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学期上语文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澄清(chén) 枯涸(ù) 磕头(k) 、贮蓄(ch) 肥硕(shuò) 蜷曲(quán) 、黄晕(yùn) 瞬间(shùn) 卜问(b)、寥廓(liáo) 梦寐(mèi) 峰峦(nuá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遭踏它。 B、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掌着,

2、忽地撞在一棵树上 C、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 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3、下列各句中,沒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学习的前提。B 、为了防止这类食品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C 、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D、 通过开展禁毒教育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珍爱生命的重要性。4、对天净沙 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枯藤

3、老树昏鸦”是主旨句。 C、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B、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山坡上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6、说话要文明得体,下面说得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     )  (2分)  A病人出院了,医生边送边说:“请走好,欢迎再次光临。

4、”  B公共汽车上,甲踩了乙一脚,甲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乙说:“什么对不起,你知道我有多疼!”  C人们正在排队买车票,一个后来的同志突然插到队伍的前面,小明大声叫喊到:“喂,排后面去!”  D一位中学生向一位老人问路时,中学生说:“老大爷,请问上育才小学从哪儿走?”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曲径通幽处, 。 (2)_ ,志在千里。 (3)_ ,青山郭外斜。(4)几处早莺争暖树,_ 。(5)_ ,若出其中;_ ,若出其里。 (6)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 , 。(

5、7)在中秋传统佳节,赏月吟诗别有情趣。请收集两句(上下句)咏月的名句,在中秋赏月晚会上吟咏。 ,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6分)8、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中学生“不许进入营业性网吧”,但一些同学仍背着家长和老师上网吧,网吧老板也违规经营。对此,你作为一名中学生,怎能袖手旁观呢?你到网吧找朋友王亮。(一小题2分,共4分内容明确,语气委婉即可)你对正在上网的王亮说: 你对违规经营的网吧老板说: 9、在人们心目中,乔丹就是体育的化身。乔丹的退役,受到世界各地媒体的关注。下面是几家报纸的告别片断,选择下面两段中一段告别辞作画龙点睛式的评析。(2分)走好,乔丹!你就是永远的篮坛飞人。他受欢迎的

6、程度是史无前例、深不可测的。他甚至比篮球这项运动本身更深入民心,因此他已经超越了篮球运动的范畴:乔丹是一个神话,乔丹是一首诗。答: 三、阅读(42分) (一)论语十二章(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0、填空。(2分) (1)孔子,名_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_ 家。 (2)论语是一部记录_ 的书,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朱熹把它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11、把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填序号)。(2分)

8、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 为人谋而不忠乎。 讲学习方法的有:_ 讲品德修养的有:_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4分) (1)三省吾身( )( ) (2)不亦说乎( )( )1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辉。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3分内容抄写1分,启示2分)内容: 启示: (二)阅读春节选部分完成15-20题(14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9、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赛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吸朋引伴地_B_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_C_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地 D 响着。 雨是最

10、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5、选段出自写景抒情散文春,其作者是 字 (2分)16、依照选段的顺序依次给每个自然段拟一个简洁而恰当的名字。(2分) ; ; ; ;17、依次填入上文横线上最恰当的词是(按原文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A B C D 18、第二段写春花,为什么要写蜜蜂、蝴蝶?(2分)

11、答: 19、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是有形、有味、有声、有情的。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 20、文章多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请摘录一句,加以品味。(3分)语句 品味 (三)阅读小 名一文,回答第21-24题(13分)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 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

12、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即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

13、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2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 (2分)22“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第一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第二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23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3分)答: 24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4分)答: 四、作文。(50分)(一)有人说过“读书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