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4. 积累增广贤文中关于读书、做人方面的民间谚语。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推荐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读好书。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自主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敢说、会说。2.词句段运用通过

2、朗读例句体会加点词语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用所给词语发挥想象,仿照例句的写作方法编写句子;体会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3.日积月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积累增广贤文中关于读书、做人方面的民间谚语,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

3、学作品的兴趣。教学过程板块一 学习“交流平台”1. 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我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回来时,

4、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学习评价作品人物的方法。3.回忆人物: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有谁?(板书: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4.教师指名反馈。(: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5.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6.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7.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总结:读名著时,我们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可以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但是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时

5、角度不能太单一,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板块二 学习“词句段运用”1.学习例句。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2.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

6、“词句段运用”第1句话。(1)同学们,本单元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把这种方法复习一下。请大家读课本第1句话,反复多读几遍。(2)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句。(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预设:这句话中“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村里的人们看到两个得救的孩子喜极而泣的情景,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3.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2句话。(1)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预设:“眨眼就到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节即将到来人们激动的心情,用“眨眼”写出了

7、时间过得飞快,春节瞬间就要到来。4.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3句话。(1)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预设:用“发疯”一词夸张地表达了八儿内心十分喜悦的心情。5.仿写练习。(:盼望、饿、安静、喜欢、厚)(1)从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2)全班展示交流。6.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1)自由读一读,同桌之间交流你更喜欢哪一个。(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预设:第二句中“伟大场面”“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比“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最激动人心的”更能让读者体会当时镇上人们的心理

8、活动,这是第一次,足以见得那天晚上的不一般。7.结合更多实例,学习寻找关键词,通过关键词体会深刻含义,学习表达方法。(1)明确关键词的含义和类别。抓关键词是一种很重要的理解文章主要人物形象、情感的学习方法。(2)结合课内语段,让学生尝试抓住关键词体会概括。(3)结合本单元课文,体会寻找关键词的好方法结合课题。【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其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学习了写作方法。第2课时课时目标积累增广贤文中关于读书、做人方面的民间谚语。教学过程1.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增广贤

9、文中的几句民间谚语。(增广贤文中的几句话)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几句民间谚语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4.教师小结:增广贤文的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传统文化的思想均在里面有所体现。人们都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对增广贤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背一背。5.学生反复练读这几句民间谚语,达到熟能成诵的目的。(学生自由读)6.背诵这几句民间谚语。7.你还知道增广贤文中的哪些民间谚语?(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10、设计意图】通过理解句意、熟读成诵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增广贤文中的民间谚语,激发学生搜集民间谚语的兴趣。作业设计见“”系列或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通过“自学提示”提出自学的要求,重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2.重视“语用”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节课注重“语用”的训练,关注语言表达形式,努力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3.渗透学法的指导。学法的指导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词句段运用时,通过朗读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句子描绘的场

11、景,感悟人物情感,学习这种语言表达方法。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2.学习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表达情感。3.了解中外文学语言的差异,感受文字的魅力。4.积累诗句名句。5.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交流阅读方法。教学重难点1.提高阅读兴趣,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又是怎样评价我们

12、课文中出现过的人物呢?请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二、回顾课文内容,多角度评价人物1.回顾所学课文,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长篇小说。课文梗概是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故事。课文节选部分则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慢慢适应岛上孤独的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节选部分写了主人公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后到骑上自己家中的雄鹅旅行前的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本课节选的是“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一精彩

13、片段,写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是如何获得这些感受的?(1)鲁滨逊是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有坚毅的精神和英雄本色,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意志极为坚强、生活信念十分执着、务实肯干、勤于创造的人。(2)尼尔斯原来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不爱学习、懒惰任性、爱捉弄小动物,变成小狐仙后,在骑鹅旅行的途中经历了许多的锻炼和磨砺,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点,改掉了身上的毛病,成了一个好孩子。(3)汤姆是个聪明好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

14、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3.讨论一下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评价人物的方法。(1)从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2)从语言、动作、神态或心理活动中关注人物。(3)多面、立体地评价人物。4.用多角度的方法评价一下身边的同学、朋友,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三、学习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1题。说说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1)共同点:这三个句子中加点部分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形象具体地描述了人们见到汤姆和贝琪平安归来时的激动心情和场面。“眨眼就到了”写出了时间的飞逝,人们年前的紧张忙碌。“喜得快要发疯了”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八儿过

15、腊八节时的欢快、喜悦的心情形象地表现出来了。(2)观察句式特点,想想什么是夸张?在文学作品中夸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突出描绘,或者扩大,或者缩小。)例:这里简直是人山人海,仿佛欢腾的海洋。(夸大,突出了人众多。)他的心眼比针尖还要细。(夸小。这个句子用在不同地方意思不同:或者突出他心胸狭窄,或者突出他做事很认真,很细心。)运用夸张的好处:恰当地运用夸张,可以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激发读者的想象,增强表达的效果。(3)因为夸张是“言过其实”的夸大或夸小,所以在写夸张句时首先还是应该抓住其“实”,从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描绘。空间夸张:长短、大

16、小、面积等。例:他是一个宽洪大量的人,真称得上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体积夸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长度夸大)时间夸张。(夸大或夸小)例:他不喜欢练琴,坐在凳子上的半个小时简直是度日如年。(夸大)六年的光阴,有如白驹过隙,一晃我们就要毕业了。(夸小)物象夸张。 例:他又高又瘦,真像一根细竹竿。感情夸张。例:她哭了,眼泪像没关的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夸大)他的思绪像被猫玩乱的毛线团,打了千百个结,怎么也解不开。(夸大)(4)夸张和比喻的本质区别:夸张是指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2.同桌相互交流

17、,试着选用一两个给出的词语说一句话,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3.出示文中的不同版本的外国文学名著译本,让学生比较诵读。(1)说说不同译本之间的差别。 目前市面上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版本较多,故事内容大体相似,只是有些版本翻译较为平淡,有些版本翻译的情感更加细腻,读起来更令人心情起伏跌宕。张友松翻译的版本: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小镇成了一个见证者,写出了人们找到孩子后内心无比的喜悦、激动。俞东明、陈海庆合译版本:第一句直接叙述了那个夜晚是小镇最辉煌的一个夜晚。第二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以精练的语言,表现了小镇人们极度高兴的心情。成时翻译版本:写出了小镇当晚

18、的场面,语言较为平实。(2)你喜欢哪种译本?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4.读一读其他译者笔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体会其细腻的情感差别。四、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朗读教材中的诗词名句。2.组织小组交流,通过讨论把握句子大意,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3.全班交流诗句出处及含义。(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解释: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解释: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出发的人。(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解释: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解释: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时间长了才能识别人心的

19、善恶好坏。(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解释: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不同鱼儿的习性,临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识别各种鸟儿的声音。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悟。5.学生背诵句子,教师检查背诵情况。6.拓展积累:全班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读书的名人名言。先在小组内推选,最后全班精选出几条,课后齐背诵积累。五、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1.过渡:“没有阅读的童年是苍白的童年,就如同我们无法想象春天里没有花香,树林里没有鸟儿歌唱。”而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你触摸到它的那刻,便是奇遇的开始。在我们六年的小学生涯中,你读过哪些名著呢?2.学生自由阅读“快乐读书吧”的提示,交流读后感受。3.指名谈自己读过哪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