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阐释考点阐释(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景 物 形 象诗歌形象诗歌形象景象景象(题目类型)(题目类型)1 1、意象、意象2 2、描绘画面、描绘画面3 3、景物特点、氛围、意境、景物特点、氛围、意境4 4、景物技巧、景物技巧5 5、景物的作用、景物的作用6 6、景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物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物象。意象内涵的固定性、意象内涵的丰富性意象内涵的固定性、意象内涵的丰富性意象三考)意象三考) 找意象分析意象含义探
2、究意象作用找意象分析意象含义探究意象作用考查角度一:意象考查角度一:意象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 如果意象是如果意象是花朵花朵, 意境就是春天;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如果意象是美人美人, 意境就是良宵;意境就是良宵; 如果意象是如果意象是鬼火鬼火, 意境就是令人;意境就是令人; 毛骨悚然的黑夜;毛骨悚然的黑夜; 【例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临安春雨初霁春雨初霁)意象:意象:意境:意境:小楼深巷小楼深巷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春雨杏花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江南早春的
3、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局面即将到来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李白李白子夜吴歌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意象意象:意境:意境: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亲人。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秋菊之落英
5、。 屈原屈原离骚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元稹菊花菊花花开花开不并百花丛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独立疏篱趣未穷。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宋 郑思肖郑思肖画菊画菊坚贞、高洁、超凡脱俗坚贞、高洁、超凡脱俗的象征的象征二、意象的特点二、意象的特点柳柳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离愁别恨)离愁别恨)枝弱不胜雪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风吹西复东。(倔强的弱者形象)(倔强的弱者形象)乱条犹未变初黄,乱条
6、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不知天地有清霜。(一时得意的势利小人)(一时得意的势利小人)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悲凉的同义词的同义词寒蝉寒蝉凄切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柳永雨霖铃雨霖铃垂绥垂绥饮清露饮清露,流响出疏桐。,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蝉 西陆西陆蝉声唱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南冠客思深。不堪
7、玄鬓影,来对白头吟。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尽,风多响易沉。露重飞难尽,风多响易沉。无人信无人信高洁高洁,谁为表予心。,谁为表予心。狱中咏蝉狱中咏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高洁的象征的象征v4 4. .意象描写方法意象描写方法v(1 1)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v(2 2)侧面描写侧面描写衬托对比衬托对比v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从而
8、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的手法。v(3 3)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动静结合动静结合v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衬托相关。v(4 4)正面描写正面描写虚实结合虚实结合v 在景物描写中,虚是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联想、想象之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景
9、,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实指当前视听之景当前视听之景。v(5 5)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光影光影(明与(明与暗)暗)、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色彩多)(色彩多)v (6 (6)正面描写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观察角度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视觉、听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远近、高低。)嗅觉、味觉、触觉;远近、高低。)1 1、找意象。找意象。意象为名词性,与景象有区别意象为名词性,与景象有区别景象多为主谓式,句子景象多为主谓式,句子(1010天津卷)天津卷)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
10、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1 1、峡口送友人、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通过哪个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意象表达出来的?(2 2分)分)暮春暮春 飞花飞花 (1515天津卷)天津卷)雨过至城中苏家(宋雨过至城中苏家(宋 黄庭坚)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1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诗
11、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 2分)分)尘土涤净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柳色葱翠2 2、分析意象含义。分析意象含义。一是要对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是要对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内涵有所了解,内涵有所了解,二是要对诗歌本身所表达的情二是要对诗歌本身所表达的情感能够准确把握。感能够准确把握。 抓住意象的抓住意象的特征特征来分析人物的来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试分析“孤蓬”“浮云”“落日”“班马
12、”四个意象的特征,通过这些景物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孤蓬、浮云:随风飘转不定孤蓬、浮云:随风飘转不定(特征)(特征),比喻比喻友人行踪不定友人行踪不定, ,再着一再着一“孤孤”字,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字,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情感)(情感)。落日: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落日: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特征)(特征)隐喻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情感)(情感)。班马:离群的马班马:离群的马(特征)(特征),喻指喻指诗人与朋友的诗人与朋友的分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分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
13、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情感)(情感)!(意象的作用:比喻)(意象的作用:比喻)【1010年江西卷年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送人归京师(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 1、指出诗中指出诗中“子规子规”意象的含义。意象的含义。(2(2分分) )【答案答案】思念故
14、土,有家难归,国破家亡的悲伤思念故土,有家难归,国破家亡的悲伤哀愁。哀愁。 【1313年江西卷年江西卷】 水调歌头(辛弃疾)水调歌头(辛弃疾)概括概括“兰、蕙、菊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2分分) )【答案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启东中学月考启东中学月考】单元集训单元集训P34P34浣浣 溪沙溪沙 周邦彦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新笋已成堂
15、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表杜鹃啼。 1 1、词中能反映时序变化的两句是词中能反映时序变化的两句是 (2 2分)分) 2 2、赏析赏析“楼上晴天碧四垂楼上晴天碧四垂”一句中一句中“垂垂”字的妙处字的妙处3 3分分 3 3、请结合、请结合“芳草芳草”和和“杜鹃杜鹃”两个意象赏析本词所表两个意象赏析本词所表达的感情。(达的感情。(5 5分)分) (启东中学月考)(启东中学月考)浣溪沙(周邦彦)浣溪沙(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
16、鹃啼。表杜鹃啼。 1 1、请结合、请结合“芳草芳草”和和“杜鹃杜鹃”两个意象赏析两个意象赏析本词所表达的感情。(本词所表达的感情。(5 5分)分) 【答案答案】以无边无际的以无边无际的“芳草芳草”,写家乡的,写家乡的遥远;(遥远;(2 2分)以分)以“杜鹃杜鹃”的悲啼,写思乡的的悲啼,写思乡的悲切(悲切(2 2分)。全词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欲分)。全词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欲归不能的羁旅思乡之情,词中渗透着漂泊的归不能的羁旅思乡之情,词中渗透着漂泊的疲倦感。(疲倦感。(1 1分)分)浣浣 溪溪 沙沙 周邦彦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
17、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1 1、词中能反映时序变化的两句是词中能反映时序变化的两句是 (2 2分)分) 【答案答案】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2分)分) 2 2、赏析赏析“楼上晴天碧四垂楼上晴天碧四垂”一句中一句中“垂垂”字的妙处字的妙处3 3分分 【答案答案】“垂垂”,准确地描绘出词人从楼上看四周,只,准确地描绘出词人从楼上看四周,只见晴朗高旷的碧天,与四周的旷野浑然一体,难以区分见晴朗高旷的碧天,与四周的旷野浑然一体,难以区分的情景。(的情景。(2分)着一分)着
18、一“垂垂”字,一个广阔的立体空间字,一个广阔的立体空间尽收眼底(构成人们自上而下的立体空间感),境界开尽收眼底(构成人们自上而下的立体空间感),境界开阔。(阔。(1分)分)v意象的作用意象的作用 营造氛围营造氛围。如。如琵琶行琵琶行 中的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塑造背景或环境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意象
19、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水诗 塑造意境。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中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中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的是让读者 “ “临其境临其境”或或“入其境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
20、纯洁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奠定情感基调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如柳永雨霖铃雨霖铃开头三句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以景衬境。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竹喧归浣女浣女”,以动景衬静境,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日色冷青松松”,以亮景衬暗境,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
21、西楼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言兵”等等。等等。探究意象作用。探究意象作用。须强化三种意识须强化三种意识内容意识内容意识意象本身特点或传统内涵(意象本身特点或传统内涵(本身本身)渲染氛围或营造意境或写出景物特点(渲染氛围或营造意境或写出景物特点(对景的作用对景的作用)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情的作用对情的作用)借物喻人(如衬托人物性格等)(借物喻人(如衬托人物性格等)(对人的作用对人的作用)若意象在开头,还有可能会奠定全诗的若意象在开头,还有可能会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感情基调结构意识结构意识结构上的作用:如线索结构上的作用:如线索表达意识表达意识运用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如借物喻人,借物抒怀,反衬等,如借物喻人,借物抒怀,反衬等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