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东岸环境治理工程路基强夯施工方案_第1页
昆明滇池东岸环境治理工程路基强夯施工方案_第2页
昆明滇池东岸环境治理工程路基强夯施工方案_第3页
昆明滇池东岸环境治理工程路基强夯施工方案_第4页
昆明滇池东岸环境治理工程路基强夯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方案编制依据3三、施工总体布署33.1 质量目标33.2 安全目标33.3 环保目标3四、施工准备34.1 场地准备34.2 技术准备34.3 材料要求34.4 主要机具34.5施工人员3五、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5.1 施工程序35.2 施工工艺流程35.3其余施工要点3六 、施工质量控制与监测36.1 施工质量允许偏差36.2 施工质量控制36.3冬雨期施工3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37.1 安全文明措施37.2 环境保护措施3路基强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序号道路名称强夯面积M2单击夯击能KN·M1A-47005.532000/30002A-51863

2、8.412000/30003A-66978.9422000/30004A-76581.932000/30005A-84638.642000/30006A-98245.762000/30007B-48647.8330008B-55180.430009B-818638.412000/300010C-182883.572000/300011C-193991.42200012C-235745.452000/3000二、方案编制依据三、施工总体布署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与场平单位工作面交叉较多的特点,做到先计划后安排,先准备后施工。现阶段工作面并未完全移交我方,前期具备施工条件的路段为C19、

3、C18局部、A5局部,我方先行施工C19。过程中与监理、业主、场平单位积极沟通,争取剩余工作面早日移交我方,后续施工顺序以场平单位移交顺序为准。场地设置测量控制网,建立现场坐标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并采取一切安全、质量和施工保证措施,做到按时、按量、优质、高效地完成路基强夯的施工任务。3.1 质量目标 严格按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范、标准组织施工,符合现行国家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3.2 安全目标强夯施工属于特种作业,施工过程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贯彻执行特种设备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杜绝生产安全

4、发生。3.3 环保目标严格执行本项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相关文件要求,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切实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四、施工准备4.1 场地准备(1)施工区范围在强夯处理范围(具体以各路段强夯平面图为准)的基础上再增加向外扩展的用以施工设备支撑、转移、回转所需宽度。依据“交通方便、利于施工、确保安全、组织有效”的施工原则,合理地进行施工场地准备。(2)在与场平单位工作面交叉、车辆出入频繁的路段,施工前合理规划便道避免影响场平工作开展,并及时通知监理与业主做好相关见证工作。(3)施工前查明施工区周围需保护的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管线等,如C18处高压线杆、A5路线下军缆,强

5、夯时注意保护避免冲击波对其造成破坏,如有需要可设置隔振沟。无法施工时及时通知监理、业主、造价等单位,制定专项解决措施并及时完善相关资料、手续。(4)及时清除施工范围内耕植土、污染土、有机物质、植物、树木等,有积水的洼地进行排水、清淤。(5)本工程强夯实施范围为道路填方区,下部路基为场平回填土部分。根据设计图纸,强夯区域先按路基施工要求施工至路床结构层(60cm天然级配碎石)以下填方区域,但根据图纸会审记录针对场平单位场平时填筑不良情况,由我方反挖3米,先进行强夯再正常回填。针对此情况整平场地至起夯标高,如整平后的施工场地平整度、密实度无法承受施工机械的重量、无法满足施工设备行走、运转和运输的要

6、求,及时通知监理、业主、造价等单位,制定专项解决措施并及时完善相关资料、手续。4.2 技术准备(1)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掌握图纸及图纸会审记录,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相关国家或行业验收规范和标准图等。(2 ) 施工技术人员对强夯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查,比对设计地勘资料,如有不符,及时上报。(3)根据每路段地质情况,布置1-2个强夯试验区,每个试验区面积为20m×20m。夯击点间距5m×5m,成梅花型布置。在此段路基分层碾压达到压实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强夯(具体数值详见每路段设计图纸,一般为K94%),每次单击夯击能参照设计为2000/3000 KN·M,每一夯点

7、夯击次数根据试夯确定。试夯时要求第n次检验贯入度是否与第n-1次贯入度之差小于5cm,且周围土体隆起高度10cm,则取值n为每一点的夯击次数。(4)每路段施工前技术人员绘制强夯布置点平面图,详细向施工班组人员进行及时交底,使班组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操作工艺。(5)应用方格网测量夯前场地标高,根据强夯布置点平面图制定方格网尺寸,一般为20m×20m,并在不受重锤夯实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4.3 材料要求(1)对所有强夯区域填料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2)在加固深度范围内,每隔一定时间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

8、压缩系数等数据。并在现场进行载荷浸水试验或其他原位试验,强夯最佳含水量须根据实验报告取值。4.4 主要机具主要的机具及测量仪器详见下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备注1强夯机YTQH3502郑州2010179正常2履带起重机W2001 c1郑州20118515t3反铲挖掘机HITACHIZAXIS210H2上海2009年1251.3m34自卸汽车斯太尔14913湖北2008年15819t5推土机T-1202四川2008年135130kN6装载机ZL502上海2008年73.51.5m37压路机SW8502上海2009年9020t8全站仪TOPCOM6

9、0202湖南2013年/正常9水准仪天津DS326湖南2013年/正常1050m钢卷尺/9湖南2017年/正常(1)夯锤重量十七吨,圆形、直径2.52m,实际施工中选用不同的落距,以便获得最佳夯击能,每次夯击前,检查落距并做详细记录。(2)设备机具进场后,现场施工人员及时进行性能认定,并对夯锤质量、尺寸进行核对和确认,对控制落距的牵引钢丝绳进行锁定,做出标记。4.5施工人员(1)施工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2)组织设立技术组3人、质安组2人、测量班2人。(3)夯击操作手2人,指挥员1人、其余普工5人等。五、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1 施工程序(1)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夯实参数

10、,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通过夯实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夯实效果,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2)整平清理场地,测量放线,根据各路段强夯平面图,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用白灰洒布第一遍夯点(平面图中标识为1),记录夯点地面高程。(3)夯机就位,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将吊钩牵引钢丝绳固定,锁定落距。(4)将夯锤平稳提起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5)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夯锤自动脱钩下落夯击夯点,过程中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夯坑填平。(6)测量锤顶高程,记录夯坑下沉量与周边土体隆起高度。(7)重复步骤5-6,按照试夯确定的夯击数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8)

11、夯锤移位到下一个夯点,重复步骤2-5,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9)推土机将夯坑用新土填平,间隔一周后,用白灰洒布第二遍夯点(平面图中标识为2),记录夯点地面高程。(10)重复步骤3-8,完成第二遍全部夯点的夯击,平整场地。(11)间隔一周后,测量场地高程,放线用白灰洒布满夯基准线。(12)起重机就位,将夯锤置于基准线端,单击夯击能500KN·M按照夯印搭接1/4锤径的原则逐点夯击,完成试夯确定的夯击数。(13)逐排夯击,完成一遍满夯,满夯后的地表加一遍机械碾压,以满足地基土的压实度要求。并用方格网测量场地高程。5.2其余施工要点(1)各路段强夯范围及单击夯击能有所不同,具体详见每

12、路段强夯平面图。(2)强夯水平影响范围约15米,临时排水管及涵洞两侧及正上方15m范围内,禁止强夯。(3)强夯时安排专人观察周边建筑物的稳定及安全,如有需要设置隔振沟。(4)验收合格后的强夯场地应及时投入后续施工,不宜久置。(5)强夯竣工面应防止重型车辆碾压。5.3 施工工艺流程首遍夯击完成、平整场地起吊夯锤、自脱钩、落锤夯击N次起吊夯锤、自动脱钩、落锤夯击起重机就位夯点定位、测量放线试夯平场移机至下一点500KN·M满夯、测量标高、平场、结束第二遍夯击完成、平场强夯工艺流程图(1)夯点测量定位允许偏差±50mm。(2)夯锤就位允许偏差±150mm。(3)满夯后场

13、地整平平整度允许偏差±100mm。 施工过程中安排项目技术、安质、实验人员负责下列质量检验和监测工作。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路基压实度K94试验2压缩模量设计要求试验3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试验4有效加固深度7m试验一般项目1夯锤落距(mm)±300钢索设标志2锤重(Kg)±100称重3夯击遍数及顺序按照试夯确定计数4夯点间距(mm)±500钢尺量5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详见各路段设计图纸钢尺量6前后两边间歇时间不小于一周计数(1)强夯法处理后的地基验收承载力检验,在结束后一定时间进行:碎石土路基间隔时间为7-14天,粉土、粘性

14、土路基间隔时间为14-28天。(2)检测位置选在夯后平面以下进行,检测采用开挖探坑后实测压实度的方法,7米范围内要求达到路基填筑压实要求。(3)检验频率:2处/1000m2。(1)强夯区周围根据地形开挖截水沟,保证外围水不流入夯区,当天打完的夯坑应及时回填压实整平。(2)六级以上大风、雨天禁止施工。(3)当遇暴雨,夯坑积水必须将水排除后,挖净坑底淤土,使其晾干后或填入干土后方可继续夯击施工。(4)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冬季气温宜人,故不做考虑详细冬季施工方案。 (1)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施工时指挥员时时观察周围车辆是否达到安全距离,未达到安全施工情况下及时停止,一切正常方可施工(2)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15m方位内严禁站人,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象。(3)重锤夯实机械设备高大、稳定性差,施工场地应软硬均匀,不得有坑洞现象。(4)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夯击时所有人员应退出现场以外。(5)随时检查机具工作状态,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起重机各部位是否正常和钢丝绳有无损伤,随时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经常维修保养,发现异常和不安全情况及时处理。为了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