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海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一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11上海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一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11上海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一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11上海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一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11上海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一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上海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一文言文阅读(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9.上述文字的作者是 (朝代) (人名)。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 A、“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祖祖辈辈的情况。B、“设酒杀鸡作食”变现了桃花源人热

2、情好客。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明桃花源人的单纯。D、“不足为外人道也”写出了桃花源人的善良。(四)阅读下文, 完成1215题(12分)刘备纳贤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瓒。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注释】中山靖王:西汉景帝时刘胜被封为中山靖王。公孙瓒:东汉

3、末公孙瓒割据幽州与袁绍对抗,兵败后自焚而死。卢植:汉末名士。徇:这里是夺取的意思。平原:国名。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顾自见其耳( ) (2)喜怒不形于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因以为平原相 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少孤贫”中的“少”是小时候的意思。B、“少言语”中的“少”与“山多石,少土”中的“少”意思相同。C、“备少与河东关羽”中的“少”与“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中的“少”意思相同。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少”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中的“少”意思相同。15.(1)从文中内容推测,刘备“纳贤”的目的是 (2)刘

4、备与关、张二人关系非同一般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分条回答。 (三)9晋 陶渊明(2分,每空1分) 10.(先世)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没再从这里出去(3分, 得分点:省略的主语、“妻子”、“邑人”、“绝境”、“焉”等处错、漏一处扣1分,扣完即止) 11. B(3分)(“先世”是“祖先”的意思,该句交代了桃花源人来桃花源的原因;“不知”一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外人长时间间隔的情况;“不足”一句写出了桃花源人对外人怀有一定的戒心)(四)12(1)回头看(2)表现,表露(2分,每空1分) 13于是(“就”)用(或“让”“给”“使”)(他)担任平原相(2分,得分点:“以”、省略

5、的部分) 14.D(说明:前者是“缺少”之意,动词;后者是“少量”之意,名词)(3分) 15(1)实现自己的大志(2分) (2)一是晚上同寝;二是在众人面前,关、张对刘备十分恭敬;三是听从刘备指挥,不避艰险。(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

6、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本文选自西汉_ _(人名)编订的_ _ _。(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这句看似平淡的交待,为下文邹忌的“三问”做了铺垫。B、“朝服农冠,窥镜”句中的“窥”字,暗示出邹忌很不自信,所以只敢偷偷照子。C、邹忌妻子的回答,语气肯定,毫不怀疑,下文的“私我”与之相应。 D、“妻”、“妾”和“客”对邹忌的赞扬和邹忌见到徐公的切身感受形成反差,从而引

7、 发了邹忌的思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甘戊使于齐,渡河。船人曰:“河水狭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函,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说苑杂言,有删改) 注:骐骥騄駬:指良马。 斤斧:刀斧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甘茂使于齐( ) (2)说千乘之君( )1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假如它们捕捉老鼠,还比不上小猫 B、假如它们捕捉老鼠,曾经比不过小猫 C、让它们捕捉老鼠,

8、还比不上小猫 D、让它们捕捉老鼠,曾经比不过小猫14、根据文章,甘茂剑齐国去的任务是 (摘录文中语句回答)(2分)15、甘茂的一需话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3分)(三)(8分) 9(2分,每空1分)刘向战国策 10.(3分)第二天,徐公来访(或:来到邹忌家),(邹忌)仔细打量他,自认为比不上徐公英俊(“漂亮”亦可)。(关键词:“明日”,“孰”。补出主语) 11.(3分)B(四)(12分) 12.(4分,各2分)(1)出使 (2)说服(游说、劝说) 13. C(3分) 14(2分)为王者之说(“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亦可)。抄错1字扣1分,至多扣1分;若答成“能为王者之说”,扣1分;只答“说千

9、乘之君”不扣分。 15.(3分)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有长处和短处。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致意 思对即可)(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本文选自国别体史书_ _。(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对本选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写了大王受蒙蔽的程度。 B、第二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C、第三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D、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直率的贤臣和虚心的明君这两个人物形象。(四)阅读下文,完成17-15题(12分)读书佐酒(元)陆友仁苏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岳父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窥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

11、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注释】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率(l):标准。 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好饮酒 好: (2)遽抚掌曰 遽:_ 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窥之。 1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读书佐酒”的意思是指边读书边喝酒。 B、从子安读书习惯中看出他读书的全神贯注。C、从岳父“深以为疑”到“大笑”的变化中可看出

12、他对苏子美饮酒的赞赏。D、从苏子美两次为张良“满饮一大白”的举动中看出他对张良的赞美之情。15、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 、 _人。(2分)(三)课内文言文(8分)9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2分)10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实在太厉害了。(关键词:蔽、甚各1分,句于通顺1分)(3分)11. C (3分)(四)课外文言文(12分) 12(1)喜欢 (2)立即,赶快(每格2分,共4分)13杜祁公很怀疑这件事,派家中的晚辈秘密偷看他。(关键词:使 窥 之)(3分)14B (3分)15豪爽(1分) 爱喝酒 好读书(1分,两者写到1点即可)(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

13、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14、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上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翻译)(3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第2段描写桃花源的宁静祥和,展现了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B、第3段叙述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表现了桃花源良好的社会风尚。C、第5段补叙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只是人们的幻想。D、文章叙述武陵人探访桃花源的故事,表达

15、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雏雀逐猫窗外有枣林,雏雀习飞其下,一日,猫蔽身林间,突出噬雀母,其雏四五,噪而逐猫,每进益怒,猫愤攫之,不胜,反奔入室,雀母死。其雏绕室啁啾,飞入室者三,越数日,犹望室而噪也。【注释】出,出去。 攫,抓取。1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 (4分)每进益怒( ) 不胜,反奔入室( )13.对文章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那些小麻雀绕着屋子哀愁地直在叫,每天三次飞进屋里寻找猫。B、那些小麻雀绕着屋子啁啾的叫个不停,多次飞进屋里去寻找那只猫。C、它的小麻雀绕着屋子啁啾的叫个不停,多次飞进屋里去寻找猫。D、它的小麻雀绕

16、着房子啁啾的一直在叫,每天三次飞进屋里去寻找猫。(三)9晋 陶渊明10村中其他的人都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做客(关键词:余、 延、其)11C(四)12(1)上前 (2)前进取胜胜利战胜13.B 14.叫着向猫进攻 不停地寻找猫报仇15.愤怒(痛恨、搏击) 思念不舍(依恋)(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9-11题(8分)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9庄子是_时期的哲学家;上

17、文节选自_。(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吾将曳尾于塗中_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持竿不顾”说明庄子对人的态度傲慢。B“吾将曳尾于塗中”表明庄子婉拒楚王之请。C庄子拿神龟打比方是想表明自己恬淡的心志。D本文表现了庄子逍遥无为、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四)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吴季子挂剑墓树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则徐君死,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不受。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注】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季子:春秋吴国的公子季里礼。西聘晋:出使西去晋国。过徐

18、君:拜访徐国的君主。嗣君:徐君的儿子,继位为徐国国君。嗣,继承。带:佩挂。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徐君观剑( ) (2)然其心许之矣( )13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季子拿剑挂在徐君墓那棵树上就离开了。B、季子拿剑献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就离开了。C、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D、季子就把剑带到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14徐君见到宝剑很想要,季子暂不给他是因为 _。(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15这个故事说明了季子是一个 的人,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三)(8分)9(2分)战国(1分)庄子·秋水(庄子)(1分)10(3分)我还是宁愿(像

19、龟一样)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巴里)11(3分)A(四)(12分)12(4分)(1)观赏(看)(2分)(2)答应(应允,许诺)(2分)13(2分)C14(2分)季子为有上国之使15(4分)讲诚信(讲信用,诚信) 心里答应过给徐君宝剑,出使归来后兑现了承诺(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节选)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

20、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说,使与书俱。9选文作者是_朝的 (人名)。(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1作者写本文的真正用意是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焚庐灭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茨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粟盐酪具,无仰于人。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 一旦被酒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怒,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怅无所归。龙门子唁之。男子曰:“人不可积憾哉!予初怒鼠甚,见鼠不见庐也,不知祸至于此。”【注】结茨(cí):编结茅草。 菽粟:

21、指粮食 仰:这里有“靠”的意思 被:遭,受。 这里是“醉”的意思。 伥伥:迷茫、失意的样子。 唁:对别人有不幸表示慰问。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 结茨为庐 ( ) (2) 菽粟盐酪具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前老鼠成患,每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又叫又咬直到早晨。 B曾经担心老鼠,白天就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叫个不停直到早晨。 C曾经老鼠成患,白天都成群结队地行动,夜晚又叫又咬直到早晨。 D从前担心老鼠,每天成群结队地行动着,夜晚叫个不停直到早晨。14文中男子“焚庐灭鼠”的根本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5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3分

22、)(三)课内文言文(共8分)9清(1分) 袁枚(1分)10.(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后在梦中还出现我向他借书的情形。(3分)11勉励年轻人应该珍惜年少时光,勤奋学习(3分)(四)课外文言文(共12分)12(1)修建(2分) (2)具备(2分)13C(3分)14.“男子积憾之”(2分)15做事要学会克制,懂得三思而行。(鲁莽从事要不得)(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吴广素爱人,士

23、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9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_体通史_ _。(2分)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_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陈涉少时与佣者的一番对话表现出他不甘久居人下,以“鸿鹄”自许的心态。B吴广善于利用士卒对他的爱戴之情,又选择以将慰酒醉作为起事的时机,足见他的头脑过人C陈胜的动

24、员,既冷静剖析了现实处境,又有充满信信心的激励,显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D陈胜、吴广杀死两个将慰的举动,彻底斩断了这批士卒的退路,是促使他们起义的关键。(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贾岛)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韩驻久之,曰:

25、“敲字佳。”遂并辔归。【注】蹇:跛驴,张盖:打伞,横截:横穿,天衡:京都的大陆。素:拘囚12.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1)方思属联 ( ) (2)后复乘闲蹇访李凝幽居( )13. 对文中翻译句子画线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伸出手作出一副仔细琢磨的样子,旁边的人看到都很惊讶。B他伸出手作出推门和敲门的样子,旁边的人看到都很惊讶。C他伸出手作出一副仔细琢磨的样子,看到旁边有人时很惊讶。D他伸出手作出推门和敲门的样子,看到旁边有人时很惊讶。14. “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1)_ _ _(2)_ _ _15. 请结合“韩驻久之,曰:敲字佳”一句中具

26、体的描写分析韩退之的人物形象。(2分)_(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9纪传(1分)史记(1分,不写扣1分)10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羞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一个分句1分,共4分。加黑加粗处为得分点) 11D(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 -15题(12分)12(1)正,正在(2分)(2)趁(2分)13B(3分)14(1) 为琢磨诗文被关一晚,足见贾岛对治学的专注与痴迷。(2) 与后文韩愈对贾岛的不同态度形成对比,表现出韩愈的宽容、惜才(答到任意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第2点答到对比即可)15“驻久”反映韩愈思考、琢磨了很长时间,“敲字佳”是他反复斟酌后得出

27、的结论,可见他与贾岛一样,对于学问肯钻研又痴迷。(大意接近即可,结合关键词1分,结论1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9下

28、列关于上文的介绍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墨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作者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墨翟。 B“吾义固不杀人”中的“固”解释为“固执”,表示态度的坚定。 C上文主要通过人物心理和动作的描写表现墨子善于论辩的政治才能。 D墨子连用五个“不可谓”揭露对方言辞的矛盾和虚伪,最终使之折服。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1墨子在和公输盘的论辩中,使对方理屈词穷,彻底折服。请你说说墨子这个人物的特点(至少写出两点)。(4分) 墨子:_ 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2分)终不知车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腐而

29、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犬败,终不知其车也,学者之患亦然。 注释:越:越国。 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诸:相当于“之于”。 相属:一个接着一个。 绐(dài):欺骗。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效而为之者相属( ) (2)及寇兵侵其境( )13对文中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但是想到他的家乡没有车,所以用船装回

30、去就可以向别人夸耀了。 B然而认为他的家人从没见过车,(他就)可以用船运回向他们夸耀了。 C然而因为他的家乡从未曾有过车,(他就)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 D因为他的家里从来都没有过车,所以用船装刚去并向他们夸耀。14文中造成“终不知其车”的原因是_ _。作者认为“学者之患亦然”,是在告诫人们做学问应该 。(6分)。三)(8分) 9(2分)D(A项中墨子应该是墨家经典著作,墨翟是墨家的创始人;B项“固”应该解释为“本来,从来”;C项中主要是人物对话描写。) 10(2分)你崇尚仁义不肯帮助我去杀死一个人却甘心去杀死很多人,不可以说是明白类推的道理。(注意“而”的解释,以及“义”、“类”的解释。)

31、 11(4分,每点2分)善于论辩、关心国事、巧譬善喻、以理服人、富有智慧(写出两点即可) (四)(12分) 12(4分,每个2分)(1)模仿,仿效 (2)到,等到时 13(2分)C 14(6分,每空3分)不懂装懂,盲目模仿;自以为是,凭主观判断事物(答到一点,意对即可)要实事求是;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要清醒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说到一点,意到即可)(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醉翁事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3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9本文中的“太守”指的是_(朝代)_(人名)。(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1.这段文字借醉翁亭的环境和命名,表达了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九石弓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试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

33、。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齐宣王好射( ) (2)左右皆试引之(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 B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 D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14.大臣都说“此不下九石”,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齐宣王之“悲”在于 。(3分)(三)(8分)9(2分)北宋(宋)欧阳修10.(3分)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开翅膀一样的紧靠泉边的亭子,那就是醉翁亭。11(3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寄情山水之乐(四)(12分

34、)12(4分)(1)喜爱 (2)拉 13(3分)B14(2分)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15(3分)被大臣们的美言所惑,没有自知之明(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曹刿论战一文选自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一鼓作气 11.从选文看,对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庄公能亲自部署指挥战斗。 B鲁庄公在作战时能采纳曹刿的正确战术。 C曹刿把握了“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让鲁国军队进攻。D曹刿指挥鲁国军队在敌方“辙乱”“旗靡”之时乘胜追击。(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 “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节选自随园诗话) 【注释】曹练亭:曹雪芹之父。 织造:清代的一种特殊官职,主要督理向朝廷供奉的纺织事务。 陈鹏年:任太守时曾遭人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