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同步测试2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同步测试2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同步测试2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同步测试2 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同步测试2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沁园春 雪自学评估      达标训练      1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其中“沁园春”叫_,题目是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全篇的主旨句是_,_。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   2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沁(qìn)园春 原弛蜡象 分(fèn)外妖娆   B江山多骄 稍逊风骚(so) 惟余莽莽   C一代天骄 略输文彩 还看今朝(zh

2、o)   D成吉思汗(hán) 数(sh)风流人物 竞折腰   3沁园春 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 )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

3、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5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能力提高   &#

4、160;  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句中指_。  

5、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

6、、_、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5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_。      开放探究      阅读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试与沁园春 雪就内容及写法上的异同作一些比较。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1930年2月)   毛泽东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7、160;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比较: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词 词牌 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D 3D 4D 5C      【能力提高】   1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文学才华  

8、 2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3D   4嬴政 刘彻 李世民 赵匡胤   简述看法(略)   5“略”“稍”都是程度副词,“略微”“稍微”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输”和“逊”,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      【开放探究】   两首词都描写了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沁园春 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减字木

9、兰花 广昌路上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景,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像;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但只是展现眼前实景。         沁园春 雪同步训练            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分外妖娆( ) 惟余莽莽( ) 稍逊风骚( ) 

10、;     成吉思汗( )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ng素裹( ) 顿失toto( )      江山多jio( ) 一代天jio(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惟余莽莽:_    &#

11、160; 顿失滔滔:_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装素裹:_      分外妖娆:_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_      4请你默写出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      _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2、。      诗中写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认为文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谁?请你谈谈理由。      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13、160;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

14、#160;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15、#160;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6选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7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      _      8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16、;    _      9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      _      10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      11请你再抄录毛泽东的诗词各一首,并能背诵。      _           

17、(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18、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19、;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道。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20、60;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2请概括选文上阕和下阕的主要内容。      _      13选文的前三句,点明了_、_。其作用:      _      14如果让你给这首词配乐朗诵,你会选择哪一首曲目?说说

21、理由。      _      15选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写了湘江大自然的寒秋景色。一个“_”字,领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写。写景层次分明:_、_、_、_,依次写来;远眺、近看、仰视、俯视、上下、高低、动静结合,写出了寒秋中国江山呈现的美丽画面和万物在寒流里争取生存自由的斗争情景。请仔细体会揣摩。      16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结构上起_作用。      17你认为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

22、出他们大无畏的战斗气魄?      _      18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_      参考答案      1ráo mng xùn hán 2装 滔滔 娇 骄 3(1)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2)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特别艳丽多姿。(3)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4

2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5现在的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克服了任何阶级及其政党的局限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奋斗目标。它既有武功又有文治,无产阶级不仅要掌握中国的命运,并且必将掌握全人类的命运,成为整个未来世界的主人。      6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批判了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抒发了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 7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评古论今,赞颂无产阶级。 8“北国风光,

2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起下文的描写,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作好铺垫。9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10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1示例: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旧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胜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

25、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12上阕:通过湘江秋景的描写,展现出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对往昔斗争生活的回忆,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号召人们发扬勇敢无畏的精神,坚定无产阶级立场,为了民族的解放,担当起“主”中国革命“沉浮”的历史责任。13观看大自然景色的季节 地点 在内容上显示了诗人在激烈斗争的风暴中昂扬豪迈的革命风度和坚韧刚毅的英雄气概,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也以“独立”与下文的“百舸”遥相呼应映衬。14示例:命运交响曲因为这首曲子充满着与命运抗争的豪情与力量,这与本词的意境情感相类似。15看山 江 天 水

26、 16承上启下的过渡 17“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8大家肯定记得当年我们革命青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肯定会记得当年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让我们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坚定革命立场,为了使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担当起“主沉浮”的历史重任吧。(能答出大意即可)            沁园春 雪自学评估            达标训练&

27、#160;           1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其中“沁园春”叫_,题目是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全篇的主旨句是_,_。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      2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沁(qìn)园春 原弛蜡象 分(fèn)外妖娆      B江山多骄 稍逊风骚(s

28、o) 惟余莽莽      C一代天骄 略输文彩 还看今朝(zho)      D成吉思汗(hán) 数(sh)风流人物 竞折腰      3沁园春 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

29、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 )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5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

30、0;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能力提高   

31、0;        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32、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句中指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

33、的一项是      (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

34、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5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_。            开放探究            阅读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试与沁园春 雪就内容及写法上的异同作一些比较。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1930年2月)      毛泽东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