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语文园地三课型语文园地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2. 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方法。3. 积累古诗词春日。教学重点积累朱熹的诗春日。教学难点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逐项说理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   )分钟出示:【课件1】(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交流平台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的前面为我们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要我们设计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一个是要我们详细介绍一处景点。你是怎样完成这两项任务的?2.

2、学生自由说。3. 教师小结:我们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没有必要把四份材料仔仔细细读一遍,而是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可以了。如果我们要做的任务是介绍太和殿这一处景点,则需要仔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4. 同学们再想一下,我们在学习竹节人时,如果你的阅读任务是“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你在阅读时应仔细阅读哪些部分呢?5.教师再次小结:我们要仔细阅读的是与制作和操作这种玩具相关的部分,对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一部分,就可以粗略地浏览一下。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做,出示:【课件2】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板书:阅读目的阅读方法)词

3、句段运用(一)看例子,仿写人物入迷的情景。1. 请同学们分别阅读情景描写的三段文字,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悟。2. 指名同学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谈认识,说说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情景,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分别点评,点拨指导。(1) 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一群同学围观竹节人搏斗的情景。这段先写了地点,然后从围观者人数之多、动作、声音、注意力等方面,写出了围观者围观时的情景,从侧面写出了竹节人搏斗的诱惑,或者说玩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乐趣。(2) 第二段文字描写的是后座同学看前面同学玩竹节人的情景,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是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想象

4、出玩竹节人是多么有乐趣的事情。(3) 第三段文字写的是罗丹忘我工作的情景。这段话中有对罗丹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还运用了想象和夸张。大量的细节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罗丹。4. 教师总结:写人物入迷的情景,要写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还可以用上夸张、想象。(板书:入迷表情、动作、语言)5.出示:【课件3】试着写一写人物入迷时的情景。(1)爸爸看电视或者看书入迷了(2)两位老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入迷了(3)美术老师画画入迷了5. 学生交换阅读,互相提提建议。(2) 学习用序数词逐项说明理由的表达方法。1. 学生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一段话,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的好处。2.

5、分组交流讨论:你从这段话中发现了什么?你认为用这种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3. 教师检查,指导:(1) 这段话讲的是人们认为的天体上的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作者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板书)的方式,把四个条件一一列举出来了。(2) 用这样的方式说明理由会使听众或读者觉得条理清晰,理由充分,说理性强,说服力大。(板书:说理)4.请同学们从下面两个选题中自选一个,用自己刚刚学到的方式讲出自己的理由。5.学生汇报,师生评价,主要评价依据:是否用上了刚学到的方式;理由是否充分,并且相互独立,与其他各项没有交叉或相容关系。日积月累一、指导预习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预习。(1)指

6、名朗读春日。(2)简介作者。(板书:朱熹)(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3.(板书:春日)解诗题。(“春日”的意思是在春天里)二、逐句学习,理解诗意1.出示:【课件4】“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滨:水边。全句的意思: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2.出示:【课件5】“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物。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全句的意思:那里风光无限,刹那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3.出示:【课件6】“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随意。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天的面貌。我国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全句的意思:

7、哪里都可以领略到春风的气息。4.出示:【课件7】“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三、欣赏诗句,体会意境1.诗中哪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万紫千红总是春。”)你能想象出作者当时看到的景致吗?(在春风的吹拂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2.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四、感情朗读,练习背诵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出示:【课件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

8、/千红/总是/春。2. 练习背诵。自由背,同桌监督。  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入手,思考根据任务选材料的问题,便于学生学习,从已有的知识基础得出新的认识。学生阅读三段文字后先自己感悟,看三段文字都描写了什么,然后教师点拨,让学生知道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人入迷时的情景的,更要知道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入迷程度,使学生在今后写作时学习细节描写,积累人物入迷的相关句段。师生共同评价,目的是让全体同学明确:说明理由、表达观点时,理由要充分合理,条理清晰,不含糊其次,不语无伦次。 按照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意欣赏诗句练习背诵这样的步骤安排对古诗的学习,符合古诗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9、,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累。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阅读目的阅读方法 入迷:表情、动作、语言 说理: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春日 朱熹教学反思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共有三项内容。“交流平台”的教学,是让学生逐步养成一个读书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了课文故宫博物院和竹节人的阅读任务,然后分别讲了根据阅读任务选用的不同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词句段运用”有两段内容,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自读感悟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相互评价”的顺序,学生在自己感悟的基础上很容易听懂老师的指导,认识上有了提高,练习卓有成效。“日积月累”栏目要求学生积累朱熹的春日,我安排了如

10、下的教学结构:自读预习理解诗句欣赏诗句练习背诵。学生在充分理解、学会欣赏的基础上,很容易就背下来了,可谓水到渠成。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日积月累”的教学时间仓促了一些,因为前面部分的教学占用时间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时间分配的问题。语文园地三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以学习伙伴交流的形式,围绕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有目的地阅读”展开,对这个单元课文中使用到的阅读策略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词句段运用”包括两项内容。一是通过展示人物入迷状态的句子,提示学生可以从动作、神态、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二是引导学生有条理、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

11、点。“日积月累”则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日。本阶段学生在阅读时,主要局限于词句水平,而不能进行选择性阅读,不能根据阅读目的舍弃干扰信息,提取有用信息来建构文本意义,不考虑阅读目的,只采用一种阅读方法。因此要进一步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最终能根据阅读目的和阅读的即时效果调整阅读速度。1学习有效利用材料的阅读方法,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课文的场景。2对入迷场景的描写缺乏观察,课前可引导学生观看节目表演或动画片,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情等。3学习古诗春日时,指导学生背诵学过的或者课外搜集的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知识与技能】1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梳理出“有目的地阅读”

12、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体会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3学习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背诵朱熹的春日,大致理解意思。【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懂得阅读时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从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背诵春日,感受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重点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能力。3能背诵春日,大致理解意思。难点1学会运用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入迷的状态。2学会运用“一是二是”这样的方法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教师:春

13、光美音频,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诗人朱熹的相关资料,了解春日的写作背景。2课时第一课时1学会根据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2学习观察和描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场景。重点学会根据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难点学习观察和描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场景。一、复习回顾,分享收获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三篇课文,从中你一定有所收获,谁来分享一下?(学生自由回答)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进入语文园地的学习,看一看哪些同学掌握得牢固,并且能够运用。二、学习“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学生说说自己选择的阅读任务及采用的阅读方法。(1)以竹节人为例展开交流。生1:我选择

14、的阅读任务是“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阅读时我特别留意了关于老师的内容,也就是关注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对如何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只是快速浏览,这样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抓住了重点。(2)以宇宙生命之谜为例展开交流。生2:我对火星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所以阅读时我重点阅读了关于火星的段落,而对其他内容没有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就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也获得了我想了解的知识。(3)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展开交流。生3:这篇文章太长了,要是全部读完得花很长时间。但如果我的阅读目的是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的话,就只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

15、三和材料四,而且对材料三只需要了解一些信息,如游览的进出口,材料四则可以结合材料一一起来看。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小结:读书时,同学们应该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材料。3以所学课文为阅读材料,再次进行阅读任务及阅读方法的训练。(1)确定阅读材料,出示阅读目的。阅读材料:开国大典一文。阅读任务一:我想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升国旗时的场景。阅读任务二:我想通过阅读感受毛主席的伟人风采。阅读任务三:我想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阅兵式的场面的。(2)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目的,分组交流,汇报阅读方法。三、学习“词句段运用”1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出“入迷”的例子。过渡:刚才上课之前

16、,我在窗外观察了一下同学们的状态。我发现,有些同学在入神地看书,有些同学在热烈地讨论问题,还有些同学在静静地发呆大家能有令自己入迷的事情,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当大家专注于某件事时必定能从中得到一种专注的快乐。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写一写“入迷”的情景。2出示描写人入迷的样子的词语,学生朗读。全神贯注凝神专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废寝忘食如痴如醉孜孜不倦 3.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自然过渡到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中。(这些词语都描写了人入迷、专注的样子或程度。)4默读课本上的语段,你觉得哪个情景写得最好?先朗读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情景,再分享你的理由。示例:第三个片段,作者通过“上前、后退、叽

17、里咕噜、闪着异样的光、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痴痴地微笑、轻轻地舒了口气”等关键词,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巧用“”“”,写出了罗丹修改塑像时的认真态度和投入。5教师小结:在刻画人物入迷状态时,可以采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6学生仿写类似情景,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写得好的语段。(1)播放一段人“着迷”的视频,让学生用三到五句话来描写视频中人物入迷的状态。(2)想一想:班上的同学都是什么迷?书迷?体育迷?画画迷?你一定能找出一两位对某件事情着迷的人。试着回忆一下类似的情景,写一写你的同学。7请几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语段,在班上评一评、议一议。四、课堂回

18、顾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语文园地第二课时1学会用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的方法表达一个观点。2学习古诗春日,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春日美景图,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重点学会用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的方法表达一个观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春日美景图,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你想养一条小狗,而妈妈却以小狗会打扰你的学习拒绝了你,你打算怎么说服妈妈呢?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你的理由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园地,学习有条理地表达一个观点和古诗春日。二、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1研究课本上的例句,发现表达方法。教师:

19、这句话摘自宇宙生命之谜,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告诉了我们天体上存在生命至少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之间用分号隔开,表明没有主次之分,缺一不可。以这四个条件为基础,科学家们一一排除了不可能具有生命的众多天体。大家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一是可以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二是可以把理由表达得很有序,条理分明。)2师生交流其他类似的表达方法。示例:我认为我们应该少待在室内,多参加户外运动。因为参加户外运动有很多好处:第一,多呼吸新鲜的空气,适量的运动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健;第二,在户外能结识更多的朋友;第三,在户外运动时能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让我们观察到身边的美;第四,劳逸结合,这样我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3结合课本给出的话题,讨论“说话”的重点和注意事项。(1)竞选班级体育委员明确:因为是竞选班干部,所以给出的理由要有说服力,要从自身的能力、品质、决心等方面来说。表述时语言要简洁,要抓住重点。(2)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明确:因为是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请求,且对象是妈妈,所以请求时语气要柔和,要有理有据,还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谈,因为妈妈同意自己放学后踢足球的前提肯定是不能耽误功课。4自由发言,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来陈述理由或表达请求。三、学习“日积月累”1创设意境,释题入情。(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