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歌炼字复习PPT学习教案_第1页
高考古诗歌炼字复习PPT学习教案_第2页
高考古诗歌炼字复习PPT学习教案_第3页
高考古诗歌炼字复习PPT学习教案_第4页
高考古诗歌炼字复习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高考古诗歌炼字复习高考古诗歌炼字复习一字不同一字不同境界迥异境界迥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杜甫杜甫 “轻风轻风_细柳,淡月细柳,淡月_梅花梅花”苏东坡:苏东坡:“轻风轻风摇摇细柳,淡月细柳,淡月映映梅花。梅花。” 黄庭坚:黄庭坚:“轻风轻风舞舞细柳,淡月细柳,淡月隐隐梅花。梅花。”苏小妹:苏小妹:“轻风轻风扶扶细柳,淡月细柳,淡月失失梅花。梅花。”第1页/共24页一、炼动词一、炼动词(一般动词、活用动词)(一般动词、活用动词)第2页/共24页第3页/共24页一一第4页/共24页第5页/共24页第6页/共24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

2、赏题中炼字的设题模式。2.掌握高考炼字题型的做题方法和答题步骤。第7页/共24页高考感知高考感知(2014 湖北卷)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2014四川卷)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2013天津卷) “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008全国卷)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B.B.某句中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是哪个字? 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 A.A.某字历来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为人称道,你认为,你认为好好 在哪里在哪里?第8页/共24页典例引

3、路典例引路 1 (2014湖北卷) 早发早发 罗邺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背雁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提问提问】请赏析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独向长空背雁行”中中“背背” ” 的表达效果。(的表达效果。(3 3分)分)第9页/共24页 早早 发发 (罗邺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背雁行。雁行

4、。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请赏析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独向长空背雁行”中中“背背”字的表达效字的表达效果。果。 “背背”是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用返乡的雁反衬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第一步:第一步:释字义释字义第二步:第二步:描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第三步:析意蕴析意蕴(技巧、感情)第10页/

5、共24页背,指背着、背过身,即方向相反。背,指背着、背过身,即方向相反。 答题步答题步骤骤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南飞的大雁相反的方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南飞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向前行用南飞的雁用南飞的雁反衬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步骤三)(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二)(步骤一)(步骤一)第11页/共24页2、(2012年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送邹明府游灵武 ( 贾岛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边雪藏藏行径,林风行径,林风透透卧衣。卧衣

6、。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藏”“”“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二字作简要赏析。高考链接高考链接第12页/共24页 送邹明府游灵武送邹明府游灵武 (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边雪藏藏行径,林风行径,林风透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请对第三联中的请对第三联中的“藏藏”“”“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二字作简要赏析。 高考链接高考链接“

7、藏藏”,隐藏,运用拟人手法,隐藏,运用拟人手法(第一步释字义(第一步释字义明手法明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第二步(第二步描景象)描景象),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藏”字,已包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旅途艰难等多重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旅途艰难等多重意蕴意蕴(第三步析意蕴)(第三步析意蕴)。“透透”,穿透,穿透,(第一步释字义)(第一步释字义)林中的风穿透他的林中的风穿透他的睡衣睡衣(第二步描景象)(第二步描景象),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8、,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第三步析意蕴)(第三步析意蕴)。第13页/共24页典例引路典例引路 2 (2008天津卷)山山居即事居即事 王维王维 寂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鹤巢松树巢松树遍遍,人访荜门稀。,人访荜门稀。 嫩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提问提问】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3分)遍,遍布,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表现松茂鹤多,“稀” 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释词释词描述描

9、述技巧、效果技巧、效果第14页/共24页答题模式总结答题模式总结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3.点出技巧,阐释效果:如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某字(词)某字(词)有有 之意,描绘了(写出了之意,描绘了(写出了) 。运用了。运用了 手法,烘托了手法,烘托了 的意境的意境(表现了作者表现了作者 的情感的情感)。第15页/共24页 炼句题炼句题第16页/共24页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忆仙姿忆仙姿 贺铸贺铸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雨。

10、注:鲤鱼风:九月风。注:鲤鱼风:九月风。 (1)本词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写景有虚有实本词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写景有虚有实。“莲叶初生莲叶初生”、“绿杨飞絮绿杨飞絮”描写的是什么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季节的景色?是虚景还是实景是虚景还是实景? (2)请结合全词赏析请结合全词赏析“凝伫,凝伫,楼外一江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烟雨”。 暮春暮春(初夏初夏);虚景。;虚景。第17页/共24页(1)诗人用)诗人用“凝伫,凝伫凝伫,凝伫”的的叠词叠词(反复反复),形象地突出,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凝望时间之久和神态之痴,从而表现了主人公凝望时间之久和神态之痴,从而表现相思之苦相思之苦(2分分); (2)“楼外

11、一江烟雨楼外一江烟雨”则用孤寂的小楼、无情的江水、则用孤寂的小楼、无情的江水、迷蒙的烟雨迷蒙的烟雨映衬映衬出主人公怅惘失意之情出主人公怅惘失意之情(2分分)。虽无一字。虽无一字提到离别相思,却将离别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提到离别相思,却将离别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4分。修辞或表现手法各分。修辞或表现手法各1分,作用各分,作用各1分。分。第18页/共24页 总结炼句题答题步骤总结炼句题答题步骤1、表达技巧,简析句意;2、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作用;3、点出其表达主旨和表达的情感。第19页/共24页练习:练习: 【提问提问】诗中的诗中的“雁引愁心去雁引愁心去”一一句,有的版本写作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为什么?第20页/共24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21页/共24页一、解释一、解释手法、内容(手法、内容(考虑考虑结构、表情达意、结构、表情达意、音韵音韵等方面的作用。)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如在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