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_第1页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_第2页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_第3页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_第4页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第I卷(40分)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桑梓(z)荤菜(hún)不辍(chuò)B、檄文(xí) 绮丽(q)琼楼玉宇(qóng)C、偷窃(qiè)和睦(mù)扑朔迷离(sù)D、羼水(chàn)笨拙(zhu)节衣缩食(su)2、 按所给多音字的读音组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hng骗起hòng一hng 而散B、强:勉qing倔jiàng qing词夺理C、曲:双q拱桥 q尺 q调D、咽:哽yè幽yà

2、n狼吞虎yàn3、 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母亲在家庭里极能认劳认怨。B、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C、你若同他拱手作辑,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D、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碗豆饭、菜饭、红薯饭,把菜籽榨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4、 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它不同的是A、你是个烂忠厚没有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B、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C、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D、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5、 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

3、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都人活泼不得(这里指态度)。B、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规矩)C、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务,弃到将要讨饭了。(做生意)D、(外祖母大人)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不停)6、 结合句意,用双竖线划开主谓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 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B、孔乙己自己 | 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C、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机器人 | 能够模仿人的某些动作。D、被老师表扬的 | 是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小朋友。7、 对二重复句层次划分及分句

4、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A、|B. |C. |D. | 条件 递进 转折 转折 因果 转折 因果 递进8、 句中加点字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度已失期(duo超过)B、曾益其所不能(zeng更加)C、扶苏已数谏故(shu屡次)D、委而去之(wei放弃)9、 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事皆成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辍耕之垄上10、依次与诗的上句衔接正确的一项是上句:毕竟西湖六月中偃卧孤村不自哀 千里莺啼绿映红夜来城外一尺雪下句:市南门外泥中歇多少楼台烟雨中 水村山郭酒旗风风光不与四时同 铁马冰河入

5、梦来映日荷花别样红 尚思为国戍轮台 晓驾炭车碾冰辙A、 B、 C、 D、11、与原文(诗)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从间!B、枯藤老树昏鸦,流水小桥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陌西下,断肠人在天涯。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D、出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E、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着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12、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高尔基海燕是一首散文诗,贺敬之的回延安是一首民歌体诗。B、孔乙己选自呐喊,是鲁迅先生继狂

6、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C、范进中举节选自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朝小说家吴承恩。D、司马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蓍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 语言运用(10分)13、北京某中学学生李伟买了8月6日K21次特快的车票,准备到上海看奶奶,要奶奶家的人到车站接他,他的电报稿应该怎样写才格式正确,语言简明无歧义?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7日K21次车抵沪接伟。 B、K21次7日抵沪接伟C、7日K21次车抵沪,接伟。 D、 6日K21次特快离京7日抵沪盼接伟。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学贵有恒,就是说,学习上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果不这样,

7、就不能取得好成绩。在人类历史上,因为不能持之以恒而最终一事无成的例子还少吗?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多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不仅是居里夫人,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了:持之以恒是可贵的,它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1) 有语病一句是:(填句子的序号)应改为:(2) 偏离了语段中心,应删除的一句是:(填句子的序号)(3) 语意不连贯的两句是:(填句子的序号)15、请你仿照加点的词语,再续写出两个短语:我们跨世纪的一代,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高速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 阅读记叙文孔乙己是站着喝

8、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痕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白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

9、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窍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有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16、结合句意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 绽出(2)空气17、文中画横线的词语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孔乙己的外貌的?请概括作答。答:18、对文中词语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孔乙己穿的长衫“又脏又破”,“脏”和“破”表现孔乙己的穷困不堪和好逸恶劳。B、“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形象地表现了孔乙己好炫耀的穷酸相。C、“窃”与“偷”意义相同,但“窃”是古语词,孔乙己用“窃”而不用“偷”表现了他的迂腐。D

10、、文中写孔乙己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写“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表现了孔乙己善良的一面,给全文的悲剧气氛涂上一抹亮色。19、选文第一句加点词“唯一”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句意具体分析。答:(二)父亲的难题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故事。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他的寓言来。他讲得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烦。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

11、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罗?”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竞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乌龟压根就不知道兔子

12、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的思忖着。“我可不”想念。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2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略为发窘: 难以名状21、根据表达需要,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 你真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B、 听着,你必须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C、 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

13、上获得一些教益吗D、 你怎么就不能从兔子身上获得一些教训呢?22、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与“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他的寓言来”相照应的语句。23、概括地说,保罗的爸爸认为乌龟战胜兔子的原因在于,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每处不得超过8个字) 24、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选择理解最深刻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 儿子对听得“腻烦”了的寓言故事不再有兴趣。B、 父亲对乌龟为什么能取胜无法给儿子一个圆满的解释。C、 儿子死钻“牛角尖”,父亲的观念又太“正统”。D、 儿子思维的角度和思维的方法与父亲有很大的差异。四、 阅读说明文(11分)乍看起来,花粉似末尘埃。但把它放在显微镜下,我们

14、做可以看到:每一个单独的花粉是一个细小的独立细胞。它的形状真可以说是多姿多态。不同植物的花粉有不同的形状。花粉的外壁一般都有孔或沟,表层除少数是完全光滑的以外,大都有各种各样的雕花似的纹样构造。如南瓜,大红花的花粉是球形,表面有刺;荷花的花粉是长球形的,短棒状皱,表面也有花纹;落葵(广州潺菜、藤菜)的花粉是四角形的;松树的花粉是圆形的,表面光滑,在两侧还各长有一个气囊,能随风远扬。由于各种花粉的形态特征都比较固定,科学家可以根据花粉的形状物和外壁的特征来鉴别植物。有一次,科学家们在非洲坦桑尼亚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植物,光看外表,不能决定它是属于哪一类,后来把花粉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它的形状,才把它弄

15、明白了,原来是属于虎耳草一类的植物。花粉的大小也各不相同。最小的花粉,直径只有四至五微米,最大的花粉也只不过150至200微米。它们虽然小,但是,由于外壁特别坚固,可以抵抗强烈的酸碱而不被破坏。有的花粉在地下埋藏了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形成了化石。这些古老的花粉,虽然生命力没有了,但形状还没有变,古生物学家找到了这些化石,就可以知道在若干万年以前,某些地方曾经有过一些什么植物,反过来,考古学家又能借助花粉化石的种类估计出地层的历史年代。花粉还能供药用和食用。松树的花粉,中医称为松花粉,有润肺、益气、止血的功效。香蒲的花粉称蒲黄,有消炎、利尿的利用。松花粉还可以酿酒和食用。有一种用糯米粉做的点心

16、“松花团子”,上面沾上一层花粉,爽胃可口,有一股清香,这层逗人喜爱的黄粉,就是马尾松的花粉,美洲印第安人还喜欢用玉蜀黍的花粉做菜做汤吃。花粉含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和矿物质、富于营养。25、这三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什么?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从主要到次要 B、从整体到局部 C、从特点到用途D、从概括到具体26、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为了说明。27、下列表述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 不同植物的花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B、 花粉营养丰富,可食用还可用来治疗疾病。C、 各种花粉的外壁特别坚固,形态特征比较固定。D、 花

17、粉寿命很长,可以在地下埋藏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仍能存活。28、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至”换成“或”,可不可以?为什么?答:五、 阅读议论文、精读与背诵(11分) 就读书而言,泛读浏览是必不可少的。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著作精读和背诵。 这是被古今中外许多人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的。 宋代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等散文大家的风格,语言平易清新,更富于抒情色彩。他的后人说他小时候是在背诵了古人许多优秀诗文后才开始写诗的。稍大后,靠借书来读,对有些书则是边抄边读,细细咀嚼,如此书未抄完,已能成诵。毛泽东曾介绍他五读红楼梦的经验:“先当故事读,后当历史读。”并且告诉他身边的同志说:“红楼

18、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列宁曾指出:“应该有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否则像这样泛泛地读书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双说:“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了。”前人的这些实践和论述都深刻地阐明了精读和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而言,精读和背诵有助于你透彻地理解著作内容,从而丰富你的学识。 我自己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对于有些重要著作,必须反复阅读,甚至达到背诵如流,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中的观点解决教学和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我曾多次有过这样的经验:想用某书中的某一观点说明某一问题时。发现那观点在自己的记忆中并不清晰,又没有做笔记

19、,那感觉就像要开门却找不到钥匙一样。我后来下决心精读和背诵了一批重要著作,这种“找不到钥匙”的现象才大大地减少了。 精读和背诵典范著作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效果。第一,可以吸取作品的先进思想和美学理想,充实自己写作的内容。第二,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使自己笔下消去简陋,增添文采。第三,可以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增强自己作品的表现力。古人将这个规律总结为。29、议论文的标题有的表明论题,有的表明论点,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表明的。3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1、选文第段中的“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文中具体指什么?选择答案,将它(或它们)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 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

20、而丰富学识。B、 反复阅读,甚至达到背诵如流,烂熟于心的程度。C、 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D、 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32、选文第段列举了前人有关读书的实践和论述,这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请用文中的一个短语作答。33、选文第段中加点的“门”和“钥匙”各比喻什么?请用文中的短语作答。答:“门”“钥匙”:34、下面是古人有关读书的论述,选择最恰当的一句为第段作结,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B、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六、阅读文言文(10分) (一)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21、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5、作者认为国君应该靠来“域民”、“固国”、“威天下”。(用原文中的词语作答)36、“失道者”的最终下场是,而“得道者”最终却能。(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二)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7、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陈涉渴望摆脱“与人佣耕”的处境?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38、“燕雀”喻的人,“鸿鹄”喻的人。陈涉以“鸿鹄”自况,表明了他。作文(60分)题目:今年夏天,我提示与要求:送走了炎热的夏天,迎来了灿烂的金秋。在逝去的这个夏天里,你经历了什么难忘的事,你结识了什么有意思的人,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你的心情怎么样请选取某一方面,将题目填写完整,写一篇600900字的记叙文,在叙述的基础上要有适当的描写,议论和抒情。注意书写工整,标点正确。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答案一、 本题共30分1至6题每题2分,6至12题每题3分题号12345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