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5:说明性文本阅读突破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5:说明性文本阅读突破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5:说明性文本阅读突破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5:说明性文本阅读突破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5:说明性文本阅读突破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5:说明性文本阅读突破卷题号一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进行了一次探测旅行。但是,这种旅行不是光有机器人就足够了,我们对这颗遥远的星球早已望眼欲穿,对亲临火星的探险从来就没有死心过。然而,那些希望不久就玩一把火星旅游的人最好还是回到地面上来。因为不论是旅行期间还是着陆以后,都有不可克服的

2、技术问题、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以及人身健康的诸多风险,这种超长途旅行的实现尚遥遥无期。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科学家考虑要使用原子发动机,但这一设想目前还处于样机阶段。由于排除了带足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的可能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太空旅行者到达火星的两年前,必须先发送一个装备有小型原子喷气发动机和液化氢油箱的返程飞行器到火星上去,以便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氢燃料。但这一设想还只是在实验室里行得通。若要把人的生命悬系于这样一个系统,则无论如何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技术事故,无法确保万无一失。1960年以来,地球向火星

3、发射自动探测器共有32次,其中2/3因技术问题遭到失败。事实上,在关键技术领域,一切都还在试验当中。另外,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中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千米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无线电通信也成了难题。“火星上气温是多少啊?”“120。”以光速传播,太空旅行者与

4、地球上的朋友之间这种最平常的通话也要花上大约两个半小时。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也不可小视。出了太空舱,太空旅行者会有好几天不能行走。除了心血管系统的衰弱,几乎完全失重所导致的器官消融、骨骼脱钙,仅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宇航员周身的骨骼就可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很平常的碰撞就会造成股骨、颈骨骨折。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打算设计一种人工重力飞船,太空旅行者同时还要辅以每天坚持肌肉锻炼。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完全抵消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火星旅游还远不是可以预见的未来。(有删改)1.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A火星B到火星探测旅行的条件C去火星的技术要求D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2.

5、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第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提到的“这个问题”?()A心血管系统的衰弱B头晕目眩,肌肉酸痛C器官消融、骨骼脱钙D周身的骨骼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3.文中第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4.下面对“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的原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较大。B太空旅行者与地球上的朋友之间不能联系与沟通。C能达到符合太空飞行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D地球距火星遥远,往返一次花费时间太长。5.有人认为可以把标题中的“现在”和“根本”去掉,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_6.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还

6、有哪些难题,请仿照第自然段的行文结构写一写。_阅读理解无边界、零接触、智能化疫情下的“全民阅读”呈现新变化4月23日,迎来又一个“世界读书日”。特殊时期,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全民阅读也呈现更加多元的变化,阅读的力量更加彰显。你是否在“报复性”阅读?“我喜欢科幻小说,感谢浙江图书馆的活动让我便捷地接触了这么多高质量的图书。”4月19日,网友小李读完三体后在浙江图书馆微信公众号“21天阅读”栏目里上传书评,签到打卡。近期,浙江图书馆推出了“阅读静心,书香战疫”系列活动,“21天阅读”栏目为读者推荐了15本佳作,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免费阅读。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数字化阅读日益流

7、行。南京市民李云戏言自己在疫情过后没有“报复性消费”,反而一直在“报复性读书”。“我算了算最近的微信读书和喜马拉雅听书的总量,甚至超过了2019年全年。”据不完全统计,2月1日至29日,全国60家单位共设置了80余个免费阅读专区,用户总浏览量超过52.8亿人次,总阅读量超过72.2亿人次,总阅读时长超过3.3亿小时,总下载量超过2.4亿次,新增用户突破1亿。全民阅读呈现新变化每年的4月23日,各类新书推荐和阅读推广活动扎堆,今年,不少活动搬到了线上。江苏人民出版社学术编辑室主任卞清波近期也试水了几次直播“带货”,邀请相关领域学者共同推广司马懿家族与魏晋历史诸葛武侯与三国时代等书籍。他告诉记者,

8、“带货”收益有限,但带来的关注度不可小觑,“线上分享也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传播知识,推进全民阅读。”科技手段正在不断开拓全民阅读“入口”。近日,北京72家实体书店陆续在美团外卖上线。在南京,图书馆推出了“书服到家”业务,读者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通借通还,享受“外卖”服务。手机、平板看书很普遍,但很多读者仍然喜欢看纸质书,更有阅读的意境。近日,浙江图书馆推出了“无边界图书馆”业务,打通线下空间与线上平台,为读者提供更灵活的阅读体验。社交间隔期,正是读书时疫情期间,南京工业大学的大学生们在线上发起了一场“好书悦读”沙龙。该活动发起人表示:“宅不是空虚的代名词,相反宅时光是阅读充电的好时机,我们聚在

9、一起,计划每十天读一本书,分享和记录心得。”当前社交活动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阅读中汲取力量。阅读的影响不仅仅是抽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具体的“开心明目利于行”。“阅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情绪疫苗,帮助我们抵抗病毒。”作家麦家说,最近他有了更多的读书时间,在阅读中思考人生。“我们总是鼓励小孩多读书,却放任自己不读书,这也是一种病毒。大家不如趁着疫情期间社交活动减少的时机,守在家里多读几本书,以读攻毒。”(有删减)7.“世界读书日”是什么时候?()A4月8日B4月19日C4月23日D4月25日8.下列哪项不是疫情下“全民阅读”呈现的新变化?()A直播“带货”。B到图书馆看纸质书。C实体

10、书店在美团外卖上线。D通借通还,享受“书服到家”的“外卖”服务。9.下面哪个选项不是疫情下的“全民阅读”的特点?()A无边界B零接触C智能化D推广活动扎堆10.下面哪两句诗没有体现“读书”这个主题?()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11.“阅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情绪疫苗,帮助我们抵抗病毒。”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12.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_13.让你策划一项针对小学生的读书活动,你想怎么做?请写出主题和主要构思。_阅读理解黑森林的猫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告

11、诉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但是我们要知道中国有十多亿人口,这些资源如果平均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就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值。同样是创造1万美元的价值,中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2.5倍,是日本的11倍多。近些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多次突破60美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不断冲高的油价必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呈现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回报、低效益的局面。针对现状,政府指出“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这说明节能已刻不容缓!这让我想起以前听到的一个故事。据说日本人煮鸡蛋用的锅非常讲究,煮一个鸡蛋,用煮一个鸡蛋的锅,煮三个鸡蛋

12、用煮三个鸡蛋的锅。而且煮鸡蛋的水刚好没过鸡蛋,不多不少。假设煮鸡蛋九成熟最好,日本人会在七八成熟的时候,将燃气关掉,用开水的余温将鸡蛋继续煮熟。既节省了燃气、节约了水,鸡蛋煮得又恰到好处。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怪事。在德国黑森林地区的家猫很多都没有尾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抠门。由于黑森林地区冬季很寒冷,每家都要开暖气。猫出来进去都要开门,而猫的尾巴很长,开门的时间也就长了,暖气就会流失,最终就浪费了能源。所以抠门的黑森林地区的人就把猫的尾巴截了下来。这地区的人的做法的确有些极端,但从一个侧面也显示出德国人的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经常能够在水龙头旁边看

13、到“节约每一滴水”,在电灯开关旁边看到“节约每一度电”的宣传口号,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际行动。我有时会看到有的房间开着空调却同时大开着门,以及人去而灯不灭的现象,这些都是生活的细节。这些看似渺小,但是如果全国十多亿人都这样做,你还敢忽视它吗?我们粗放豪爽、大手大脚的习惯该改改了!如果我们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不经意间既省了钱又节约了能源。省的钱是有限的,但节能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是公家付费还是私人付费而有所区别。因为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有改动)14.下列哪句话体现了文章的主题?()A中国地大物博。B节能已刻不容缓。C黑森林地区的人做法极端。D

14、我们要关注生活中的细节。15.“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抠门。”下列对“抠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十分小气B节约意识很强C做法极端残忍D对待猫很吝啬16.下列哪些不是浪费资源的现象?()A换上节能灯B剩菜剩饭不打包C在餐馆就餐使用一次性筷子D空调的温度开得很低17.第自然段举了日本、德国的两个事例,意在说明什么?_18.请你写一条有关节约资源的公益广告语。_19.请你针对身边浪费资源的现象,想一个节约资源的好办法,写下来。_参考答案1.D2.D3.A4.B5.不行。因为这两个词语分别从时间和程度上加以限制,强调“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去掉后就没有这个效果,这体现了说明文的科

15、学性,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6.示例:人的心理不适应新环境。漫长的火星旅途,太空旅行者长期处于一个二十几立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对其神经是一种折磨。【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以及对说明文的理解。文章标题为“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全文则是围绕标题来写的,写了为什么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的原因。因此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A、B、C三项都只是文中介绍的一小部分,并不是说明对象。因此本题选择D。(2)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和理解的能力。学生需要定位到文章的具体段落,结合画线句的前后语境进行作答。根据第六段的“仅执行一次这样的任务,宇航员周身的骨骼就可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

16、,很平常的碰撞就会造成股骨、颈骨骨折”可知,画横线的句子中提到的“这个问题”指的是周身的骨骼达到骨质疏松的极限。因此本题选择D。(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出现多个数据,“2/3”更是说明我们去火星的技术要求还达不到,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此处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需要联系全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作答。文章的说明对象是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第三段则是写了从地球去火星的技术要求还达不到;第四段写了地球和火星的距离很远,从地球到火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且中途有风险;第五段写了太空旅行者和

17、地球朋友间的沟通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第六段则写了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持续影响较大。所以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火星旅游还远不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因此本题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5)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谨、科学,标题中的“现在”表示时间上的限制,“根本”表示程度上的限制,是突出强调目前我们无法去火星。如果将这些词语删去,则表示我们永远去不了火星,说法不准确。所以标题中的“现在”和“根本”不能删,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的表达能力。第六自然段是按照总分形式来写的,先写遇到的难题,再详细介绍这种难题的表现之处。据此,学生可以自行发挥

18、想象,想象“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还有哪些难题,可从多角度出发,如环境、人类自身条件、技术等问题,说法合理即可。7.C8.B9.D10.B11.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的重要作用。12.单位重视免费阅读专区的设置,阅读的人很多,阅读时间长,疫情期间新参与阅读的人不少。13.主题:“蓓蕾读书工程”:通过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的好习惯让他们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构思: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读书计划;学生根据班级读书计划和个人读书计划进行阅读;考核、展示阶段:读书小报比赛、古诗词验收等。【解析】(1)本题考查

19、学生的常识积累,学生也可从文中寻找答案。从文中“4月23日,迎来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可知,“世界读书日”是4月23日。(2)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的“今年,不少活动搬到了线上”可知,本题中B选项“到图书馆看纸质书”不是疫情下“全民阅读”呈现的新变化,文中没有体现这个变化。因此本题选择B。(3)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和概括的能力。仔细阅读文中“全民阅读呈现新变化”片段,由“不少活动搬到了线上”“北京72家实体书店陆续在美团外卖上线”“图书馆推出了书服到家业务,读者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实现通借通还,享受外卖服务”“无边界图书馆”可知,全民阅读是无边界,零接触的,而且智能化。文中“每年的4月2

20、3日,各类新书推荐和阅读推广活动扎堆”是说以往“全民阅读”的特点,不是疫情下的,所以不符。因此本题选择D。(4)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句的理解和积累。A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B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主要是说看问题的角度,与读书无关。C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诗,全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后两句的意思是年少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

21、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发奋读书。D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两句的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因此本题B选项没有体现“读书”这个主题。(5)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说法的掌握。“阅读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情绪疫苗”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阅读”比作“情绪疫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阅读的重要性,调节人的情绪,更好的面对当下的疫情。(6)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提炼。仔细分析文中画线的句

22、子,句子中出现多个数据,通过“全国60家单位共设置了80余个免费阅读专区”可知,单位重视免费阅读专区的设置。再由“用户总浏览量超过52.8亿人次,总阅读量超过72.2亿人次,总阅读时长超过3.3亿小时,总下载量超过2.4亿次,新增用户突破1亿。”可知,阅读的人数增多,阅读时长也变长了,且新增的参与阅读的用户也增多了。(7)本题考查学生的拓展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需要策划一项针对小学生的读书活动,要求写出主题和主要构思。主题部分需要学生拟定标题,并根据要求设定读书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构思部分要写出活动过程中需要开展的活动和流程,学生可根据主题自行拟定。本题答案不唯一,围绕“读书”主题,设置合理即可。14.B15.B16.A17.意在说明在有些国家,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