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科技教育_第1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科技教育_第2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科技教育_第3页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科技教育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科技教育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和科技的剧烈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美国的“2061方案和中国的“2049方案都是针对科技教育、为进步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来的。在“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引导下,学生的科技知识、创新思维、创新才能是他们今后生存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富民强的根本保证。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时代呼唤高科技人才的需要,生物老师要把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奠定根底。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一注重生物科学史及科学家献身精神的介绍生物学知识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得来的,任何科学

2、发现都凝聚了探究者的心血和汗水。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重视介绍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和生物学知识产生、开展的过程,就会使学生被科学家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把他们从对故事的兴趣转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驱动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产生主动探究生物科学的愿望。如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前,先对孟德尔作一简介:孟德尔,奥国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主要工作是18561864年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自然界。主要奉献有: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称为基因;2发现

3、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别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是,直到1900年,孟德尔定律重新被欧洲的三位科学家发现,遗传学才同这个“再发现一起诞生!然后告诉学生,当时植物杂交实验在欧洲普遍盛行,为什么唯独孟德尔能脱颖而出获得最终成功呢?如今我们就沿着孟德尔的足迹进展探究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去探究两个遗传定律。再如学习“杂交育种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到达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乱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

4、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然后介绍: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人,一位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据有关部门评估,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品牌价值超过了1000亿元,西方国家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并将它与中国古代四大创造并列为“第五大创造。理解了这些情况,学生对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感慨不已,同时也受到了不怕失败、勇于探究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教育。二注重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教育生命现象奇妙生动,但要从本质上说明其奥秘还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开展也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息息相关。假如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掌握

5、了一定的生物学根底知识,而不懂得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就不可能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这些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科学方法,是开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才能的重要途径。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生长素的发现、“DNA双螺旋构造模型的建构等都闪烁着科学家智慧的光辉。再如孟德尔创造的“假说演绎法在遗传学上的影响不亚于他的伟大发现,摩尔根利用这一方法,首次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联络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将科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给学生,能使他们的思路开阔,还能为他们的探究活动提供典范,让他们从模拟开场,逐渐开展到自主创新。一旦学生将科学的

6、方法转变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就会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有重要意义。三及时介绍当今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科学以领先的地位在理化手段的促进下飞速开展,新成果层出不穷。世界各国为迎接生物技术的挑战,强化了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生物学老师应抓住时机,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感情和优美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现代生物学开展的新动向和新成就,使中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使他们认识到生物科学在经济开展、人类进步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唤起他们科技强国的意识,激起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学习细胞的全能性时,可介绍德国马普协会2019年

7、3月22日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成功从已分化体细胞皮肤细胞中培养出成体干细胞。通过成体干细胞的培养可更有针对性、更平安地实现特定组织再生,有着宏大的医学应用前景。还可介绍日本科学家首次用人造卵子培育出小鼠,这项研究有望为帮助那些不育夫妇怀孕带来新方法。学习“免疫调节时,可介绍由厦门大学和养生堂万泰公司结合研制的重组戊肝疫苗大肠埃希菌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消费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肝的疫苗,是全世界戊肝预防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大打破。四加强与消费、生活亲密相关的知识技能教育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亲密相关,与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问题: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都有着直接的联络,并能为之提供理论、方法与技术。这说明生物科学对人类的将来及社会的开展具有重大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络实际,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如围绕“基因突变讲述基因疗法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前景;围绕“光合作用的教学介绍大棚栽培技术对进步作物产量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究进步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围绕“无氧呼吸的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