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2.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2.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2通过设疑讨论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时,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2、 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1.(多媒体出示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学生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答案提示: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
3、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2.教师讲述交通工具革新的原因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目标导学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一)原因1.教师简要介绍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背景。(多媒体链接胡惟庸、蓝玉案的故事)2.提出问题: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学生回答: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二)措施1.(多媒体出示问题: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
4、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4)特务组:把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2.教师总结结果: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目标导学三 科举考试和经济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举子看榜图)解读史料材料一: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2.(多媒体出示问题:八股取
5、士兴起的目的)根据教材会带八股取士的目的答案提示:加强思想控制3.(多媒体出示问题:八股文的考试范围)学生回答八股取士的考试范围。答案提示:工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4.(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分组讨论八股取的影响:答案提示: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5.(多媒体出示各种引进的农作物,让学生识别)教师简短的介绍一下明朝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商业:北京和南京
6、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三、课堂总结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这些措施的确达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但不少措施如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现在应创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时期,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理下了危机,由此可见,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要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7、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科 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 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 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通过设疑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
8、的消极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目录、视频、问题导入:目录:一 明朝的建立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四 经济的发展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统治导入视频元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从1351年起,各地农民起义爆发,最终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二、新课讲解模块一 明朝的建立明朝是由谁建立的呢?哪一年?都城在哪里?1.建立者:朱元璋 2.建立时间:1368年3.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图片:明朝疆域图模块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材料 “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
9、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实录卷五十九结合课文和材料,找出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三司,是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三司长官由中央任命。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材料: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
10、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结果发现胡惟庸家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胡惟庸案”是朱元璋为了解决传统的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强化皇权所采取的暴力行动。 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问题思考: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
11、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设立锦衣卫和东厂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明成祖设立东厂。 东厂,明成祖在北京东安门北东厂胡同成立的特务机构,由宦官负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
12、机构合称“厂卫”。“厂卫”机构设立的目的是监视官民。职能是掌管侍卫、缉捕、邢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其特点是由皇帝直接指挥,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防止相权威胁君权,防止大权旁落。视频:明朝八股取士模块三、科举考试的变化明朝科举考试的范围是什么?考试要求是什么?试卷文体是怎样的?这样的考试出现了怎样的后果?考试范围:“四书”“五经”。答题观点:朱熹四书集注。(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随意发挥自己的见解。)试卷文体:八股文。积极影响:从考试制度
13、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使考试更加规范化,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消极影响:1.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2.对人们的思想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助长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学风。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结合材料和图片,讨论八股取士有哪些危害。“我定下的文体叫八股,句句对仗平仄要调。考得你昼夜把心血耗,考得你大好青春等闲抛。考得你不分苗和草,考得你手不能提来肩
14、不能挑,考得你头发白牙齿全掉,考得你弓背又驼腰。年年考,月月考,活活考死你这命一条!”欧阳中石范进中举危害:八股取士是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是科举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考试方式,实际上为了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是明朝君权加强的又一表现。模块四、经济的发展根据教材内容,请概述一下明朝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农业: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手工业: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商业:商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出
15、现了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1、农业农业: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材料一:明代初年在籍人口数为6600余万,明末高达1亿以上,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至4.1亿。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材料二:甘薯者,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陆耀甘薯录材料三: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三省边防备览(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三反映了引进的农作物有何特点?(3)明朝引进农作物有何意义?(1)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速度非常快。(2)引进的外来物种易种植、产量高。(3)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经济作物的引进,可以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2.手工业关于明代的手工业发展,要特别关注一下明代的青花瓷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宋代是百花争艳,元代是一个过渡,明代则形成了几乎是景德镇一花独放的局面。明代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最主要的产品,它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器的最高水平。3.商业发展的表现1.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皇都积胜图(局部)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盛景况的再现。画面注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的面貌,街道上车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机械制图试卷及答案
- 吊车指挥教学题库及答案
- 摩托车轮毂新建项目技术方案
- 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小包
- 环保设备安装与调试实施方案
- 离婚协议男方净身出户房产过户操作流程模板
- 离婚协议违约金条款的解除与变更规定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示范文本(专科)
- 离婚双方子女抚养权变更及经济补偿补充协议
- 离婚无子女子女监护协议范本与财产分割专项服务
- 应急预案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化工二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电影院转让协议合同
- 2025-2031年中国第三方认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英语A级常用词汇
- 2025年人力资源制度:【年终奖】员工超产奖金计算表
-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委托采购合同范本
- 癌性伤口护理个案分享
- 一般纳税人成本核算流程
- 建设6英寸硅基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软件项目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