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55)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55)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55)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55)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5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第卷(共 23 分)一、选择题,完成第 16 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共12 分,每小题 2 分)1. 下面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A. 逮捕(dài)惭愧(cán)妄自菲薄(fi)B. 模样(mó)褴褛(lu)深恶痛疾(wù)C. 桑梓(z)寤寐(w)牵强附会(qiáng)D. 阔绰(chuò)溯洄(sù)情不自禁(jìn)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是A .贯例标致根深蒂固B. 火候蒹葭莫不关心C. 诘责适值红装素裹D. 惦记秘决赴汤蹈火3. 下列词语

2、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A折磨不折不扣B各抒己见不能自已C单调风调雨顺D不言而喻家喻户晓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是A.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B. 只要你能为我身临其境地想一想,你就不会对我求全责备了。C. 冰山奇观令游客百看不厌,甚至还有游客乘坐直升机去近距离观看。D.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用行动在神州大地上架起了一座水乳交融的“爱之桥”。 5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芳草萋萋,折柳依依, 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

3、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的欢乐。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9A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B其实秋色、春景给人带来的是另一种感慨。C其实春景、秋色与人的心情无关。D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也应有同样的情怀。作者、课文、出处搭配有误的是A鲁迅孔乙己朝花夕拾B吴敬梓范进中举儒林外史C契诃夫变色龙契诃夫小说选D韩愈师说昌黎先生集二、填空、简答题,完成第题。(共 7 分) 默写。(4 分)(1) 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2)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到梦回营阵的诗句是:,。

4、(3) 陶渊明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可用饮酒中的诗句概括,这两句诗是,。(4) 杜甫望岳中通过想象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名著阅读。(3 分)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请写出水 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姓名、外号及一个故事情节,并说出人物特征。(要求:用一段话表述,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三、综合性学习,完成第11 题。(共 4 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种变化与进步的认识,学校准备开展以“关注身边的变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9. 下面是同学们拟定的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本次

5、活动选题的一项是()(1 分) A、从衣食住行看身边的变化B、从城市面貌看身边的变化C、从环境保护看身边的变化D、从季节变换看身边的变化10. 某同学以“关注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变化”为选题,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帮助分析并回答问题。材料一:2006 年 9 月,某消费者在超市购得一盒月饼,当日拆开食用时,发现月饼已过期变质,他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件事,只好自认倒霉。材料二:2009 年 6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根据新法规,消费者如果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 10 倍的赔偿金。材料三:2009 年 6 月 5 日,

6、某消费者从超市买回一袋豆腐干,却吃出一只苍蝇。他立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向工商部门投诉。经调查核实后,商家依法按商品价款的 10 倍作了赔偿。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1) 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2) 材料三中的消费者维权成功与什么因素有着直接关系?(1 分)11. 某小组以“关注校园周边环境的变化”为选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周后,他们将各自搜集的材料汇总交流。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依次作了如下发言,其中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1 分)A、我们搜集的材料虽然已经比较丰富了,但都是文字材料,显得有点单一。我认为还需要进一 步完善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B、我很赞同你的意

7、见,我们还可以搜集一些影像材料。材料的丰富和多样化可以使我们的报告 更有说服力。C、利用现有材料也可以写出一份不错的报告,而且将影像材料制作到报告中,对我们是一个不 小的挑战,还是算了吧。D、你这是懒汉思想!做事怎么能这样畏首畏尾呢?不想干就直说!我是追求完美的。没有你, 我们照样能做好!第 卷(共 27 分)四、文言文阅读(共 7 分)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第 1215 题。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8、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2. 选出加点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1 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临崩寄臣以大事 B. 受命以来 以伤先帝之明C.遂许先帝以驱

10、驰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告先帝之灵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1)陟罚臧否(2)先帝不以臣卑鄙14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 分)15细读全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2 分)五、现代文阅读(共 20 分)(一)阅读故烧高烛照红妆,完成第 1619 题。(共 8 分) 故烧高烛照红妆苏 伟我养在阳台上的朱顶红开花了,君子兰也开花了。花虽然不多,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自从发现碧绿的叶子中间挺出来亭亭的花茎,花茎上骄傲地托起小小的花苞,我的心里就溢满了渴望。每天都要去细细地观察花茎长高了多少,花苞长大了多少。有时

11、禁不住抱怨长得太慢,让我等得太心焦。可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让我想象花开的样子。朱顶红去年春天已开过一次,那六瓣的花形、艳艳的朱红,至今仍开在心窗之下;那馥郁的甜香似乎依旧留在唇吻之间,让我盼望重温旧岁的欣喜。君子兰却是第一次开花,以前又从未见过君子兰花,这几个花苞留给我太多的悬念,太多的想象与向往。在我的期盼之中,朱顶红和君子兰同时开放了,于是我也有了双重的快乐。朱顶红好似故友, 未负佳期,如约相访,让我深感花的多情。体味着浓郁的花香,我心旷神怡。君子兰就是新交的知己,让我顿生相见恨晚之慨,它的花形有似朱顶红,但要玲珑得多,小巧得多,花色橘红,花香幽微,恰如“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称它为花中

12、君子的确名副其实了。故友重逢的喜悦、心仪知己的快乐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心醉,让我醺醺然,陶然忘忧。沉浸在喜悦中的我,又常常害怕花期过后的萧条与寂寞,于是格外地珍惜花开的日子。李清照于海棠花开之时,在如梦令词中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多情善感的女词人惜花的心情我也一样有,于是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去看望故友与新知,轻嗅她们临风的花香,近观她们静处的娇姿。东坡亦有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豁达、粗犷如东坡尚且对花如此爱惜,害怕娇艳的花一朝零落,就是在夜晚也要点上蜡烛,欣赏盛开的花朵。更何况我也觉得灯下观花

13、如灯下观美人,自当别有情调、别有韵味。于是在花开的夜晚,我也打开阳台上的灯,在幽幽的灯光下看花, 花色似乎多了层次,花朵上仿佛也有点点珠粉映射出珠光。花更像戴了一层面纱的美人,多了一分朦胧,一分深邃。于是我深深地沉醉,深深地感叹古人的多情和浪漫。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我们谁都无法让花永开不败。但一年里有了这几日的盛开,这几日的沉醉,就酬报了我三百多个日子的浇灌,三百多个日子的期盼。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也足以为我抵挡人生夏日的骄阳、人生冬季的严寒,让我的心拥有人生夏日的清凉、人生冬季的温暖。(选自思维与智慧2009 年第 16 期)【注释】讷(nè)(说话)迟钝。醺(xn)醺然酒醉的样

14、子。 16本文行文思路清晰。请结合各段内容填空,理清本文的思路。(2 分)赏花议花17. 朱顶红和君子兰虽在“我”的期盼中同时开放了,但她们带给“我”的感受不完全相同。其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2 分)18. 文中李清照和苏轼的有关诗词,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2 分)19. 本文最后一段话很富有哲理,其中“那开在灵魂深处的花”包含了哪些深层含义?(2 分)(二)阅读甲型 H1N1 流感不可怕,完成第 2022 题。(共 6 分) 甲型 H1N1 流感不可怕一般来说,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后症状类似感冒,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与一般流感相似,但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

15、比较明显的症状为突然发烧到 38以上。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以往也曾报告因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例如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潜伏期在 7 天左右,这段时间里,患者均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均具有潜在传染性。但是,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发生不久,有专家指出媒体可能放大了疫情,初夏是疫情高发期,类似的疫情历史上很多,甲型 H1N1 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我国卫生部长陈竺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指出:“我相信,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武装民众,人感染甲型

16、 H1N1 流感这一疫情,应该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他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分享知识,携手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委托专家研究拟定了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2009 版),于 4 月 30 日印发各地并实施。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 5 月 22 日在日内瓦第 62 届世卫大会上强调了对甲型 H1N1 流感防治工作。不久,美国已拨款 10 亿美元启动甲型疫苗测试等工作。疾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 H1N1 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因此

17、,只要我们从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入手就可能预防病毒感染。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甲型 H1N1 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这是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 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当然也应注意对老人和儿童的防治。另外,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对热敏感,高温可灭活。因此,只要以高温就可灭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根据相关资料编写)20. 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型 H1N1 流感的主要特点。(2 分)21. 认真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指出链

18、接材料说明了甲型 H1N1 流感的哪一特点。(2 分)【链接材料】截止至北京时间 2009 年 6 月 22 日上午 10 时,全国已确诊甲型 H1N1 流感病例 797例,内地 414 例。从 5 月 11 日我国内地确诊第一例甲流患者至今已过去将近两个月时间,我们发现这几百例中的绝大部分患者都是青壮年,并据调查,全球甲流病死病例中绝大部分也是 29-50 岁的青壮年人。22. 选文中“甲型H1N1 流感很可能过了夏天就没事了”的“很”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2分)(三)阅读比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完成第 2325 题。(共 6 分)比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从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

19、博览交易会上获悉,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报国务院审批,与此同时,“十二五”全国文化发展规划也在积极制订中。这是一个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它表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产业振兴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让人看到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希望,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着对文化振兴的这份理性与热情,这无疑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进步和发展的永恒标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

20、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因此,放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看,致力于文化发展也许比成功的经济振兴更为重要。30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这成就,多是在经济领域的,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几乎是乏有可陈。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现象,长此以往,危及的将是整个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甚至生死存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一位西方思想家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话很有道理,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自己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自然是国将不国了。即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21、当前也离不开与文化的交融,中国就很吃了这方面的亏。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功夫熊猫”却成为美国的财源,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千古传诵,却被迪斯尼搬上荧屏赚了几个亿;中国的进出口一直保持顺差,惟独文化产业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普遍占到 GDP 的 15%左右,美国甚至超过 20%,我国则刚刚超过 3%。类似的证据还有很多,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经济发展没有文化内涵,在将来的竞争中必然劣势日显。文化复兴是一个比经济振兴更为重要更为艰难的命题。唯因如此,才更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2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4. 依据文意,请指出“这是一个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一句中“振奋人心”的

22、具体内涵。(2分)25. 阅读第段,说出作者分别是从哪两方面阐述自己观点的。(2 分) 第 卷(共 50 分)六、作文。(50 分)2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当你伸出自己的手,托起了落水的孩童,救助了失学的少年,你拥有了博爱的胸怀;当你伸出自己的手,谅解了犯错的伙伴,与朋友摒弃前嫌,你展示了优雅的风度;当你伸出自己的手,挽起同伴的臂膀,唤起合作的热情,你获得了成功的力量;当你伸出自己的手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伸出自己的手。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以“伸出自己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的经历, 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感受。要求:(1) 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

23、) 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信息相关的名称。(3) 不少于 600 字。题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123456ACDCBA二、填空、简答题(共 7 分)(共 4 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空 0.5 分,有错字不得分)(共 3 分)答案示例: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花和尚鲁智深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姓名、外号、故事情节、人物特征”各 0.5 分,“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1 分)三、综

24、合性学习(共 4 分)9. D (共 1 分)10. (共 2 分)(1)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从无到有,逐渐增强。(1 分,意思对即可)(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或:国家健全了法律法规。) (1 分)11. D (共 1 分)四、文言文阅读(共 7 分)12. D(共 1 分)13(共 2 分)(1)表扬 (2)身份微贱,见识浅陋。14(共 2 分)(陛下)实在应当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扩大有志之士的美德。15(共 2 分)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共 2 分,答岀其中任何一点之意即可得 1 分。答岀其中任何两点之意即可得满分)五、现代文阅读(共 20 分)(一)(共 8 分)16(共 2 分)盼花 惜花(意对即可)17(共 2 分)答案示例:朱顶红:好似故友如约相访,让“我”深感她的多情,她浓郁的花香更令“我”心旷神怡。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