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介绍及教学设计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童话寓言之旅”。单元中稻草人、寓言二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精读课文,刺猬汉斯、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略读课文。其中有两则是寓言,剩下的课文是童话作品。本单元以“要注意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为专题。既编排了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也有外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格林兄弟、赛尔玛拉格洛芙的著名童话,还有在本套教材中首次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我国古代的著名寓言。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
2、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寓言两则所选编的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都是著名的寓言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课文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又冷又饿,在街头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些美好的幻象。最后她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街头。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刺猬汉斯这篇课文是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夫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童话表现了主
3、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展现了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长篇童话中的一个情节。课文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放鹅的男孩经常捉弄鹅。一天他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他勇敢地从狐狸口中救下一只野鹅,最终得到野鹅们的信任。故事中我们看到尼尔斯知错改错、勇于舍己、乐于助人,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这几篇课文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学生通过阅读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道理,并在潜移默化间感受到童话、寓言这两种文学体裁的无穷魅力。教师在教学前,应大体了解童话、寓言的概念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紧
4、紧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注重引领学生欣赏童话所展现的美丽奇妙的景色,注重通过朗读帮助学生品味、积累童话的语言,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对于首次学习文言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在学习方法上教育恰当地指导。教师可以先行查找、归纳一些学习文言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1、保留原词。即凡人、事、物等名词性的表意词可以保留不动。2、改换词语。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3、增补词语。即将文言文中常省略的各种句子成分补充译出来。4、删略词语。即将文言中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当然这些内
5、容不一定全教给学生,但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中安排了相关的训练内容:“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以总结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童话学习进行评价与叫,尤其是从学习方法哂纳感进行了总结。“阅读平台”提供的寓言诗意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寓言、童话来进行的。“大家谈:寓言和童话”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延续。意在使学生通过有条理、有重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在“童话、寓言”王国里尽情遨游、捕捉乐趣、受到启迪。“习作”是编写童话。这是一次有意思的习作实践,也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教学本单元可用14课
6、时。精读课文8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语文百花园一”4课时。单元学习目标: 1、 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20个,会写生字23个。 2、 能够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的意思,积累成语。 3、 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作用。 4、 指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5、 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7、; 6、 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学习状态分析:本单元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为主。故事生动、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爱。但也正由于童话作品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往往更容易被奇异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外貌所吸引,而忽略对内容本身地深入理解、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体会。因此教学时,不但要关注到学生兴趣,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说说受到触动的理由,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了解童话、寓言的表达方法。 1.稻草人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文是
8、一篇童话,通过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3帮助学生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以及“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9、教法和学情分析:叶圣陶的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写作背景久远,应在课前让学生明了。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叶圣陶的童话。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a. 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b. 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a. 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b. 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c. 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
10、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 给课文分段: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2齐读本段;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
11、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a. 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b. 文中“她看到一切
12、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c. 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d.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
13、心理活动。七总结全文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九语段仿写: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作业: 1阅读稻草人原文。(中上学生) 2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再写下来。 板书:1.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 教学后记: 2.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 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
14、思。 3 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教法和学情分析:第一次学习文言寓言故事,注重多读,熟读成诵。教学准备:寓言故事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正确朗读自相矛盾,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理
15、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低、中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16、60;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17、160;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
18、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
19、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四、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交流。 五、布置作业:
20、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中上学生可以尝试合作表演) 板书设计: 2.寓言二则之自相矛盾我的矛 我的盾于物无不陷也 物莫能陷也锐利戳得穿
21、60; 坚固戳不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
22、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
23、;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二)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三)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四)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
24、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六)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理解这句话。 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
25、,终亡其酒。 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 带着理解读一读。 三、学以致用: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 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26、#160;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分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寓言故事,了解
27、一下寓意。 板书设计:2寓言二则之画蛇添足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寓意: 教学后记:3.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掌握词语7个。 2、 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28、;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理解上的共鸣。教法和学情分析:这个故事许多学生儿时一定听过或读过,因此,教学中应抓住重点语句、场景进行理解、感悟。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掌握词语7个。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
29、#160; 教学重点: 1、 了解课文内容。 2、 认识生字,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背景及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课内外的阅读你们一定认识了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其实很多可爱的形象都出自一位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简介作者)他的作品揭露丑恶、歌颂善良,还蕴含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30、160;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交流所得。 教师指导读准多音字:喷香pèn明晃晃hung暖和huo裂缝fèng 2、尝试当堂听写词语 3、再读课文(可以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先思考后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感悟: 故事发生在大年夜,远远地走来了
31、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出示学习提示: 1、 学生自学 2、 集体交流: 要点:冷、饿、不敢回家(演示文稿相机出现重点句子,指导理解、朗读)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先读后议再读) 无论多冷多饿,无论打着卷落满雪花的金发多美,她都顾不上。从两次“大年夜”的出现感受到小女孩现在饥饿、寒冷、痛苦,生活很悲惨。&
32、#160; 3、反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2。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安徒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
33、课文。 2. 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方法读懂课文,深入理解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新年即将来临人们的心情本应是高兴的、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你觉得她的处境是怎样的?能把你感受
34、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 二、深入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默读课文5-11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表格 擦燃火柴 幻想 现实 学生交流补充填写。 擦燃火柴
35、幻想 现实 第一次 暖和的火炉 烧过的火柴梗(寒冷) 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又厚又冷的墙(饥饿)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消失在夜空一颗星陨落(痛苦) 第四、五次 慈爱的奶奶 和奶奶在快乐中飞走了(无人疼爱) 步骤二:作者将幻想与现实交替表达的写作方法,让你感受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画批谈感受,再带着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现文稿,重点体会: &
36、#160;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初步阅读,体会她开始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可是最后“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什么? -“卖火柴”是她帮助家里度日的,她是不敢轻易擦燃的。但今天又冷又饿的大年夜她实在受不了了,考虑再三“终于”擦燃了一根,可见小女孩的处境多么艰难,她多么迫切地渴望温暖。 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好“?”、“终于”)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
37、#160;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分别指名读,这两个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感受到什么? -这是火柴熄灭后小女孩眼前的景象。幻象终究是幻象。在这个黑暗、冷酷的现实中,美好的愿望终将破灭,幻象里的一切不是小女孩的现实生活。 谁愿意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语气悲伤的、惋惜的。可强调“只有”、“又厚又冷”)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自由
38、读,谈体会。-在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没有的。这句话预示着她死去了。小女孩渴望的生活这个世界没有,现实是多么残酷呀! 再体会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自己试一试。 指名读10、11自然段。出示这两句话,找不同,谈感受。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对比读
39、,你发现什么? 个人读,感受句子,你如何理解?-“大年夜”本来是欢乐幸福的,但在这个现实社会里,它只属于富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得到的是寒冷、饥饿、痛苦甚至死亡。社会太不公平了。 齐读文中的句子。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句子中有两个“幸福”,你怎样体会?-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幻象中看到了她所向往的一切,所以说在幻象中她是幸福的。而第二个“幸福”不是真正的、现实中的、新年里该有
40、的幸福,而是指她悲惨地死去,不再忍受现实的痛苦,所以是幸福的。 作者这样表达,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三、小结内容,情感深化: 课文将小女孩的悲惨现实生活与美好的幻象对照写出,使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可怜、悲惨,当今社会的黑暗。还有千千万万的贫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同情呀!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课文中词语。 2、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优生可以选择背诵)
41、60; 3、朗读文章后的“阅读链接”。 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安徒生)寒冷暖和的火炉(温暖)现实饥饿喷香的烤鹅(美食)幻象痛苦美丽的圣诞树(欢乐)无人疼爱慈爱的奶奶(疼爱)悲惨、黑暗值得同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2、 展开想象,进行练笔,进一步深化理解。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2、0; 教学重点、难点:深入理解课文,进行练笔。 教学过程: 一、 回顾畅谈: 1、 回顾文章内容,说一说: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把最打动你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2、 指名读10、11自然段,学完文章后你有些怎样的深刻? 二、 创设情景,尝试练笔。 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如果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和她说些什么呢? 自由读一读15页的“
43、阅读链接”。 从短短的诗歌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评价标准:真情实感;尊重原著基调;语句通顺。 三、 词语检测: 1、订正作业中关键词语(如:蜷、烤、僵) 2、多音字组词语。喷缝和晃 3、比一比,组词语。 梗
44、60; 蜷 僵 便 倦 疆 四、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继续进行课外阅读,为后面活动做准备。(优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我想对你说教学后记: 4.刺猬汉斯(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
45、课生字新词,积累“冷潮热讽”等词语。(2)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并从中受到感染、教育。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童话描写了主人公刺猬汉斯的形象,赞扬了他坚毅、勤奋、纯朴、善良的优秀品质,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人物进行评价,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的道理。教法和学情分析:故事通俗易懂,结合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人物进行评价,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的道理。教学准备:格林童话书籍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同
46、学们一定都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吧,那么你们知道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吗?(格林兄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格林童话刺猬汉斯。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冷潮热讽”等词语的意思。(2)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自学。(建议时间在10分钟)3、汇报交流。(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告诫:课文指公主自己警告劝戒自己不得改变主意。冷潮热讽:因为没有孩子,农夫受到人们尖刻的嘲笑和讥讽。(2)课文讲了一个富有的农民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他骑着公鸡住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他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他的猪。后来,他给两个迷路的国
47、王指路,并要求他们写一份保证书:在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件东西赐予他。两位国王回家后遇到的都是自己的公主,可是第一位国王不守信用,没有遵守诺言;而第二位国王的公主,不嫌弃长相奇怪的汉斯。最后汉斯脱掉了刺猬皮,变成英俊的小伙子,和第二位公主结了婚。(学生汇报内容时,只要大致内容讲到就行)三、评价人物,感悟明理1、师: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对汉斯有什么看法?我们还可以说说对其他人物的看法。2、小组合作,评价故事中的人物。3、指名反馈。(1)对汉斯的评价(2)对第二位公主的评价(3)对农夫的评价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汉斯非常坚毅、勤劳、纯朴、善良,我们要向汉斯学习;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言而有信
48、,就能获得幸福;言而无信,将一辈子被别人看不起。)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阅读了有趣的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赞扬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优秀品质,同时通过第二个公主知道了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五、作业布置。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4* 刺猬汉斯格林兄弟学习汉斯坚毅、勤劳、纯朴、善良的品质明白了做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教学后记: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 学会5个会认字。 2、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
49、斯是一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3、 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阅读长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教法和学情分析:鼓励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故事主人公;培养学生自主阅读长课文。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阅读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过了不少有趣的童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长篇作品的节选。这就是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部
50、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让我们快读读吧!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诧异:觉得很奇怪。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恳求:恳切地请求。 2、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学习方法提示:借助教师提供的原著故事简介与同学探讨交流
51、3、全班汇总,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感受人物: 集体讨论: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寻找课文中语句为发表感受的依据。评价要点: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 如对比谈:-鹅的情感变化,正是对尼尔斯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的很好诠释。 1、尼尔斯非常调皮,要么追得鹅满地跑,要么就拔鹅翅膀上的毛。鹅都非常怕他。 2、在一块巨大的浮冰上面,整群野鹅
52、已经聚集起来,他们一见尼尔斯,就快乐地拍起翅膀来。 再如7、8自然段中尼尔斯对待马丁的态度(语言、行动),都说明他的善良和有爱心。 又如13自然段“立刻赶过去”体现他的勇敢。 四、交流学习体会:今天学习后,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如:积累了词语:蹑手蹑脚、无声无息、出其不意、百爪挠心; 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了人物特点; 有了继续阅读的兴趣等等
53、60; 五、 布置作业: 1、 将文中的好词好句画一画,读一读。 2、可以找到原著全文读一读。(优生和中等学生) 板书: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调皮 生性顽皮心地善良历险 勇于舍己乐于助
54、人结局 教学后记: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2、 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3、习作: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教法与学情分析:学中练,练中学。 教学时间:3课时 课前准备:在本单元的新课文教授之后都布置一些与此次训练有关的内容,供学生提前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55、(“温故知新”在之前教学中边学边渗透训练,此课时回顾、背诵,略。)第二课时口语交际及阅读平台一、激情导入: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好吗? 二、学习借鉴: 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2、交流明确: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
56、以让大家思考 倾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思考 三、准备发言: 1、自己在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四、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对听、说者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
57、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延伸阅读: 教师:看来大家的课外阅读很丰富,而且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读,更是用心在感受、用头脑在思考。老师也阅读了一些作品,特别是我还发现了一种体裁-寓言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1、自主阅读,思考:寓言和寓言诗又有什么异同?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 2、集体交流:问题同样都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但寓言诗比寓言更
58、加短小精炼。 问题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 六、 布置作业: 1、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讲给家人后伙伴听。2、 阅读“习作要求”,作好准备。第三课时1、根据“习作讨论平台”中的三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2、想好了,要求学生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3、按照提纲动笔写作,写完后自己认真读一读,修改修改,然后和同学交流。 &
59、#160; &
60、#160; &
61、#160; 教学后记: S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介绍及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概貌: 本单元由五
62、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五篇课文中,开国大典、明天更辉煌、山海关是精读课文,望大陆、太阳与士兵是略读课文。 开国大典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叙,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望大陆是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病重时的一首哀歌,饱含着他期望叶落归根和祖国统一的一往深情。 明天更辉煌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一首赞歌,全诗充溢着为香港回归祖国而无比兴奋、鼓舞的浓浓深情。 山海关是一位现代作家描写的赞美山海关的散文,表达出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火热情怀。 太阳与士兵是描写中国边防军人的动人事迹的一则短文,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无限赤诚之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本单元中应注意将有声之阅和无
63、声之读结合。首先把课文生字的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做到正确流利,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课文要朗读得有感情,这是“有声阅读”。同时,要加强静心默读,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把课文读懂,这是“无声之读”。在安排教学流程时,应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去设计,提出朗读和默读的不同要求。另外要将理解内容与领悟写法结合。阅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抓重点语句去理解内容,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要关注不同课文在表达上突出的特点,领悟写作方法,吸收课文语言,以利于在自己的口语交际、书面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达到学习语言的高层次要求。而且还要将阅读文字与观看插图结合。要让学生更多地动口、动眼、动脑、动手,去
64、接触课文,在自主阅读中感知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形象,体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同时,要用好每篇课文中的插图,把它作为阅读材料的一部分,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把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画面的能力。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二”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有“理解与运用”“拓展与交流”“积少成多”三项内容。“理解与运用”练习,一是读句子体会词义,认识比喻修辞;二是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这是训练学生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的一项基本功。“拓展与交流”采用宁宁和丫丫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本单元各课后的感受和收获,有的从描写方法谈,有的从修辞方法
65、谈,有的从学习方法谈,意在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积少成多”选编了清代龚自珍的一首名诗已亥杂诗,一是让学生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二是配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的主题,让学生认识又一位“爱我中华”的古代名人。 “习作”是自由作文,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是学生自助写作能力的展示,也是对学生自助写作能力的测试。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24个,会写生字26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或指定的自然段。阅读相关的“学习链接”,丰富自己的文学常识。 3、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认真体会课文中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
66、。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5、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 6、自由作文,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学习状态分析: 本单元都是表现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赤诚而炽热的爱的情怀的课文。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语言生动具体,情感蕴含丰富的文章不能静心地认真品读,缺乏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写作方法的揣摩,以及对作者情感的体会。针对本单元课文的特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另外要加强静心默读,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把课文读懂。在反复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进而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
67、要注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6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耸、渠、钮、枳、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枳、融、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
68、课文的思想感情。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型:阅读教学教法与学情分析:本课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开国大典录像;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掌握11个生字,理解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断
69、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点句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雕塑招标打造艺术作品3篇
- 公证处委托书出具流程3篇
- 戒烟保证书的模板范文3篇
- 安全责任时刻警惕3篇
- 小产权转让有效简单协议书3篇
- 外业勘察分包合同样本模板范例3篇
- 买房委托书撰写3篇
- 电缆的热稳定性与热失控预防措施考核试卷
- 电信企业服务创新与业务增长策略考核试卷
- 育种中激素信号网络的调控考核试卷
- T-CPMA 034-2023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肺部感染的护理课件
- 2024年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高级工)理论考试题库-下(判断题部分)
- 2022年信创产业发展基础知识
-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
- 2024年度医患沟通课件
- 2024年安徽六安市“政录企用”人才引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CJJ82-20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水泵维保方案
- 2024年医药卫生考试-医院设备科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草本花卉的识别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