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二年级下册《2-2 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1页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二年级下册《2-2 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2页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二年级下册《2-2 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3页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二年级下册《2-2 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4页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二年级下册《2-2 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 教学内容2 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第 1921 页,万以内数的认识。n 教学提示本节课内容是上节课的基础上,认数范围进一步扩大,创设人民大会堂的情境,让学生 感受到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计数器和瓜子、绿豆和黄 豆为操作事物,通过数数、拨计数器认识计数单位“万”。在此基础上探究万以内数的读、写知道读数、写数要从高位开始。教学时重视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同时加强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己学习能力例如:数数的方法, 数的组成规律等都是学生在操作探索过程中自己感悟,自己总结出来的。由于位数增多

2、,学生要较熟练读写万以内数并不是很容易的,为解决“中间、末尾有 0 的万以内数的读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数的组成教学数的读写,采用同时呈现的方式,有利于互相促进。n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万位”及其位置,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经历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 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2、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的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 兴趣和自信心。n

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万位”及其位置,十进制计数法教学难点:体会“万”的必要性,数感的培养。n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纸学生准备:豆子、瓜子n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1)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生有的说去过,生有的说没有)(2) 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什么? 生:北京的升旗仪式,有很多很多的人生:北京故宫里的人也有很多生:我知道北京的人民大会堂(3)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下人民大会堂2、欣赏短片(课件展示)3、看了刚才的短片,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人民大会堂很大生:我知道 1 万这个数很大4、总结: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万”(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设计意

4、图:很多学生去过北京,没去过的孩子也通过电视对北京有一定了解。立足学生 的生活基础,介绍自己眼中的北京,拉近了情境与学生的距离。(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万以内的数(1) 人民大会堂一层有三千六百九十三个座位,这个数有多大呢?(2) 活动:瓜子数一数、计数器拨一拨(3) 汇报交流生:我数出了 3693,三个千,六个百,九个十,三个一生:我用计数器拨出了 3693,千位上是 3 粒珠子,百位上是 6 粒珠子,十位上是 9 粒珠子,个位上是 3 粒珠子。(4) 看大屏幕一起拨出 3693,(5) 画一画,在练习本上画出 3693 的计数器,练习读数、写数(6) 巩固练习读数和写数:并说出组成五千二

5、千五百一十八设计意图:由于有了千以内数的读写基础,万以内数的读写采取学生尝试自己读写, 然后交流的方法教学。采取“摆瓜子(学具)拨计数器读数、写数”的教学方法, 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过程中领会读写方法。2、数数(1) 下面小组内拨数从三千六百九十三,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九千六百九十三(2) 汇报交流(指名学生上台拨,大家一起数)(3) 讨论两个 9 表示意思是否一样?生:千位上的 9 表示 9 个千,十位上的 9 表示 9 个十。(4) 下面我们继续数数,从 9693,一个一个地数数到 9999(生直接一个一个的数, 检查学生的数数)3、认识一万(1)在计数器上拨出 9999,说组成

6、,读数、写数,(课件演示)生:千位上是 9,百位上是 9,十位上是 9,个位上是 9生:读作:九千九百九十九生:写作:9999(2)9999 是最大的四位数,你记住了吗?(3) 下面我们继续添一粒珠子,会怎样呢?自己试一下吧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千位满十向 万位进一(4) 你会读写 10000 吗?画一画 10000 的计数器,并读数、写数(5) 师介绍 10000 和 9999 是相邻的数,9999 是最大的四位数,10000 是最小的五位数。(6) 补充数位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课件展

7、示)(7) 拨一拨,说一说(师生一起)生:10 个一是 10,10 个十是 100,10 个百是 1000,10 个一千是 10000. 生:10000 里面有 10 个一千。(8)感受一万(抓瓜子,抓豆子) 生:我一把抓了大约 100 粒,生:我抓了 10 把,我这儿大约 1000 粒看到你眼前的 1000 粒,想象 10000 粒有多少生:10 个 1000 是 10000.课件展示装好 10000 粒豆子,10000 粒豆子多不多,10000 个人怎么样我校是 1157 人,大约 1000 人,10000 人需要我们这样的学校几所生:10 所我们这样的学校大约 10000 人。设计意图:

8、瓜子、豆子与计数器有机结合,体现了数与形的对应,通过数形结合,感 受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通过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 10 个千所用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理解 10 个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 10 个千。(三)巩固新知:1、课件出示:写出这些数:一千五百、六千零五十、三千零五2、用数位表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答案)3、思考:一千五百,个位,十位为什么写零?六千零五十,百位和个位为什么写 0?三千零五,百位和十位为什么写 0?生:一千五百,一个千,五个百,十位,个位没有都写 0. 生:六千零五十,6 个千,5 个十,百位和个位没有都写 0 生:三千零五,3 个千

9、,5 个一,百位和十位都没有写 0. 4、总结:写数时,从高位开始,没有数的位上用 0 补。5、课件出示:读出这些数:8200,4003,1080,6800,5002,9010(先分类,再读数) 生:八千二百,六千八百生:四千零三,五千零二生:一千零八十,九千零一十6、总结:(1)读数,写数都从高位开始(2) 中间有 0 只读一个。(3) 末尾有 0 不读。设计意图:读数写数的规律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从写数入手,学生容易接 受,好理解,再到读数,读数是先进行分类,从字面上发现 0 在不同的位置,然后再读数,总结规律。这样做既降低了难度,也符号学生的认知规律。(四)达标反馈 1、读出下

10、面的数9804 读作()3194 读作()5900 读作()2、写出下面的数二千零一十七写作:九百八十写作:四千零五写作: 3、写出记数器上的数万千百十个万千百十个写作:()写作: ()读作:()读作: ()答案:1、九千八百零四,三千一百九十四,五千九百 2、2017,980,4005。3、写作 324 读作三百二十四。写作 531 读作五百三十一。(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知道 10 个一千是 10000.生:10 所我们的学校是 1 万人生:我会读数,写数生:我喜欢拨计数器。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

11、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 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 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六)布置作业一、4005,3250,7520,5900 这 4 个数中的“5”各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二、我会数数从八千六百开始,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万。 三、按要求写数1、6 个千和 3 个百组成的数是()。2、6 个千和 3 个一组成的数是()。3、最小的五位数是()。四、写一写,读一读万千百十个万千百十个写作:()写作: ()读作:()读作: ()五、我会填。1、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 6,十位上是 5,其余数位上的数是 0,这个数写

12、作() 读作()。2、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大()。六、我会组数:用 9、3、0、4、2、7 组数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答案:一、4005 中的“5”在个位上,表示 5 个一。3250 中的“5”在十位上,表示 5 个十。7520 中的“5”在百位上,表示 5 个百。5900 中的“5”在千位上,表示 5 个千。二、8700,8800,8900,9000,9100,9200,9300,9400,9500,9600,9700,9800,9900,10000.三、1(6300)2(6003)3(10000)四、写作 5031 读作五千零三十一。写

13、作 4123 读作四千一百二十三。五、6050,读作六千零五十。千,1。六、9743,2034。n 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10 一千是一万,10000 厘面有 10 个一千。读数、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中间有 0 只读一个,末尾有 0 不读。资料链接: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1985 年 6 月 12 日,在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75 岁的华罗庚教授用流利的英语, 作了十分精彩的报告。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人们还在热烈鼓掌时,他的身子歪倒了。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

14、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点头称赞他的运算能力。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 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1930 年,19 岁的华罗庚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上。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从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数学才华,便问周围的人,“他是哪国留学的?在哪个大学任教?”当他知道华罗庚原来是一个 19 岁的小店员时,很受感动,主动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