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情境的设置_第1页
语文课堂情境的设置_第2页
语文课堂情境的设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语文课堂情境的设置作者:蒋丽华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因此设置情境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上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却忽视了情境的创设,要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

2、,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要处处设置情境,以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仅仅像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的。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1、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情境 一个人的阅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种种情感体验,是每个人最熟悉的。如果能将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转换成生活的方式进行体验,那就等于变语文为生活,

3、让语文更贴近与生活。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尝试将学生领出课堂,走入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情景来为教学服务。教学秋游一课时,讲到“天空中的云,有的像有的像”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大操场,让学生实地对天上的云进行观察。当时天气晴朗,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与课文中的情境差不多。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追着要告诉老师,这朵云像骆驼,那朵云像手枪;这朵云像白兔,那朵云像绵羊;这朵云像一只公鸡,那朵云像一棵树学生发言极为激烈。然后再领学生进课堂,进行秋游的学习。由于学生有了直接的体验,对课文中的内容不但理解得透彻,而且朗读得特别有味儿! 2、动手实验,演示情境 在小学语文书本中,往往有许多课文,是与学生的生活

4、经历是毫不相干的,学生对这一类课文的直观感受是空白的,所以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往往要动手实验,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就可利用实验来创设情境。找一个小瓶口的瓶子,里面装一点水,再找一些小石子,用两个手指作乌鸦的嘴。老师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在这种演示情境中理解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从中还理解了“渐渐”、“一个一个”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实验演示,把静态化为动态,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直观可感的动作场面,妙趣横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会和掌握教材内容。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是展开想象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思维,随年龄

5、发展,由形象直观到抽象客观发展,他们对形象直观的知识更容易接受。而和教材配套的插图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这一需求而设的。在苏教版小语课本中的插图,从来就不是配角地位,而是与课文并行的主体。教学时只有使图与文两者互动起来,才能使学生有情境感,快乐感。如教学蜗牛的奖杯一文,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借助了图画,再现情境,第一幅图,它是以前的蜗牛,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第二幅图,这是得奖后的蜗牛,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第三幅图,它是现在的蜗牛,天长日久,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一对有力的翅膀已经退化了,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简单形象的简笔画增添了学习的乐趣,也使

6、文本极具画面感和情境感。 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如果说有一种东西最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的情感,那就非音乐莫属。音乐,能让人迸出生命的火花,让一切都变得更加精彩。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配上音乐的朗读,更优美,在音乐中的体验,更生动,在音乐中的理解,更简单让我感悟颇深的是05年的盐城之行,两位青年教师执教的月光启蒙中的感人音乐,让我有了再做学生参与其中的冲动,听到最后更是让我情不自禁,与文中的主人公一起哀伤、忧愁。当美妙的音乐,恰如其分地流淌起来时,不光是一种单纯的美的享受,更是对课文更深的感悟。 第一次是课的开始部分,当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着课文画面的时候,伴随着教师温柔讲解,柔美

7、的音乐声犹如月光一样轻轻洒满整个会场时,连我这个听了一天课,疲惫不堪的人,都一下子被那份悠远,纯净的音乐所深深吸引。子女依偎在母亲身边的画面是美的,可是,有多美?无论课文的辞藻是多么华丽,无论作者的语言是多么诗意,对孩子们来说,如果没有那段柔美的音乐做烘托,都是苍白的。这一次音乐的响起,不光让刚刚上课,精神还有点涣散的同学,心宁静下来,更是拉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接着一次音乐,是回顾童年时母亲为我所做的那一切: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依然伴随着那一段令人陶醉的音乐。让学生徜徉在这样的音乐中,回味着在母亲的启蒙下,我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一个过程。 在教学到最后时,又出示了月光启蒙的部

8、分原文,最后一次音乐响起,这是一段与文本丝丝入扣的音乐,是一段触摸着人的心弦的音乐。伴随的是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当孩子们还沉浸在刚才对童年无穷回味中时,老师的话锋一转,音乐也随之变得幽怨,孩子们一下从天堂的快乐跌到现实的哀伤中,音乐的反差,更加体现了情感的反差。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此时,台上学生一片抽噎,台下老师一片唏嘘,更有善良的女教师泪流满面。如

9、果说字里行见透露的是作者对母亲满腔爱意,那么,适时的音乐,更是和作者的文本水乳交融。 5、扮演角色,体验情境 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对于课本上的几篇寓言,也是情有独钟。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导入和学习时,学生都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在朗读时,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有利于学习的。而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我在指导狼和小羊的分角色朗读时,为学生准备了头饰(狼、小羊),让学生到讲台边来表演。由于头饰渲染了气氛,学生们都格外地兴趣盎然,争先恐后来表演、朗读。甚至有的学生将对话背了下来。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道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开心、读得开心、演得开心。 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去体验情境,使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当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