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一中、汨罗一中联考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地图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如图是长沙汉马王堆出土的绘制于公元前2世纪的长沙国南部驻军图,由此可以推断该图()A. 材质上必定为纸张地图B.主要反映今长沙地区的驻军概况C.体现此时中央集权强化D.体现了汉朝中央与地方的博弈2. 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二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见,清初()A. 农村集镇发展迅速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城市功能不断完善D.农耕文明渐趋衰落3,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
2、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区和港澳地区采取的是不同的政策, 要求运用所学解读表格信息。【解答】A.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则只能体现在香港问题上,故排除A。B. 设立民族自治区,是考虑到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国情,也是从我国各民族历史实际 情况出发的产物,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的产物,体现了从 实际出发,设立特别行政区是充分考虑了港澳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他们体现的共同的 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故B正确。C.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是一国两制的理念,故排除C。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
3、繁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念,故排除D。4. 【答案】D【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家庭经营收入,故选A;表格信息仅有农民的收入变化,没有城镇收入变化,无法说明差距是否缩小,排除B; 表格信息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排除C;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83-1989年,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而且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工 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结合所学内容内容可知这一阶段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民收入多元化,故选D。故选:D“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联系所学改革开放的内容和影响作答。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
4、的能力,历史 解释的素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素养,家国情怀素养。5. 【答案】D【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出产业结构的改变。B. 材料体现不出人文主义精神的作用。C. 政治制度不是城市化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才是。D. 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材料的能力。6. 【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 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主要有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五四运动
5、,故正 确;辛亥革命发生在一战前,故错误;十月革命发展在一战期间,故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五四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唤醒 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儿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 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本题为基础题,考查五四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 【答案】C【解析】根据“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可知这体 现了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兴起主要和二战后美国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经营 者革命的推动有关,故选C;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主要是社会经济
6、结构变化的结果,而非阶级划分标准发生变 化,排除A;科技革命和经营者革命的推动使新中产阶级开始居于主导地位,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o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考生可结合材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 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8. 【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反映的是主权在民,这就否 定了主权在君,即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完全照搬美国政治体制,
7、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 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政体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故D项错误。故选:Ao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需要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解题的关键 信息是“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本题考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 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 南北分开录取无法体现科举制的客观公正性,故不选AoB. 题干体现不出专制制度的专制性特征,故不选BoC. 南北
8、分卷,照顾到地方差异,随着唐朝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北方的士族逐 渐衰落,学术文化也被南方超越,所以南北分卷有利于维护北方士族的地位,故C正确。D. 科举制与维护民族融合无关,故不选D。故选Co10. 【答案】C【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本质,排除A项:B. 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C. 根据简文翻译,大意为:对禁苑中的一些破坏力比较大的野兽,如豺才狼等允许百姓 猎杀;百姓的犬不慎跑入禁苑中,如果没有捕猎小兽就不能猎杀。这些律令根据现实的 不同需求赋予执法者一定的灵活性便于法律的推行实施,C项正确;D.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的激化,排除D项。故选:C。本题主
9、要考查的是秦朝的统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答和对相关知识的准 确掌握。本题主要考杳的是秦朝的统治,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11. 【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铜钱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百姓仍习惯于使用元朝纸币,认为铜钱有 诸多不便,于是朱元璋决定恢复用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经济形势影响货 币政策,故D正确。A说法不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依据材料“于是朱元璋决定恢复用钞”信息可知C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明朝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铜钱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百姓仍习惯 于使用元朝纸币,认为铜钱有诸多不便,于是朱元
10、璋决定恢复用钞。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难度适中。12. 【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明朝的人I I普查暂时以元朝的户籍为准,并且由户部在普查的基础上 制订户籍,由户部保存,“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可见政府重视对经济活动的控 制,故B正确;材料中国家对“诸色户计”严加控制,可见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没有松弛,排除A; 由材料“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可见户籍政策的变动没有开放性,排除C; 材料没有比较私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信息,排除Do故选:Bo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凡军、民、医、匠、阴
11、阳诸色人户,许 以原报抄籍为定,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安定人心、巩固统治,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大抵 注重在政治、经济的等方面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在经济方面,除了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之 外,还注重控制经济活动。13.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 题,为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提供范例,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因此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 故D项正确;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只是基本解决温饱问题,A项中的“丰衣足食”说法不符合史实, 排除;B项说法夸大了袁隆平发明的作用,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不是袁隆平科技发明的主要影响,排除
12、。故选:D。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影响。本题考查袁隆平科技发明及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4. 【答案】D【解析】题干显示苹果手机的部件有不同国家生产,明显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故D 正确。题干没有体现苹果手机销售的信息,无法体现贸易情况,故排除A。题干涉及国家较多,B不能体现,排除。C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对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5. 【答案】C【解析】中美将会
13、是新一轮科技潮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竞争对手,于是美国对中 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主要是因为美国想减缓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速度, 实质就是大国竞争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故答案为C。A项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出中美之间的竞争,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中美之间不存在冷战,排除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博弈一说无从体现,故排除D。故选:C。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美国肯定是第一梯队。中 国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 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
14、史解释等素养。16. 【答案】A【解析】从图表信息可知,19世纪中期,中国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从时 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化水平,反映了 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故A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中西方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故B错误;材料中看不出,谁是主动谁是被动的,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中西方农村人口对城市化的态度,故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第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的能力.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科学 技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
15、促进了美、 俄、德、意的革命、改革,拉开了欧美实现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初步形成;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 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本题属于中档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的能力.从图表信息可知,19世纪中期, 中国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从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 化水平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化水平,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17. 【答案】【小题1】隋唐: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 源,有利于阶层流动;选拔方式公开公平,缓和了社会矛盾;选拔权由地方集中到中央,
16、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吏的素质,有利于巩固统治。北宋:以加强君权的措施为例:设 置中书门下负责行政权,枢密院执掌军政权,三司掌管财政权,从而实现官僚体系内部 的权力制衡。以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为例:派文官做知州,通判负责监察,转运使掌财 赋,地方精兵强将抽调中央,从而实现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小题2】特点: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形成;受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影响;选拔与考核方 式比较完备:重视任用对民国和国民革命有特殊贡献的人;与国民党关系密切。评价: 是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尝试,有利于政治稳定,为后世提供借鉴。但是突出国民党 一党地位,容易造成政治腐败、专制独裁。【解析】(I)本题考查科举制和宋朝加
17、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隋唐:根据 材料“通过选举制度以及相应的文化,官员选拔的金字塔居然将整个社会联结到一起, 并且利用选举保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并结合科举制的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北宋:结 合所学宋朝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特点:根据材料“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 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这是我国引进西方近代文官制度、 建立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重要尝试”“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 和铃叙” “'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 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政府公职人员必
18、须加入国民党”逐条提炼信息作答。评 价: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特点分析作答。本题考查主要考查中国占代和近代的选官制度,侧重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 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18. 【答案】【小题1】原因:中西交流的开展(近代中国与世界联系逐渐加强);近 代工业、教育、交通运输发展等的推动;近代城市发展的影响;思想观念的转变。【小题2】局限:材料一为学者的研究,但仅关注大城市和部分相关行业,缺乏更加广 泛且充分材料作为佐证。材料二为回忆录,带有主观性,需要加以甄别。特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一小问要结合
19、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 化的影响因素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展的表现和特点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学生要有较强的 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19. 【答案】【小题1】变化:对富人的征税减少,对工人的福利政策也大幅度削减。 原因:20纪七八年代资本主义困家出现经济“滞胀”的局面;福利政策使得政府财政 支出过大。实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小题2】20世纪80年代由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款;企业在纳税后,自负盈亏,这是 国家与国企之间以法律为依据、稳定的利润分配关系。满足了国家、企业、员工的利益 要求,顺应了改革的潮流,促进
20、了城市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国家建立以分税制 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体制;这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需要,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国际地位。21世纪初 实行减税降费政策,这是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调整; 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进步激发市场活力,为改革发展注入新 动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关税与个人所得 税制度。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西方国家税收和福利政策的特征和演变历程来分析;第二 问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税收政策的变化历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方现代社会
21、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 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0. 【答案】根据“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 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可得出主题 为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论述时,可从新中国建立初期推行的一五计划,为 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的角度概括。也可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产生的影响进行概括。还 可以从罗斯福新政中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角度进行理解概括。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示例一: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实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22、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 定了初步基础,新中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稳定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斯大林 模式中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 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摆脱了经济 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所以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或示例二:弱化政府的干预有利于经济发展。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转变职能,政府减少行政干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苏联(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也是弱化政府干预,市场活力得到提升,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 联赫鲁晓夫、
23、勃列日涅夫改革过程中均出现政府权力下放,市场活力相对提升的现象;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后,各国纷纷对市场放权,弱化 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促成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所以政府干预一定程度弱化有利 于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经济建设,要求学生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 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学 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
24、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4.如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变化情况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年份农民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其它收入数额(元)比重(%)数额(元)比重(%)数额(元)比重()198331022873.55818.7247.7198854540373.911821.7247.7199392167873.619521.2485.219982160146667.957426.61205.6A. 创办乡镇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B. 家庭联产承包的推广缩小了城乡差距C. 农村
25、经济发展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D.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民收入多元化5. 1880年,伦敦人口为90万,巴黎人口为60万,柏林人口为17万,到了 190()年,这些数字分别增至470万,360万及270万。格拉斯哥、维也纳、莫斯科及圣彼得 堡的人口也都超过10()万,另有16座欧洲城市的人口超过5()万。人口的变化反映 出()A. 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B. 人文精神推动了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C. 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城市化的决定因素D.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6.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曾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
26、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与法国总督观点相符的史实有() 辛亥革命之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十月革命后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五四运动为争取中华民族权益而斗争 甘地在印度领导了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 B. ®®C. (2X3)D. ®7. 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口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 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 导地位”的原因是()A. 新旧中产阶级划分标准的变化B.福利国家的普遍建
27、立C.科技革命及经营者革命的推动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8. 下列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A. 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9. 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木地化”特色高考录取制度总会成为吐槽主题。其实这种类似按“分地而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后,那时由于南北政治, 经济差距拉大,导致科举结果南北中试者人数失衡。为此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开始实 行“南北卷”,南北分开录取。南北卷的做法()A. 体现了科举制的客
28、观公正性B. 典型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专制性C. 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D. 其合理性在于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统一10. 1989年,在湖北云梦龙岗六号秦墓出土了一批秦代简牍,其内容多与秦人法律相关,以禁苑类律令最为详备,如表,其体现出秦律()二八时来鸟,黔首其欲弋射典(ruan,弱,与“强”相对)兽者,勿禁 请取禁中豺狼者毋罪黔首犬入禁苑中而不追普及捕兽者,勿敢杀A.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本质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立法严密但不缺乏灵活性D.法律严苛激化了社会矛盾11. 洪武初期,市面上主要流通铜钱“洪武通宝”,然而因铜料极端缺乏,铜钱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百姓仍习惯于使用元朝纸币,认为铜
29、钱有诸多不便,于是朱元璋决定 恢复用钞。这反映明初()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铜币C.百姓习惯决定货币政策B. 铸币工艺水平有所下降D. 经济形势影响货币政策12. 南宋开始盛行以职业划分户种的做法,到元代发展为“诸色户计",各色职业户均要向官府提供不同的劳役。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凡军、民、 医、匠、阴阳诸色人户,许以原报抄籍为定,不得妄行变乱。违者治罪。”这反映 出()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B.政府重视对经济活动的控制C. 户籍政策的变动具有开放性D.私营手工业己占据主导地位13. 2008年5月4日江门日报刊载“墨顽童”钟志明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被网民广泛
30、传播,传为一时佳话。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A. 实现了人类的“丰衣足食”B. 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C. 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D.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4. 如图是一部iPhone手机设计、生产完成情况。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世界()A.贸易自由化 B.经济区域化 C.政治一体化 D.经济全球化15. 美国科学界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基因工程、AI (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 划、中国智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 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A.高科技引领中
31、国的可持续发展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16. 阅读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分析中西方在城市化上的差异主要表明()国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 1 80048%52%法国(1851年)约 3 60075%25%中国(1851年)约 43 20089%11%A. 在城市化上,工业文明明显优于农业文明B. 中西方在城市化上走明显不同的道路C. 在城市化I:,西方是主动的,中国是被动的D. 中西方农村人门对城市化态度不同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17.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官僚体制从秦汉起,就成为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 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制度,正如很多人指出 的那样,中国政治的中心可以归结为选举。通过选举制度以及相应的文化,官员选 拔的金字塔居然将整个社会联结到一起,并且利用选举保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二 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宏观上表现有行政、监察与军事上的三权分立,微观 上有相权的分割和每个部门的权限细分,以及与各个部门之间权限的模糊和相互渗 透。一一摘编自张鸣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随着考 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
33、务员制 度逐渐形成。这是我国引进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建立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重要 尝试。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铃叙(指按资历或劳绩授官或升 迁)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牲叙。1935年 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 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规定,政府公 职人员必须加入国民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督促研究党义,随时介 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摘编自姚琦论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等(I)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隋唐官僚选拔制度是怎样“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的”
34、。 举例说明北宋时期如何实现“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后,伴随中西交流的大规模展开,钟表开始作为生活用品 在市面流通。1862年,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钟表对学生作息做出精确规定,此后, 各大学堂相继仿效。1876年正式通车的吴淞铁路,诞生了首个列车时刻表。1880 年代后,钟点时间己被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近代企业普遍使用。同时,上海 等地的政府机关开始对上下班实行精确的时间规定。到1890年代,钟表在城市的 洋行、娱乐房、茶馆等商业机构中,也已被广泛使用。20世纪初,座钟
35、与手表作 为时髦的象征已经进入普通中产家庭与内地城市。-摘编自封磊晚清都市钟点时间的社会化及其现代性材料二:1893年我在乡村 私塾读书时,时钟是很难见到的。家塾里当然没有钟时间是靠口昌来计算的。我 的父亲因对西方机械技术感兴趣,1895年在书房置办一座时钟。每当整点报时时, 却被当时家里的雇工及村民视为“鬼在作怪”。在乡村,时钟实际上并不必要,因 为在乡村里,时间算得再准也没有用处。早两三个钟头,迟两三个钟头乂有什么关 系。乡下人计算时间是以天和月为单位的,并不以分或小时来计算。-摘编自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钟表在中国推广使用的原因。材料一
36、和材料二对于探究晚清中国人接受钟点时间观念,分别有何局限?据此指出 晚清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罗斯福新政以来,西方各国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出“取富济贫”的政 策,构建社会福利制度和征收高额累进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然而,20世纪80年代 以来,西方各国政府推行向资本倾斜的税收和福利政策,减少对富人征税.例如, 1981年美国对收入最高的公民征收的所得税可达75%,而1989年则降到33%。降 低税率、削减福利成了里根政府的关键词。由于削减福利,在美国常年有400()万 贫穷工人,工资极其低廉,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随时会被解雇。他们朝不保 夕的处境换来了里根时期的经济繁荣。摘编自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向研究材料二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前,国家和国营企业的分配关系主要是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为规范国家和企 业的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款,实 行“利改税”。企业在纳税后,自负盈亏。国有企业的利润中,先征收一定比例的 所得税和地方税,税后利润再在国家和企业之间分配。改革财税体制,是用经济手 段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从1994年起,国家进行财税、金融等方面的重大改 革。至1997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体制框架 初步形成。国家建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南宁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培训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文物保护与修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战争与社会心态能力评估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研究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市场管理师文化产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经理职业资格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 2025年未来医疗健康管理模式探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微信营销策划实践能力测评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写作培训课件
- 中国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十五五林业建设总结和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思路-0-图文
- 财务分析入门从零开始学
- 2025年航拍无人机驾驶员(五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秋冬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与发展
- 生父母或监护人同意送养的书面意见
- 钱大妈合同协议书
- 育苗基地转让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