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1 .理解运用“囱囹吞枣、恍然大悟”等词语。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给文段加上小标题,品悟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3 .学习通过具体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4 .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感受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品质。 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给文段加上小标题,品悟关键词句。2 .学习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难点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感受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品质,策略 k教学1 .生词教学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 “吊唁”可出示祭奠
2、类 照片加以理解;“囱囹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可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饱经 风霜”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感受文中车夫生活的艰辛。2 .阅读理解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你能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吗?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让学生在自主 思考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 情感。“通过具体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学生在此基础 上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感受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格魅力。3 .表达运用准备LJ学习通
3、过具体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回忆的五件小事,让学生体会到鲁 迅先生风趣幽默,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崇高品质,感受到作者对伯父 鲁迅先生的爱戴与怀念之情。从而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方法灵活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让学生真正从学过走向学会。学刖1 .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借助资料理解“吊唁、囱囹吞枣”等词语。(2)再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一、悲壮之景展眼前,未成曲调情先染1 .(出示课件:人们送别鲁迅先生场面的图片;播放悲伤的纯音乐)师:1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们失声
4、 痛哭,纷纷前来见他最后一面,来送他最后一程。这个人就是鲁迅先生。他以笔作为武器, 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 化革命的主将!板书:鲁迅先生(提醒学生注意“迅”的笔顺)2 .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伯父?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先生,能如此受人爱戴?今天,我们就同本文 作者,鲁迅先生的侄女一一周哗,一起走近鲁迅先生。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设计意图】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同时为学生展示鲁迅先生离世时的悲伤之景,更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二、琅琅书声初感知,怀念之情文句藏1 .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借助资
5、料等理解不懂的词语。思考:课文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尝试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在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对文章的情感加以体会,学生学习文章无疑会事半功倍。2 . 理解词语。课件出示:吊唁 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老师随机点拨理解词语的方法。( 1 ) “吊唁” :出示祭奠图片加以理解。(课件出示追悼会图片)。( 2 )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3 ) “饱经风霜”: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车夫饱经风霜的样子,
6、感受文中车夫生活的艰辛。课件出示:吊唁:祭奠死者并对家属进行慰问。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 和斗争。【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不仅复习了运用多种方法 理解词语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自主理解、运用词语。3 .拟小标题。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
7、事呢?根据预习情况,学生反馈。预设:沉重悼念、趣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燃放焰火、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板书内容:4 .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预设: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板书内容:过渡:是呀,鲁迅先生那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如花朵一般灿烂地开放着。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看看这朵人格之花是如何绽放美丽的。三、品词析句探内涵,伯父品质骤然现(一)学习第1自然段。1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一一沉痛悼念。思考:“我”为什么惊异?2 .讨论。(1) “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2) “我”对什么事情感到惊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
8、到惊奇、诧异。)(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学生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 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 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4)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是什么原因呢?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过渡:作者当时年纪还小,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去检验自己 的答案是否正确【设计意图】略读课文应以读代讲,小组合作,做到略有所略。本单元已学习了两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学生对于鲁迅先生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
9、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体会关键语句,既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二)学习作者回忆的五件事。1 .自由读课文,画出体现伯父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2 . 学生交流。A. 预设: 生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生:我觉得这些句子很有意思,鼻子还能碰扁。 “四周黑洞洞的”肯定象征着什么, “碰壁”也不只是指碰着墙壁,应该是指当时黑暗的社会,这是讽刺意味极强的句子。( 1 )这个句子写出了鲁迅先生说话时怎样的风格?(风趣幽默)(板书:风趣幽默)( 2
10、 )鲁迅先生用这样幽默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四周黑洞洞”的,还经常“碰壁”,这是什么意思?( “四周黑洞洞”指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 “碰壁”指的是革命者受到了恶势力的抨击和迫害。一如既往的讽刺性语言,让我们不禁感叹当时社会的黑暗。)( 3 )请学生再一次朗读“笑谈碰壁”,读出鲁迅先生的风趣幽默,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B .预设:生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生:这一句与“燃放焰火”时伯父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的伯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1 )鲁迅先生在“燃放焰火”时是怎样的表情?(那么
11、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 2 )鲁迅先生在帮助车夫后又是怎样的表情呢?(变得那么严肃。)( 3 )因为他看到焰火下的明亮,感受到家庭的和谐,所以眼中带着笑意,脸上充满了笑容。当他看到当时黑暗的社会对下层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时,又是充满憎恨的。所以,伯父鲁迅先生还是一个怎样的人?(爱憎分明。) (板书:爱憎分明)( 4)文章一连用了两个“清清楚楚”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圈出文段中的“清清楚楚”)(因为作者对伯父的神情记忆特别深刻,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 5 )请男生齐读第16 自然段,女生齐读第25 自然段,对比体
12、会伯父的爱憎分明。( 6 ) 鲁迅先生在为车夫包扎时,文章运用了几个连续的动词,请学生找出来,并体会。 ( “扶、蹲、半跪、拿、夹出、洗、敷、扎”,从中体会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切、怜爱、同情,再一次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C.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生:这句话体现了伯父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1 )他自己生病,他并不在乎,但一位女佣生病了,他却多加关心,你从这里读出了鲁迅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关心他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课件出示第27 自然段,师引读,读出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
13、。课件出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2 )引读:天色阴暗的黄昏,鲁迅先生亲自为受伤的车夫上药,并掏出自己的钱帮助车夫渡过难关。(生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月色渐浓的深夜,鲁迅先生依然拖着病体写文章,不顾自己接连不断地咳嗽,却关心着家里的女佣。(生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四周黑洞洞的社会,鲁迅先生毅然弃医从文,不在乎自己的功名利禄,一心只为拯救穷苦人们。 (生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通过具体的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对学习文章回忆
14、之事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鲁迅的崇高品质,从而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通过具体的事情写一个人,将自己的情感藏在叙述的事情中。三次引读,让学生的感情层层递进,读懂鲁迅先生的品质,读出众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读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三)总结文章结构关系。师:正是因为鲁迅先生风趣幽默,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在他离世之时,才会有这么多的人前来吊唁,失声痛哭。所以文章的第1 自然段是后文的结果。文章前后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四、读读写写意深长,为国为民万古扬1. 师:如果你也在送别鲁迅先生的行列中,你想说些什么呢?生结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自由交流。2. 课后作业:请同学
15、们借鉴本文通过具体的事情写一个人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写一篇小短文,可以写自己的父母、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同学、朋友。3. 推荐学生课后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设计意图】学习了本文,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心里话,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位老师最大的功德就是引导学生爱上阅读。”课文少 年闰土就是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推荐学生阅读此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 鲁迅先生,从而引发学生对他的敬仰之情。分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设计总述总结鲁迅先生深受爱戴,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除夕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仆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教学反思我的
16、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在鲁迅先生去世九年后,回忆、怀念鲁迅 先生写下的文章,体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对伯 父的深深怀念。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以下三点:1 .情感渲染,引起共鸣。学生不是无情物,只是未到动情时。在教学中,我用音乐和图 片来配合导语,创设浓浓的悼念情境,使学生在课始就对鲁迅以及文章产生浓厚兴趣。2 .概括标题,提高能力。学生是一幅未着色的画,是一首未谱完的曲。在小标题的拟定中,引导学生将书读通,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在此环节中无须照本宣科,更不必让 学生答出预设小标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思考内容,以学生概括总结的 小标题为板书对象。3 .以想促悟,读中悟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引导学生 通过批画词句,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尤其是鲁迅所折射出的人物精神。学生通过层层 深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意技法美术课件
- 消防安全伴我行主题教育班会
- 脑卒中溶栓治疗与护理
- 专题04:表内乘法复习课件-2023-2024二年级期末核心考点集训人教版
- 大班安全教育《药品不乱吃》教案
- 小学生表扬课件
- 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2025年九一八事变爱国教育专题
- 宁夏银川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含答案2024年
- 护理专案改善成果汇报
- 青春健康教育主持人培训班
-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论文
- 2024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十字拉伸强度的测定
- 《油气井增产技术》课件-63 拉链式压裂井场布置
- 水利工程竣工自查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
- 震后学校维修合同书
- 李白:《将进酒》经典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教师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