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24中2013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_第1页
辽宁大连24中2013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_第2页
辽宁大连24中2013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_第3页
辽宁大连24中2013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_第4页
辽宁大连24中2013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辽宁大连24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2张九龄上疏(唐玄宗)言:“县令、刺史,陛下所与共理,尤亲于民者也。今京官出外,乃反以为斥逐,非少重其选不

2、可。(玄宗)于是下诏择京官有善政者补刺史。这表明玄宗时期( ) A京官腐败导致民心丧失 B京官地位不及地方官员 C政府重视对基层的治理 D政府重视官员的品行才学3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4“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被亚里士多德视为“全称公民”。而其所谓的偏称公民,是指儿

3、童和已过兵役年龄的老人。可见,亚里士多德强调了( ) A公民的参政能力 B公民年龄的限制 C公民的性别歧视 D公民权必须扩大5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 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 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凭情感 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 法官审案具有很大随意性和主观性 A B C D6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仅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

4、们也可以修订。”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 ) A法律至上 B以人为本 C人人平等 D天赋人权7汉密尔顿解释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其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8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 “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5、 C反映了英军纪律严明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9 1911年1 1月2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袁世觊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材料表明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是因为他们认为此举有利于 调和民族矛盾,稳定局势 实现民主共和( ) 早日推翻清朝,结束帝制 避免外国干涉 A B C D10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 “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

6、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1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 “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 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 C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D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1

7、21938年5月5日,蒋介石在反思抗战初期战事时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国民政府( ) A发动了淞沪战役以分散日军兵力 B发动了徐州会战以阻止日军南侵 C依靠国际力量维护华北主权 D发动了太原会战以拱卫华北13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 “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

8、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14 20世纪70年代初蒋介石曾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材料不能表明( )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B美国已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C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15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

9、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16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 “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抑商的必要性 B海禁政策的恶果 C小农经济的脆弱 D明朝社会矛盾激化17据张居正集(第三册卷三十七)载: “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

10、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据此判断,张居正主张( )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扶持商业 D农商并重18有学者认为, “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C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91873年1月22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

11、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 ) 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 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201933年3月,英国财政大臣张伯伦说: “仅在几个星期以前,任何注视美国形势的人,只能心怀极其沉重的忧虑。今天有新总统的倡导、勇气和智慧,已经发生了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变化。新的有希望的感觉正在回到美国人民心中,这种信心正在伦敦引起反响。奇迹般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美国坚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干预经济的思想得到国际社会认同 C美国根治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D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初见成效21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

12、83;诺兰说: “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融入经济化全球化的浪潮22读“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单位:%)项目年代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28.812.6615

13、.6本人成份、政治面貌23.515.513.9学历11.712.625.3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C西文文化对婚姻习俗影响日益加深 D婚姻观念中和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23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4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以教化为大务”; “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14、(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2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26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其他思想

15、主张有(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 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D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27有学者认为: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28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

16、准确解读是( ) A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C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29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双百”方针 B抵制“左”倾错误 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30“要之,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官僚政治局面其所以是由秦国开其端绪,乃因中国二千余年的地主经济制度,是由秦国立下基础。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的配合,不但改变了中国封建性质,改变了中国官僚政治形态,且也改变了中国专

17、制君主与官僚间,乃至官僚相互间的社会阶级利害关系。"王亚南在1948年版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提出该结论 A夸大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B开创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新视角 C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态度 D肯定了政治对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二、材料解析(40分)31(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外妇女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如果她们出现在其他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

18、 剑桥插图罗马史材料二 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在现实的庶民生活中其实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当时社会,影响尚小。明代在书籍方面,有徐皇后的内训,解缙的古今列女传。在法律方面,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下达这么一个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 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一般的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材料三 一般来说,其主要影响就是迫使女性走出家庭,进入新的工薪经济工厂和有薪工作成为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之外的又一选择而后建

19、立的公共学校也使妇女们受益匪浅。在那里,她们可以接受与男子们相同的教育。到20世纪初期,妇女已经赢得了选举的权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响亮的提出了破除三纲五常,反对男尊女卑的主张,要求女子参政,大学开放学禁,男女职业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说:“妇女地位是由社会的经济构造决定的,压迫妇女的不是男子,而是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妇女要解放,只有推翻这种社会的经济构造。”他在战后之妇女问题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妇女运动只有成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才能得到胜利。 摘自罗业心五四运动与中国政治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古罗马对妇女有哪些限制。(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述近代西方妇女地位改变的原因(6分)概括材料四关于妇女解放的核心主张。(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妇女地位变化的总趋势。(2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4分)32(1 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许多方面,英国已经具备了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