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课程标准对比研究――以普通高中学段为例_图文_第1页
中美课程标准对比研究――以普通高中学段为例_图文_第2页
中美课程标准对比研究――以普通高中学段为例_图文_第3页
中美课程标准对比研究――以普通高中学段为例_图文_第4页
中美课程标准对比研究――以普通高中学段为例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京珂范犬掌 帧j.j j一产化沦史 园 -美地J:Il!瞟雕,Fji玳对比肼了芒作 一 陆 、 j开甘豫州 。,千=叫i旧ii、lj。? :11引。7.÷-:i 帆舟*”峥 :一。.i r:摘要摘要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 程标准(实验在经验总结和历史借鉴的基础上对学科教育理念和内容做出全面提升, 目前已进入实验完善阶段。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面 向生活的地理学建立了一套有关地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旋等方面相对成熟的体 系.其经验对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多方面的参考借鉴意义。 本文试图从历史发

2、展的层面,运用文献、图表以及数据等论述中美两国地理标准的 历史作用、演变、产生的过程,指出中美两个社会制度、文化背景迥异的国度制订全国 性的地理课程标准以应对时代要求的必然性。通过对两国地理课程标准的综合对比,可 总结出以下特点。即,在课程性质上,美国强调空间思维的形成,而我国则更强调人文 与自然地理综合;在课程理念上,两国都重视“生活化地理学”:在课程内容上,美国呈 现同一主题螺旋式上升,我国为学科知识阶梯式不断深化;在课程评价上,美国手段与 内容多元,而我国则相对单一。笔者认为我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制订要要具有时代性、 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力求“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笔者最后试图在

3、对两国的 地理课程标准特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地理课标的内容体系、开发、评价以及 实旆等问题,为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地理课程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中美 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 对比研究 一. 垒!塑璺 AbstractAs the One of the rasults of Chinas geography education reform,Geography Standards hasbeen published.The Standards make greatimprovement based 0n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HoweveL the Sta

4、ndards need to be updated since they ale in the experimental stage.America has established a set ofadvanced geography education systems on goals、instruction、implementation since 1990s,American experiencesmaygive some enlightenmentstotheimprovement ofChinas geography standards for high sch001.Based o

5、n the documents、charts and data,the paper expounds the evolution and historical role of SinG-US Geography Syllabus from the point of historical process,thus pointing out that the necessity of the draRing of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for both countries so as to cope with the new challenges.After c

6、omprehensiv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Standards,some differences are found as follows:Firstly,on the nature of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China places empha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and physical geography while America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formation of spatial thinking. Secondly,the cont

7、ent of Chinas Standards shows a hierarchic structure with a gradually deepening knowledg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spiral ascendingunder the same themes.Thirdly, America applies multimeans and index to the assessment of geography standards while China seems a little monotonous,So,the drafting of ge

8、ography standards should absorb experience not only in a vertical point,but also inan horizontal dimension。Finally,some issues on the content、 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geography curriculum have been further discussed in hopes of some valuable references can be contributed to the

9、 reform of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Key words:SinG-US high school geographystandards comparative studyrr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 究成果。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 的。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 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拉5堇垃 日期:碰学位论文

10、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作者签名:盔堑丛应 日 期:型.前言 日U舌1.问题的提出1.1社会发展背景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社会生产方式正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国家的财富和竞 争力由传统的“有形资产”向以知识为主要形态的“无形资产”转变。因此,国家间的 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培养出有竞

11、争力的公民,而良好素质公民的培养只有通 过教育。同时,新世纪的知识创造、更新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社会的人才 观、知识观也发生了转型。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地理教育必须对此变化做出回应和改革。1.2地理科学发展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理教育的价值被重新发现,现代地理科学吸收了空问科学、 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新的科技革命成果,逐步实现了信息化、工程化。【11地理 科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作用,而地理课程在反映这些新的科 学进展方面显得落后。1.3地理教育发展背景我国地理课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内容不同程度的存在“繁、难、 偏、旧”等现象,教学方式单一

1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较为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 作学习、独立挟取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关注较多,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所体现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1-4小结基于上述因素,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改革已全面展开。首当其冲的是如何构建 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课程标准,这牵涉到许多问题,例如,国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理 素养?如何使地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合作能力和竞争力的未来公民等。经过广大教育 工作者的努力,新中国第一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地理 课标2004年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13、行指出,国家课程 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高 中地理课标作为新的国家课程文件,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资源开Ill沙润:我国高师地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月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 20卷第2期第8j页 。l前言发等方面充满了全新的思想。但目前它正处于实验阶段,尚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所以借 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并吸取其教训,可避免走弯路。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而美国又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地理课程 理论、地理课程实践等方面十分活跃,在地理课程的理念、实施经验等方面都有很多经 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因此

14、,笔者选择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面向生活的地理学 (以下简称美国国家地理课标中有关高中学段的内容作为对象,与我国新制订的 高中地理课标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高中地理课标的顺利实施和不断完善提供 了丰富的资料和有益的借鉴。2.研究范围与基本思路2.I研究范围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地理课程在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 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我国正在对地理教育进行 重大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用高中地理课标代替了过去沿用很长时阀的 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虽然看起来只是名称的变化,但实质上反映的是课程教育 教学理念的变化。我国新的高中地理课标在反映了许

15、多新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进 一步探索的问题,而美国国家地理课标经过lO年的实施,已初步积累了经验。因 此,研究两国课标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教育文件做出简要的回顾,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大纲 的历史局限性。当时的地理教学大纲基本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要求,但随着时 间的发展,其对地理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高中地理课标的出台正是顺应时 代要求,对新时期的地理教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第二,美国国家地理课标的诞生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由于美国的教育自治, 地理教育缺乏统一的基准,美国学生的地理

16、成就差强人意。因此以制订国家课标来提高 地理素养就显得必要。另一方面,本文对标准运动以及美国地理课程的组织形式进行了 初步的阐述,以说明它们对美国地理标准的出台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两国课程标准的综合研究,在对两国标准的课程性质、课 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相关内容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探讨两者的优势 2刖肓 和不足,为我国高中地理课标的修订和发展提出设想与建议。在课程性质上,本文主要从两国课标对地理科学性质与地理课程性质的理解出发, 探讨其差异性,指出我国课标在课程性质的理解上需要全面把握。两国课标的理念有共同之处,而差异刚主要是由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造成,文章

17、 对两国文化做了适当的比较。课程目标的研究范围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来讨论,探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原因。课程内容的研究范围主要从内容编排体系、内容选取、内容表达方式以及内容的特 点出发,说明了两国标准在内容标准的共同点,同时分析了内容标准差异所产生的原因。 本文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课程标准的完善做了初步探讨,主要涉及内容体系、 标准的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问题,建议我国课标的完善除了要汲取自身以往的成功经 验以外,还应适当引进美国的一些成功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阔视野,少走弯路。 2.2基本思路与方法本项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中国研究美国服务

18、中国。其基本方法是:从 历史发展的角度,运用文献法、列举法、比较法、图表法以及数据分析法入手,沦述我 国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历史演变过程,然后对中美地理课程标准出台的必然性做了 阐述。接着对中美地理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评价等相关内容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我国高中地理标准改革做了进一步展望a 总之,地理课程标准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各自国情因素,力求做到相互学习、借鉴与融台a第一章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 第一章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1.地理科学的背景地理课程的内容与地理科学的内容会有很大不同。地理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广,它 不仅要考虑地理科学的知识

19、,还要教育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支持,但是,地理科 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干部分,如果脱离地理科学,地理课程也就无从谈起。20世纪地 理科学的发展以及研究技术、手段的革新,引起地理课程的发展和变革,而这些变革并 没有及时反映到美国各州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因此,以国家课标作为统一要求显得必要,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促使美国国家地理课标的制订。t.1地理科学研究范围和重点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人民受益同时,随之而来的全球性问题不是减少,而是更加复杂 和棘手。例如:“全球变化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 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超级科学计划

20、。”i1J 司。以说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需要全球性的协调,人类面I临的诸多问题已经不局限于局部 地区,而是具有全球性质的。针对这些新问题,地理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发生了变化,表 现为以全球问题为对象,进行宏观层面的综合研究。而这些解决问题的实践又会引起地 理科学本身的变革。另外,地理科学在自然地理的研究基础上,更加重视对人文现象的 研究。实际上,从美国的地理课标中可以看出,人文地理的内容远远多于自然地理的内 容。L 2注重地理事物的定量研究地理科学在宏观领域发生变革的同时,微观领域也改变了过去的研究方法,由定性 的研究转向定量的研究,对地理事物动态、过程和机理建立模型。力求做到对地理现象 和地理事物

21、预测、优势调控和预测预报。自然地理重视生物、化学和物理的定量综合研 究,而人文地理则重视从经济、文化的定性探讨转向人文过程对区域影响的定量研究, 从过程入手,采用实验和建模的方法,探讨地理事物的成因和变化机理。1.3地理科学研究手段的变化地理学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的归纳解释,从定性的文字描述到 定量化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今天的对地观测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卫星【l】樊杰等t中萄的地理藩础教育问题研究,地理研究p1.2001年第5期第527536页4第一章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网络通讯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说,现代地理科 学逐步从

22、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但是传统的学校地理课程并没有体现这些新的发展, 还停留在枯燥的、学究式的专业内容,缺乏现实性。【1】地理学的新发展与地理课程内容陈旧的矛盾使得美国人认识到有必要制订全国性 的基准,把地理学的新成果编制到课标中,并尽快让学生掌握地理学新进展。2.教育改革的背景2.I教育质量检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界逐渐把基础教育改革的矛头指向教育标准,认为 不重视基础学科标准的制订是美国基础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在1983年4月发表了一份 全面检讨美国教育问

23、题报告。这份名为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ANation at R1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的报告揭示了当时美国教育中存 在的一些严重问题:测验成绩差、学校缺乏充足的资源、教师缺乏足够的素养等。报告 宣称美国的教育系统己不符台国家的需要,教育质量正在下滑,因此学校必须进行深刻 改革。【21这份报告对美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放任自流的批判,使得制订国家教育目 标与标准的主张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大众的响应与认同。2.2标准运动围绕着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这一主题,美国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集中于各 种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改革。20世纪90年代,

24、美国兴起了基础教育改革,二课程“标 准运动”,其主要宗旨是确立教育目标与学科标准。1989年9月,老布什总统召开教育 高峰会议,会后发表了题为国家教育目标报告:建设一个学习者的国度(The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Report:Building a Nation of Learners的重要报告I”,提出了美 国教育在2000年应该达到六个教育目标,在六个教育目标中,目标3规定“到2000年, 美国学生在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毕业时,能够在挑战性的学科上显现出竞争力。” 而地理被包含在内。随后,1990年成立了国家教育目标专门小组NEGP(the NationalI

25、】沙润:我国高师地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20卷第2期第83页2】National Commission ofExcellcnce in Education.(1983.Anation 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R】Washington DC: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R5cc 1983:531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1991,Thc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Report:Building

26、a Nation ofLearners 【R】WasbinSton。DC:Author.5第一章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 Education Goals Panel,1991年又成立了国家教育标准和测试委员会NCEST(the National Coundil on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Testing,负责监督、评价和推动国 家教育目标的实施。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 2000:An Educate America Act以法律形式将地理及其他6门学科指定为必修课程,尤 其引人注目的是,在这法案中破天荒地提出了“20

27、00年所有美国学生都要具备运用地 理学的能力”的教育目标,这使地理学科处于十分优越的地位。【111994年成立了国家 教育目标和发展委员会NESIC(the 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Improvement Council,以保证全国和各州课程标准的制订、实施和评价。t993年4月,由国会两院 审义通过后,克林顿政府提交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 2000:An Educate America Act正式生效,该法案首次提出美国将进行一场“基于标准的改革(Standard based Reform。”至此,美国90年代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标准

28、运动”以法律的 形式被正式确定下来。在这场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推动下,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美国地理协会、美 国地理学家协会和国家地理教育委员会开始着手制订地理课程的国家标准,其目的在于 改变美国地理教育的糟糕现状,使美国公民具备相应的地理素养来应对将来的挑战。3.地理教育的背景长久以来,地理一直被包含在社会科(Social Studies中,美国社会科注重不同 学科的关联,强调学生能够用不同学科的视角来解决问题,最终能够用整体观来审视世 舞。由于地理学科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属性,无疑是社会科中关联其他学科 的重要课程,与历史不同的是,通过地理课程可以以横向的方式把不同学科整合到社会

29、科的内容里来,社会科委员会提出了“交响乐团模式”来形容学科间的整合问题,“当 交响乐团(社会科演奏某一曲目(主题时,各种乐器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某一乐器主 奏(例如历史,其它乐器伴奏(例如地理或经济。有时候,数种乐器(历史、地理、经 济合奏以表现某一主题。”21但这种课程组织模式与全球化趋势所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 宜,难以提高学生地理成就而受到质疑。一些地理学家认为,在社会科中,地理往往被 历史、政治、公民等课程所遮蔽,使得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受到影响。i994年的美国国家 教育统计中心公布的地理教育进展的国家评价从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一说法。本次评价使6第一章美国国家地理谍程标准制订的背景 用了三个学

30、生地理成就水准,即:基本(BasiC、熟练(Proficient和优秀(Advanced 来衡量五大主题的教学情况,评价的结果是令人不安的,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只有19%达 到熟练,八年级为24%,12年级为25%。相应地,达到优秀分别是3%、4%和2%。 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学生并没有在地理上表现出应有的学习成就。面对上述隋况,一些地理学家认为,应该制订地理国家标准,改变地理被肢解的现 状,使得地理的学习能够提供给学生强有力的、可迁移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学会应对变 幻世界挑战,这一呼吁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国家地理课标制订的实践得到展开。4.州标准的背景1998年,Thomas B.Fordham基金

31、会邀请Casados Group团体对州地理课标进行评 价,本次评价使用了6个一般特征,既以标准的清晰性、确切性、观点的平衡性、有力 动词的使用、基准的包含、对教师的指导来衡量各州的地理课程标准。评价将各州的得 分分为六个级别:(8090分为A级、(7079分为B级、(6069分为C级、(50 59分为D、低于50分为F级,已经决定不制订课标或正在开发课标的州被定为I级。 其中三个州达到A级、三个州达到B级、八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达到C级、六个州达到 D级、八个卅1没有通过。图14各州的总分和级别(Final Score and Grade by State川1】Susan Munroe Tc叫

32、Smith State Geograp砂Standards。一n Appraisal ofGeograp咖Standards m 38States and the District ofColumbia【EB/OL】hnp:wwedcxcellence nettstandardsgeography、geograph.htm.1998-02-00/2005-0l05 7第章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获得A级(8090.分的州有:科罗拉多州、印第安纳州和德克萨斯州,这些州在 全面性(comprehensive、严格性(rigorous得到很好地呈现。获得B级(7079分>的州有:密歇根州

33、、新罕布什尔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其中 Michigan州在概念整合上做的很好,能够以友好的姿态呈现给教师、学生、家长。 获得C级(6069分的州有:阿拉巴马州、阿拉斯加州、佛罗里达州、爱达荷州、 路易斯安那州、密苏里卅l、北卡罗来纳州、犹他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这些州的标准在组 织结构上比较合理、全面性上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没有以吸引人的方式得到很好的体现。 获得D级(5059分的州有: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依州、堪萨斯州、马萨渚塞州、 俄亥俄州和弗吉尼亚州,其中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卅I和弗吉尼亚卅的地理课程以历 史社会的形式整合在社会学习里的。他们获得D的原因在于地理没有作为独立的学科 设置。获得F

34、级(低于50分的州有:阿肯色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佐治亚州、 肯塔基州、缅因州、马里兰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州、新泽西州、新墨西哥州、纽 约州、北达科他州、俄克拉何马州、田纳西州、佛蒙特州、华盛顿州和威斯康星州,得 分范围从最低的北达科他州冉勺15分到较高康涅狄格州的49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州的 内容太少、说明的太笼统,在许多地理价值上表述混乱。状得I级(不制订课标或正在开发课标的州有:亚利桑那州、夏威夷州、爱荷华 州、蒙大拿州、内布拉斯加州、内华达卅|、俄勒阿州、宾夕法尼亚州、罗德岛州、南卡 罗来纳州,、南达科他I+l矛U怀俄明州,这些州要么根本就没有地理课程标准,要么正处于 全面修

35、改现行的标准阶段。评价认为,美国各州的地理标准状况不是很理想,如果严格要求的话,各州的地理 课程标准几乎都要重新制订。这种州标准的混乱局面使得制订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成为必 要。1998.02-QQf200s-01-058第二章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 第二章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1.地理教学大纲的历史局限性背景1.1地理教学大纲对课程的管理缺乏弹性大纲对课程的管理过多过死,它对学校、教师和有关地理教育工作都有一定的约束 力,由此,广大教师习惯于把大纲的四个依据称为“以纲为纲”,谁都不敢越此雷 池一步,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对于参与高考的师生来说,它更成了教与学的指挥棒。 同时,我国又

36、是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教育水平差异大,统一的大纲很难在各地有 效实旋,而课程标准是在考虑“我国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 机制背景下协调地方自主与国家控制”这一现实,兼顾了不同地区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 所不同”。因此,它对课程的管理表现为间接的、指导性的.优点也正表现在指导性与 调控性相结合上。l_2地理教学大纲的结构体系滞后时代发展大纲的知识内容总量比较多,过于繁难或陈旧,可供师生选择的活动与探究 内容不多,内容缺乏基础性、现代性和实践性。此外,大纲单纯依据地理学科的知 识系统来描述内容目标,把学生己有经验置之度外,地理知识建构不是学生发展最需要 的。而新课标的知识体系

37、面向学生生活,强调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在内容标准部 分设置了两个栏目:一是着眼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学习目标,除知识、技能目标外, 还含有过程与方法。二是与本单元目标相应的活动建议,更全面地体现了过程与方法、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1,3地理教学大纲对学生全面发展关注不够“以往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部分,侧重从知识、能力上提出要求。对情感态度、 学习习惯给予特别的关注,明确、系统地从这两方面提出学习目标,是课程标准在课程 目标上的一个特色。”地理课标不但对知识内容和能力培养作了具体的规定,而且对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因而,课程标准比大纲方向更明确、内容更综合、 指导性和规

38、范性更强。2.社会发展的背景2.1社会发展促使地理课程的理念转变9第二章我国高中地理误程标准研制的背景社会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教育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 革。开放型和高效率的信息社会,逐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些变化在一 定程度上会反映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中。而课程标准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 教育观念的载体”111它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是人们对特定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 做的主观反应。位于教育改革的核心地位。2.2环境与全球性问题推动地理课程的内容变化现代社会出现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其一,由于高度重视环境演变问题,环境伦 理道德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将成为人

39、类新世纪的主流意识,将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 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其二,全球性问题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当中,社会 多样性和趋同性并存。”【21课程标准必须体现这一发展趋势,也可以说新的高中地理标 准是顺应这一趋势而产生的。墨经济及技术发展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现代社会的公民不仅需 要了解国内的市场,而且要对国际市场有所了解,并在国际竞争占据有利位置。地理学 在培养国际视野的公民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但是要把这个优势充分展现还需要地理学 自身的革新。3.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一,随着世界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国际水平分工的发展,世界经济分布格局将 发生变

40、化,跨国企业的生产已经不局限当地,而是从全球范围来组织生产要素,这种由 经济带动的人流与物流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因此,地理教育必须增加全球化的内容, 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足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国家或地区只是全球经济的组成部分,任何 决策都要从国际市场、全球经济的角度来思量。3.2现代新技术的影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充分的体现,新技术革命 成为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高技术产业的兴 起,以及经济决策知识化等,将导致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组织机制与演变机理发生重大1朱纂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2】陈澄、樊杰等

41、主编: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I,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第二章我国高中地理谋程标准酬制的背景变化。【11困此,地理教育不能局限在传统的物理空间的范畴,而是要从现代技术角度来 研究空间结构的演变模式,从而能够使学生做出合理的决策。4;新教育理念的背景4.1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人才观也发生了转变。过去我国的高中地理教育沿袭前苏联的做法, 过多地强调对地理系统知识的全面学习,对地理人才的培养强调统一规格。而在知识经 济时代,知识的产生和呈现方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而人才的要求也趋向多元,这就要 求课程价值观的转变。我们的地理课程标准应该提供的是为学生将来发展的生长性的知 识,使学生将来的

42、潜力能够得到不断开发。这种课程价值观的转变反映在课程标准上就 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终身有用的地理素养。4.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过去的地理教育,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有详细的规定,使学生成为应试教育 的能手,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作为完整的人,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同时 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世界观更为根本,这关系到培养出来的人才为谁服务的问 题,一个对自己祖国、人民没有深厚感情的人,即使拥有高深的知识和能力素养,也 难想象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课程标准应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关注。t11樊杰辞;中国的地理基础教育问题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第5期第528,529

43、页ll第三章中美地理课程标准的综合比较 第三章中美地理课程标准的综合比较课程标准是确定一个国家课程结构、内容和模式的纲领性文件,体现的是对学科教 学的基准。由于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及内容体现了国家对本学科基本价值的认识,因 此在课程标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是构建课程标准框架的基础,也是课程标准中的核 心内容。1.中美地理课程性质比较1.1地理课程性质定位两国标准对学科及课程性质的阐述有所不同。我国高中地理课标将地理课程的 学科性质定位在综合性与地域性,表述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 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 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44、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 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眭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 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 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 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 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美国国家地理课标则对地理学的空间属性给予相当的重视,认为任何事物都有 空间的维度,地理学研究事物如何(how以及为什么(why发生的。而对他们的回答 除了需要从时间角度考虑,同样也需要从空间角度思量

45、。图31一l为事物的两个维度, 从中可以看出地理学研究属于横向的空间维度。空间(Space历史(History、 地理(Geography图311地理学科的空间纬度示意美国国家地理课标还强调地理学内部也具有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例如,探寻 12第三章中荚地理溧程标准的综合比较 地区特有的自然与人文综合特征时,就属于地理学的纵向视角地区的深度分析,因 为一个地区的特征不是瞬间形成,而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种视角使得学生能够识 别地区的特点与特色、评价地区的相似处。当人们研究地区的差异以及地区之间的联系 时,就属于地理学的横向视角空间视角。这种视角能够使学生认识人文与自然系统 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46、以及他们的空间分布。因此,有教养的公民能够以纵向的视角研 究地区的演变,同时能够以横向的视角在更大范围理解区域内与之间的地理事物的空间 分布以及地球表面各种现象的空间耦合作用。地理学能够为对地点、自然环境的分布、 关系的理解提供基础和方法,而这种基本的理解能够为环境的研究提供背景,所有环境 问题都是地方的。地理学为多元文化研究提供理论墓础,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今日、未来 世界提供方法的准备。i.2地理课程性质评价美国国家地理课标认为:地理学不仅给予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而且赋予学生 地理思维。该课标指出地理思维是解释经验、事件、地方、人物、文化和自然环境意义 的许多方式中的一种见解,能够帮助我们提出

47、、回答有效的地理问题,为人们决策提供 一个参考架构。地理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开拓视野,探询世界事物的关联。我国的课程标准对学科性质的定位的侧重面比较窄,仅谈了地理科学的性质,对地 理课程的性质解释较少,仅限于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领域。地理 科学的性质与地理课程的性质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前者是基础,后者不仅要求学生掌 握地理知识,还要促进社会与个人的发展。美国的标准除了给地理科学性质一定的说明 外,着重强调地理课程的性质,说明地理体验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学地理与 不学地理有什么不同。美国课程标准对地理课程的定位更多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强调 地理学对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性,是一

48、种个人主义。例如:地理是一门生活化的知识学 科,它能满足我们对周遭世界的好奇心,这一现象出现在哪里?以及为何、如何在这里? 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不以为然的现象。而相比之下,我国的课标则是关注地理学 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强调集体观念。两者相互融合,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社会本位与学 生本位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2.中美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比较2.1美国课标基本理念美国国家地理课标开宗明义就揭示地理课程内涵:标准必须有利于公民素养的 13第三章中美地理课程标准的综合比较 培养,满足学生今后工作和终生教育的需要,地理学在每一方面来说是为着生活的,它 表现出终身的(geography for lifel

49、ong、持续不断的生活的(geography for lifesustaining以及提高生活水准(geography for lifeenhancing。标准接着指出:人类为了存在、伦理、知识和实用四大理由,确有学习地理学、培养地理素养的必要。 地理课程要使得学生能从空间视角理解人类、区域和环境,能重视、欣赏我们所居住的 不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能够说明现代城市功能和过去的城市功能有什么的不同,预 测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能够叙述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痕迹;能够认识全球变暖 对人类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综合标准的表述,可以看出美国标准的理念有下面几个方面:“以学生发展为本”。标准尊重学生的人格

50、与个性发展,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年 龄特征;关注学生探索欲和好奇心,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地理内容,让学生在 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生活与地理关系密切,地理能帮助学生用地理原理认识 和解释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现象,理解各国、各地区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学会 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地理可使学生获得生成性的 上也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形成环境伦理观念、培养全球意识和爱 国情感、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地理为了生活”。社会发展,地理信息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个人发展的决策支持

51、中。 美国国家地理课标所强调的是地理学中最重要而持久的成分,是有助于公民发展的 稳固的地理基本知识与技能。以“维持生活”而言,地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生存能 力,可以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将来的未知情景,为个人发展选择提供信息支持。“提升生 活”意味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鉴赏能力.能够根据区域差异来欣赏各区 域的人文的和自然的景观,提升精神生活的内涵。总之,地理成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美国地理课标中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地理为了生活”的这一基本信念,提 出要关注人的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教给学生活生生的地理。2.2我国地理课标基本理念我国在高中地理课标中强调:“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

52、素养。”地理课程标 准指出:“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 人【-|、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等。 这些理念都表 14第三章中美地理谭程标准的综合比较明这次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地理教育不是纯粹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服 务,而是地理素养的养成;不是精英地理教育,而是大众地理教育。它表明地理课程将 从纯粹的“科学逻辑”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鲜活的世界。地理成为学生生 涯发展的重要的信息支持,能够参与到个人决策中来。2.3地理课标基本理念的

53、评价应该说两国课标的理念大致比较相近,只存在较小的差异。例如,荚国课标“地理 为生活”的理念实际上在我国初中课标中已经提出,而我国高中课标对此理念还做了进 一步的深化。两国地理课标的理念差异有很大部分由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形成的。例如, 美国没有把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地理探究、评价方式作为课程理念,笔者认为这在美国 都不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美国本身就是移民国家,文化相当多元,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 地理教育显然要面向不同学生,而美国课堂文化本身就注重探究、以人为本、案例教学、 平等合作的教育思想。我国过去地理评价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评价的视角显得 相对狭小,没有发挥评价应有的反馈功能,这次课标把过

54、程评价以及结果评价列为地理 课程基本理念是对过去评价方式的提升,但需要指出,地理课程的评价方式与其他学科 有不同之处,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应体鲜明的学科特色。尽管两国课程标准的理念存在差异,但从两国地理课程内涵与外延来看,都在传递 一些共同的地理教育思想。首先,面向全体学生我国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 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 法等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美国地理教育也认为:地理教育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不管 其年龄、性别、文化与宗教背景,也不论其学习能力、抱负、兴趣和动机,学校必须让 所有学生都有地理体验

55、的机会。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层次, 学习的速度也可以不一样,可以有快有慢。第二,施教“有用的地理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震,新的知识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地理科学本身也正发 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术成果不断涌现,那么针对高中生应该旌教什么样的地理知识 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呢?实际上,支持知识增长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没有很大变化,两 国标准把重点放在持久的地理知识。美国国家地理澡标指出:必须有利于公民素养 的培养,满足学生今后工作和终生教育的需要,施教经久不衰的地理知识。我国高中 15第三章中荑地理谋程标准的综合比较地理课标也提出了“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

56、理学习能力和生存 能力。”地理学科知识是地理学中共享的、序列的和持久的部分,它不是学生应该知道 的所有地理知识东西,而是有教养公民应具备的核心地理知识素养。这种地理知识是生 长性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学习其它地理知识起到迁移和延伸的作 用,使学生终身受用。第三,注重地理经验的生成而不是灌输我国课程标准在地理经验的形成方面已经有较大的改观。过去往往过分地强调教师 的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新颁布的高中地理课标特别重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 的互动来建构地理经验。例如要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美国标准中要 求地理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必须与教师

57、和其他学 生合作,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带着问题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在收 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注重学生的参与在地理经验构建的重要作 用,而不是向学生简单的传授。探究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科研究的方法,而且建立 了与人沟通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3.中美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比较课程目标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目标和 方向的规定,课程目标规定怎样,学生就要向这样的目标方向发展。因而课程目标是课 程的第一要素,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的必要前提,也是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目标内容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对学校课程的客观要

58、求,通过课程目标把 课程设计和实施活动中的要素联系起来,达成教育的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确立要适 应社会对人的需要以及个人发展的需要。【l】纵观中美两国地理课程目标,两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美国国家地理课标 的目标是培养地理上见多识广的人,而我国高中地理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 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说明。3.1地理知识在知识方丽,我国课标侧重对地理学科知识的认知。例如,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 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t】吴晓燕:中美初中地理谭程标准比较研究D】檑建师范大学2002第18页16第三章中黄地理课程标准的综合比较意义及主要途径。这种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其正确性,但也有一定的片面 性。因为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不仅体现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表现在地理知识在学 生的日常生活中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