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15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课件_第1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15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课件_第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15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课件_第3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15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课件_第4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15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课件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515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1.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2.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3)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4.措施(1)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2)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

2、法决策。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3.关键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4.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3、、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特别提醒:各种监督的效力是不同的。(1)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法律效力。(2)人民政协具有民主监督职能,社会和公民具有民主监督的权利,但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3)中国共产党的监督,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以通过党规党纪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制约,并可向权力机关提出相应建议,最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三、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1.要求政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2.意义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

4、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更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政府的威信1.含义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可的威望和公信力。2.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3.政府威信的来源和树立(1)来源: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

5、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一政府依法行政要点归纳1.依法行政 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2.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1)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2)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3)依法决策: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如何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需要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考虑。政府角度主要是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公民角度主要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合法渠道参与民主决策。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易

6、错辨析1.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和公正司法三者没有任何关系【辨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三者的区别主要在行为主体上: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2)联系: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和公正司法统一于依法治国之中,无论是党的领导,或者是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还是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任何国家机关、党政团体都必须以社会主义法律为基本的活动准则。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2.依法行政就是要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辨析】 (1)推进依法行政要求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并不是要扩大或缩小政府的职能。

7、(2)依法行政要求政府认真履行职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把该管的事管好,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行使其职能。3.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就是要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辨析】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是政府权力行使的重要环节。(2)政府依法行使权力在执法环节上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在监督环节上,要坚持权责统一,自觉接受监督。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命题探究命题点1: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典例1(2013新课标全国卷)为了使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沟通日常化,Q市开展了“网络在线问政”活动。2011年前9个月,共有19个政府部门组织了287次在线

8、访谈,受理建议及咨询9482件(次),网民在线参与43657人次。Q市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 ()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基础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举措A. B.C.D.【解题思路】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便于公民对政府工作的了解与监督,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公开透明,也促进了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可选。错在“基础”,夸大了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对民主决策的作用;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键,错误。故选B项。【参考答案】B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命题点2:政府权力的行使典例2李克强说,要继续减少前置审批,让企业放开手脚,不能像赛场上的障碍栏一样

9、,跨过一栏还有一栏。要把该放的放掉,该管的管住,该扶的扶好。这要求政府 ()加快职能转变,打造有限政府自觉接受监督,推行政务公开理顺政企关系,提高服务水平审慎行使权力,坚持依法决策A. B.C. D.【解题思路】解题时注意题干中“该放的放掉,该管的管住,该扶的扶好”,强调要转变政府的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政务公开和依法决策,不选。【参考答案】C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1.2015年4月7日,辽宁省政府法制办就辽宁省渔业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进一步完善“征求意见稿”。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政府审慎行使权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

10、主决策公民对国家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A. B.C. D.【解析】辽宁省政府法制办就辽宁省渔业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这是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的体现,正确。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错误;公民没有决策权,错误。A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2.2015年7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确定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这表明国务院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行使了国家的立法权A. B.C. D.【解析】“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11、建设”说明正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说明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主决策,排除;国务院不能行使国家立法权,说法错误。D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点归纳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1)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2)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3)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

12、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各种腐败行为;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2.怎样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1)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易错辨析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辨析】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

13、不可。因此,既要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同时又要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2.只要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就能有效防止权力的腐败【辨析】 这个说法不全面。(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对有效防止权力的腐败具有重要的作用。(2)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效防止权力的腐败,仅仅依靠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是不全面的,还要发挥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与公民、司法机关的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作用。因此,该观点是片面的。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命题探究命题点1: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典例1(2015江苏高考

14、)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违法集资、摊派费用的,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等行政行为纳入了行政诉讼受理范围。该修改 ()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权力行使更好地保护了公民合法权益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职能范围A. 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府的权力和公民的权益等知识。题干中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从政府角度上看,有利于规范政府权力行使,从公民角度上看,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正确。中“拓宽”、中“扩大”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参考答案】C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方法指导】政府政策解读型选择题解答时,首先要把握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

15、,而不是党、人大、政协。其次要对材料中政府制定政策的原因、目的、过程、影响等进行分析,明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重要性等。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命题点2: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典例2自2015年8月1日起,河南荥阳市安煤局机关创新实施了行政执法监察廉政监督卡制度。廉政监督卡的内容详细列明了12项重要监督事项,对存在评价不良或意见集中的人和事,将积极做好核实处理;对反映出的违纪违规现象或问题,按程序进行调查处理。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到()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自觉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制定者和忠实执行者加强公共权力,完善社会管理

16、,打造良好形象A. B.C.D.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解题思路】实施行政执法监察廉政监督卡制度,对反映出的违纪违规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处理,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赢得人民的信任,正确;政府执法工作人员在每次执法检查时,要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中“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制定者”说法错误;“加强公共权力,完善社会管理”不是题中应有之意,排除。【参考答案】A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1.“阳光发改”系统是江苏省发改委全力打造的融电子政务、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于一体的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其基本内涵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全程公开、全程透明、全程留痕、全程监督”。这一

17、举措 ()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能够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一切权益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A. B.C.D.【解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全程公开、全程透明、全程留痕、全程监督”,这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错误,此项措施不能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一切权益。B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2.“金鱼缸法则”即“透明效应”。它是一种比喻,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某市社保局召开局务会议时对媒体全程

18、开放,并表示以后只要涉及民生的工作,都将向媒体公开。“金鱼缸法则”在行政领域的试用是为了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A. B.C.D.【解析】说法与题意重复,而不是目的,排除;不是“金鱼缸法则”的结果,排除。“金鱼缸法则”在行政领域的试用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正确。C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3.下列观点与右图漫画寓意相符合的是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立国之道,惟在富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A. B.C.D.【解析】中“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意思

19、是平安时不忘记危险,存在的时候不忘记灭亡的时刻,治理的时候不忘记动乱,与漫画不符;漫画中的“权力清单”,意味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都是说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符合漫画寓意;中“立国之道,惟在富民”,强调民生问题,不符合漫画寓意。D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三我国政府的威信要点归纳1.政府有无威信的决定因素一个政府能否具有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2.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3.怎样树立政府的威信 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易错辨析1.权力与权威【辨析】 (1)权力一般来源于

20、法律、法规或组织规章条例的规定,具有外在的、法定的性质;权威则主要来源于个人或组织内在的影响力。(2)权力以强制性做后盾;权威则主要通过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来统御。(3)权力是通过命令、批示等强制手段产生影响的,具有直观、明显的特点,随着职位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职务的终止而消失;权威来自领导者的自身,通过领导者的崇高威望和优良品行感染并影响人们的言行,使人们在心理上认同、从感情上接受。2.最大限度地放权就能提升政府威信【辨析】 这一观点忽视了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履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命题探究命题点1:政府威信的体现典例1(2013北京高考)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

21、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这些做法能够 ()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消除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A. B.C.D.【解题思路】政府这样做能够使政府更好地形成社会合力,实际上是政府的行为得到了人民的认可,这是政府权威的体现,入选;题干并没有体现政府的廉政建设问题,不选;政府及时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体现了;“消除社会矛盾”的说法是错误的,不选。【参考答案】A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命题点2: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典例2(2013海南高考)阅读

22、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大为不同。材料一由于气候变迁,甲县的耕地沙化严重。为防止土地退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利用泡桐树适应性强、扎根较深、生长迅速等特性,探索出农作物与泡桐树间作的耕种模式,既防风固沙绿化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农田小气候,又促进了农作物增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甲县已经将46万亩(1公顷=15亩)沙化土改造为良田,森林覆盖率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8%提高到现在的20.16%,主产作物小麦亩产增收15%至2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激发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考点二

23、考点三考点一材料二乙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粮,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该县为实施森林增长工程,计划五年内植树50万亩(约占该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2013年一年要完成植树10万多亩。为此,县政府制定了实现“森林增长”的实施意见。由于适宜造林的土地并不多,为了完成任务,一些乡镇以每亩一年600元左右的价格将已种植小麦和油菜的耕地流转出来植树。有的是农作物与树苗间种,有的是直接将地里的油菜、小麦全部刨掉栽上树苗。这种做法既改变了土地用途,影响了粮食生产,也损害了农民利益,受到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质疑。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两地政府推行的植树造林活动对政府权威产生的不

24、同影响。并说明基层政府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力,树立自己的威信。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解题思路】本题以绿化环境为话题,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考查政府的权威及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包括两个问题,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抓住“不同影响”这一设问限定,结合材料,指出甲县树立了政府的权威、乙县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即可。回答第二个问题时可依据教材内容直接作答。【参考答案】甲县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树立了政府的权威。乙县依赖行政权力推行“森林增长”工程,没有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接受,削弱了政府的权威。要以人民的认同和拥护为出发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依法

25、行政、审慎用权,接受人民监督;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高公信力。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1.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靠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信任度,它反映了群众的情绪,却取决于政府自身如何作为。下列措施中,能有效地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 ()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市城乡建设局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市民广场绿化工程市政府各部门积极履职,不断强化市场竞争的主体角色市政府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推进审批制度改革A. B.C. D.【解析】提高政府公信力,行为主体必须是政府,中的“市委”行为主体是党,与题意不符;政企分开,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政府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说法错误。是政

26、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C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这是古训。不要以为办公楼阔了,政府威信就高。恰恰相反,失信于民”;“执行力和效率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没有效率,很多机遇稍纵即逝”。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如何才能树立自身的威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行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法治政府热点材

27、料2015年10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配套措施。意见提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限制准入事项,或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做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开的原则,从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28、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热点分析【问题1】 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如何做到这点。【分析】 政府要简政放权,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防止权力的缺失与滥用;要坚持权力与责任挂钩,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须追究。【问题2】 结合材料,说明国务院公布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政治意义。【分析】 公布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促进依法行政;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推进社会

29、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法治政府,提高政府威信。命题预测1.政府公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减少市场监管职能B.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C.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D.限制政府的权力,以减少政府承担的责任【解析】政府公布行政许可“权力清单”,废止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其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应选B项。A、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不是目的。B2.意见提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这有利于 ()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