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n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I卷(阅读题共81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

2、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项羽本纪中将项羽划分为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前一部分表现项羽神勇,千古无 二;后一部分则从道义上进行批评。神勇为他谋得霸王的地位,然而恰恰也是神勇成了他-的丧命之剑,“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 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恃力而不恃智,这就是项羽个人的性格悲剧。他的性格缺陷还表现在任性与不成熟的儿童气质,他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容易发怒。项羽本纪“怒”字共出现14次,而项羽就占了9次。项羽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面临重大抉择时除了发怒外 绝没有冷静的思考。躁动是他自小以来一直的性格,这从早年

3、学书、学剑、兵法样样不肯 竟学可以看出。与任性躁动相伴随的就是项羽刚愎自用,不能容人,韩信、陈平等曾经的 部下都成了他的致命敌人。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言语呕呕”与“喑噁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 这些表面截然相反的品格固然反映了人物性格的立体性,但同时也可从公德、私德角度进行剖析。项羽的感情与道德往往在私人领域得以表现。项羽似乎也很仁爱,但这只限制在私人 小范围,在大是大非上则往往做不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

4、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2分饮食。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别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所谓“妇人 之仁”其实就是对事情的关注点极为狭小,不能权衡主次利弊,全局把握事态发展。所以 在四面楚歌声中他不是如何策划突围,而是慷慨悲歌,到死还要表现自己的能力。在乌江 亭长提出救援方案时,他“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 何面目见之?”他将个人的荣誉比天下的获得看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项羽在是非判 断与行事方面,多依从私德原则。与此相对应,项羽个人性格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公德的缺失。反秦之初,他曾“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巨鹿之战后

5、,他将已投降的章邯军二十万人坑杀在新安城 南。强烈复仇精神和政治上愚昧无知的表现仇恨秦朝,“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竟1要把秦的宫室都放火烧掉。 这些人格的形成与其早年经验分不开。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有过深 入的分析,他认为“项羽楚人,既失其祖,又失其季父,怨秦入骨。其入咸阳,犹伍子胥入 郢,杀王屠民烧宫殿,以快其心者,亦不足异,谓之无深谋远虑可也”。项羽反秦的力量源 泉在于复仇,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统一天下的责任。而复仇的依据在于私人伦理的价值评判。项羽灭秦以后,在政治上没有建树,杀义帝自为霸王,“为天下宰,不平”,由此引发诸侯 叛离,天下重归于乱。(节选自郭院林试论司马迁以道统抗衡政统的精英意识

6、1.下列选项中关于项羽性格悲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勇恃力,自矜功伐。项羽的“神勇”是一把双刃剑,没有成就其“霸王”的名号,去卩 导致了他自矜功伐的个性,最终走向灭亡。B.任性躁动,刚愎自用。项羽性格急躁,动辄发怒,遇事缺少冷静的思考。这从他早年缺 乏恒心,不肯竟学,常常半途而废就已表现出来。C.耽于私仇,妇人之仁。项羽有称霸天下之能,却无统一天下之志,只关心个人的荣誉,急于报自己的私仇,缺乏基本的政治远见。D.独断寡听,暴虐恣睢。项羽身为主帅却视野狭窄,不能权衡利弊,屠降城、杀降俘,虽推 翻暴秦,其行为却与暴秦无异,不得人心。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7、()A.项羽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神勇善战,称霸天下;后一个阶段力征天下,自 矜功伐,最终落得个身死名灭的下场。B.项羽身上不成熟的儿童气质具体表现为早年求学时的不肯竟学,争霸时的暴躁易怒,直 至最后刚愎自用,不能容人。C.韩信认为项羽虽然勇武过人,但是不会选贤任能,也不过是匹夫之勇;表面上待人恭敬慈爱,却不肯分功于人,只是“妇人之仁”。D.项羽反秦的力量源泉来自强烈的复仇情绪,而这样的,有删改)3复仇仅仅是个人的情绪宣泄,而非为天下计的深谋远虑,因此引发诸侯叛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褒贬参半,既肯定他拔山盖世的英雄气魄,又批判他在政治上“

8、奋 私智”以“力征经营天下”而不“师古”的愚昧短视。B.项羽自视颇高,却在政治上愚昧无知,至死都以为“天亡我也,非战之罪”,这直接证明了他“恃力而不恃智”的性格悲剧,实为后人警醒。C.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性格的矛盾性,即在私人领域表现出感情与道德泛滥,而在 公德上却缺乏统一天下的责任,只一味沉溺于报私仇。D.项羽的仁爱是错位的慈善,是荒唐的姑息,如果项羽能将仁爱转化为选贤举能、获取民心、与人分利等,楚汉争霸的结局一定会是另一番境况。(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大地的声音向迅(1)秋虫唧唧的叫鸣,把个初秋的夜晚闹腾得丰腴而清凉。(2)不是一颗

9、枯叶上的露珠,我也沉浸于如此浓稠却又轮廓分明的夜晚像是有人握 着橹,在墨绿色的水面摇落起一片一片珍珠似的水声。一整个夏天,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 中过去了;我经历的那些不算短的岁月,就是在它们的鸣叫声中过去了。那些唧唧声,好 似时间的一种比较具体的呈现形式。我实在是太粗心大意了,近三十个夏天,竟被我故作 大方地一掷而去我没有一次认真地聆听那些动人的唧唧声。直到这个晚上,我才坐在 一方池塘边,平心静气地聆听了一次那来自山野和草木间的小提琴交响曲。(3)繁星一般密集的鸣叫声,从池塘对面的一叠浓墨泼就似的小山里和岸边的草丛中源 源不断地传诵出来。(4)唧唧啾啾(5)此起彼伏,高低错落,远近有致。(6)初

10、闻其声,以为杂乱无章,重复无趣,只是风吹草动惊起的回声罢了。但倘若把 眼睛闭起来, 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了安详的大地, 就如一架巨型琴键, 而那些不甘寂寞的虫子呢,都是一些技艺绝佳的琴手,或避于一片树叶下,或站在一块爬 满了青苔的石头上,或攀在一根草茎上,对着渺远的夜空,优雅发声,忘乎所以地尽兴弹 奏但我总是在它们的声息中,闻见了那么一点淡淡的哀戚和愁绪。我想,这大概是因 它们把自身的生命体悟也融进了曲子吧,抑或是命运逼迫它们用身体发出唧啾之声的呢。(7)可这样的比喻总是有些欠妥它们的鸣声,是那般有序,节奏分明,层次丰富, 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又像是来自深沉的大地。(8)我又想它们

11、到底为何要这么不辞辛劳地夜夜长鸣呢?是在低声祈祷吧,是在高声歌唱吧,是在朗诵诗篇吧,是在念诵经文吧,是在呼朋引伴吧,是在促膝长谈吧有那么 一个时刻,我躺在池塘边湿漉漉的条凳上,双手情不自禁地和着那隐秘的节奏,在空气中 像音乐指挥家那么划动起来一一那些4音乐竟神奇地在我的手臂和呼吸间流动起来;那些音 乐,像低垂的夜幕里极柔和的云朵,更像来自我的身体,我的灵魂。(9)我在一处草丛边蹲下来, 捕捉到了两首独奏曲, 它们分别来自两只我并未发现身影 的促织。啾一一啾一一,我学不来它们的叫声。我莫名地惊诧,继而又莫名地激动起来。我感觉天与地在此刻与我离得特别近,我就像一个睡在襁褓中的婴儿,在旋律优美的摇篮

12、 曲中,抵达天堂。(10)我心底还是无比清楚的,那鸣声,分明是生命的歌声,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 旗帜是大地的声音。(11)不止是那池塘对岸林深叶茂的山林, 只要是那些没有被水泥覆盖和倾轧的泥土 里, 夏秋时节,就会有虫子们的歌唱和伴奏。这无言的故乡,就生长着无数生命。即使是 那些密实而堡垒森严的水泥地之下,也有生命在无声活动;即使是干净而空荡的水泥地之 上,那些哪怕是仅仅落得下一粒草籽的小小坑洼里,也会有精瘦的绿色,可怜巴巴地冒出 来呢。(12)我知道,很多虫子的生命仅止于夏秋两季。秋天一过,它们要么深入泥土预备度 过一个漫长的冬天,要么连同它们飘荡在草木间的歌声和一缕精魂,化成了那么一小点

13、泥土。生命究竟是短暂的,可它们用歌声构筑的那个音乐世界,是多么宽广啊一一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它们的舞台,大地万物,都变成了它们的听众。不仅是包括我在内的人,就是那 些树木与月儿,也都静静地聆听着那生命精彩的绝唱。(13)虫子们的精神世界,真是海阔天空。(14)歌者的一生,哪怕繁华落尽,去卩仍然余音不绝。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A.作者集中笔墨写虫鸣, 是因为秋虫动人的唧唧声引发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喟,并在平心静气聆听虫鸣的过程中获得了深沉的体悟。B.第二自然段中的“小提琴交响曲”,喻指来自山野和草木间源源不断的秋虫的唧唧声、水 面传来的摇橹的声音等各种声响。C

14、作者笔下秋虫的鸣叫声构成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它们高低错落,节奏分明,既具有韵律美,又似乎蕴涵情意,触动了作者心灵。D秋虫不辞辛劳夜夜长鸣,或呼朋引伴,或促膝长谈,在作者看来是为了抓紧时间及时行乐, 使短暂的生命具有丰富的生活内容。E.文章融描写、抒情于一炉,既充满感情地描摹了 “我”所听到的各种各样的秋虫声,也由 此引发出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5围绕着虫鸣声,作者的情感主要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6第(11)段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文言文阅读(5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6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小题。虞绰,字

15、士裕,会稽余姚人也。绰身长八尺,姿仪甚伟,博学有俊才,尤工草隶。陈左 卫将军傅縡有盛名于世,见绰词赋,叹谓人曰:“虞郎之文,无以尚也! ”仕陈为太学博士,迁永阳王记室。及陈亡,晋王广引为学士。大业初,转为秘书学士,奉诏与虞世南、庾自直 等撰长洲玉镜等书十余部。绰所笔削,帝未尝不称善,而官竟不迁。初为校书郎,以籓 邸左右,加宣惠尉。迁著作佐郎,与虞世南、庾自直、蔡允恭等四人常居禁中,以文翰待诏,恩盼隆洽。从征辽东,帝舍临海顿,见大鸟,异 .之,诏绰为铭。帝览而善.之,命有司勒于海 上。以渡辽功,授建节尉。绰恃才任气,无所降下。诸葛颍以学业幸于帝, 绰每轻侮之,由是有隙。帝尝问绰于颍, 颍曰:“虞

16、绰粗人也。”帝颔之。时礼部尚书杨玄感称为贵倨,虚襟礼之,与结布衣之友。绰 数从之游。其族人虞.世南诫之曰:“上性猜忌,而君过厚玄感。若与绝交者,帝知君改悔,可以无咎;不然,终当见祸。”绰不从。寻有告绰以禁内兵书借玄感,帝甚衔之。及玄感败 后,籍没其家,妓妾并入宫。帝因问之,玄感平常时与何人交往,其妾以虞绰对。帝令大理 卿郑善果穷治其事, 绰曰:“羁旅薄游,与玄感文酒谈款,实无他谋。”帝怒不解,徙绰且末。 绰至长安而亡,吏逮之急,于是潜渡江,变姓名,自称吴卓。游东阳,抵信安令天水辛大德, 大德舍之。岁余,绰与人争田相讼,因有识绰者而告之,竟为吏所执,坐斩江都,时年五十 四。所有词赋,并行于世。(

17、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四一)7.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览而善之善:与 交好B.见大鸟,异.之异:奇异的C.绰数从之游数:屡次,多次D.绰至长安而亡亡:去世8.下列选项中,对文中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是汉代出现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而太学博士则是太学中学位最高的人。B“大业”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C“禁中”本义是禁令所及范围之中;在古代文献里,“禁中”和“禁内”一般都用以指太子所居的宫内。D“大理卿”即大理寺少卿,官职名。大理寺,古代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

18、学府,掌教 育教学之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尽管虞绰为自己与杨玄感的关系向皇上作了解释,但皇上还是怒气不消, 要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B.虞绰恃才傲物和师心自用的个性, 使他得罪了许多人, 他最后逃亡和被斩的结局都与此 有着非常大的关系。C.虞绰仪表堂堂,博学多才,文采出众,得到许多人的赏识;但因性格上的原因,始终得不 到皇上的重用。D.虞绰为人任性,目中无人,与同朝官员颇有嫌隙。皇帝认为他是一个粗疏的人。10.翻译下列句子。(8分)6(1)绰所笔削,帝未尝不称善,而官竟不迁。(4分)(2)若与绝交者,帝知君改悔,可以无咎;不然,终当见祸。(4分)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小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 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 闲敝邑,若何? ”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g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注释:1超:跃过,跳过12.

20、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B.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C.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D.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1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与其它句子不同的是()(3分)A.王孙满尚幼,观之B.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C.郑之有原圃D.攻之不克吾子:敬称,您脯资饩(x1)牵: 干肉,,粮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TLA.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市:贸易B.吾子淹久于敝邑淹:留C.左右

21、免胄而卜下:攻占D.厉兵、秣马秣:喂牲口乘韦:四张熟牛皮,弦高以此作为引礼()(3分)“)(3分)7(二)名篇名句默写(15分)14.名句默写(本题共15小题,15分)(1)是:采薇中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之情的句子, 是:诗经?氓中女子回忆恋爱时两小无猜、欢声笑语的诗句, 离骚中,屈原为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而擦泪哀叹的诗句是:O(4)短歌行中,曹操运用周公的典故,表示自己希望接纳人才的句子是:(5)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 中所说:_ ,_ ,_(6)赤壁赋中运用侧面描写突出洞箫之声悲凉、幽怨的巨大艺术感染力的句子 是:(

22、三)课内文言文(本题共5小题,15分)15.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前为谢.曰B.沛公安.在?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譬如朝.露,去日苦多1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A.举酒属客B.于嗟鸠兮C.悟言一室之内D.芳菲菲其弥章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_(7)归园田居中运用比喻和对偶手法,书写自己虽然身在官场却心系田园生活的句子 是:阿母谢.媒人君安与项伯有故?会其怒,不敢献朝济而夕设版焉)(3分)8第n卷(表达题共69分)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在

23、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 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B.某些城市大货车频繁出事,车主贪图利益,安全意识淡薄,货物超载,积重难返.,这导 致路途中经常出现严重交通事故。C.勤政廉洁的社会风尚,不是一次讲座、一次报告就能形成的。只有全社会成员一起长时 间地上行下效,身体力行,才能促成。D.系列诬蔑之词的威吓,可谓振聋发聩.,他却始终冷静处之,没向恶势力低头,不愧是 铮铮硬汉。2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它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化互通的基础建设,它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

24、”和“路”。B.近年来,进口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在增加,但进口增加并不意味着国内大宗农产品出现供给短缺,主要是因为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造成的。C.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D.莫言的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建构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中产阶级妇女形 象。,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1特别是微

25、翘的嘴角和舒展的笑肌2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展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3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4据记载,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A.自我徂尔,三岁 食贫B.亦将有感于斯文C.沛公居山东时D.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一死生为虚诞B.C.其人居远未来D.使使以闻大王夜缒而出19.下列句子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渺渺兮予怀B.C.以其无礼于晋D.夫晋,何厌之有是寡人之过也95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

26、持的美好表现6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详而又意味深长A.B.C.D.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眼下青少年偶像崇拜之风愈演愈烈。 有人指出,偶像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图腾, 崇拜偶像 就是“返祖”,是历史的倒退,绝不可取;也有人说,人们总是从偶像中汲取力量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问题在于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怎样崇拜。你对“偶像崇拜”有怎样的看法?试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论,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10月考答案1. A,“神勇”成就了项羽“霸王”的称号,去卩也导致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最终走向灭亡2. A,史记将项羽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而不是项

27、羽的一生就只有这两个阶段。3. D,“如果项羽能将仁爱转化为选贤举能、获取民心、与人分利等”,楚汉争霸的 结局“可能”是另一番境况,而非“一定”,属于必要而不充分条件。4 BD(B.“水面传来的摇橹的声音等各种声响”错。D.“抓紧时间及时行乐”错)5.意识到时光在秋虫的唧唧声中流逝,“我”深悔从前粗心大意,虚掷光阴;2在倾听虫鸣声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与大自然的节拍相应和,为之陶醉;3“我”因促织之声“惊诧”“激动”,展开联想,赞美秋虫顽强的生命力与海阔天空的精神世界。(1点1分,3点4分)6从实写秋虫之声联想到无数生命的生长,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意蕴;综合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强调

28、虫子乃至大地上一切微小生命的顽强,使文 章更具感染力;承上启下,结构严谨,既形象地诠释了“大地的声音”的内涵,又 引发后文对虫子们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赞颂。(能从内容、手法、结构三方面回答,答出一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7 C A善:赞赏B异:意动用法 以为异D亡:逃亡8 B A不是学位最高的人,而是官职名称C不是太子所住,而是帝王所住D大理寺是法庭,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9 C不是始终得不到重用,“加宣惠尉” “授建节尉”10(1)虞绰所修改的地方,皇帝未曾不称赞,但是官职务最终没有升迁。(2)如果(您)与他绝交,皇帝知道您改悔,可以不受指责。不这样的话,终究会被怪 罪。虞绰,字士裕,是会稽

29、郡余姚县人。他的父亲虞孝曾,是陈代始兴王的咨议。虞绰身高八 尺,姿容非常壮伟,博学有突出的才干,尤其擅长草书、隶书。陈代左卫将军傅縡,在当 时有大名,见到虞绰的词赋,非常叹服。在陈代出仕,做太学博士,升任永阳王记室。等 到陈灭亡以后,晋王广提拔他为学士。大业初年,转任秘书学士,奉诏令与秘书郎虞世南、 著作佐郎庾自直等人撰写长洲玉镜等十几部书。虞绰所修改的地方,皇帝未曾不称赞, 但是官职务最终没有升迁。一开始做校书郎,以籓邸左右,授任宣惠县尉,升著作佐郎。 与虞世南、庾自直、蔡允恭等四人常在宫中值班,凭文才做待诏,很受恩宠。从皇帝征讨 辽东,皇帝临海停驻,多次看见大鸟,觉得很奇怪,诏令虞绰刻碑文

30、记述此事。皇帝读了 认为写得很好,就命官员在海边刻石。因为征辽的功劳,授任建节县尉。虞绰依仗有才任性做事,没有甘居下位。著作郎诸葛颍凭学业受到皇帝宠幸,虞绰常轻视侮辱他,因此两人有隔阂。皇帝曾向诸葛颍问虞绰, 诸葛颍曰:“虞绰是一个很粗疏的人。” 皇帝点头微笑。当时礼部尚书杨玄感称他贵踞,很谦逊地对虞绰以礼相待,与他结为布衣 之友。虞绰多次跟从他游玩。他的族人虞世南告诫他说:“皇上生性好猜忌,而您跟杨玄 感过分交好了。如果与他绝交,皇帝知道您改悔,可以不受指责。不这样的话,终究会被 怪罪。”虞绰没有听从。不久有人告发虞绰把宫内的兵书借给杨玄感,皇帝对此很生气。等到杨玄感势败,他的姬妾一起被抄没入宫,皇帝趁机问她们:“杨玄感平常时与什么人 交往? ”他的妾回答说虞绰。皇帝令大理卿郑善果彻查此事。虞绰说:“在乡梓之外做官, 一起出游,不过与杨玄感作文饮酒闲谈而已,确实无别的阴谋。”皇帝的怒气仍然不消, 就把虞徙贬到边境娶了。虞绰到长安就逃跑了。官吏追捕他非常紧急,于是他暗中渡江, 改名换姓,自称吴卓。游东阳,抵达信安县令天水人辛大家一年多以后,虞绰与人争地打 官司,因为有认识虞绰的人就告发了他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