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_第1页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_第2页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_第3页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_第4页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50320-2001粮食平房仓粮食平房仓散装仓散装仓包装仓包装仓收纳仓收纳仓中转仓中转仓储备仓储备仓成品仓成品仓常温仓常温仓准低温仓准低温仓低温仓低温仓使用功能使用功能堆装形式堆装形式温度控制要求温度控制要求粮食平房仓设计粮食平房仓设计 工艺设计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消防设施 电气与粮温测控一、工艺设计工艺方案工艺方案一类:150,000t以上二类:50,001t150,000t三类:25,000t50,000t收纳库中转库储备库综合库铁路公路水路一、工艺设计设备选用设备选用熏蒸系统熏蒸系统输送工艺输送工艺流程流程机械通风机械通风一、工艺设计12345散装仓的输送工艺和设

2、备选用散装仓的输送工艺和设备选用宜选用移动式设备,应根据仓容量、接卸设施的作业时间等条件确定设备的生产能力。作业线应连贯,每组设备生产能力应匹配。进出仓作业应设置输送、取样、计量、清理等设备。需包装发放时应配置打包设备。入仓作业过程中应减少粮食的自动分级。挡粮板应设置出粮孔,出粮孔位置应满足与之衔接设备的进料要求。一、工艺设计12345包装仓的输送工艺和设备选用包装仓的输送工艺和设备选用输送工艺应根据其功能、作业线运输距离等因素合理确定。设备数量应根据进出仓作业要求、时间、包装袋尺寸等条件确定。进出仓可配置移动式包粮胶带输送机、平板车、电瓶车、叉车、码垛机等设备。码头中转库宜设起重机配合作业。

3、起重机作业能力应与运输设备能力匹配。粮食加工厂成品包装仓应根据打包车间位置合理设置固定设备,设备作业能力应与设备的生产能力匹配一、工艺设计超过6个月应设机械通风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通风方式通风降温,通风均匀,操作方便18通风设备应保证粮面上方空间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每小时4次3645对接方便保温、气密防腐、防潮盖板拆装方便风量调节装置按空仓调节要求设计支风道设有检测孔通风道的金属构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空气分配器开孔率应大于25%孔眼尺寸以不漏粮为限风道接口应采限有效措施防止粮食漏入散装仓机械通风系统地槽或地上笼形式对称、简捷布置单廒间风道形式统一27通风道须能承受粮食压力;地槽空气分配器、

4、盖板须能承受出仓机械设备的最大荷载一、工艺设计fQ通风机选型通风机选型风量系数(1.101.16)单位通风量m3/(hg)(610-31210-3)每组风网对应的堆粮面积m2粮食质量密度kg/m3粮食平堆高度m1S0QqAh0Q通风机的风量m3/h总通风风量m3/h粮种质量密度稻谷550大米790玉米730小麦750大豆710面粉600一、工艺设计通风机选型通风机选型fHSS0H0HgHdHtH通风机的风压Pa风压系数(1.101.20)风网总阻力Pa粮层阻力Pa空气分配器阻力Pa风阻力PagH9.8ahhq3600b一、工艺设计通风机选型通风机选型粮种系数粮种ab小麦681.401.321玉

5、米414.041.484稻谷484.171.334大米1014.131.269大豆287.511.384大麦534.711.273一、工艺设计通风机选型通风机选型fHSS0H0HgHdHtH通风机的风压Pa风压系数(1.101.20)风网总阻力Pa粮层阻力Pa空气分配器阻力Pa风阻力PatH RL2a2tVtV 13600ttQF通风机选型通风机选型单位摩擦压损Pa/m一、工艺设计风道长度m局部阻力系数空气质量密度kg/m3(1.20)风道风速m/s通过风道的风量m3/h风道截面面积m2表表11.2-211.2-2表表11.3-111.3-1支风道间距支风道间距一、工艺设计l2h(K1)通风途

6、径比(1.201.50)边侧通风道与侧墙间距不宜大于边侧通风道与侧墙间距不宜大于0.5l风道末端距离宜为风道末端距离宜为0.5m1.0m通风道单程长度不宜大于通风道单程长度不宜大于25m一、工艺设计超过6个月应设熏蒸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熏蒸方式16环流熏蒸系统管道宜利用通风系统网路仓外管道接口应密闭2534门窗及管线洞口应密闭洞口及装粮高度处应设密封槽管建筑构配件之间的连接缝等均应采取可靠的密闭措施仓内气压从500Pa降至250Pa的压力半衰期大于40s 散装仓宜采用环流熏蒸方式环流、施药及药物浓度检测装置与熏蒸剂接触的部件应耐腐蚀熏 蒸二、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结构选型选型工艺要求 地形地

7、质气候施工技术经济二、建筑设计散装仓仓容量散装仓仓容量1Qsk0l0bh仓容系数(0.95)横墙轴线间距m纵墙轴线间距m0 0l b h有效装粮容积sk二、建筑设计包装仓仓容量包装仓仓容量2Qbkbq0l0bn面积利用系数(0.71)单层粮包面密度kg/m2堆包层数0 0l b有效堆包面积bk粮种单层粮包面密度稻谷130大米185玉米170小麦175大豆165面粉100二、建筑设计基本规定跨度、高度、柱距及构件尺寸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跨度不宜小于18m廒间长度不宜小于30m散粮平堆高度不宜小于5.0m麻袋包不宜小于22层面袋包不宜小于24层粮面与屋盖水平构件之间的净高

8、不应小于1.5m,不应大于2.0m;当顶棚为平顶时不宜小于1.8m 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0mm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当采用无防火保护层的钢承重及围护结构时,其建筑耐火等级可视为二级建筑物耐火等级允许最大占地面积每栋平房仓防火墙隔间一、二级120003000三级30001000二、建筑设计占地面积及防火分区应符合下表规定:二、建筑设计屋面要求1.屋面做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7中的有关规定。储备仓屋面 防水等级应为级,其他使用功能的平房仓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级。 2.屋面防水材料宜采用合成高分子、高聚物改性沥青等新型防水卷材。 3.卷材防水屋面坡度不宜大于25,当不能满

9、足坡度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材料下滑的措施。 4.钢筋混凝土屋盖保温层应采用憎水型非散粒状保温材料;炎热地区钢筋混凝土屋盖宜做架空隔热层,或采用新型隔热材料;金属压型彩板屋顶应采用轻质、阻燃型保温材料。 5.屋面宜采用无组织排水形式,檐口出墙不宜小于600mm。南方地区可采用有组织排水形式。当采用悬山形式时挑檐出山不宜小于500mm。压型金属彩板屋面宜采用悬山形式。 6.拱板屋盖上、下弦板面均宜做保温或隔热层。拱脚处宜采取保温措施。应有排除拱顶内热空气的可靠措施。 7.压型金属彩板屋面彩板与彩板长边之间应采用咬口连接,并通过配套连接件与檩条固定,上层彩板不应采用明螺钉与檩条固定;除屋脊位置以外,彩

10、板短边不应另有搭接。 二、建筑设计墙体要求1.应采取措施隔绝地下潮气。砌筑墙体应在-0.06m标高处设置防水水泥砂浆水平防潮层,墙体水平防潮层严禁采用沥青或卷材等柔性材料。 2.外墙堆粮线以下部分应在内侧设置垂直防潮层;内墙面应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且不得采用对粮食有污染的材料。 3.砌体外墙面宜做砂浆粉刷,并应设置粉刷分格缝。外墙四周应做勒脚。 4.平房仓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储粮工艺提供的技术参数综合确定。 二、建筑设计地面要求1.平房仓地面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进行设计;仓内地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或碾压,其压实

11、系数不应小于0.93。 2.地面应由面层、防潮层、找平层、结构层及垫层等构造层组成。当采用混凝土面层时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地面防潮层应采用延性较好的卷材或涂膜防水材料,接头位置高于地面不应小于300mm;墙体垂直防潮层应有可靠的搭接。墙体与室内地坪交接处应设置沉降缝,并应留有防潮层的变形余量;结构层厚度应根据地基条件及荷载计算确定;不得采用对粮食有污染的面层及嵌缝材料。 3.当采用地槽通风时,防潮层遇地槽处不得断开。 4.当采用堆粮预压处理地坪时,不应采用地槽通风,并应做临时防潮地坪。 二、建筑设计门窗要求1.门的位置与数量应根据仓房跨度、廒间长度及进出粮作业要求合理确定

12、。每个廒间大门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且不宜布置在仓房的同一侧。门洞尺寸应满足进出粮作业要求。储备仓应采用保温密闭门,散装仓应设置挡粮板,挡粮板上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出粮口。 2.仓门口处宜设置防鼠板及防虫沟。 3.应在散装仓每个廒间粮面以上设置一个粮情检查门,或利用大门设置门斗,并在门斗内设置通至粮面的爬梯。粮情检查门应保温、密闭,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80m,高度不宜小于1.50m,室外应设置通向粮情检查门的斜梯和平台,室内应设活动的安全防护栏杆和低粮面下人梯。 4.窗的位置与数量应根据通风、采光及工艺作业要求合理确定。储备仓应采用保温、密闭窗,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窗的数量。 5.散

13、装仓应考虑利用窗口补装粮作业的要求,洞口尺寸不宜小于0.90m0.90m,窗扇不应采用中悬形式,并应配备开窗器及可开启的防雀网,窗台宜高于装粮线300mm以上。 二、建筑设计散水要求平房仓外墙四周应设混凝土散水,散水坡度宜为35,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高度及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并不宜小于0.80m。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宽出檐口线0.20m以上。混凝土散水应设置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2030mm宽的缝,缝内嵌柔性防水材料。 二、建筑设计散水要求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散水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散水1.其坡度不得小于0.05,散水外缘应略高于平整后的场地

14、,散水的宽度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檐口高度在8m以内宜为1.50m;檐口高度超过8m,每增高4m宜增宽250mm,但最宽不宜大于2.50m。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得小于1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得小于1.50m。2.散水应用现浇混凝土浇筑,其下应设置150mm厚的灰土垫层或300mm厚的土垫层,并应超出散水和建筑物外墙基础底外缘500mm。散水宜每隔610m设置一条伸缩缝。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和散水的伸缩缝,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封,沿散水外缘不宜设置雨水明沟。二、建筑设计散水要求 对于膨胀土地区的散水对于膨胀土地区的散水构造宜符合下列规定: 1.散水面层宜采

15、用C15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散水垫层宜采用2:8灰土或三合土,面层和垫层厚度宜按下表选用;地基胀缩等级散水最小宽度L(m)面层厚度(mm)垫层厚度(mm)1.2100 1001.5100 1502.0120 2002.散水面层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3m;3.散水最小宽度应按上表选用。散水外缘距基槽不应小于300mm,坡度应为3%5%;4.散水与外墙的交接缝和散水之间的伸缩缝,应填嵌柔性防水材料。二、建筑设计散水要求膨胀土地区散水构造示意膨胀土地区散水构造示意1-外墙; 2-交接缝; 3-垫层; 4-面层二、建筑设计其他要求坡道坡道坡道宜采用混凝土坡道,混凝土面层厚度及垫层材料应满足运输机械通行的

16、强度要求。坡道坡度宜为1618。 雨篷雨篷雨篷根部外墙面应做泛水;寒冷地区雨篷应采用无组织排水形式。 三、结构设计结构的设计工作寿命应为结构的设计工作寿命应为5050年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二级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应按丙类建筑执行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应按丙类建筑执行1 2 3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三、结构设计永久荷载永久荷载粮食平房仓结构设计荷载作用粮食平房仓结构设计荷载作用三、结构设计可变荷载可变荷载粮食平房仓结构设计荷载作用粮食平房仓结构设计荷载作用三、结构设计取各自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取各自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使用过程中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使用过程中结构上可能同

17、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结构设计荷载效应组合结构设计荷载效应组合三、结构设计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极限状态0SR荷载效应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基本组合 1112nGGKQQ KQiciQ KiSSSS 砼、钢或砼-钢刚架屋架体系屋盖 三、结构设计结构选型结构选型屋架支座下宜布置钢筋混凝土柱由钢筋混凝土柱承受屋架传来的竖向荷载和柱间连续梁传来的粮食水平压力等荷载。 按平面铰接排架进行内力分析;当柱为一次变截面柱时,应按二阶变截面柱平面铰接排架考虑。 屋盖上的竖向荷载与粮食水平压力等荷载均由刚架承受 根

18、据结点构造情况,按二铰、三铰或无铰刚架进行内力分析 三、结构设计墙体计算散装仓粮食侧压力传力路径粮食侧压力连续梁间砌体 连续梁 柱 基础 散装粮对仓壁压力计算仓壁受粮食作用计算图示1.深度s处仓壁单位面积上的水平压力标准值 hPk s2.深度s处仓壁单位面积上的竖向摩擦力标准值 tanfPk s(粮食侧压力系数k值可按附录B取值) 3.平堆散装粮食对地面的垂直压力标准值 VPs三、结构设计墙体计算连续梁间砌体计算取单位宽度竖向条带按简支梁计算内力按纯弯构件计算连续梁间砌体计算简图1.简支梁最大弯矩标准值 23max22(1)6(1)hjP lvuuMu2.简支梁最大支座反力标准值 hihjPu

19、P213uuv(2)6hihjiPP lR(2)6hihjjPP lR三、结构设计地基基础计算地基基础计算内容1.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有关规定。2.地基承载力计算除考虑柱或墙传来的竖向力、水平剪力和弯矩作用外,也可考虑压在基础上的粮食荷载。 3.地基变形验算还应考虑由于大面积堆载对基础产生的附加沉降。 4.浅基础设计应进行基础抗滑移验算。5.桩基础设计应进行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验算。 三、结构设计散装粮平房仓基础承受的水平荷载较大,而竖向荷载相对较小,应进行抗滑移计算()kNGH土类别摩擦系数粘性土可塑0.250.30硬塑0.300.35坚硬0.350.40粉

20、土饱和度S0.50.300.40中砂、粗砂、砾砂0.400.50碎石土0.400.60软质岩石0.400.60表面粗糙的硬质岩石0.650.75地基基础计算地基基础计算三、结构设计1.大面积堆载对地坪沉降产生的影响,宜对地坪采取加强措施,防止因地坪沉降开裂破坏防潮层。当受资金限制且工期允许时,也可采取装粮预压的方法,待地坪地基沉降稳定后再施工永久地坪。 2.当仓内地坪上的大面积堆载超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时,应考虑地基整体滑移及仓外地坪隆起问题。 软土地基地震作用受地震作用的结构构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中规定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进行截面抗震验算。 三、结构设计构造要求

21、预埋件受力预埋件的材料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埋板宜采用Q235钢;锚筋应采用级或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2.锚筋预埋件的预埋板厚度应大于0.6d(d为锚筋直径)。 预埋件锚筋、抗剪钢板与预埋板的焊接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直锚筋与预埋板应采用T形焊,锚筋直径不大于16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锚筋直径大于16mm时,宜采用穿孔塞焊。 2.抗剪钢板与预埋板宜采用双面贴角焊缝,焊缝高度不宜小于0.5倍抗剪钢板厚度。 屋架与支座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7度及7度以下抗震设防时,连接方式可为焊接。 2. 8度抗震设防时,连接方式宜为螺栓连接;螺栓直径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

22、2,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倍螺栓直径,且螺栓外侧应有箍筋;螺栓应与柱顶预埋钢板底面焊接。屋架端部预埋件应与柱顶的支承垫板焊接,螺栓拧紧后应与垫圈点焊。 三、结构设计构造要求圈梁 1.墙体中下列部位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屋架端部上弦及柱顶标高处应各设一道。 山墙顶沿屋面应布置钢筋混凝土卧梁,并与屋架端部上弦标高处的圈梁连接。 2.圈梁的截面宽度宜与墙厚相同,高度不应小于180mm,其配筋不应小于414,若圈梁兼做过梁,应按计算确定配筋。 3.圈梁应与柱或屋架牢固连接,山墙卧梁应与屋面板拉结;顶部圈梁与柱连接的锚固钢筋不宜少于414,锚固长度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其他1.钢筋混凝土柱与砌体之间

23、应设拉结筋,拉结筋间距沿高度不应大于500mm,伸入砌体长度不得少于1000mm;拉结筋每120mm厚墙应设置一根6钢筋。 2.仓门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门柱,门柱纵向受力钢筋应按计算确定。 3.现浇钢筋混凝土挑檐应设置伸缩缝,间距不宜超过30m,主筋按计算确定,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四、消防设施 仓内不应设消防给水设施。仓内不应设消防给水设施。仓外应设消防给水设施。仓外应设消防给水设施。 平房仓的消防用水量,应为最大平房仓的消防用水量,应为最大一个防火分区的室外消防用水量。一个防火分区的室外消防用水量。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建筑灭火器配

24、置设计规范设计规范GBJ50140合理配置灭火器。合理配置灭火器。 1 2 3消防要求消防要求五、电气与粮温测控 照照 明明 粮温测粮温测控系统控系统 电力装置电力装置管线敷设管线敷设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 五、电气与粮温测控 一般规定 1.平房仓电力负荷宜为三级负荷,供电系统电压等级应为交流220/380V。 2.严禁在仓内使用可能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允许最高表面温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机械化程度高、年周转量较大的散装粮平房仓的电气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440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中有关规定执行。 4.适用于非粉尘爆

25、炸性危险的粮食平房仓。引燃温度组别无过负荷载的设备有过负荷载的设备T11215195T121601451.仓内各用电设备、线路应有防鼠害及防人身伤害的保护措施。仓内使用的固定式电气设备均应有防粮食熏蒸腐蚀的措施。 2.每一廒间均应有独立的配电箱。配电箱应设在仓房入口处的外墙上,外壳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并具有电源显示、短路和过载保护。 3.仓内管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穿钢管敷设,导线截面面积不应小于:电力线路1.5mm2;控制线1.0mm2。严禁使用裸导线。所使用的导线或电缆的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 仓内地坪不宜暗敷电气管线。 设在仓内的接线盒或分支盒的防护等级不应

26、低于IP55,并做好盒内导线接头的绝缘与密封。 4.移动式机械设备的供电电缆,应采用5芯YC、YCW型等橡套电缆。 五、电气与粮温测控 电力装置管线敷设 五、电气与粮温测控 照 明 1.仓内平均照度宜为515 lx,机械化程度较高、作业频繁的平房仓内可适当提高照度标准。 2.仓内严禁使用气体放电照明器和卤钨灯。 3.仓内灯具宜均匀布置,与粮食表面净距不应小于500mm。每单相照明支路,工作电流不宜大于15A,灯具数量不宜多于20盏。照明宜集中控制。 4.照明配电箱应布置在仓门口外墙上。照明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穿钢管敷设,导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导线绝缘电压应不低于500V。 五、电气与粮温测控 防雷接地 1.平房仓应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并应符合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 2.平房仓允许采用建筑物结构钢筋构成防雷系统。引下线及接地极应可靠连接,以构成良好的电气通路。 3.平房仓屋面宜设避雷网(带)、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当采用避雷网(带)时,应敷设在屋角、屋脊、屋檐、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 4.避雷网(带)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热镀锌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5.平房仓宜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应不少于2处,且间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