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定稿_第1页
西塞山怀古定稿_第2页
西塞山怀古定稿_第3页
西塞山怀古定稿_第4页
西塞山怀古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西西 塞塞 山山 怀怀 古古2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2 2、理解诗中借古讽今的写法。、理解诗中借古讽今的写法。3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3品读怀古诗的方法品读怀古诗的方法 1、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人物和典故;、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人物和典故; 2、清楚诗人的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清楚诗人的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 3、明确古与今(人与己)的连接点;、明确古与今(人与己)的连接点; 4、古今(人己)对比,结合诗句,体会作品主旨。、古今(人己)对比,结合诗句,体会作品主旨。 在在手手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法

2、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借古讽今,怀借古讽今,怀古伤己,古伤己,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或含蓄等。4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刘禹锡王王濬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5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刘禹锡刘禹锡(772(772842)842),字,字梦得梦得,中唐文学中唐文学家、哲学家。家、哲学家。805805年,参加年,

3、参加“永贞革新永贞革新”。因为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革新失败因为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革新失败, ,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八司马”。他被贬谪长达。他被贬谪长达2222年但却始年但却始终不屈。在诗歌创作方面,刘禹锡生前终不屈。在诗歌创作方面,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与白居易齐名, ,世称世称“刘白刘白”。白居易则。白居易则称他为称他为“诗豪诗豪”。他的诗。他的诗, ,风格雄豪苍劲风格雄豪苍劲,传诵之作极多。

4、他的传诵之作极多。他的怀古诗寄寓深远怀古诗寄寓深远,被奉为被奉为“咏史大家咏史大家”。官至检礼部尚书。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宾客。有。有刘梦得刘梦得文集文集。6 写作背景:西塞山,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八二四年刘禹锡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写下此诗。中唐是藩镇割据的时代,金陵(今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权。 7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王气黯然消失。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诗歌大诗歌

5、大意意8 小组探究(5分钟)典故:艺术手法:情感:9典故:西晋灭吴、伤往事(东晋、宋、齐、梁、陈的覆灭)艺术手法:对比(西晋对东吴)、借古讽今情感: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国家统一 对前朝兴亡盛衰的感慨 既是对当今唐朝统治者的讽刺,也是劝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悲伤10 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中哪两个字用得好?2 2、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这首诗以景作结,妙在这首诗以景作结,妙在何处?结合全诗分析。何处?结合全诗分析。11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中哪两个字

6、用得好?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 “下下”和和“收收”字用得好。字用得好。 “ “下下”:一: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 “收收”字,金陵王气黯然收敛,写出了东吴的节节败退,字,金陵王气黯然收敛,写出了东吴的节节败退,政权覆灭的命运。政权覆灭的命运。 益州金陵益州金陵, ,相距遥遥相距遥遥, ,一一“下下”即即“收收”, ,何其速也何其速也!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方是声势赫赫, ,一方是闻风丧胆。一方是闻风丧胆。 12 往日的军

7、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的遗迹,便是六朝覆亡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分裂失败的象征。含蓄委婉地表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隐忧和以史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隐忧和以史为鉴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相劝的为鉴对唐朝统治者的婉言相劝的良苦用心。良苦用心。西塞山怀古这首诗以景作结,妙在何处?结合全诗分析。13小 结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对比、借古讽今:对比、借古讽今 14总结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