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B哲学体系
2、日益完整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崩坏,人事混乱,故儒学把“王天下”的解释从“天命”转移到了“人事”上,而到了西汉时期,国家已经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国家亟需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意识形态建设,由此儒家又适时地调整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将“王天下”的解释从“人事”转移回了“天命”上,因此“王天下”的解释历程很好地诠释了儒家因时而变的创新意识,故选D;儒家取得正统地位是从西汉开始的,因此不断加强的说法无从谈起,排除A;儒家主要讨论的是社会关系问题,其并未形成过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排除B;C项无法解释儒家对“王天下”的解释从“天命”到“人事”的转
3、变过程,属于片面解读,排除。2王培华认为,政治家讲正统,体现了政治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有作为的政治家以统一中国为己任;史学家讲正统,体现了史学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史家不断以正统观念编撰正史或改编史书,正史成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这里的正统论的实质是A思想的大一统B君主专制的确立C郡县制的实现D农耕经济表现【答案】A【详解】根据“以正统观念编撰正史或改编史书,正史成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可得知,正统论是强调政治上的大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文化史学上的大一统一,其实质都是思想上的统一,A正确;BC项都只是政治统一的表现,不符合题意;农耕经济是正统思想的经济基础,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4、。3宋代的理学家在认识论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佛家的现世禁欲主张加以发挥;而明末一些儒学者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反映了()A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B从贵族化走向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D理学认为思想发展都是时代性的产物【答案】C【详解】“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现世禁欲,但是明末一些儒学者肯定追求财富的正当性,这种思想的变化是因为明末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的,C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儒家思想的变化,与市民文学无关,排除A;明末儒学主流依然是程朱理学,而且从题干无法判断出儒学发展趋势,排除B;理学并未提出“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主张,排
5、除D。4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提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者,理之依也”。上述思想A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B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D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答案】B【详解】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王夫之的主张体现了唯物主义,这些思想启发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式,B正确;黄宗羲和王夫之的思想与启蒙思想之间不存在关联,排除A;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提倡三纲五常,与黄宗羲、王夫之的主张不符,排除C;黄宗羲、王夫之不属于近代人物,排除D。5“魏晋风度”“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是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起清谈之风,对社会现实有着
6、无比清醒的认识,却表现为形骸放浪、不拘小节。他们的这种行为A主要目的是宣扬道教的核心理念B饱含对动荡社会的不满与抗争C源于统治者宽松的国家治理政策D表达了庶族阶层的政治诉求【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在魏晋的社会大分裂和大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崇尚道家的思想,在外在的形象上形骸放浪、不拘小节,通过这些行为来表达对动荡社会的不满与抗争,故B项符合题意;他们的行为主要是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不是宣扬道教的核心理念,故A项错误;他们的行为源于社会大动荡的现实,不是统治者宽松的国家治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是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不是庶族阶层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故选B。6清代中叶的
7、小说拥有众多读者,“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时人认为小说是“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由此表明()A程朱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B士大夫价值取向发生转变C小说成为社会教化的途径D通俗化的作品更受到欢迎【答案】C【详解】材料信息是,清代中叶的小说“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并拥有众多读者。由此可知,清代中叶的小说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小说成为社会教化的一种途径,故C正确;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思想是在南宋以后,故A错误;士大夫受到小说吸引,并非改变其价值取向,故B错误;通俗化的作品更受到欢迎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D错误。7一位在华
8、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他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A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C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他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指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魏源在此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D正确;资政新篇最早
9、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A错误;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故B错误;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C错误。8有专家指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他引导了一批年青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顾颉刚等史学巨擘就是在他直接影响下破土而出的。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A全盘否定文化传统B推动了思想启蒙C促进新史学的产生D承续了传统文化【答案】D【详解】根据“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他引导了一批年青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可以看出,胡适强调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是在继承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传统文化,故D正确;A项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思
10、想启蒙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新史学,排除C项。9“譬如社会主义,近来似觉成了一种口头禅,杂志报章,鼓吹不遗余力”,“社会主义的潮流,真有万马奔腾之势现在社会主义的一句话,在中国算是最时髦的名词了”,“似乎有不谈社会主义则不足以称新文化运动的出版物的气概”。这说明,五四运动期间A新文化运动内容发生改变B报刊杂志成为主要舆论工具C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D社会主义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社会主义的潮流”“现在社会主义的一句话,在中国算是最时髦的名词了”可知,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故C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新文化运动内容变化的相关知识,排除A;材料没有直接关于报刊杂志成为主
11、要舆论工具的信息,排除B;当时多种思想并存,“社会主义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说法错误,排除D。故选C。10李鸿章曾经在致郭嵩焘的信函中写道:“西洋政教规模,弟虽未至其地,留心咨访考究几二十年,亦略闻梗概。”但在洋务运动时期,他所做的是中体西用论所标示的。这说明李鸿章A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尚不了解B对中体西用的弊端有所认识C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引进西学D为自己的政治投机开脱责任【答案】C【详解】从材料信息看,李鸿章对西方的“政教”“留心咨访考究”“略闻梗概”,说明李鸿章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但他依然按照中体西用所标示的做事,说明当时顽固势力强大,李鸿章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引进西学,故选C项,A项排除。B项材
12、料没有涉及;李鸿章的这一做法不能说是政治投机,排除D项。11孙中山曾经指出要巩固和建设国家,其基础仍然是国民心理,“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要摆脱民族危机,恢复民族独立和尊严,就必须扫除中国人的病态人格,孙中山还指出每个人特别是青年要树立为大家、为国家谋幸福的新志向。由此可见,改变国民“病态人格”的根本是A坚持传统文化中光宗耀祖的人生观念B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文明C确立“联俄、联共、辅助农工”三大政策D树立民族和国家的大局意识【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病态人格”是指不关心国家发展和民族前途的自私自利主义。因此想要改变国民“病态人格”的根本在于树立民族和国家的大局意
13、识,D正确;“光宗耀祖"是追求个人功名利禄,所以A项错误;“照搬"太绝对,不是好的途径,所以B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12国民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注意调查研究中国国情,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这些文章和观点A构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框架B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C为民主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奠定基础D促使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发生转变【答案】C【详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奠定基
14、础,故选C;新民主主义论构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框架,排除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没有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排除B;1927年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3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旨在阐明A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目标完全一致B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C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必然结果D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B【解析】材料从
15、理论、领导权和目标等角度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故B正确;A中完全一致说法绝对;材料没有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革命联系,故C错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故D错误。14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据此可知,在中共十五大上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B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行动指南C科学发展观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D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开始统一【答案】B【详解
16、】根据所学,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故B项正确;ACD项与之无关,排除。15从1952年开始,中国高等学校按照苏联高教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取消原有系科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分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此举A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B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D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答案】A【详解】1952年之后,我国高等学校按照苏联高教模式进行的大规模调整,特别是重点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以配合经济建设迫切需要,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A
17、项正确;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发生在“文革”以后,B项错误;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与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的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科教兴国”的战略是在1995年方提出的,D项错误。16横向打通模块、制作年代尺有助于历史学习。根据下列年代尺归纳的史实,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B外交成就的取得一定程度上得益于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C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D新中国科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答案】B【详解】1964年我国研制出原子弹,1966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8、,这些科技成就一定程度上为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奠定基础,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17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主体地位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可知,普罗泰戈拉首先强调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其次强调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发挥人的主观及主体地位,B项正确;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是苏格拉底的主张,A项
19、错误;此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C项错误;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是人文主义的表现,D项错误。18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凡是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能够把它毁掉;只有大自然刻画的特征才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大自然是从来不制造什么国王、富翁和贵族的。”卢梭提出这种思想的背景是,当时法国A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B民主共和成为思想主流C兴起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答案】A【详解】由材料“然而大自然是从来不制造什么国王、富翁和贵族的”可知卢梭基于法国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故选A项;材料强调卢梭思想产生的背景而非影响,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C项;卢梭代
20、表的是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19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答案】A【详解】蒙田的教育主张是注重培养“完整的人”,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优秀品质,体现了对人的重视,结合“16世纪”可知梦田的教育主张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故选A;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没有体现政治要求,不能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
21、高涨,排除B;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从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不能体现摆脱宗教观念的束缚,排除D。故选A。20马丁·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种主张对当时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否认了罗马教会存在的合法性,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威,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剥夺了天主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D【详解】马丁·路德提出的世俗权力有权管理教会所有人员的观点,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
22、确;马丁·路德推行宗教改革,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并没有否认教会的合法,A项错误;否定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威不是强调的世俗权力高于教权的影响,B项错误;马丁·路德推行宗教改革并没有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C项错误。21“绝对的空间,它自己的本性与任何外在的东西无关,总保持相似且不动。相对的空间是这个绝对的空间的度量或者任何可动的尺度,它由我们的感觉通过它自身相对于物体的位置而确定,且常被人用来代替不动的空间。”此观点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位科学家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笛卡尔【答案】B【详解】根据“绝对的空间,它自己的本性与任何外在的东西无关,总保持相似且不动”并结合的学可知,牛顿的
23、经典力学中强调时空的绝对性,故B正确;AD项人物并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排除AD;爱因斯坦强调的是相对论,并不主张绝对的时空观,排除C。22达尔文“以科学的方式结束了人的特殊地位,把人带进了与动物和其他有机生命相同的生物学范畴”。可见,达尔文进化论A开创了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B创立了科学的生命研究体系C颠覆了上帝的宗教神学地位D推动了现代思维方式的发展【答案】D【详解】从材料可知,达尔文进化论改变了关于人类产生的传统认识,促进了思想的解放,让人们以科学的方式认识人类和其他生命的产生发展,推动了现代思维方式的发展,故D正确;达尔文不是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开创者,早在16世纪就已经开创了,排除A;科学生
24、命研究体系不是达尔文创立的,排除B;达尔文进化论冲击了宗教神学,但并未覆上帝在宗教神学的地位,排除C。23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碍就将以原速度持继运动下去;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价值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D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思维【答案】D【详解】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伽利略和达尔文的观点都冲击了前人的学说,给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观点,故A选项错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时候近代科学体系已经形
25、成,故B选项错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时候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故C选项错误。24“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文学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D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答案】A【详解】根据“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可知该文学流派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所以应该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注重情感表达与现实主义文学不符,排除BD;现代主义文学与”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不符,排除C。故选A
26、。25“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靠虚构或不靠虚构,人都没法生活。”“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又是,又不是。”材料中这些文学语言体现出的特征属于哪一流派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D【详解】现代主义文学体现为反理性,凸显作者的困惑矛盾和内心情感,在语言风格上无逻辑或者句法残缺,在艺术风格上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题干中“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又是,又不是”等展现了一种内心的矛盾和困惑,“靠虚构或不靠虚构,人都没法生活”展现的是一种主观绝望,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D正确;古典主
27、义宏大叙事,与题干文学特征不符,排除A;浪漫主义表达个人情感,但充满希望,与题干中灰暗绝望的色彩不符,排除B;现实主义重在批判现实,指向性明确,与题干中指向性不明确不符,排除C。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26题16分,27题22分,28题12分)26(16分)正在热播的政论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再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1918年材料
28、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毛泽东新民主义主义论1940年材料三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的“Bolshevism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怎样理解该事件是“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结合所学指出李大钊一文意味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救国之道上发生的重大转变。(8分)
29、(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的含义,并结合20世纪10年代的历史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6分)(3)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主要表现。(2分)【答案】(1)事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理解: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工人运动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开辟民族解放运动新时代)。转变:从学习西方到以俄为师。(2)含
30、义: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原因:一战后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任选2点)(3)表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详解】(1)事件:依据材料一中的“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Bolshevism胜利”信息结合所学可知,“Bolshevism”意为布尔什维主义,该事件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理解:结合十月革命的影响相关所学进行说明即可。转变:结合所学可知,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救
31、国之道上从学习西方到以俄为师。(2)含义:依据材料二中“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信息结合从其领导阶级、革命前途等方面说明其含义。原有:依据材料二中“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信息结合所学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道路无法实现、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方面说明原因。(3)表现:结合所学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方面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27(22分)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体
32、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雕塑,我们的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的。越是想象,我们就越是不能不赞叹这些成果,不能不为这些成果而感到惊异王军、徐秀云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材料二路德在还没有得到罗马当局的这种决定(开除教籍的处分)之前,曾写信给朋友说:“我已经痛下决心,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这段时间内,他所散布的著作和言论中,声明他的理论是: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会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摘自马丁·路德材料三(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
33、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哲人们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的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表达了“我们”怎样的观点?这种观点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有何相似之处?(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德面对教廷压力的态度与
34、主张。(不得直接抄袭原文)(6分)(3)据材料三从经济、宗教、政治三个角度概括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在欧洲的表现。(10)(4)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分)【答案】(1)表达了人类创造力的伟大。相似之处:都肯定人的价值、尊严;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2)态度:不在乎天主教会的处罚,反对教会的态度更加坚决主张:所有教会成员一律平等;人人可以读圣经;世俗权力高于教权(3)观点:经济上,提倡自由放任;宗教上,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表现: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
35、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4)人文主义精神发展【详解】(1)根据“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的”可得出表达了人类创造力的伟大。相似之处:结合所学,智者学派也主张人人价值与作用,因此二者都肯定人的价值、尊严,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2)态度:根据“我已经痛下决心,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得出不在乎天主教会的处罚,反对教会的态度更加坚决主张;根据“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会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所有教会成员一得出律平等、人人可以读圣经、世俗权力高于教权等。(3)观点:经济上,根据“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得出提倡自由放任;宗教上,根据“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得出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政治上:根据“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可得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表现:根据“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并结合所学可从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哲学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作物学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师范大学《动物分子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视听说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晋城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选考模拟考试(2月)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无棣二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检测试题(5月)物理试题含解析
- 庆阳市宁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登记代理实务》考前必刷题库(含真题、重点440题)含答案解析
- 酒馆加盟代理协议书
- 加油站站长试题及答案
-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6.2复数的运算课件(共24张课件)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
- 公共资源交易知识培训
- 《危机管理案例》课件
- DB13-T5687-2023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规范
- 海绵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