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下册 语文复习5、伤仲永一、用原文回答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方仲永五岁作诗能“指物作诗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就“泯然众人矣”。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幼年:才思敏捷,天资非凡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少年: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4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邑人奇
2、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5第一段中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6作者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在作者看来,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也。8点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的三个字是:不使学。 9文中讲述的道理是: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0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泯然众人矣。二、常考问题1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因 “不使学
3、”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后天学习对人成才的重要性的道理。 2本文借事说理。叙事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表明了作者的观点。3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人为因素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5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6方仲永的故事让你受到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谈。答:方仲永由天资过人的神童成为普通人的故事,启示我: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努力有关。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奋发图强,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10、木兰诗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
5、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二、理解性默写/重点语句背诵/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2写木兰从军原因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4采用互文和排比手法,写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地准备情形,渲染了战前紧张的气氛,突出了战事的紧迫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5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也形象地写木兰奔赴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旦
6、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运用夸张、过渡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以及行军迅速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7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环境描写),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对偶句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9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
7、战死,壮士十年归。 10采用互文手法,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使木兰经受了严酷战争的磨练,历尽艰辛,终于成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而凯旋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3运用夸张和对偶手法,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4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和高贵情操,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
8、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5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他回家的情景的句子: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16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心情,以及对自己用过的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互文),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17通过对木兰一连串富有女性特征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回家恢复女装时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互文),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互文)。18赞颂木兰从军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9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比喻事
9、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20以双兔为喻作结,妙趣横生,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道出全诗主旨,抒情议论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三、学习本诗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答: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2、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答:对木兰的替父从军缘由、凯旋受封、辞官还乡和家人团聚的内容都写得比较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征战沙场(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因为:突出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勇担重任、不慕功名、热爱祖国和家乡
10、的中国女英雄的高尚品格。略写战争残酷,详写回乡团聚,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答: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4、从木兰诗中找出表现木兰作为女孩子的生活和感情的语句。答:木兰当户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5、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答: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
11、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6、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文中哪些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答:勤劳善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深明大义,既爱家也爱国: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坚毅勇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淡泊名利/不慕功名;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机智谨慎: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诗歌中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木兰既是
12、一个女孩子,又是一个巾帼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多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身份一直没暴露。胜利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8、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流传的原因是什么?答:木兰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女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冲破种种阻绕,毅然代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怀,又有英雄的气概;既有
13、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纯洁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原因。 15、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二、课文内容理解1、成语积累答:“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指没有学问的人或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2、本文情节概要: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通过三个方面叙述,阐明
14、了学必有得的道理,同时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思想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孙权怎样劝说吕蒙的?可以看出孙权怎样的性格? 答:先一语破的,指出“学”的必要性“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现身说法,证明学的可能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让吕蒙无法推辞,“乃始就学”。 性格:关爱部下并严格要求、善劝、好学。4、孙权劝学的效果如何?课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或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答:吕蒙的才学和谋略大有长进。本文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5、从吕蒙“乃始就学”中看出吕蒙什么性格特点? 答:知错
15、就改,谦虚好学。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答: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就学”后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答: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8、孙权、吕蒙的对话与吕蒙、鲁肃的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答: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吕蒙与鲁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9、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答:写出鲁
16、肃为吕蒙的惊人才略折服而愿与之交友,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两人情投意合。侧面表现了吕蒙才能的惊人长进。10、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11、请简要概括文中三人的性格特点。孙权:关爱部下并严格要求,勤于读书,善于劝学。吕蒙:坦诚豪爽,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敬才爱才。12、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或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我的启示是: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13
17、、孙权劝学与伤仲永比较阅读。 答:相同点:都与学习有关。 不同点:角度不同:孙权劝学写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伤仲永 写仲永幼年不学,毫无所成。 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写法不同。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14、体会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15、积累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答: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1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周恩来20、口 技一、按原文填空: (一)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表演者献技的时间和事由。“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表演的地点和简单设施。将简单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最后以“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 (二)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又以“
19、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极力渲染火场的紧张气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紧急,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犹如置身于救火现场。二、课文理解。第一段1、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答:“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2、本文紧紧扣住“善”字,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答:简单的道具,表演形象生动,观众的反应。3、第一段的交代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以简单的道具暗示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20、。4、“满座寂然,无敢哗者”,作者这样写作用何在?答:衬托出表演者技艺高超,也表达了观众对口技艺人表演的的向往、钦佩之情。为即将开始的表演营造安静的气氛,是为下文作烘托和埋下伏笔。第二段5、第二段中描摹声音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答:从远到近,从外到内,从小到大,写了口技艺人摹仿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的过程。6、“遥闻深巷中犬吠”能否删去?为什么?答:点明故事发生在人们入睡以后;“犬吠”使一家人由睡而醒,这样以动写静,烘托夜的寂静。7、请分析“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 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秒毕备” 写得好在哪里?答: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了五
21、种声音,使人感受到一家四口在静夜里的喧闹气氛;突出了表演技艺高超。 第三段8、第三段中“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中“渐”“止”有何作用?答:“渐”写出了一个由醒复睡的过程,“止”写出了妇人已经睡了的情形。9、第三段中“微闻”的“微”有何作用?答:给人以一种轻而且慢的声感,衬托了深夜寂静的氛围。10、第三段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答:主要写了一家人又醒复睡的过程,起到过渡的作用,是第一场景的结局,为下文写失火、救火作铺垫。11、课文第三段的描写可否省略?这一段有何作用?答:不能省去。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复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有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
22、闹陡然落为平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这样处理,使课文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动曲折。第四段12、第四段中的五个“百千”有何作用?答:极言声响复杂,盛赞表演者技艺之善,加强火势紧急气氛,突出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紧张与慌乱。13、“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句中四次运用“百”字有什么作用?答:用夸张的手法写声音之杂乱、逼真,充分表明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令人叫绝。第五段14、文末再次交代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有什么作用? 答:结构上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内容上极言道具之简单,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15、结尾段,如果去掉“撤屏视之,一
23、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也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一段文字?如果删去,可以吗?答:首尾照应,突出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二、整体归纳16、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答:写口技艺人的声音内容,即口技表演为正面描写;写观众的反应为侧面描写。17、口技艺人表演的精彩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 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答:艺人惟妙惟肖的表演、宾客如临其境的反应、简单的道具。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
24、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18、找出文中描述听众反应句子并分析其作用。答: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
25、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19、课文中有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句子,请找出两处? 答:“遥闻深巷中犬吠。”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
26、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以这些声音为反衬,加重了深夜的寂静气氛。 20、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 答:剪纸、踩高翘、年画、刺绣、雕刻、蜡染、皮影、空竹、变脸、糖人等。 皮影,又称灯影,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 一、文学常识神话:关于神
27、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夸父虽死,但仍为人类造福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表明夸父逐日口渴后的做法的句子是: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表明夸父逐日的结果的句子是:未至,道渴而死。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引入深思,表现最突出的句子是:弃其杖,化为邓林。三、课文分析1、 “逐日”的意思是:追逐太阳 ,怎样理解这一行为
28、? 答: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答:想象: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
29、片桃林,为人类造福。富有诗意的想象,丰富了神话的内涵;象征:这一细节象征着夸父的精神永不磨灭。也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3、怎样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 夸父敢于逐日,你如何看待他?)答:积极意义:夸父有着宏大志向、巨大气魄和英雄的气概,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坚持不懈、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从消极意义上看,夸父自不量力,结果是死在半路上,说明遇事要量力而行。4、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怎样认识)这一人物形象? 答:夸父是位神奇的人
30、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太阳“逐走”。 夸父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的人。这一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夸张的浪漫主义色彩。 5、“夸父逐日”后来常用来比喻什么? 答: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或自不量力。6、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表达了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 答: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毅力,以及勇于向大自然挑战坚持不懈、勇于追求、死而不已、为后人造福的精神。7、再读古文,你想对夸父说什么?答:我想说:“人一定要有希望,就像夸父你追太阳就是你的希望,我
31、要向你学习自强不息、顽强拼博的民族精神。”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一、 文学常识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二、课文分析1、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与颛顼争为帝”,即与颛顼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2、“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答:共工怒
32、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赋予浪漫主义色彩,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4、从本文内容看,共工具有怎样的精神?答:共工具有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 5、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答: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自我牺牲。30、 狼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表现狼贪得无厌(贪婪)的语句是: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表现狼狡诈阴险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睱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表现屠户的警觉性高的句子是:方欲行,转视积薪后。4、描写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前狼假寐的目的是:盖以诱敌。6、一狼洞其中的目的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变更管理与实施方案
- 电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污水处理厂设施设备更新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测试卷人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 钢结构加固技术方案
- 高速公路交通负荷调节方案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周试题及答案
- 国际物理竞赛静电场中的导体试题及答案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优化设计
- 2025巢湖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三年级上册PEP英语教学课件:含视频音频U3-第1课时-A
- 公安涉警舆情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与康复》
- DB34∕T 3790-2021 智慧药房建设指南
-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素养竞赛语文试卷(有答案)
- 2024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题及解析
- 酒店住宿清单模板共5份不同模板
- 景区标识标牌投标方案
- 新学期新起点励志奋斗青春初三毕业班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T-CPQS C010-2024 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及类似用途产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