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试卷: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九上10~22课及七上、下册)[人教版](10)_第1页
复习试卷: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九上10~22课及七上、下册)[人教版](10)_第2页
复习试卷: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九上10~22课及七上、下册)[人教版](10)_第3页
复习试卷:中考历史复习试卷(九上10~22课及七上、下册)[人教版](10)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学生文化素质单元过关自测题九年级历史(十)(范围: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分值: 50分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从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每小题2 分,共24 分)1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年 6 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A林则徐B康有为C李鸿章D魏源2右图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 “

2、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右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恩格斯说, 不费一枪一弹 “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5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马关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签订时间: 1895 年 4 月签订地点:日本马关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条约危害: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

3、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签订时间B. 签订地点C. 条约内容D. 条约危害6某班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上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A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B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D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7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企业是。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 汉阳铁厂D 上海轮船招商局8如右图人物所言: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

4、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废两千年帝制, 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 遗言启迪后来人” 。这副对联歌颂的是()A毛泽东B康有为C邓小平D孙中山10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A推翻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成立了中华民国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1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A都受到清政府重用B都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都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12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A“自强”、“求富”B“师夷长技以制夷”C

5、“民主和科学”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13题 9分,14题 9分,15题 8分)1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 分):材料一条约规定: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元; 开放广州、 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印度再次发现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材料三条约的主要内客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 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

6、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请回答:(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哪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响 ?(3 分)(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此时,日本社会制度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3 分)( 3)材料三是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 分)14近代以来, 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一些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 分):材料一“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

7、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主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作者的核心主张及该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2 分)( 2)材料二两幅图片的内容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一重大运动(1 分),指出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 ( 2 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 孙中山为实现其政治革命目标, 进行了哪些努力? ( 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呈现了什么特点?(1 分)15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 分):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