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学习扩写》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学习扩写》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学习扩写》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学习扩写》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学习扩写》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扩写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即能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抓住文中的关键语段或者文本留白处,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丰富作品的形象。(二)学习扩写在教材中的地位学习扩写 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统编教材写作的特点是尽量与阅读相配合, 注重对写作思维过程的训练, 从写作的一般要求, 到用不同文体进行写作,到有创意的表达,层层深入。七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习惯, 写一般的写人记事类文章。 八年级要求学生有文体写作的意识, 写人物传记、 消息、 说明文、 演讲稿、 游记等。九年级要求学生写诗歌、议论

2、文等,尝试缩写、改写、扩写等,进行作文的程式化训练,以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三年的设计,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了明显了的写作能力进阶。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 已经掌握了一般的写人记事类文章的方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学生接触过扩写类的文章,如女娲补天 等, 但对如何找准扩写点, 如何对不同文体进行扩写的认识不足,需要在写作实践中进一步训练。三、教学目标1 .阅读不同的材料,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2 .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与方法,应用到作文写作当中。3 .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水平。四、教学重点1 .阅读

3、不同的材料,把握内容要点,找准扩写点。2 .通过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水平。五、教学难点找准扩写点,总结不同文体的扩写技巧。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引入扩写的概念。风俗通 上记载 “俗说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做人。 剧务, 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仅仅几十个字就记载了女娲造人的故事,而女娲造人课文作者却用一千余字的篇幅详细叙述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并对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行动和心理展开了具体、 生动的描写, 使故事显得丰满、充实。这种对本来较为简略、 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 补充, 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

4、式,就是扩写。(二)对比阅读,探究记叙性文章的扩写方法。材料一: 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材料二:课文女娲造人。1. 小组合作探究【答案预设】( 1 )补充情节。补充了事件的起因感到孤独,希望天地间蓬勃。丰富了事件的经过如何“抟黄土”,如何“引绳于泥中”。增加了事件的结果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生生不息。( 2 )增加细节。动作描写: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 伸到一个泥潭里, 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心理描写:如“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

5、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神态描写: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3 )增加环境描写。如“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2. 总结提炼扩写方法。( 1 )忠实原文,紧紧围绕“女娲造人”,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2 )找准扩写点。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适合的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重点扩女娲造人的过程,增加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三)扩写练笔,巩固记叙性文章扩写方法。1. 依据以上准则,扩写重耳流亡的故事。春秋时期, 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 经过卫国, 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

6、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 狐偃劝他说: “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 ” 重耳于是磕头致谢, 收下土块,装在车上。2. 依据方法,讨论如何展开扩写。( 1 )忠实原文。文段讲的是晋公子重耳和随从在逃难途中,因为 “土块” 引发的由大怒到磕头致谢的故事。应围绕此内容展开扩写。( 2 )找准扩写点,材料中最能表现中心的情节,即晋公子重耳从大怒到磕头致谢的转变。( 3 )发挥想象,增加必要的环境描写,以及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及场面的描写,力求生动。3. 学生写作。(四)板书设计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记叙性文章补充情节和细节,增加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第二课时(一)回顾记叙性文章扩写的方法,欣

7、赏优秀习作(二)对比阅读,探究议论性文章的扩写方法材料一: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 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 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材料二:吴哈的谈骨气全文。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 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 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我国经过了奴

8、隶社会、 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 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当然, 社会不同, 阶级不同, 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 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 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南宋末年, 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 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 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 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

9、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 1282 年被杀害了。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 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 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 饿得快死了, 有人丢给他一碗饭, 说: “嗟,来食!”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 传说了千百年, 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

10、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 1946 年 7 月 15 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 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 劝告他暂时隐蔽, 他毫不在乎, 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明知敌人要杀他, 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 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 “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 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

11、倒下去, 不愿屈服。 ” 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 2000 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 有自己的骨气, 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答案预设】1 .找到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2 .找到分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 .围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找到恰当的论据。 文天祥、 不食嗟来之食的穷人、闻一多等。4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完成论证。5 .联系现实,指出观点的现实意义。(三)扩写练

12、笔,巩固议论性文章扩写方法1 .发布任务:扩写下面语段。“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 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 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 我们在求学、 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2 .讨论如何展开扩写。( 1 )找到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持之以恒。分论点一:注重平日积累。分论点二:坚持不懈。( 2 ) 围绕论点和中心论点找恰当的论据。 各组整理自己找到的论据,选择最符合中心,最方便展开论述的。平日积累:如:杜甫

13、读诗,李贺写诗,诗词大会选手陈更等。坚持不懈:如:王羲之与墨池,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3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完成论证过程。论据能够从不同的维度论证论点的正确性。 可采用因果论证、 假设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等。( 4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 .学生写作。(四)板书设计忠于原文的观点议论性文章进一步补充论据,阐释观点(五)作业1 .结合课文苏州园林,探究说明性文章的扩写方法。2 .结合家乡的一处园林,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任选一处,展开说明。附:学习习作1天赐的土地暮色将至,

14、夕阳染红了半边大。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上,一行人马朝着不远 处的村落施施而行。“当真是天不助我重耳。被迫在外漂泊不提,这几日在卫文公处屡屡碰壁,如今竟还落到了这样食不饱、寝不足的地步。”倚在马车上的男子一一晋国逃 难在外的公子重耳幽幽叹了 口气。长期在各国之中辗转奔波的逃难生活使众人身 心俱是疲累至极,重耳一行人几乎是一天都未曾进过半粒粮食。“咱们已经到五鹿了。前方便是村落了,公子且先忍忍,咱们前去向村里人 家讨些粮食饱肚。”听了这话,狐偃边加快了速度边回道。不远处横着一个萧索的荒村, 看不到什么生机, 隔着很远便能看见茅屋顶上“千疮百孔”,土地亦是贫瘠。重耳几人下了马车,向里行了几步,便见到了

15、一位在屋前痴望着土地的老农。“老人家,我等是路过的行人。腹中实在饥渴难忍,还望老人家能慷慨赠予我等些吃食。”重耳微倾着身子,上前搭话。老农瞥了重耳一眼,望着周遭稀稀拉拉的麦苗,长叹了一口气。这样的收成,除了龟裂的土地,他又能给这个年轻人些什么呢?最终只得从地上抓了一把黄土,苦笑着递给了重耳。屈辱、 愤怒以及被戏耍的羞恼在一瞬间占据了重耳的大脑。 他不明白老农此番举动的意义, 只觉得连这一个寻常农民都要骑到他的头上。 “我好言相求, 你,你怎敢如此戏耍于我!”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那块老农递来的土坷垃,颤抖的双手因愤怒而攥紧,猛地扯下一旁的马鞭,欲向那老农挥去。“公子不可!”一同前来的狐偃立刻

16、制止了重耳。 “土地是一个国家乃至黎民百姓之本,上天是要借老伯之手赠予你。正是我们建立国家的预兆啊!”一语惊醒梦中人。重耳悟出其中深意,当即手捧黄土,郑重磕头跪拜,并细细收入车中。 一行人拜别老农, 又上马奔向远方。 似乎是那一把黄土再一次点燃唤起了他们藏于饥寒背后的斗志, 使他们心中的目标愈发坚定而明晰, 建立起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夕阳没入天际, 月光越过山头。 老农看着马蹄卷起的漫天尘土弥漫消逝在空中。直到那车队消失在山的尽头,他才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一个新的强盛国家,必将悄然崛起。学习习作 2持之以恒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

17、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陈寿的“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我们耳熟能详;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谓人尽皆知,自古以来“日积月累”都是历朝历代名家学者口中“恒定不变”的真理!我在自己的语文学习中也有着极为深刻的体会。从烂漫轻松的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如今有些紧张的初三, 我开学拿到新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崭新的语文书翻阅一遍,一、二年级的字形字音,三、四年级的词语积累, 我逐渐找到了自己学习语文的规律, 也有了一个小小的疑惑, 语文书上始终不会缺少的一个板块就是用蓝色打成的四个大字 “日积月累” 。 当时的 “日 积月累”,对于儿时我来说只是几个冰冷的文字,并不能激起我的感想、感触,也并没有怎么引发我的思考, 而时隔多年, 我对那个日积月累的板块却有着难以言喻的感激和深深的依赖, 正是持续了八年的积累, 让我如今的语文学习如鱼得水,从容不迫。海伦凯勒坚持不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