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_第1页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_第2页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_第3页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方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实验背景(1)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从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到 21 世纪的现代教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就是一个客观存在。在我国过分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是传授,忽视了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美国教育专家唐纳德 R克里克山克教授指出:教学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对于教什么、学生怎样才能学得最好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后产生的。这一观点标志着对教师教学行为更加深入研究的开始。(2)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

2、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随着 20 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单位时间内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3) 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程改革的进行, 使我国的教学发生了生命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需要探索新的教

3、学模式。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中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我们认为: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且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技术。基于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提出有效教学的问题,旨在通过使语文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并运用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研究目的和价值重构教师角色, 探讨课堂教学行为及有效性是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但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绝非

4、自然而然地生成,也不是对以往教师教学行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本课题属于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及其教学行动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其研究的意义体现在:(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策略,从而使语文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并运用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大多数学生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提升,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习富有成效。二、课题的

5、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能合理分解并分析教学行为的因素,并据此调整教师教学行为。2、通过研究,能提出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能使教师认识到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高效、低效甚至无效的。3、通过研究,能反复论证并总结出一套评定有效教学行为的指标体系。4、通过研究,能探索并总结出培养有效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三、课题的研究内容1、研究假设:(1)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效教学行为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2)名优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普通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有效性方面存在着差异。(3)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4)有效性教学行为可以从教学准备行为、教学实施行为和教学

6、评价行为等方面去研究和培养。2、研究内容: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总课题,拟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如下专题即子课题研究:(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4)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5)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6)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7)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研究;( 8)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与对话的有效性研究;( 9)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研究。四、课题界定与支撑理论1、课题界定:教学行为 :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

7、为, 主要以教学行为指导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角色等理论基础作为参考。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1)教学行为应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想学的基础上展开。( 2)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是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处于何种位置,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等。( 3)在教学形式上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采取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教学有效性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这个指标应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综合考虑。本课题我们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原理

8、、策略与研究、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性评价等理论基础作为参考,利用观察、实践等方法来研究、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并对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等变量方面开展研究。提出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探索出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本课题研究在于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解决教育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因此,根据人的认识过程,它属于实践研究的范畴,根据教育发展的周期及范围,又属于近期研究和微观研究。2 、支撑理论:(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

9、养与培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九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 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 Gardner(1983)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认为人类至少有 8 种认识世界的智力方式,即: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动作、音乐、人际、自我认识和自我观察者等。不同的人可能擅长特定的智力方式学习,固而人类的知识表征与学习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个别差异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多元化是所有学校和班级正在面对的现实,为了取得更有效的效果,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存在差异的一些重要表现方式和教学行为必须随之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调整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3)

10、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派建立在认知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产生于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研究的主要是人们如何思维。 认知科学家试图推测学习时我们的头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认知科学在帮助我们了解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同时引出了两个意义、影响深远的概念:信息加工和意义学习。信息加工,它研究的主要是人们怎样接受、储存并在需要时有效提取信息的过程。意义学习涉及到在使用新信息时如何最有效组织、设计、传授这些信息的问题研究。四种认知主义的学习方法分别是指接受学习、互动式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法。(4)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者认为,首先我们需要接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以及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情感和看法的观点

11、;其次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观察到自己与他人都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个体。有这种观点和倾向的教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价值的”,并且“每个儿童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其核心观点有:拥有对自己和他人的良好感觉对于个人的积极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学校与教室的环境必须帮助儿童对一些基本的个体需要感到满意;要以学生的视觉观察和理解某种情况;要使用一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自己情感和价值的技巧。(5)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从其认知论出发,对学习作出了全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心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从外界把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学生要主动建

12、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 ( 包括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策略) 对新信息进行生动加工而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情境性、协作性。五、研究对象、方法(一)研究对象:小学 1 6 年级的语文任课教师、学生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变量。(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网络,查阅已有的有效教学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支撑,避免重复劳动。2 、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了解学生

13、课堂学习的有效程度,找出语文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症结。3、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总结,及时修订研究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4、观察分析法:深入课堂,推门听课,提倡听常规课。 听课时既要看老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既要看“过程和方法”,更要看“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5、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要把听课、说课和评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诊断能力。提倡开展“同课研究”( 同年级或同学科教师就同一教学内容,先

14、开展集体研究或集体备课,然后各人按照自己的思路、风格参加学校举办的“同课擂台赛”,同科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使每一课都成为不断探索的研究课)。6、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六、研究的程序(一)研究的步骤及时间规划1、实验启动阶段( 2009 年 9 月 2009 年 12 月)本阶段主要做以下工作:(1)宣传、引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对课题的认识并调动其参与的热情;(2)反复论证、征求师生意见,进行课堂教学现状问卷调查;(3)组织研讨,制定目标及操作体系;(4)请专家指导,立项开题,撰写实验方案。2、实验研究阶段( 2010 年 1 月 2012 年 6 月)本阶段主

15、要做以下工作:( 1)深入学习、研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共识;( 2)分解子课题,组织教师扎实地研究,逐步形成成果;( 3)加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管理。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按研究方案进行具体实施,观察、记录及整理研究资料,收集信息,撰写研究论文或各子课题研究报告等。每学期按课题研究进度做到围绕一个专题,订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作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次系列研讨活动,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展示一次研究成果,积累一本研究资料,每位课题组成员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和提供一个教学案例,每学年每个课题组成员发表或获奖一篇研究论文。3、总结深化阶段( 2012 年 7 月

16、 2012 年 12 月)本阶段主要做以下工作:(1)完成各项测试,进行对照、分析;(2)整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形成成果并加以推广;(3)完成研究报告,申请课题结题。(二)研究管理措施:1、成立战斗力较强的课题组 。一是设立课题组负责人, 并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二是组建“实干 +科研”型的课题小组。三是完善教育科研机制,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2、保障经费投入。学校每年拿出课题研究专用经费,购置课题实验必需的仪器设备,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学生的学习环境,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3、加强培训学习。课题组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课题研究理论和科研知识的学习,引导教师切实转化教育理念,

17、确立起“有效教育”的观念。学校还将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相结合,聘请专家来校指导,努力提高教师们的教研水平。4、 加强与实验学校之间的交流,使各个子课题互相借鉴、集思广益,最终合成一套完整的体系。5、加强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指导与管理,加强课题实验的动态管理,做好课题实验中的数据、材料等信息收集,规范建档。七、研究的成果形式第一阶段:调查报告、课题论证报告、课题实验计划。(课题实验小组)第二阶段:课题实验实施过程中的阶段小结、阶段研究报告、研究课精彩案例、课题实验反思、课题实验经验总结或论文。(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第三阶段:课题实验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八、研究组成员及分工课题组顾问曹勇珍(县小学教研室副主任)郭玉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