?讨论、表达交流:分组汇 报讨论结果并以实例说 明。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雌 蚁、雄蚁、工蚁、兵蚁。质疑:为什么雌蚁的腹部 那么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启发学生提出 问题: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参与 讨论T归纳总结讨论结果。展示图片,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请同学找出其 中的雌蚁、雄蚁、工蚁、兵蚁。引导学生思考:分工的社会意义, 雌蚁的庞大体形对种族延续的意 义。哺乳动物的群体中启等 级阅读教材产生疑问:手群 走路靠头羊,为什么?观察狒狒的群体生活图 片,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