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2届高考语文 考点知识巩固讲义 第三册_第1页
【步步高】2012届高考语文 考点知识巩固讲义 第三册_第2页
【步步高】2012届高考语文 考点知识巩固讲义 第三册_第3页
【步步高】2012届高考语文 考点知识巩固讲义 第三册_第4页
【步步高】2012届高考语文 考点知识巩固讲义 第三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知识巩固第三册第五、六单元一、文言实词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1)暴秦之欲无厌: (2)当与秦相较: (3)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长乐王回深父: (5)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6)扣而聆之: (7)至莫夜月明: (8)汝识之乎: (9)某所,而母立于兹: (10)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11)敛赀财以送其行: (12)亦曷故哉: (13)须臾成五采: (14)多平方,少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思厥先祖父: (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存亡之理: (5)或未易量: (6)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8)余

2、与四人拥火以入: (9)不出,火且尽: (10)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1)于是余有叹焉: (12)非常之观: (1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4)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16)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17)微风鼓浪: (18)舟行适临汝: (1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20)徐而察之: (21)空中而多窍: (22)殆与余同: (23)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24)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25)先妣抚之甚厚: (26)比去,以手阖门: (27)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28)敛赀财以送其行: (29)抶而仆之: (30)而又有剪发杜门: (31)视

3、五人之死: (32)自京师乘风雪: (33)越长城之限: (34)循东谷入: (35)苍山负雪: (36)以欹为美: (37)使天下之民斫直: (38)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其实百倍古义: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2)思厥先祖父古义: 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 今义:翻倒,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 今义:指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6)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义:基数词十一

4、。(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常用来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10)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 今义:常指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1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 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去)。(12)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古义: 今义: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物。(13)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古义: 今义:可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14)空中而多窍古义: 今义:天空中。(15)墙往往而是

5、古义: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16)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义: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1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义: 今义:个人(就从事某种活动或拥有财产而言,区别于“公家”)。(18)吴之民方痛心焉古义: 今义:极端伤心。(19)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义: 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20)多平方古义: 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4解释下列多义词(1)与(2)兵(3)终(4)得(5)记(6)告(7)盛(8)莫(9)事(10)始(11)故(12)夫(13)名(14)然(15)日(16)书(17)归(18)过(19)当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

6、用类型并释义(1)并力西向: (2)日削月割: (3)义不赂秦: (4)礼天下之奇才: (5)李牧连却之: (6)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7)始舍于其址: (8)有泉侧出: (9)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0)则其至又加少矣: (11)火尚足以明也: (12)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13)常在于险远: (14)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5)函梁君臣之首: (16)抑本其成败之迹: (17)一夫夜呼: (18)告以成功: (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0)智勇多困于所溺: (21)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2)微风鼓浪: (23)桴止响腾: (2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

7、5)大石侧立千尺: (2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8)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9)空中而多窍: (30)雨泽下注: (31)使不上漏: (32)前辟四窗: (33)垣墙周庭: (34)乳二世: (35)执此以朝: (36)明烛天南: (3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38)日上: (39)山多石,少土: (40)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41)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42)必复之全之: (43)既泣之三日: (44)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45)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 二、文言虚词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

8、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为(2)焉(3)之(5)其三、文言句式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3)苟以天下之大: (4)赵尝五战于秦: (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7)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9)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0)盛以锦囊: (1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2)而告以成功: (13)祸患常积于忽微: (14)请其矢,盛以锦囊: (15)古之人不余欺也: (16)石之铿然有声者: (17)得双石于潭上: (18)今

9、以钟磬置水中: (19)妪,先大母婢也: (20)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1)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22)鸡栖于厅: (23)其制稍异于前: (2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25)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6)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四、文言语句翻译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译文: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译文: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译文: (6)此所以学者不可

10、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 (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译文: (9)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译文: (10)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译文: (1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译文: (12)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译文: (13)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译文: (1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译文: (15)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译文: 五

11、、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云:“ , ,薪不尽,火不灭。” (六国论)(2)夫 , ,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10文学常识填空(1)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 ,眉州眉山人, (朝代)著名散文家,著有 十五卷。(2)王安石,字 ,晚号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宁称他为“ ”。他在文学上也是革新派,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 ”。(3)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 ,曾与宋祁合写 ,并独撰 。(4

12、)苏轼,字子瞻,号 ,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是“ ”之一,其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其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 一派的词风。(5)归有光,字 ,号震川, 代 家,有作品 。项脊轩志中的“志”是 的意思,是古代 的一种文体。(6)张溥, 末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其书斋名为“ ”。(7)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创始人是 。 和 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8)龚自珍是 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 的先驱者之一。他的诗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最为有名。答案1(1)通“餍”,

13、满足(2)通“倘”,如果(3)通“毋”,不要(4)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5)通“含糊”,重浊而模糊(6)通“叩”,敲打(7)通“暮”,晚上(8)通“志”,记得(9)通“尔”,你的(10)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11)通“资”,资财,钱财(12)通“何”,什么(13)通“彩”,彩色(14)通“圆”,圆形的2(1)相当于“其”(2)分出,分清(3)亲附,亲近(4)天数,命运(5)轻易(6)胁迫,挟持(7)跟随(8)拿,持(9)将要(10)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11)感慨(12)景象(13)帮助(14)感叹(15)推究(16)难道,表反诘(17)振动(18)往(19)赴任,就职 (2

14、0)慢(21)窟窿(22)大概(23)雨水(24)美好的样子(25)对待(26)及,等到(27)治,整理(28)收集,募集(29)击(30)塞,闭(31)比较(32)冒着(33)界限,这里指城墙(34)顺着(35)背(36)倾斜(37)用刀斧砍(38)安置,安放3(1)那实际上。 (2)泛指祖辈和父辈。 (3)灭亡。 (4)智谋和力量。 (5)旧事,前例。(6)十分之一。 (7)不平常。 (8)到。 (9)助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10)政治上的得失。 (11)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12)走在队伍前面。 (13)支流的入口处。 (14)中间是空

15、的。 (15)到处。 (16)“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动词。 (17)党羽。 (18)痛恨。(19)头颅,借指性命。(20)方方正正的,指山石。4(1)亲近,亲附/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和/给予(2)兵器,武器/军队/军事,战事(3)终于/用到底,坚持到底 (4)得到,获得,与“失”相对/适宜,得当/能,能够/心得,收获/得到,找到/晒到,照到/能够/实现(5)记载事物的书籍或文章,用作书名或篇名/题记/作记/记载(6)告诉/祭告,祷告/报告(7)装/昂扬/强盛/兴盛(8)通“暮”,日落的时候/没有谁(9)侍奉/事情(10)起初/才 (11)所以,因此/旧(12

16、)无义/那(13)称名,命名/识其本名(14)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而(15)日光,阳光/太阳/天,一天(16)书籍/写字(17)归附,归属/回,到/女子出嫁/返回(18)超过/经过/看望(19)挡住/应当,应该/在时候/掌管,主持/在,在的地方5(1)名词作状语,向西。 (2)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3)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4)名词作动词,恭敬地对待。 (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6)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大的地方。 (7)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8)名词作状语,从旁边。(9)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10)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1

17、1)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12)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3)形容词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 (1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15)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16)名词作动词,原意为“根源,来源”,在此处意为“考究,探究”。 (17)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18)动词作名词,成功的事。 (1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20)形容词作名词,智勇的人,作主语。 (21)名词作动词,命名。 (22)名词作动词,振动。(23)名词作动词,用鼓槌敲击。 (24)名词作状语,乘着船。 (25)名词作状语,在一侧。(26)名词作状语,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27)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8、。 (2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鸣。 (29)形容词作动词,是空的。 (30)名词作状语,向下。 (31)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32)名词作状语,从前面。 (33)名词作动词,砌。 (34)名词作动词,用乳汁喂养。(35)名词作动词,上朝。 (36)名词作动词,照亮。 (37)名词作状语,本义为门槛,这里是“像门槛一样”。 (38)名词作动词,升上来。 (39)形容词作动词,多的是,少的是。(40)名词作动词,约束,捆绑。 (41)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病。 (4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恢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健全。 (43)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哭泣。 (44)形容词作名词,挺直的枝干,茂密的枝干,

19、端正的枝干。 (45)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6(1)动词,作为/动词,成为/介词,被/动词,治理/动词,刻/动词,是/动词,是/动词,成为/动词,写作/动词,做,从事某项活动/动词,设置,筑/动词,成为,作为/介词,替,给(2)代词,这件事/语气词,不译/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兼词,相当于“于之”,即“到那里”“在那里”(3)代词,她,代老妪/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结构助词,的/代词,它,它们/前“之”,助词,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后“之”,代词,病梅(4)介词,在/连词,同“而”/助词,不译/目的连词,来,以便/介词,凭借/介词,把/助动词,可以:表示许可或可能,不

20、译/介词,因为,由于/目的连词,用来,来/并列连词,相当于“而”/承接连词,相当于“而”(5)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前“其”,它,代词,指代“有穴窈然”的“穴”;后“其”,那些,代词,指代好游者/自己,代词,称代作者/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语气副词,可译为“还是”(6)承接关系,不译/并列关系,不译/转折关系,可是/因果关系,因而/前“而”,并列关系,不译;后“而”,转折关系,却/并列关系,并且/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接/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同“尔”,你的/连词,表修饰7(1)被动句。 (2)否定判断句。 (3)定语后置句。 (4)状语后置句。 (5)状语后置句。(6)状语后置句。 (7)省略句,动词“随”后省略了宾语“之”。 (8)被动句。 (9)被动句。(10)状语后置句。 (11)状语后置句。 (12)状语后置句。 (13)状语后置句。 (14)省略句。(15)宾语前置句。 (16)定语后置句。 (17)状语后置句。 (18)省略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的省略。 (19)判断句。 (20)状语后置句。 (21)状语后置句。 (22)状语后置句。(23)状语后置句。 (24)省略句。 (25)被动句。 (26)定语后置句。8(1)六国灭亡,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