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1页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2页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3页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给带点的字注音。仰之弥高()锲而不舍()呕心沥血()迥乎不同()兀兀穷年()群蚁排衙()气冲斗牛()义愤填膺()2. 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括号里。(1)闻一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值得我们学习。()(2)佩服他、仰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3)他潜心惯注,心会凝神,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4)我父亲涎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候,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3.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A.兽铤亡群(疾走(疾走)仰之弥高(更加(更加)B.锲而/、舍(刻)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劳苦的样

2、子)C.迥乎/、同(差得远)呕心沥血(滴(滴D.风悲日嚏(X)平沙无垠(阻挡(阻挡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害的民族。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的家园一一地球,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3、。6. 下列句子不表示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卿言多务,孰若孤?C.尊君在不?D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C.福楼拜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8.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为了搞好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C.自以

4、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舟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9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质愈小。”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0 .依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例: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1)提示语:(教室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改写为:二.阅读(每小题2分,

5、共40分)(一)(1)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2)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6、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6)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11. 概括文段的大意。12. 文段是抓

7、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13. 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14. 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15. 文中带点的词语表现了什么?16.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什么样修辞手法?有何作用?17. 读了此文段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二)小歌德是个顽皮的孩子,但好思索,好()。有一次,歌德捉到一只小麻雀,将麻雀关在小盒里仔细端详。麻雀的羽毛被小歌德弄得残缺不全,但是他仍没有找到留在脑海中问题的答案:“这柔软的肌肉里,怎么会长出羽毛呢?人的皮肉一样是柔软的,为什么却不长一根羽毛?”一个一个的问题在小歌德的脑海

8、中跳跃,虽然没有答案,他仍觉得十分有趣。小歌德真是一个爱思索的孩子。父亲约翰发现儿子爱思索的特点,觉得他懂事了,应该让他学习了。父亲亲自做小歌德的家庭老师,教他基础知识、作文和修辞。小歌德领悟很快,对语言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几乎一学就会。10岁的某一天,父亲把儿子领进自己的藏书室。对儿子说:“从今天开始,只要你需要,这个藏书室随时对你开放。”小歌德激动得跳了起来,问爸爸:“这是真的吗?”“爸爸怎么会骗你呢?不过,不过你得先完成你的功课。”从那以后,小歌德一有空就躲进藏书室。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引起他的许多()。他摸着书本想:“如果我也能写

9、出那么多动人的诗歌、小说,就会给许多人带来美好的感受。我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藏书室,阅读、朗诵,并酝酿着写诗。纯真的诗句从脑海里()到纸上,他将这些诗献给外祖父外祖母。外祖父读了,很高兴,亲了亲他的前额:“孩子,努力吧,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的。”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是()。A.追问奇思妙想跳跃B.刨根问底奇思妙想流淌C.刨根问底想法跳跃D.追问想法流淌19. 将文中带点的词“贪婪”换成“聚精会神”好吗?为什么?20. 第一二自然段写出了小歌德的什么性格特点?21. 横线上的话揭示了歌德当时的什么心情?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22. 小歌德最后成了世界闻名的大

10、诗人,他的成功,就他个人来说取决于他的哪些优良品质?23. 从客观上说,小歌德的成功,哪些条件对他起了很大作用?24. 小歌德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新课标第一网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望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i乎?"平

11、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中年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ii行iii乎?"平公曰:“善哉!”i炳烛:点亮蜡烛。ii 昧:暗。iii 行:一样,相同。25 .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1)蒙丹以军中多务。()(2)但当笆猾,见往事耳。()(3)蒙乃始歌*。()(4)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26 .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望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2)师旷曰:“何不炳烛iii译文:27 .鲁肃为什么要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成好朋友?28 .吕蒙是怎样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的?29 .从横线上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学习的最好时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30.这两个文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