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凸显民族精神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海市桐柏高级中学 卢红霞 内容摘要:语文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显性学科,语文教师理应承担起培育学生民族情感的责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培育基础情感是首要任务的意识,选择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采用不露痕迹、移情入境的方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民族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关键词:情感、内容、方法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国际背景的中国公民:他们能说得出十多种咖啡的配方和名称,文字里经常有卡布吉诺的情调,捧着玫瑰花过情人节,排长队去必胜客过圣诞节,相约去肯德基、麦当劳复习聊天,而他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兴趣却越来越淡了。民族
2、精神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严峻性和迫切性越来越凸显出来,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应当在此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中华民族及其人民的内在灵魂。作为一种内在的凝聚力,是推动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语文学科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民族教育方面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历来不缺乏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题材:屈原的上下求索,杜甫的忧国忧民,岳飞的仰天长啸,辛弃疾的慷慨悲壮,文天祥的浩然正气,谭嗣同的为国捐躯,林觉民的家国之痛,秋瑾的
3、巾帼英姿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从来也没放弃过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的培养,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被专门作为教学目标的一个维度被旗帜鲜明的提出来以后。但是在落实这个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民族基础情感的首要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主题道德形成的内在关系非常密切。情感不仅是道德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价值。它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动力功能、维持功能、选择功能、控制功能。令人遗憾的是,虽然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我们对于情感的培养主要诉诸理智,靠所谓的讲道理、阐述意义来完成,对于怎么以情感制约情感、以情
4、感引发情感、以情感导向情感缺乏理论依据。打造民族精神,应该从民族的基础情感培养起。这一基础情感是指对形成民族情感有影响的情感体验,它分直接性基础情感和间接性基础情感。其中间接性基础情感主要指爱父母、爱老师、爱母校、爱家乡等不断扩展、放大了的爱心。这些基础性情感虽然与民族情感在内容指向上不完全相同,但在心理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伴随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在教育的影响下,有可能不断分化、演变和发展,成为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操。同时,情感是以感觉的方式引发和调动行为的,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从感情认知着手,以情感体验型学习方式为主,以培养学生民族情感作为切入口,带动知、行两方面的发展,达到
5、提高民族精神认识、打造民族精神之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还要把握情感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构建培养的具体目标。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自尊心到民族信念的确立,构成一个不同层次的梯度等级,既要威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而骄傲,又要体会到遭受外族入侵时的苦难与抗争,还要体会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豪迈之情。教科书中有对祖国大好山河美好景色的描绘的望九华三峡;对历史问题进行反观回顾的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陈涉世家;有立足中国国情的陈奂生上城、你知道“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吗?;有展示中国风俗世情的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安塞腰鼓、水乡茶居、稀粥南北味;有歌颂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廉洁自奉、坦荡
6、正直等传统美德的苏武传、五人墓碑记、谏太宗十思疏、荆轲刺秦王;有关注平民的淳厚、善良与坚韧的老王、母亲这样的女人、当炉女;有对中国传统文学经典集中学习的宋词集粹、戏剧天地、唐诗集粹学生可从中强烈地感受到古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诵读和理解分析,共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强化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二、与时俱进的内容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以其高尚的人格修养,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可歌可泣的事迹,凝成了民族精神,再加上传统文化的经典创作,它们共同铸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之根,在教
7、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全国上下都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内任重而道远的改革、建设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地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包括培育和弘扬开拓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自由平等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等,我们要培育学生这种反映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时代精神,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所具有的非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除了内容方面,在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如果不能积极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也必然收效甚微。比如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楷模的引导作用对于中学生情感态度
8、价值观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经常会涉及一些代表人物,在人物的选择上应该注意,最好不要选择被主流媒体宣传过度意识形态味过浓、离中学生生活实践相距太远的人物,不妨选择一些在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影响深远、对其心灵有震撼作用、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的生活视野较近的或伟大或平凡的人物。拓展教学内容,适时引入鲜活的现实生活信息。在课堂上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注入新的内容,不拘泥于教材本身,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如2005年和2006年初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教师可以把有关故事纳入课堂之中,这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一个人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应承担起怎样的责任,以
9、坚强的民族精神挺起国人的民族脊梁。”又如“神六”发射成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学生们从这些当代精英身上感受到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明确了他们将来的努力方向。三、不露痕迹的方法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的过程,接受教育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于民族精神的培养也同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在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八荣八耻”、“祖国统一大业”这些思想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让学生把它们当作必须背诵的
10、作业来呈现给学生,那效果肯定会适得其反的,也就是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明确,受教育者认同并接受的自觉性和效果往往越差。比如:众所周知,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其准确凝练的语言是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我们除了采用涵咏默会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妨采用其它新的形式。2006年4月上海和伦敦开展中英跨文化交流项目,其中之一的活动是英国优秀诗歌走进上海地铁,中国古典诗歌走进伦敦地铁,每次乘地铁都可以看到车厢壁上的双语诗歌。教师可以拿出翻译成外文或中文的诗词,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汉语的精炼、准确以及审美性、蕴藉性,体味诗词营造的独特的氛围、境界,培养我们孩子热爱并认同与我们血肉相连的母语汉语,培养对民族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
11、、归属感,寻祖认根,饮水思源,说中国话,做有根的中国人。教师可以在原来文本的基础上,自然引申,达到拓展深化的效果。四、移情入境的方法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指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著名青年教育家窦桂梅认为,语文主题教学的内涵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文本所负载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个层面是指母语文化系统包含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底蕴;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成长与形成。在这里,民族精神是第二个层面,是内隐性的,与其它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交织在一起。但是由于它
12、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在教学实践中稍不留神就会变成意识形态化的狭隘的“文以载道”、政治训诫。情境教学谋求的是意象的相似性,即模拟情景与既定的教材情境或所要追求的民族精神的培养目标在意象上的共融性,或以虚见实,或以行传神,或以事体情,或描述勾勒,或渲染气氛,或设置场景,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汉语母语,情境教学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可以采用的形式简直可以信手拈来,比如:演讲、写作、辩论,也可以采用主题教学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以2008奥运会为主题让同学们相互合作,分头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话题资料,或演讲或
13、讨论或辩论,在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打造民族精神的同时,让学生的民族精神得到重新建构,民族精神得以升华。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工作本来就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宏大工程,具有全员性、长时间跨度的特点,是不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齐头并进,强调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民族精神教育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范畴。但是并非每堂语文课都必须生搬硬套、强加附会,使得民族精神成为一枚无用的标签。高中学生出于抽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阶段,语文教师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是要掌握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使民族情感教育在要求、方法、手段在保持其系统性、一贯性的同时,又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加深。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文字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了社会文明的精华,闪烁着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和拓展阅读,系统地、潜移默化地多方面渗入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这种渗透和熏陶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和灵魂,使学生逐渐认同和吸入本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妊娠合并梅毒护理病例讨论
- 岗前安全培训协议书8篇
- AIGC实战和智能体开发 课件 项目5 任务3 编写车牌识别程序
- 日记吃比萨饼200字13篇
- 颅咽管瘤的护理
- 水疗培训课件模板大全
- 离骚重点句子默写课件
- 2025年边缘AI算力分配算法考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AI+娱乐内容生成个性化习题(含答案与解析)
- 离断伤处理课件
- 2025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附其所属企业第一批社会招聘52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创新创业基础》 课件 第1章 创新创业概述
- 2025至2030中国开环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塑料海洋污染课件
- 民族宗教法规课件
- 校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农业科技学(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陕西西安工程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