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光不改变传播方向B.珠港澳大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比较大凸面镜成像D.我们能看到天空中象征改革开放四十年的“40”图案,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答案】 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当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合一,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也为0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反,则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度,所以A不正确;珠港大桥的倒影是光的
2、反射现象,水是一面镜子,桥对着水面照镜子,等同于平面镜成像,所以B不正确;盛有水的鱼缸,水的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水凸透镜,鱼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是凸透镜的成像原因,所以C不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当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合一,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反,则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度;珠港大桥的倒影等同于平面镜成像;盛有水的鱼缸,水的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凸透镜;2.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3、#160; C. D. 【答案】 D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 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故选D【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量程
4、,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3.13岁的李明是个正常的孩子,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你认为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A. 8cmB.8mmC.8dmD.8 m【答案】 A 【考点】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对于一个13的孩子,一年内增长大约10cm左右,A符合题意;8mm是0.8cm是不明显的;8dm是80cm,一年身高长80cm是不现实的;超出了人类增长速度;8um是0.008mm,非常的小。 故正确答案为:A 【分析】一个13的孩子,一年内增长大约
5、10cm左右;长度单位的变换:1dm=10cm=100mm=100000um 4.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2018珠海航展中,我国展示了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如图),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歼10”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答案】 B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战斗机里的飞行员、加油机中的飞行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而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加油
6、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运动,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位置不变说明物体是静止的,位置变化说明物体是运动的。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 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答案】 D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解析】【解答】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不变的,速度是个定值,虽然路程越来越大,时间也
7、越来越大,但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是个定值,所以速度与路程、时间均无关,由s/t的比值决定。 故答案为:D 【分析】速度与路程、时间均无关,由s/t的比值决定。6.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剌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甲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答案】 C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路程s相同,同时达到,时间t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等。 故正确答案为:C 【
8、分析】速度公式: 7.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 , M、N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 v乙 , s=36米B.v甲< v乙 , s=12米C.v甲> v乙 , s=36米D.v甲> v乙 , s=18米【答案】 D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解析】【解答】在s-t图像中,斜率代表速度,;所以V甲V乙;相遇时乙距M点12m,表明甲行驶了12m,由图像a可知,甲行驶了6秒;则,t=6s,带入数据得:
9、s=18m。 故答案为:D 【分析】相向运动是指两个物体各自朝对方的方向运动;s-t图像的斜率代表速度;公式。8.如图所示是我国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编钟。这套编钟共65件,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答案】 A 【考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在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振动的快慢不同,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因为每个编钟发出的音调不同,制作这么多的的钟可以产生丰富的音调。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
10、音色;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9.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11、0; B.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12、; D.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答案】D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A不符合题意;B、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A不符合题意;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不符合题意;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控制噪声传播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接收处减弱噪声。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
13、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 msC.入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D.深夜跳广场舞时音乐对周边的居民来说是乐音而非噪音【答案】 C 【考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由振幅决定,故A不正确;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故B不正确;深夜居民需要休息,广场舞影响居民,属于噪音。 故答案为:C 【分析】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11.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波击碎结石B.利用超
14、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D.某校科创小组同学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测得月球到地球间距离约为38万千米【答案】 B 【考点】回声及其产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解析】【解答】在医学上利用超声波除去结石,利用的是声音能传播能量;故A不正确;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工作的,故C不正确;超声波不能在真空里面传播,而地球和月球之间大部分都是真空,所以超声波无法完成这个工作,故D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分析】声的利用:声作为一种波,可以传递信息、传递能量;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2.2018年冬季.因天气干燥,流感病毒
15、肆虐,发烧是常见症状之一。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 37.0【答案】 D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未甩过的体温计的示数为38.5°;用此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人的体温,若此人的体温高于38.5°,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此人的体温低于38.5°,那么水银不会下降,仍然保持38.5°。 故答案为:D 【分析】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这样去测体温才比较准确。13.梧桐山是深圳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
16、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答案】 D 【考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雾是液态小水滴,山上空气中有很多水蒸气,而山顶的温度又比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 故答案为:D 【分析】雾是液态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14.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有煎炸炖烤焖等多种烹饪方法。下图是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的示意图(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
17、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答案】 D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加热;当锅中的水沸腾后,再继续加热的过程中,锅中的水的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碗中的汤从锅中吸收热量,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跟锅中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锅中吸收热量了,所以虽然达到了沸点,但因为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D 【分析】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加热,两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发生沸腾;当碗中汤的温度跟锅中水的温度相同后,碗中的汤就不能继续从锅中吸收热量了。15.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
18、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沸点B.熔点C.温度D.凝固点【答案】 A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氯乙烷由液态变为气态,在皮肤表面完成汽化,由于吸收热量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汽化,说明氯乙烷的沸点比较低。 故答案为:A 【分析】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吸收热量。16.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冻室中结的霜,是一种熔化现象B.冰箱的工作说明热
19、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制冷剂在冷冻室内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吸热过程D.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由气态变成液态,是凝固放热过程【答案】 C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是一种凝华现象,故A不正确;冰箱工作时,通过对制冷系统做功,冰箱中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冰箱外,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电能,所以并不是自发地发生的,故B不对;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放热过程,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霜是一种凝华现象;冰箱中的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消耗了电能,并不是自发地发生的;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吸热过程;由气态变为液
20、态是液化放热过程。17.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命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1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镜子中优秀的自己B.湖水中青山的倒影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答案】 C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镜子中优秀的自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正确;湖中倒影也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正确;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而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岸上的
21、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18.近年大为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白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B.增大像距C.增大人像的大小D.减小取景范围【答案】 A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所以利用“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可以增大物距,从而减小了人像的大小,可以增大取景的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所以B、C、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自拍神器”利用了凸透镜镜像的原理: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从而有更好的拍摄效果。19.有一次,小明上
22、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D.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答案】 A,C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所以可以用手摸镜片来区别,故A正确;能把字放大的是放
23、大镜,是凸透镜,即是老花镜,故B不正确;镜片对着阳光,太阳光透过镜片后呈现一个大光斑,说明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即近视镜,所以C正确;让镜片对着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说明镜片对光有汇聚作用,是凸透镜,即老花镜,所以D不正确。 故答案为:A、C 【分析】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20.一块铁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铁块从北极带到赤道B.将铁块锉成铁球C.将铁块从15°C加热到50°C
24、D.将铁块熔化成液态铁【答案】 B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变化无关;将铁块从北极带到赤道是位置发生变化,将铁块从15加热到50是温度的变化,将铁块熔化成液态铁是状态的变化,都不会使质量发生变化,所以A、C、D不正确;将铁块锉成铁球,在加工的过程中磨去了一部分铁屑,所以质量发生了变化,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变化无关。21.如图所示,托盘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
25、; cm3cm3cm3cm3【答案】 C 【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加上游码示数,所以左盘物体的质量m=50+20=70g,体积V=20cm3;因此密度。 故答案为:C 【分析】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密度公式:22.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金19.3x103水银13.6x103钢、铁7.9x103纯水1.0x103冰(0)0.9x103植物油0.9x1
26、03干松木0.5x103酒精0.8x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答案】 C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冰和植物油的密度相同,故A不正确;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钢、铁大,故B不正确;冰和水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其密度不一样,故C正确;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根据公式,得植物油的质量大,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不同,但其密度可以相同;固体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其密度一般不同;.23.小凡同学在
27、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B.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滴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慢C.通过甲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慢D.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滴上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慢【答案】 A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通过甲乙两图的对对比,得出的是水滴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故B不正确;对比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故C不正确;对比甲丁两图可以得出水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28、越快,蒸发越慢,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与空气流动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24.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1:2B.2:1C.4:1D.8:1【答案】 D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密度公式:;图像中甲乙是两条直线:线上任意一点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样的;所以从甲和乙的直线上任取一点可以求
29、出甲和乙的密度,;;所以:=4:0.5=8:1 故答案为:D 【分析】图像中甲乙是两条直线:线上任意一点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样的(即每条直线的斜率不变,斜率为密度);可以分别从甲和乙的直线上任取一点求出甲和乙的密度。25.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C,在测.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C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 A.0C.4°CD.6°C【答案】 C 【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与热水的真正
30、温度差为:100-50=50;而用此温度计测错误的误差为:96-50=46;如果此温度计一个大格代表1,那么46需要46个格,但是它代表的真正的温度差是50,那么一个大格为:;沸水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差为:100-0=100,那么沸水与冰水混合物在此温度计上刻度为:格,那么此温度计的错误温度值为:96-92=4 【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与热水的温度差为50;而用此温度计测的错误的误差为46;如果此温度计一个大格代表1,那么用它代表的真正的温度差是50,那么一个大格为:;沸水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差为100,在此温度计上温度之间有92格,错误的此温度计一格代表1,所以为92二、作图题26.
31、0; (1)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答案】 (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解答】(1)图1中为凸透镜,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过焦点的光线经
32、凸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汇聚在光轴的焦点。 (2)将AB、CD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平面镜后的一点,记S',这一点为发光点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发光点S和发光点的像关于镜面对称,找到发光点S,从S分别向AB、CD作出光线完成光的反射。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 【分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汇聚在光轴的焦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利用反射光线,先找到发光点的像,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
33、特点,找到发光点。三、实验题27.探究: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 于测量_.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 S.则AB段的路程SAB=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答案】 时间;40.00;25;小 【考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则小车下滑的速度较小,那么时间就会较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分度值为1mm,所以SAB=40.00cm;根据速度公式:,s=40.00cm,t=1.6s
34、,带入数据;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偏大,路程不变,由公式: 得速度偏小。 故答案为:时间、40.00、25、小 【分析】采用较小的坡度,便于测量时间;分度值为1mm;速度公式:2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像完全_。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_相等。 (2)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别破璃扳的距离,数据记
35、录如表: 次数u(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V(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1010215153202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而镜成像时_.(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 (4)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 . A. 2 cm &
36、#160; B. 1 cm &
37、#160;C. 0 .5 cm D. 0 cm【答案】 (1)方便确定像的位置;重合;大小(2)v = u(或“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3)垂直(4)D
38、【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首先玻璃板同样能够成像,为了观察的方便,需要确定像的位置,如果使用平面镜,那么像的位置在镜后,无法确定位置;而玻璃板透明,在板后放一蜡烛,当实物与像的位置重合时便可精确的确定像的位置;观察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2)由数据可以看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可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在竖直方向上向上提起1cm,像的位置不变。 故答案为:(1)方便确定像的位置、重合、大小;(2)v = u(或“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9、)(3)垂直(4)D 【分析】玻璃板能够成像,并能确定像的位置,当实物与像的位置重合时便可精确的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9.利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调节烛焰、 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_.(2)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表数据: 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的性质
40、像距v/cm13010倒立、缩小实像1522510倒立、缩小实像16.731510倒立、放大实像41410倒立、放大实像3553012倒立、缩小实像2063015倒立,等大实像30正确操作后表中实验序号3的像距应为_cm,此次像比实验序号4的像_(选填“大”或“小”).从数据可得到结论: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所成的实像像距越_.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为了看清物体,人眼在由远到近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 (1)光屏;成像在光屏中央(2)30;小;大;变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时首先在光
41、具座上把实验器材位置确定好,即如果A处放蜡烛,则B处凸透镜,C处光屏;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是为了使成的像在光屏中央;(2)根据实验数据,当物距u=30cm时,像距v=15cm,根据光路具有可逆性,当u=15cm时,那么v=30cm;从3到4的过程中,物距在减小,即烛焰从远处向透镜在靠近,像距在增大,所以像在增大,即实验序号3的像比实验序号4的像小;对比实验序号1、5、6可以看出,物距相同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当人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可以看作是平行光透过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汇聚成一点,此时晶状体比较薄,折射光线的能力弱,焦距长;当人眼看近处的物体时,由于比较近,可以看作是眼前
42、的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汇聚成一点,此时晶状体更厚,折射光线的能力强,焦距短,所以由远到近看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变小。 故答案为:(1)光屏、成像在光屏中央(2)30、小;大、变小。 【分析】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把实验器材位置确定好;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是为了使成的像在光屏中央;光路具有可逆性;对比试验数据,物距相同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大;人眼由远到近看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变小。30.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a. b. c. (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所示 将托盘天平
43、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声的质量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2)下表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物质组件m/gV/cm3物质组件m/gV/cm3铝a2.71铜a8.91b21.68b71.28c2710c8910己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象,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m-V图象_.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_(选填“相同”或“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_;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_.【答案】 (1)游码(2);相同;不同;密度 【考点】密度
44、及其特性,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托盘天平使用前,游码要归零;(2)根据实验数据,通过描点作图法,画出铝的m-V图像;由图像得,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m-V点在同一条直线,即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对比铜铝,体积相同时,其质量并不相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应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密度,即 故答案为:(1)游码;(2)如图所示;相同;不同;密度 【分析】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调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桥梁平衡;由描点法作图;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由密度表示,公式四、计算题31. 201
45、8年9月23目,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运营。广深港高铁全程141千米,其中内地段115千米,香港段26千米.李菲在国庆节期间乘坐高铁从广州南到香港.列车时刻表如下: 站序站名到站时间出发时间停留时间01广州南7:5502虎门8:128:142分钟03深圳北8:318:365分钟04香港西九龙8:55列车中途经过一个隧道,当他所在的车厢进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Km/h,他用手表开始计时,经过20 s车厢出隧道,求:(1)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全程所用的时间; (2)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全程的平均速度: (3)设想列车在隧道中匀速运动,则该隧道的长度. 【答案】 (1)解:高铁从广州南到香港,发车时间为上午7:55,到达时间是8:55,所以全程所用的时间:t=8:55-7:55=1h(2)解:由题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科普知识试题及答案
- 工程师建筑施工安全动态试题及答案
- 芯片短缺背景下2025年汽车行业应对策略与汽车改装市场报告
- 河南开放大学2025年《无线局域网组建》形考终考作业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商业化路径探索试题及答案
- 食品添加剂在方便食品中的安全性评估与添加剂风险评估报告
- 矿山智能化开采无人作业技术标准化研究与应用报告
- 精准恋爱测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机遇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中央2025年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魔镜洞察-数字解密 药食同源生意下最香的成分与赛道终版
- 2025上半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14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出售东西合同样本
- 2025年4月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初中教学质量调研中考一模数学卷(原卷版+解析版)
- XX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1
- 附件6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国际贸易公司后勤管理岗位职责
- 中国矿业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真题2024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