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 .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当我像平时一样man ()步于一道小溪发缘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 el)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里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 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 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梭罗瓦尔登湖)(1)给拼音写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man) 步(f e)i 红(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3)文中加点词 澄明”的意思是

2、。(4)文中划线的句子修辞是 【答案】(1)漫;绯(2)发缘;发源(3)清澈明亮(4)比喻【解析】【分析】(1)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 形近字。注意 漫“绯”的书写。漫步:指悠闲地随意走。绯红: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 的一种,艳丽的深红、鲜红、通红、深红色。(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发缘”不是词语。发源:指(河流)开始流出。借指事物的开端。故应改成发源”。(3)要求学生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澄明”的意思是:清澈明洁(亮)。( 4)把 自己的身影”比喻成 点点微尘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故答案为:漫;绯发缘;发源清澈明亮(4)比喻【点评

3、】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 的字形。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 这些有的是同音字、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本题考查词义的把握,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意义。(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注意结合语义,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的有拟人、比 喻、排比、反问等。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走在q前区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 m6u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 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

4、都坚实而有重量。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把苦水当成饮料一样品尝;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我们学着只争朝夕,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 们也成了一处风光。(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q i()岖 眼 mo u () 堇()受(2)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3)文段中的 风光“中风”的意思是()A.气压差异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B.风俗,风气C景象,景色D.外在的姿态(4)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答案】(1)崎;眸;cheng(2)世事仓桑;世

5、事沧桑(3) C(4)比喻;排比【解析】 【分析】(1)字形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崎”与眸”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 承受”:支承或经受。读 "cheng sh。U£意据义定音。(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世事沧桑”:既可指世事无常,物是人非,变化无穷,也可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沧桑: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6、,物是人非。注意据义定形。(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文段中的风光“中风”,根据对 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 ”的分析,是景象、景色之意。所以选Co(4)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 ”为比喻; 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我们 学着对待流言 显然是排比修辞手法。故答案为:崎;眸;ch e ng世事仓桑;世事沧桑;C;比喻;排比。【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

7、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 音、形旁辨形;本题考查近义词的使用。难点是先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再对进行近义词的辨析,结合语 境进行解答。答题时注意根据句意理解词语;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辨析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有:比喻是用一种事物 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 动感人。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拟人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物表现的更形 象、生动的作用。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锦秀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 5000多

8、年的璀璨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 追求,昔日的中国,欢快的鸟儿丰富了人们的情感。美丽的花儿芬芳了人们的生活,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今天,建议美丽中国,需要走好绿色发展道路。110个家和国际组织、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参加的北京世园会,是一场绿色之约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杀鸡取卵、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zhao示着未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孕 () 育 强() 补 zh a o () 示(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 (3)文中 璀璨”的意思是;竭泽而

9、渔”的渔”意思“:(4)文段中画线语句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答案】(1) yui; mi;昭(2)锦秀;锦绣(3)形容光彩夺目,非常绚丽;捕鱼。(4)拟人;排比【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 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 弥补”:补足;事后把不够的事或物 充满,补满。读 "m出口'。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 旁辨形。如 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注意据义定形。(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

10、以以音定形。如锦绣”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如文中璀璨”是光彩夺目,非常绚丽的意思。竭泽而渔”的 渔“是 捕鱼”之意。 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 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4)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欢快的鸟儿丰富了人们的情感。美丽的花儿芬芳了人们的生活,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 ”为排比修辞手法;同时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等又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ydq m 1:;昭;锦秀;锦绣;形

11、容光彩夺目,非常绚丽;捕鱼。;拟人;排比。【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 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 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 书写;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 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 语的意思;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根据语段内容或是平时对课文注释的积累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

12、 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6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 6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 ,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f utu o束 开(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 6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

13、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 【答案】(1)缚;拓(2)番一一帆;幅一一副。(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2)帆,副”均同音字误写。(3)注意例句的句式,其句式为或许青春的,但我们有足够的 ';前一个省略号内写出可能遇到的困境,第二个省略号内写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等会带来的结果。故答案为:缚;拓;番 帆;幅 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点评】 本题考查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及书写能力。解答时注意字形的书写,利用语境 识记字形,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4、本题考查字形的辨别能力。解答时可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词义或字义来判断。在学习过 程中,遇到易错字、同音字、形似字,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本题考查排比修辞的掌握和仿写能力。解答时注意排比需要至少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才 能使排比,仿写是抓住文句关键词,注意句式,修辞,意境的统一即可。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芟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现了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德。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 于古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宋代周敦颐爱

15、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 6 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ch o u光因更胜一 遽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 以荷言志”的 言”的意思是 ;高风亮节”中 亮”的意思是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答案】(1) xng;筹;gu 1(2)清莲;清涟

16、(3)说,表达;坚贞(4)引用;比喻【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兴”是多音字,这里应读作“xing"筹”不要写成 畴”或踌”等字,瑰”应读作“gua”(2)清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洁身自好 ,清正廉明。 清涟”,清水。根据语境,这里 应为清涟”。(3) 以荷言志”意思是借荷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故 言”意思是说,表达。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故这里亮”的意思是坚贞。(4)这段话引用屈原的离骚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等名句,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 最后一句把描写荷莲的诗句比作是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17、手法。故答案为:xng ;筹;gu 1清莲;清涟说,表达;坚贞引用;比喻【点评】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做这样的题必须要 做到: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 音字、形近字等; 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 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 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

18、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 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6.下面的文段选自一棵小桃树,阅读后,完成各题。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逋L(甲)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觉,像是 ,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乙)笑着。(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灼(zhu 0 薄(b G。B.灼(sh 口力 薄(b可C.灼(zhu 0)薄(b 6)D.灼(sha,薄(ba。(2)在 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中进行选择,填入文段(甲)(乙)

19、两处。(甲);(乙)(3)文段中横线处所填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忧心忡忡的少女B.忧心忡忡的少男C患了重病的少女D.患了重病的少男【答案】(1) C(2)得;地(3) C【解析】【分析】(1)灼”的正确读音是“zhu a”薄”是多音字,一般来说,用于书面语 时读“b6,”用于口语一般读 “ba0”据此, 薄”在文段中的读音是 “bd”故答案为Co(2)在语句中, 的”一般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甲处,似纸做的”是补充说明 单薄”的,所以应该选用 得”。乙处, 苦涩涩”是来修饰 笑”的,做 状语,所以应该选用 地”。据此可作答。(3)语句叙写的是 瓣片",

20、一般不能用 少男”来形容,应该用 少女”来形容。可排除掉 BD两项。再依据 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觉 ”和 苍白白的脸”,表现出来的像是一种病 态;所以不能用 忧心忡忡的少女”来形容,用 患了重病的少女”更恰当。据此,答案为 Co故答案为: C; 得;地; C。【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的积累,要养成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对课文中出现的字,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 本题考查对结构组词的选择能力。结合语境和词性即可做出选择。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具体意义及常用用法,注

21、意其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敲,如果是关联词要掌握其固定搭配。7 按要求完成小题。( 1 )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B.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 )下列不属于谦辞的是()A.舍弟B.小生C鄙人D相公( 3 )酒 杯 ,用 来饮 酒的 器 具。 中 国古 代 有很多 关 于酒 杯 的称 呼 ,比如 、 、蛊、角、壶、酌、钟、爵、杯等。【答案】 ( 1 ) A(2) D( 3 )觥;白;斗(樽)【解析】 【分析】( 1)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

22、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 据此可知A不是对偶句,晨”时间名词,而 客”是人物名词。BCD属于对偶。(2) ABC属于谦称,D相公:古代妻子对丈夫的敬称。1 3)根据平时对文化常识的积累答题,如 “觥筹交错 ”中的 “觥 ” , “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尊”,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中的 “白”,这些都是古代酒杯的称呼。故答案为:A;D; 觥;白;斗(樽)【点评】 本题考查辨析对偶修辞手法的能力。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本

23、题考查敬辞和谦称的理解辨析能力。敬辞谦称很多,多冠于词头, 、敬辞前缀:屈老俯光请,雅芳拜华令; 叨玉垂大贤,高贵恭惠奉。 、谦称前缀:愚家小敝浅,鄙舍老贱寒。 拙陋不敢管,窃劳寡奴犬。记住这些,就容易判断了。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 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 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史铁生在双腿瘫hu a西,脾气报怒无常而母亲憔悴的脸上经常现出央求的神色,那是一种痛爱;散步时,母亲的想法和儿子的意见有分q ,我

24、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决定委屈儿子,那是一份孝顺;我”变成一朵金色花,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那是一种依赖(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瘫hu a n'憔僵 分q (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词,请找出并改正。改为(3)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憔悴:(4)文中运用的修辞有【答案】(1)痪;cu I歧(2)报怒无常”;暴怒无常”(3)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4)排比【解析】【分析】(1)考查重点字词字音。瘫痪”是一种病症,注意偏旁为病字旁。"cui的拼音注意i、u并列,声调标在后。分歧”注意 歧”的书写,和 岐山”区分。(2)考查重点字词。报怒”应该是 暴怒”

25、。暴怒:是指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3)憔悴:指形容人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4)考查修辞。那是一种痛爱;那是一份孝顺;那是一种依赖三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组成了排比句,所以用的是排比修辞。故答案为:痪;cu歧报怒无常;暴怒无常”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排比【点评】 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字形和读音,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 近字、同音字、形声字的辨析。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 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词语的掌握,注意词语 的多个义项,要

26、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本题考查修辞的判断,解答此题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修辞的辨析。9 .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当我像平时一样(man)步于一道小溪发缘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e)i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 突于天际骤放澄明。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梭罗瓦尔登湖)(1)给拼音写汉字或给加下划线字注音(man)步 (f e)i 红 咬声(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澄明”的意思是

27、(4)文中划线的句子修辞是 【答案】(1)漫;绯;q i(2)发缘;发源(3)清澈明洁(4)比喻【解析】【分析】(1)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 漫”与绯”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 字要查字典。如 凄苦”:凄惨悲苦。读 "qi k髭意据义定音。(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发源”:指江河等开始流出;事物的起源。注意据义定形。(3)

28、文中澄明”形容放晴后的 天际",所以是清澈明洁”之意。(4) 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明显使用了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宛如”是喻词。故答案为:漫;绯;q 发缘;发源;清澈明洁;比喻。【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按照要求给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本题考查的是字形,在阅读过程中完成汉字的纠错;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切记通读全文,依据情景总结意思;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10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下面的问题。(1)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29、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1)比喻。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 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2)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 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解析】【分析】(1)从题目看,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大雪纷飞 的时候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实是诗人的错觉,夜晚下了一夜的大雪,早晨起来一看,到处银装素裹,树枝上也积满了雪,让人以为是春天里满树 盛开的梨花,非常的

30、美丽。因此这里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 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2)这是一首送别诗,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分析,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 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 和饯别宴会的盛况。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据此可概括出这首 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 情和因友人返京离

31、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故答案为: 比喻。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 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 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点评】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要根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辨 析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在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赏析句子 的表达效果。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 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

32、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 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11 .阅读文字,完成下列问题。我把世俗的铜L 在岁月的风雨里洗刷 用爱心和汗水在三尺讲台上 堆积成厚厚的文字 排列成永远站在心灵高处的诗行 这一年的暑假真正到来了 我急忙把尘封的诗句 散开成微笑 和妻儿一起在学院晾晒然后把散发着诱人 x i香的诗句 用爱情和亲情装订成绿色的诗集我爱校园我爱孩子我爱生活于是我快乐地活着把岁月活成一首人人爱读的诗(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x 1 n铜色 尘封 香(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3)笠封”的意思是。(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答案】

33、(1) xi 口 ch 6 q馨(2)亭院;庭院(3)放置时间较久,被尘土盖满(4)拟人;比喻【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臭”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 xi 1)馨”的偏旁不要写错。(2)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 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 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庭院”意思是正房前的院子,泛指院子。(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

34、具 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 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尘封”指长久地搁置一边,落满灰尘。(4)画线句子把 岁月”比作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 活成”一词可以看出还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xi 口 ch 6 g馨;亭院;庭院;放置时间较久,被尘土盖满;拟人;比喻。【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 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 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 书写;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

35、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 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 语的意思;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解词一般应先解释词语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要联系文章中心内容及语境,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文本内容以及修辞的表达效果分析作答。12 综合性学习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

36、戏、评剧、豫剧五大戏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去年,重庆某校拟定了戏曲进校园的课堂计划,让同学们在校园里可以近距离接触中国戏曲。邀你完成下面的任务。(课堂小舞台)第一堂戏曲课,老师给大家播放了昆曲牡丹亭的片段,虽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传统戏曲,但是很多同学被其音韵唱腔、舞美设计、精彩情节所吸引,兴致高昂,意犹未尽。小雪回家之后还主动做了一份活动策划,初次起草,小雪的活动策划有些小问题,请你帮她调整改正。策划如下:戏曲课堂活动策划活动主题:走进中国传统戏曲活动标语:传统戏曲进校园 学习国粹真经典活动目的:多途径多角度了解中国戏曲,不做盲目追星族活动内容:(一)京剧脸谱图片展示(二)越剧 “才子佳人 ”

37、题材特点讨论会(三)川江号子老船工嘉陵江边现场讲解(四)豫剧穆桂英挂帅片段影视欣赏( 1 )小雪设计的活动标语对仗不够工整,请在原句基础上进行修改。传统戏曲进校园, ( 2 )小雪设计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但是有一项不妥,指出并改正。活动 不妥,可改为(人生大舞台)( 3 )根据情境,将人物对话补充完整。爸爸:小雪,这次月考结束了,爸爸打算带你出去放松一下!小雪欢呼:太好了! 爸爸笑笑:你不是喜欢漫威漫画吗?复仇者联盟4 正在热映呢,周六晚上我们去看吧!小雪颇有为难之色:我是很想看复联4 啊,但是我听戏曲课的老师说,周六晚19 : 30国韵芳华 中国传统戏曲 <牡丹亭 > 将在重庆大

38、剧院进行最后一场展演,能够现场去感受的机会太难得了,我有点纠结。爸爸轻轻拍了拍小雪的肩膀: 小雪: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谢谢爸爸为我指点迷津,那我们现在赶紧买票吧!下次戏曲课,我就可以有新素材跟老师和同学交流啦!【答案】 ( 1 )中华国粹传经典( 2 )活动(三);川剧变脸类别资料收集整理黄梅戏戏曲发展史板报评比( 3 ) 爸爸打算如何带我去放松啊?; 看来小雪现在是个戏曲迷了呢!既然牡丹亭是最后一场了,错过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亲临现场【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改写宣传标语。按照对仗要求, “传统戏曲 ”是偏正短语,“学习国粹 ”是动宾短语,不符合对仗要求,故将 “学习国粹 ”改为 “

39、中华国粹 ”; “进校园 ”是动宾短语, “真经典 ”是偏正短语,不符合对仗要求,故将 “真经典 ”改为 “传经典 ”或 “诵经典 ” 。( 2 )本题考查对活动内容的辨析,辨析的标准就是看设计的活动内容能否体现“戏曲进校园 ” 的主题。川江号子是起源于四川、重庆一带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不属于中国传统戏曲,故活动(三)不妥当,可改为中国传统戏曲中其中的一种活动都可。如评剧资料的收集整理,秦腔的音乐专辑欣赏。(3 )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连贯。 空:上句 “爸爸打算带你出去放松一下! ”表明了爸爸的目的;下句 “你不是喜欢漫威漫画吗? ”是爸爸说出放松的方式;故中间小雪的问话就

40、应该是问如何放松,所以问话可拟为: “爸爸打算如何(怎样)带我去放松啊? ” 空:上句写小雪既想看复联4,但周六晚的国韵芳华 中国传统戏曲牡丹亭将是在重庆大剧院进行的最后一场展演,能够现场去感受的机会太难得,所以小雪在纠结之中;下句的 “谢谢爸爸为我指点迷津” ,“下次戏曲课,我就可以有新素材跟老师和同学交流啦! ”表明爸爸劝说小雪去看戏曲已经成功。故中间爸爸的话语就应该是围绕劝小雪去看戏曲展开,所以爸爸的话语可拟写为:“小雪,周六晚的牡丹亭是在重庆的最后一场了,能够现场去感受的机会太难得,错过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亲临现场观看了;而复联4 还要热映一段时间,所以先去看戏曲,下周末咱们再去

41、看复联 4 ,这样安排是最好的,你觉得呢? ”故答案为: 中华国粹传经典; 活动(三);川剧变脸类别资料收集整理黄梅戏戏曲发展史板报评比; 爸爸打算如何带我去放松啊? 看来小雪现在是个戏曲迷了呢!既然牡丹亭是最后一场了,错过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亲临现场。【点评】 本题考查对句式结构及对仗的分析运用能力。解答时,结合题干所给示例,提取其句式结构,恰当组织语言,对仗工整即可; 本题考查活动内容的修改。影视剧有修改。熟悉内容是答题关键; 本题考查根据情境的设计补全对话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上下文意思作答即可,注意内容要与牡丹亭等传统戏曲相关。13 背诵这五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1 )望

42、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 ”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 ”“也拟 ”“只恐 ”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4)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5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答案】 ( 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跳,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 “千帆过尽 ”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 )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 ”

43、,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 ” ,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 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坐落在祟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3 )武陵春中,作者利用 “日晚倦梳头 ”和 “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44、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4) “亲射虎,看孙郎 ” ,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层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

45、,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射天狼 ” ,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 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5) “赋壮词 ”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其语言风格是壮丽而不 “纤巧 ” ,所以叫做 “赋壮词

46、”。【解析】 【分析】 ( 1 )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理解。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 “肠断 ” 的感情。( 2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去谈这个词的作用。在这里, “异 ”字统领全篇,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景色不同,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景象,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3 )理解诗人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人写作的环境理解。作

47、者先利用 “日晚倦梳头”和 “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的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能触摸。接着用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接抒情;然后 “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4 )诗词有表达凝练的特点,使用典故便可以达到这一点。常见的典故学生应该识记、理解。回答时要结合文章中心来分析典故的作用。 “亲射虎 ”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老仍有着少年狂气。 “遣冯唐 ”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 “射天狼 ”则是作者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的决心。( 5 )解答此

48、题,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抓住诗中意象,揣摩诗歌意境,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整首诗歌,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来分析。故答案为:( 1 )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跳,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 “千帆过尽 ”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 )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 ,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 ” ,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

49、的声音,这种“边声” 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坐落在祟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3 )武陵春中,作者利用 “日晚倦梳头 ”和 “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双溪舴

50、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4) “亲射虎,看孙郎 ” ,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层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

51、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射天狼 ” ,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 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5) “赋壮词 ”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其语言风格是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 赋壮词”。【点评】(1)理解诗词的内容,要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和诗词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3)本题考查学本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4)本题考

52、查学生对诗歌的手法技巧 一一运用典故的掌握。(5)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题目中的关键词的分析理解能力。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春风暖。一切的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xun人家院墙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开始醒过来,身上爬满了绿。是蔷薇。那些绿,见风长,春风再一吹,全都饱满起来。用不了多久,就是满墙的绿意婆娑。路边树上的鸟,喟 ji此一派的明媚。我看见一只野鹦鹉, 站在绿茸茸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它的小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唱歌。自名得意 得不行。(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x u nji u 微 喟 野岖(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3)绿意婆娑”在

53、文中的意思是 。(4)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答案】(1)醺;啾;y 1 ng(2)自名得意;自鸣得意(3)枝条随风舞动(4)拟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字音。解答此题,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写出正 确的汉字、拼音即可。注意 醺”字的写法。(2)本题考查查找并修改错字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文字,逐字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或形近字,找到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并改正即可。(3)本题考查对词义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语段,分析语境,即可作 答。绿意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枝条随风舞动。(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把 枝枝条条”当成人来写,身上爬满了绿”生动的描写了初春

54、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点评】(1)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有些字字形相差很大,但读音相同,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书写时掌握常用汉字的偏旁 部首与笔画笔顺,并熟练掌握书写规则。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 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注音时鹦”是后鼻音。(2)注意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能力层级 A。注意 名”和 鸣”在读音和字义上的区别。(3)理解字词的意思,可结合句子来理解。平时要多查工具书,注意分类积累,加强记 忆。绿意婆娑:在文中指枝条随风舞动。(4)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

55、、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 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 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1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们踏进苏州小巷,会感觉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静。比起其它城市,苏州显然少 了一份浮燥之气,多了几份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就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清韵 的青石板,来自小巷里简洁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飘逸而出的,或从明清青花瓷里盘旋而至的,或从古城庭院深深的园林里散发 出来的。在茫茫夜间,看月光下古苏城,粉墙黛瓦,千家灯火汇成古城的温馨。选一处风 景,依山傍水,草长莺飞,居陋室而吾心不陋。择一城终老,宜人气灵,坐谈杯盏,享年 华而吾心不华。(1)给划线字注音。骨隗 温里(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答案】(1) su 1;x i n(2)浮燥;浮躁(3)排比;引用【解析】 【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 学习中最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