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48分)1(2019·湖北局部重点中学联考)故宫南熏殿是清朝收藏历代皇帝画像的地方 ,其中朱元璋一人就有13幅画像。令人不解的是 ,这13幅画像有肃穆的、有脸长的 ,形象反差很大。这说明朱元璋()A厉行思想专制 ,文化开展停滞不前B在百姓印象中皇帝是真龙天子 ,自然要脸长肃穆C在位期间废宰相、设内阁 ,加强了君主专制D统治期间严刑峻法 ,经济逐渐走向衰落解析此题运用图画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据题干及图可知 ,故宫收藏的历代皇帝画像中 ,朱元璋的形象反差很大 ,说明百姓印象中朱元璋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 ,是真龙天子 ,应选B项;A、
2、C、D三项错误。答案B2(2019·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 ,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 ,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说明明朝内阁制()A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解析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参谋的内侍机构 ,分权与制约平衡与材料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不符 ,故A项错误;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与材料中“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相符 ,应选B项。答案B3(2019·湖北孝感模拟)明朝宦
3、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 ,权倾朝野 ,“自内阁六部 ,四方总督巡抚 ,遍置死党 ,人们“只知有太监 ,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A皇权被严重削弱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C宦官凌驾于皇上 D内阁制名存实亡解析据所学明代宦官制度的相关内容可知 ,明代宦官的权力是来自皇帝的宠信 ,因而宦官专权表达出了皇权的专制 ,应选B项。答案B4(2019·四川达州模拟)明神宗改变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内阁监控六部 ,六部监控部院 ,部院监控地方抚按 ,最后使“部权尽归内阁。这主要说明()A内阁替代丞相成为中央行政机构B地方权力逐级归于内阁掌控C六部摆脱皇权听命于内阁D局部
4、皇权转移到了内阁手中解析明朝内阁并非正式机构 ,故A项错误;材料提到的是中央机构的运转 ,未提及地方权力 ,故B项错误;明神宗以中央机构互相牵制来加强皇权 ,故C项错误;明神宗期望通过中央机构改革加强皇权 ,却使“部权尽归内阁 ,故D项正确。答案D5(2019·山东滨州期中)明代中期以后 ,政府对户籍政策进行了变革 ,通过“客籍“商籍“卫籍等户籍形式的设置而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 ,进而解决流动人口的科举考试资格问题。明朝户籍政策的调整反映出()A商品经济的开展 B君主专制的强化C阶级矛盾的锋利 D考试内容的变更解析明清中国户籍形式的多样性表达出商品经济开展推动社会人口流动 ,故
5、A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必然联系 ,故B项错误;材料未表达阶级矛盾 ,故C项错误;明朝时期八股取士 ,考试内容并未发生变化 ,故D项错误。答案A6(2019·湖北荆州模拟)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 ,而北人厚重 ,比累科所选 ,北方仅得什一 ,非公天下之道。于是 ,“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 ,南人十六 ,北人十四。材料说明明朝实行这一科举取士方法的目的是()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解析据题干“南北兼顾的科举取士方法 ,实际上是为了均衡南北政治势力 ,应选B项;明朝实行“
6、南北兼顾的科举取士方法 ,照顾了南方民众的利益 ,故A项错误;科举取士并不能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的交流 ,故C项错误;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只是外表现象 ,实质还是为了均衡南北政治势力 ,故D项错误。答案B7(2019·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大明律?中规定 ,权势家族犯罪 ,官吏只得奏闻 ,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 ,否那么罪加一等。 这表达出明代法律()A对平民的保护形同虚设B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C权势家族享有种种特权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解析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对权势家族的法律 ,并未涉及对平民的保护的信息 ,故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
7、加强君主权威 ,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 ,否那么罪加一等得出其并不享有种种特权 ,故C项错误;材料中对权势家族的各种规定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 ,故D项正确。答案D8(2019·山东淄博模拟)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 ,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 ,阁下诸臣但以备参谋而已 ,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 ,事权所在 ,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了()A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B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C内阁地位提升权力扩大D内阁大学士拥有决策权解析明朝后期 ,由于内阁获得了票拟权 ,“事权所在 ,其势不得不重 ,可看出内阁的权力扩大 ,应选C项;内阁首
8、辅是否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我们单从给定材料中无法获得相关信息 ,故A项错误;内阁虽然在明后期权势有所扩大 ,但它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故B项错误;明朝内阁大学士仅有对政事的建议权(票拟权) ,决定权(批红权)还是在于皇帝 ,故D错误。答案C9(2019·广东佛山模拟)朱元璋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在腹里和边境 ,以“慎固边防 ,翼卫王室。1398年太祖驾崩 ,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 ,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由起兵 ,夺得帝位 ,是为明成祖。这说明()A朱棣比朱允炆更得人心B分封制解除了边患导致了内忧C分封制仍然威胁皇权D宗法制对皇位继承制没有影响解析据题干材料“1398
9、年太祖驾崩 ,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 ,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由起兵 ,夺得帝位 ,是为明成祖说明分封制仍然威胁皇权 ,应选C项。答案C10(2019·四川成都诊断)康、雍、乾三朝平定西北等边疆叛乱后 ,不仅遵循汉族军礼 ,告成于太庙和祖陵 ,还立告成碑于太学之中 ,全国各地文庙纷纷仿效。到了乾隆年间 ,类似的造碑运动到达了高潮。这使得清代()A民间叛乱日趋寂静B文人竞相参军建功立业C传统礼仪革故鼎新D大一统意识进一步开展解析造碑运动不能对民间叛乱有实质性作用 ,故A项错误;清朝循汉族军礼对文人广泛参军不能产生影响 ,故B项错误;遵循汉族军礼 ,不能代表整个传统礼仪的革新 ,故C项错误;材
10、料中地方造碑运动响应了中央造碑 ,表达了地方对中央的认同 ,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9·安徽安庆调研)“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廷寄系用牛皮纸封制 ,信封两侧有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署理军机处封寄 ,候补侍郎廷开拆。材料说明军机处()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掌握了军政要务的决策权C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制皇权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廷寄过程中军机处将皇帝的密信直接寄给相应大臣 ,减少了其中的一些环节 ,提高了行政效率 ,故A项正确;军机处没有掌握决策权 ,其仅具有皇帝的参谋职能 ,故B项错误;军机处的设置强化了专制皇权 ,故C项错误;材料表达不出军机
11、处与其他机构分权制衡 ,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9·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清史稿?:“任军机者 ,自亲王外 ,其领袖者必大学士 ,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这说明()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内阁学士的地位尊崇C军机处控制了内阁 D军机与内阁相互牵制解析军机大臣位高权重说法错误 ,故A项错误;据材料“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可知重用内阁大学士 ,“唐、元三公尚不及也可知是地位尊崇 ,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内阁 ,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表达军机处与内阁相互牵制 ,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 ,第14题12分 ,共37分)13(2019·湖北省百校联考)阅读材料 ,完成以
12、下要求。材料一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 ,宣德年间有十四人 ,万历年间有二十人 ,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 ,康熙年间 ,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 ,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 ,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 ,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 ,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 ,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 ,作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材料二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 ,仅令其侍左右 ,备参谋 ,并不知与国政。迨仁、宣之世 ,创设票旨制度之后 ,大学士已参预政事 ,其后又有首辅、次
13、辅之分 ,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那么刚好相反 ,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 ,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局部的职掌 ,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参谋的机关。至雍正时 ,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 ,参掌机密 ,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比拟?(1)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内阁由明到清的开展变化。(9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明清内阁开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16分)解析第(1)问 ,从人数组成、组织变化及材料二中权力的演变等角度归纳。第(2)问 ,第一小问 ,明清时期内阁的变化与内阁的自我完善和加强皇权有关;第二小问 ,从社会的开展、强化君权和行政效率受
14、影响三方面思考。答案(1)变化:由内阁成员人数没有严格规定到阁员人数的相对固定;由组织较为简单到组织较为庞大 ,分工更加细密;权力呈现由小到大但最终不断被削弱的趋势。(9分)(2)原因:内阁在实践中自我开展完善的需要;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6分)影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开展变化;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 ,也强化了君主专制;同时内阁分工的细化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 ,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10分)14(2019·湖北黄冈模拟)阅读以下材料 ,完成以下要求。材料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 ,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 ,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
15、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 ,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 ,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 ,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 ,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 ,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 ,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 ,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 ,朱元璋突然下诏 ,认定刘三吾为“反贼 ,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 ,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 ,亲自选定
16、51名中榜贡生 ,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 ,无一名南方人。该事件以后 ,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 ,即南北方的学子 ,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 ,分别录取出贡生后 ,再统一参加殿式。摘编自张嵚?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 ,确定一个主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12分)解析首先选择一个角度 ,确定明确的主题 ,然后选择适宜的史实加以论证。如选择科考结果表达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 ,从科考主考官的选定、科考案的最终裁定等方面分析 ,其是如何充分表达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如选择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
17、成 ,南方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来论证科考案中偶然现象的必然性。言之有理即可。评分说明(1)确定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2)阐述的内容参照如下等级评分:等级分等标准一等充分、准确地运用史实;论证充分;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二等能够运用相关史实;论证比拟充分;有一定的层次;逻辑比拟清晰三等史实不准确或不能运用史实;论证不充分或没论证;逻辑混乱答案例如一科考结果表达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因为:(1)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 ,充分表达了皇帝的意志。(2)落榜考生疑心考试的公正性时 ,朱元璋下诏调查 ,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3)朱元璋突然下诏 ,罗织罪名 ,严厉惩办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 ,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4)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 ,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 ,全部选择北方人。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的选拔结果是公正的 ,可是出于“稳定的政治需要 ,不惜以牺牲一些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塑料收缩膜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微肥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车用润滑油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木霉菌可湿性粉剂项目投资计划书
- 唐山市人民医院科室可持续发展考核
- 黑河市人民医院小儿心电图检查考核
- 大庆市人民医院罕见自身免疫病诊疗思路考核
- 鸡西市人民医院新生儿溶血病检测考核
- 长治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晋升主治医师考核
- 巴彦淖尔市人民医院消防安全与应急预案人事部分笔试
- 湖北省201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全省法官助理职位资格复审公告
- 高等石油地质学-6潜山油气藏课件
- tlc4000中文说明书在使用本产品前务必先仔细阅读并按照相关要
- 能源与环境概论(卢平)教案
- GB 38454-2019 坠落防护 水平生命线装置
- DB63T1743-2019青海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001中二氯乙醇残留检测报告
- ppt精选模板: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工作PPT课件
- 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 差错争议业务基础知识业务管理部
- 英语(本科)试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