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必考题答案精选_第1页
初中语文必考题答案精选_第2页
初中语文必考题答案精选_第3页
初中语文必考题答案精选_第4页
初中语文必考题答案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语文试卷练习卷(三)姓名:成绩: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黔(qian)愁(yn)以为且(shi)_噬己德(xn)_馨案(d牍周敦(yj颐惊楚(jue)坐(ye)屋润如心(su)提携(xie)二、默写(15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寒上燕脂凝夜紫。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饮酒中描写田园环境、抒发隐居之情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三戒是柳宗元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是著名的讽刺小品,包括_临江之麋、二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语言运用(10分)1、某中学对该校初二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幸运52”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4分)焦点访谈幸运52喜欢不太关注喜欢不太关注29%71%80、5%19、5%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2分)喜欢“幸福52”的学生远远多于关注“焦点访谈”的学生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分)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关注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2、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4分)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请

3、解释“臭名远扬”中“臭”字的含义。(2分)“臭”指"臭豆腐”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2分)通过双关和对比,突出“臭豆腐”的名声大,气味香,此外还利用矛盾法吸引人的注意力3、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D)(2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o(把寂寞留给自己把芬芳献给他人以苦心孕育未来以宽阔拥抱生活)A.B.C.D.四、名著阅读(11分)1、冰心,原名_谢婉莹O她在印度著名诗人(人名)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繁星»春

4、水,集中体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4分)2、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它继续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2分)概括水浒中“风雪山神庙”这一个故事情节。(5分)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的情节:陆虞候再次设计陷害林冲,曾被林冲救过命的店主人李小二向林冲报告了消息,林冲怒寻陆谦不遇。管营派林冲管草料场,欲烧死林冲。林冲杀死了差拨,富安,陆谦。五、文言文语段阅读(54分)(25 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濯清涟而不妖(洗

5、6分)不蔓不枝(细长而不能直立的茎)香远益清(更,越亭亭净植(树立陶后鲜有闻(很少宜乎众矣(应该,应当2、请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4分) 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到,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虎因喜,计之曰(语气助词(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正一面衬托写莲花,写牡丹花是为了从 O予谓菊,花之隐逸

6、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3、本文赞美的对象是莲花,但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花,写菊花是为了从面衬托写莲花。(2分)4、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5分)(1)爱莲说一文的主旨句是:_莲,花之君子者也。(2)爱莲说一文直接对菊、牡丹、莲进行评论的句子是:之君子者也。(3)爱莲说一文交代爱莲缘由的名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为人虚心正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5)不结党营私,不攀缘权贵句子是:不蔓不枝。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

7、染6、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2分)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7、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8分)有龙则灵(灵异、神奇)(2)即是陋室(这)(3)惟吾掩鹭(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草色入

8、帘青(映入)可以调素琴(弹)(6)谈笑有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无丝仃之乱耳(奏乐的声音)(8)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2、下列语句中能够表现本文主旨的是(D)(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何陋之有。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惟吾德馨。3、陋室铭的立意贯穿全篇,以几方面来写陋室不陋。这几方面是(ABC)(3分)A、写居室的环境恬静、雅致。B、写居室交往的人物纵情畅谈、谈笑风生的情景。C、写居室日常生活中抚琴调音、展卷读经的高雅脱俗。D、写古贤人的居室的简陋,进行类比,进而突出陋室不陋。E、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说明居室简陋,可室中的主人却很出名。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9、(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5、此文开头运用什么手法引出“陋室”?(2分)此文开头用比兴手法引出“陋室”。“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兴陋室:“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比兴陋室之德。6、作者写“陋室”之“陋”是为了衬托什么?(2分)作者写“陋室”之“陋”是为了衬托室中主人之贤,而写室中主人之贤,正好说明“陋室”不“陋”,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白关系7、文中提到“诸葛庐”、“子云亭”,这是什么写法?作用是什么?(2分)作者用类比的写法提到品行高尚的诸葛亮和扬子云,他们的“庐”和

10、“亭”都是“陋室”,却名扬天下,表明自己虽居陋室,同样有追求美好高尚品行的志向,表明陋室主人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从而突出主题8、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2分)上句:品千古美文下句:赏万里河山(三)阅读口技节选,完成20-19题。(16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

11、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解释下列苟中加点的词语。(6分)(1)会宾客大宴( 适逢,正赶上(3)众妙毕备( 妙处(5)中到力拉崩倒之声(夹杂2、选出与加点字解释相同的词语。名

12、其一处)(2)夫叱大儿声(训斥)(4)以为妙绝(精妙,巧妙)(6)奇袖出臂(扬起)(C)(2分)A、多胜古迹B、名声鹊起C、无以名.状D、冬符其实3、翻译下列句子。(3分)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双(只)手,每双(只)手有一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4、从表现口技者的角度看,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2=3分)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作用是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5、对选文第两节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A.第段文字对声音的描写是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复杂,到应有尽有。B. “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是

13、作者的评论,表达了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赞叹。C. “变色离席”写出了宾客身临其境的慌乱,"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出了宾客几乎要逃跑的丑态。D.“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既与课文开头相呼应,又突出了表演道具的简单,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四)、阅读黔之驴后回答下列问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

14、其肉,乃去。I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C)A、“跳踉大口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2、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日D、稍出近之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B)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

15、驴进攻。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4、概括本文的意思的成语是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外强中干5、本文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他和唐朝的韩愈同列唐宋八大家之列。6、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然:庞然大物(的样子)因:虎因喜(于是)去:乃去(离开)耳:技止此耳(罢了)然往来视之(然而)因跳踉(于是)西蜀之去南海(距离)无丝竹之乱耳(耳朵)7、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以为神”一一“莫相知”一一“以为且噬己”一一“觉无异能者”一一“终不敢搏”一一“技止此耳”8、本文的故事情节可以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