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革命岁月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英雄。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由谁开创?你可曾记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让我们一起重温激情洋溢的革命岁月:红军战士不畏千难万险,跨过了万水千山,英勇豪迈;狼牙山五壮士不惧牺牲,唱响了气吞山河的壮歌,震天动地;开国大典的庄严时刻,成千上万的群众欢呼雀跃,热血沸腾;郝副营长舍己为人,为了孩子的明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感人肺腑;邱少云为了战友、为了战斗的胜利,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令人敬佩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的极好凭借。通过感受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七律·长征全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的伟大精神。2课时狼牙山五壮士本文写八路军某部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勇于献身的精神。2课时开国大典文
3、章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2课时灯光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灯光”与“火光”的联系。1课时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为了战友、为了战斗的胜利,在烈火中英勇献身的故事,赞颂了他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会革命者的崇高品质,了解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作用。1课时口语交际演讲学生拟定演讲题目,写演讲稿,在班上开展一次演讲比赛活动。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
4、以动作增强表现力。1课时习作多彩的活动借助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活动的作文。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写出活动的体会。2课时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感受课文中场面描写的作用,结合平时的阅读与习作情况展开交流。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平。2课时词句段运用体会句子中重复使用的字词的作用;学习不用“说”来描写人物的语言。书写提示学习书写时的注意事项;举办书写作品展览。日积月累积累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文名句。5 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会写“律、崖”等4个字。2.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3
5、.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1.会写“律、崖、渡、索”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与生字有关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交流阅读的收获。3.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七律·长征音乐,展示长征图片。导语:同学们,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歌叫七律·长征,看到的图片是长征途中的一幕幕情景。听着这样激昂的音乐,看到这些令人震撼的图片,大家内心有怎样的感受?我们先来看看一些作家和记者对长征的评价吧!它像一支鲜艳夺目的红飘带挂在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给
6、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 魏巍地球的红飘带卷首语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美埃德加·斯诺2.板书课文题目,进入本课学习。过渡: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长征胜利结束后,毛主席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结合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自学提示 大声朗读诗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 根据注释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结合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背景知识。
7、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大家讨论。2.汇报交流自学成果。(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七律 逶迤 腾细浪 磅礴 泥丸云崖 大渡桥 铁索(2)认清字形,区分容易记混、写错的字。(3)理解较难的字词。(4)学生介绍有关长征的历史事实,教师加以补充。(课件出示)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文体,指导朗读。(1)教师相机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明确: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诗有八小句,每句七个字。律诗的格律较严,字的平仄也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诗中四大句也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按照规定,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必须
8、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2)教师范读,读出诗句的停顿节奏。(3)学生根据指导再次读诗,注意节奏和停顿。(课件出示)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理清层次。(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思考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层(首联,第一句):总述红军不怕困难,把艰难困苦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第二层(颔联和颈联,第二、三句):讲述了红军在长征中“不怕难”的具体事例,承接上一层的内容。第三层(尾联,第四句):总结全诗,表达出红军长征胜利后喜悦的心情。四、课堂回顾,交流收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
9、中自己喜欢的诗句。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学案·”,“”)1.理解诗句,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教师提问,引发思考。导语:上节课同学们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谁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上节课的收获?生:我知道这首诗写于长征期间,当时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细读全诗,入境入情读明白。学习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
10、山只等闲。(1)指名读诗句,提出问题,质疑思考。你能说出诗中哪个词说明红军翻过的山多,涉过的水多吗?(万水千山)红军越过千山万水,历尽坎坷磨难,诗中用哪个字对此历程进行了高度概括?(难)面对千山万水的阻隔和千难万险,红军战士怕不怕?(不怕)你从哪里具体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不怕?读一读。(万水千山只等闲)(2)指导朗读,读中感悟。朗读指导:这两句诗是整首律诗的首联,首联是诗的总纲,应以高昂的语调、略快的节奏朗读。交流总结: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精神。)学习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指名读诗句,出示五岭的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五岭和
11、乌蒙山的险要。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红军要攀越的五岭,它们绵延数千里,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逶迤)这幅图是乌蒙山,它高大巍峨,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磅礴)那么“细浪”和“泥丸”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我也来画一画。(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理解诗意,关注写法。预设: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还可以引出七律中对仗的手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练。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生:“逶迤、磅礴”说明山之险,“细浪、泥丸”是说细小的浪花、小小的泥丸。从这几个重点词语中能看出红军战士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结合注释或课外资料理解。生:五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四省边境,乌蒙山在云
12、南和贵州两省交界处。通过查资料,我深深地体会到长征之路有多么艰险,感悟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精神。(3)指导朗读。朗读指导:这两句诗开始叙述长征的经过,节奏应较首联略舒缓。学习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指名读诗句,结合背景知识,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展示红军强渡金沙江的图片,教师边展示边解说。学生结合故事,说说对“暖”的理解。A.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心潮澎湃,暖洋洋)B.你们感受到毛主席与红军怎样的心情呢?(喜悦,欢欣鼓舞)学生谈谈对“寒”的理解。师:现在你们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词语?请写在诗句旁边。(心惊胆寒、惊心动魄、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等)你们又从
13、这个“寒”字中读出了什么呢?生:对泸定桥险恶自然环境的烘托;强渡大渡河的惊心动魄;对死去的英勇战士的悼念;体现出长征的惊险悲壮;体会到红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2)指导朗读,读中感悟。朗读指导:“云崖暖”“铁索寒”语调一扬一低,声音一实一虚,节奏一松一紧,处理为对比重音。“拍”“横”可适当拖长字音。学习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红军战士的心情?(喜;尽开颜)岷山,绵延千里,大雪覆盖,终年不化,可是红军战士却把翻越岷山看作一件欢喜的事,这是一种什么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指导朗读。朗读指导:最后两句诗展现出了
14、美好的前景,语调转高,要读得欢快、流畅,尤其是结尾的“尽开颜”三个字要一字一顿,高昂有力。2.整合全诗,概括画面谈感受。预设: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3.品读全诗,升华情感。播放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演唱会上七律·长征(濮存昕朗诵)视频,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激情个性地演绎情感。三、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15、丰富积累。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学案·”,“”)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长征好像是一个遥远的事情,怎样让学生感受长征的精神呢?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长征的资料、毛泽东的诗词,了解了一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我自己也收集了有关长征的视频,制作相关课件,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课堂教学安排中,始终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朗读,从读中去感悟红军战士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读中,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这首诗呈现的画面: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同时,在课堂上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让学生来说一说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1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暖”与“寒”的理解是诗中的一个重点,它暗示了红军智取金沙江的快乐与强渡大渡河的悲壮。在理解“暖”字时,本次教学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红军当时快乐的心情。理解“寒”字时,设计播放视频飞夺泸定桥,让学生说一说观后的感想,整个问题迎刃而解。本次教学中,我通过朗读欣赏、音乐欣赏、图片欣赏等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长征、学习朗读、体悟诗意。第二单元单元概述本单以“革命岁月”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精读课文分别是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略读课文是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七律&
17、#183;长征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痛歼了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的故事,表现了这五位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灯光通过回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
18、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定一个话题在班级里进行演讲,以此学习演讲的基本方法,提高演讲水平。“习作”部分要求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录一次多彩的活动。“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1掌握本单元重点生字、词语。2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背诵七律·长征。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4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
19、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记一次活动。5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能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6读句子,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学习用多种形式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7欣赏作品,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平,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8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重点1掌握本单元重点生字、词语。2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背诵七律·长征。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难点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记一次活动。七律·长征 2课时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开国大典
20、 2课时灯光 1课时我的战友邱少云 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 2课时语文园地 2课时5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首联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颔联承接“千山”,运用夸张手法,衬托出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颈联承接“万水”,在天气状况与心理感受的对比中显现红军的神勇无比。尾联以“尽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胜利。六年级的学生,对诗歌中所
21、包含的一些语体知识,如格律诗中的押韵、对仗等有过初步的体验。对学习诗歌的方法,如借助注释、利用插图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生活的时代与诗歌中所写的时代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文字、图片等资料来初步了解长征,结合历史背景了解诗歌的大意,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七律·长征一诗,要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先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背景,在把诗歌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然后指导学生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并通过借助图片、文字资料、展开想象等方法体会诗句蕴含的情感,读出诗歌的气势,最终达到熟读成诵,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2有
22、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3理解诗意,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句大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重点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难点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师:长征路线图;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有关影像资料。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相关资料。2课时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生字。2初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交流阅读的收获。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23、读全诗,读出磅礴的气势。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磅礴的气势。难点初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交流阅读的收获。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有句俗话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同学们知道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怎么走过来的吗?一路上都遇到了什么艰难险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毛主席的一首诗,走进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二、背景探寻,了解长征1师简要介绍长征的背景资料。2多媒体展示长征路线图及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影视资料。3学生谈感受。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体会节奏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生字,注意读音。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
24、学互评。5出示会写字,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律:“聿”横笔都从竖中线左侧起笔。崖:“山”扁宽,“厂”横短撇长,两个“土”上下排列。索:下面是“糸”,不要误写成“系”。6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四、再读课文,自主探究,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画出诗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句。2借助注释或通过查字典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3相互交流,质疑问题。(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4师点拨重点词句的意思。5学生汇报,说出诗歌大意。(
25、师适时评价并总结)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了长征的相关知识,理解了诗歌大意。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诗歌,巩固本堂课所学。第二课时1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2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重点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2抓住关键词句,概括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难点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生自由回答)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歌,去理清诗歌结构、品悟诗中情感
26、,读出诗歌气势。二、齐读课文,理清结构1全班齐读诗歌,划分出诗歌的结构层次。2两两一组相互交流,找出划分依据。3教师小结:这首诗歌是先总后分的结构。全诗都是围绕“不怕远征难”这一总领句而展开的。三、结合诗句,品悟诗中情感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作为诗歌的总起句,这句诗高度概括了哪些内容?(2)学生结合具体词句相互讨论。(3)师指导学生从“不怕”“万水千山”“等闲”等词中感悟首联的主要内容。2(1)首联总领全文,以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险山恶水和一切艰难险阻,以及红军面对这些艰难时的大无畏态度。那么,接下来的诗句又具体描写了什么内容呢?(2)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句
27、诗后面的六句话,用“”画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画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的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3学生自由读、体会。4全班交流。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板画帮助学生理解。)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的感觉吗?(2)哪里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不怕难?(腾细浪、走泥丸)你从中感受到什么?(3)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4)同学们,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仅仅是这两座山脉吗?实际上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这样巨大的山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何等艰难,可红军们的态度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生读)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板书:云崖 大渡桥横铁索寒)课件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看飞夺泸定桥录像,谈感受。(2)你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课件出示金沙江图。(暖。)面对这样险峻的金沙江,为什么红军感觉却是暖的?(教师介绍巧渡金沙江背景知识)听故事,谈感受。(机智勇敢) 有感情地读。(3)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你能读出两种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淘宝客服务工合同范本
- 购房协议没写按揭合同
- 淘宝店合伙合同协议书
- 违法辞退赔偿协议合同
- 甲方支付税金合同范本
- 自家管道维修合同范本
- 线下买家交易合同范本
- 车辆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部门经理劳务合同范本
- 绝缘电缆出售合同协议
-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带答案)
- 急性白血病课件
- GB/T 46142-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快速响应矩阵码应用指南
- 场景速写课件讲解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招聘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6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餐饮四个人合伙合同协议
- 人体十二经络系统解析
- 2025年巷道掘砌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交通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