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学设计_第1页
剪羊毛教学设计_第2页
剪羊毛教学设计_第3页
剪羊毛教学设计_第4页
剪羊毛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剪羊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剪羊毛,并能用各种身势参与歌曲表现。 2、聆听铁匠波尔卡时,能与同学配合,模仿“打铁”的声音、动作,共同参与听赏活动。 3、能积极参与综合表演,从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听、唱、拍、跳、”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面,体验劳动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解决两声部协调配合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玩具棒 教学过程: 一、“认识劳动的人们”附点节奏学习 1、律动 听音乐劳动最光荣进教室。 2、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什么歌曲? 生:劳动最光荣。 师: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一切。为了生活,人们辛勤地劳动着。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劳动的

2、人们,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3、附点节奏学习 引导学生看图片、讲内容、读儿歌。 工人叔叔敲铁锤,叮 叮.叮 咚 ,农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 嚓;司机叔叔开汽车,嘀嘀.嘀哒;环卫工人在扫地,刷   刷.刷 刷。 二、“参与劳动的过程”学唱剪羊毛、听赏铁匠波尔卡 1、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都在辛勤地劳动。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房子里的人在干什么。美妙的音乐从房子传出,音乐声中有一种劳动时发出的声音,请你仔细听一听,猜一猜。 2、初听铁匠波尔卡 3、介绍铁匠波尔卡 师:你觉得劳动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有同学见过打铁吗?大家看,年轻的彼特拿着

3、大铁锤和师傅一起打铁。大铁锤“咚”的往下敲是在用力把铁打平,师傅用小铁锤“叮叮”的敲两下是在告诉彼特该打这里了。他们“咚叮叮、咚叮叮”的配合打铁多么有意思啊! 4、参与表现 (1)用“叮”“咚”摸唱主旋律。 (2)打铁的节奏:2/4 x xx | x xx | xx xx | x x | 师:同学们,其实,大小铁锤在劳动的时候必须相互配合。看,这就是他们打铁时的节奏。 A.集体读。 B.分组配合读。一组读大铁锤,一组读小铁锤。 C.按节奏自由练习 D.请你先读一读,再敲一敲。 (3)和着铁匠波尔卡音乐,按节奏参与伴奏。 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让我们都来做做小铁匠。随着铁匠波尔卡的音乐开始愉快的

4、劳动。 5、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么样?这就是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学唱剪羊毛 1、导入 师:下面我们一块儿听一首歌,看看这首歌中的人们在干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初听歌曲 3、练习剪羊毛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剪羊毛吗?让我们也一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 剪羊毛节奏:2/4 x 0 | x 0 | x x | x 0 | 4、创编活动 (1)用“嘿”声。 师:瞧!那儿有一个老爷爷,他也在笑嘻嘻地剪羊毛呢!他的年纪大了,你们想想老爷爷歌声的速度是怎样的?会发出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学老爷爷剪羊毛。 (2)跺脚。 师:这边有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过来了。想想会发出什么声音?(

5、跺脚)我们来学学。 5、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 师:这真是一派欢乐的景象。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说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用“lu”中速地唱一遍。 (2)分组找附点节奏,唱乐谱。 师:这首歌中有一个刚才我们练习了的节奏“x.x”出现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吗?请各组分别找一找,并唱一唱。 (3)集体跟琴唱谱。 (4)引导质疑。 师:剪羊毛可真有意思,但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没见过,你们呢?对这项劳动还有什么问题吗? (5)再听歌曲,引导学生听词。 (6)学生轻声读歌词,解决质疑的问题。 (7)教师简介澳大利亚。 (8)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9)分组互相纠错。 第一组唱第一句

6、,第二组唱第二句、提出难点,互相帮助。 6、演唱歌曲 分组用剪羊毛的动作和声音(嚓)为歌曲伴奏。 三、“欢庆劳动的丰收”综合表演 1、导入 学生听音乐劳动最光荣看画面。 师:同学们,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勤劳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农民伯伯在田间耕耘,工人叔叔在工厂里挥洒汗水。 2、听铁匠波尔卡,参与表演 师:听,铁匠铺中“叮叮咚咚”的声音敲响了,我们也与他们一起打铁吧! 3、演唱剪羊毛与参与表演 师:澳大利亚的人们开始剪羊毛了。让我们用愉快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情景,各组同学准备好,剪羊毛开始了。 4、听丰收之歌,看劳动丰收图。 四、小结 师:劳动可以创造生活,可以创造财富!希望同学们通

7、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再见! 剪羊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听、动入手,在教学刚开始,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律动的歌唱形式引入,这环节让学生感到新鲜好奇,所以学生对该节音乐课充满了期待。在执教歌曲剪羊毛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这一难点,我设计了撕报纸练节奏和形象的圆点拟人法“美人痣”来教学,通过视觉的效果大大地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为学唱歌曲作了有利的铺垫。接着通过视频影片向学生播放画面,了解澳大利亚美丽的大草原景色和人们高兴的剪羊毛活动,将课外知识渗透于教学中,更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我还采用说、听、唱、玩的教学法,指导学生练中听,听中思,思中疑,让

8、学生聆听歌曲,通过聆听找出歌曲的特点(重复的乐句和附点八分音符)使学生乐学。因为第一句旋律和第三、七句的旋律是重复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先用模唱歌谱的方法教会学生唱第一句旋律,接着让学生自己唱第三、七句,这样既使学习歌曲变得简单化,也能初步学唱附点八分音符的歌词。有了上面步骤,再通过老师唱谱,学生唱词的形式教唱其它乐句就较容易了。为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第一轮学唱歌曲后,我马上要求学生们分组演唱乐句。这样,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更有兴趣学唱歌曲。为了实现情感目标,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歌曲,激发情感,指导演唱时,我用语言启发学生,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该种情境

9、所有的思想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演唱。在这过程中我还运用了听唱法、问唱法、接唱法来学习歌曲,改变了一味乏味的跟唱和模唱,这些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更快唱会歌曲。鉴于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我设计了以红绿灯的游戏进行复习歌曲,从而大大提高学生歌唱歌曲的兴趣,把学习气氛推至高潮。为了调动学生的各器官参与到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并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我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法表现歌曲,让学生寻找周围能发声的乐器进行伴奏,并为老师表演。这样真正做到让学生唱中玩,玩中演,提高其对音乐的表现力。最后小结部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习劳动者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一

10、)、成功之处:1、 课堂安排紧凑合理课堂形式多样,都是围绕着“唱”把整节课连贯起来,符合低年级教学活动的要求。学生还能把视听有机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既“看”到了不同节奏表现出的不同形象,又听到了不同节奏的特点,尤其是初步感受到附点八分节奏的特点,从而使本课的知识难点得以顺利解决,是我所感到最高兴的一点。在整个活动中,我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对每个同学用表情和眼神进行鼓励,对每位同学都运用不同的鼓励语言:“你真棒!”“老师真喜欢你”“老师为你感到骄傲”“同学们你真聪明”等。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为老师演唱歌曲,近距离为老师表演歌曲,既复习了歌曲,又满足了学生为他人的欲望,锻炼学生胆量、社交能力,提高学生表现美能力。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语言和音乐的配合使学生能感受到绵羊的可爱。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进行信息的交流,师生互动、台上台下的互动的教学,能有效地提高了开放性课堂的质量。(二)、不足之处: 1、在歌曲演唱时,有个别同学不能十分准确唱准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符号。2、歌曲的艺术处理仓促了些,不精细,学生的演唱情感表达不够,如果再处理一下歌曲感情,效果会更好。 3、学生课堂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进行教育,如拿乐器时,没有注意到控制音量,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嘈音;在听音乐敲击时有不听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