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部分单元复习课堂训练题05-6-12_第1页
义和团运动部分单元复习课堂训练题05-6-12_第2页
义和团运动部分单元复习课堂训练题05-6-1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和团运动部分单元复习课堂训练题05-6-12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中国人民把反洋教斗争作为反侵略斗争的组成部分,是因为 A传教士肆意欺压百姓 B传教士以传教为名,充当列强侵略中国的帮凶 C官府“袒教抑民”,民冤难伸,积怨成仇 D对中国进行精神文化侵略2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的原因有:在甲午战争中山东受害最深;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山东开始;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活动猖獗;义和拳在山东比较活跃: A B C D3“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清政府暗中支持义和团C山东所受宗教侵略严重D山东所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4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

2、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权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民上下,以复分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人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5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 B山东冠县义和拳攻打教堂 C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D义和团进入天津、北京6义和团由反清到“扶清”,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

3、阶级的局限性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顽固派支持义和团 D为减少运动的阻力7对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给予部分肯定,主要是因为 A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它代表农民阶级的愿望 C它有利于联合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D它具有一定的爱国性质8“扶清灭洋”口号反映的中国社会实质问题是 A清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矛盾缓和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C义和团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认识不清 D义和团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9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局限性表现在:有利于争取官军;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A B C D10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是指义和团

4、 A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客观结果 B没有认清封建制度的落后和资本主义的先进 C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 D没有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反对封建主义11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之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了“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 A农民阶级的运动也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 D义和团不断变换斗争口号,斗争目标不明确121899年底在任山东巡抚血腥镇压义和团的是: A袁世凯 B李鸿章 C左宗棠 D聂士成13慈禧太后对义和团采取安抚政策,默许其为合法团体的主要原因是

5、A利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B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已非武力所能镇压 C义和团提出了“扶清”口号 D帝国主义侵略损害了慈禧太后的利益141900年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 A清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合法性 C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D控制和利用义和团151900年,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A利用镇压 B镇压利用 C招抚剿灭 D剿灭招抚剿灭16清政府对义和团使用“剿”和“抚”两种办法,其根本相同点是A维护清朝统治 B欺骗人民群众 C讨好外国势力 D笼络地方大员17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的标志是 A义和团由山东直隶北上连克许多州县 B义和团在北京围攻西什库教

6、堂和东交民巷 C慈禧太后对义和团由“剿灭”到“招抚”政策转变 D天津义和团攻打紫竹林租界18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是: A1895年 B1898年 C1900年 D1901年19下列侵略者头目参与八国联军侵华的是:西摩尔;额尔金;葛罗;瓦德西A B C D20为了揭露侵略者攻击大沽炮台的罪恶,须查看哪个时期的材料: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A B C D21既参加甲午战争,又反击八国联军的清军将领是: A聂士成 B林永升 C丁汝昌 D邓世昌22在下列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两次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A B C D23义和团

7、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是 A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力量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24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抗争的共同任务是A实现君主立宪 B发展资本主义 C挽救民族危亡 D实现民主共和25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义和团的宗教迷信思想严重C被清政府的安抚政策利用欺骗 D义和团缺乏正确的领导和统一组织26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C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D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27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之处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运动的主力是

8、农民;既反封建又反侵略;接受西方先进思想: A B C D28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运动规模的大小 B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C对中外反动势力打击的程度 D对西方文明的态度29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和改革;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A B C D30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最主要的相同之处是都A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B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C大规模进入京津地区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31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突出表现在:A群众基础B救国主张C革命矛头D

9、革命方式32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其残暴罪行主要有:在北京公开抢劫,屠杀无辜;奸淫妇女无恶不作;设都统衙门实行殖民统治;联军在紫禁城设司令部统治北京: A B C D3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的不同之处是 A中国人民被剥夺自卫权利 B清政府屈膝求和 C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D签订不平等条约34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似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而发动 B侵略者都攻占了北京并大肆劫掠 C战争期间清朝皇帝都离京出逃 D战后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351900年6月10日,英国驻华大使窦纳乐致英国外交大臣的信中说:“以庆亲王为代言人的总理衙门已不再是

10、中国统治的代表了。我认为推动这个政府的一架杠杆,现在已被压得粉碎。”这是因为 A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 B戊戌变法法令中,政府机构裁并的冲击 C“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36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外国商品输入中国的运输线 B保护外国铁路公司的利益C保护外国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的主线 D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37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取得的相同侵略权益是A公使进京 B驻扎军队 C开埠通商 D巨额赔款38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在

11、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开设工厂: A B C D 39辛丑条约中“总理衙门改名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的规定,反映了A总理衙门级别高 B总理衙门职能专门化 C清政府外交逐渐成熟 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40辛丑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是:巨额赔款,造成中国社会更加凋敝;允许外国在京津一带驻军,清政府完全处在外国控制之下;规定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清政府成为列强走狗;外交上,清政府照外国侵略者旨意实行卖国外交: A B C D41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 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C允许

12、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这是因为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4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些先锋队(传教士)所收集的有关(中国)民族、语言、处所、历史、商业及一般文化的报导,将其送回国内,对美国的贡献是很大的。 美国侵华史 材料二:近年各省地方,抵还教堂,不管是否有碍民情,硬要给还,并有强指绅士华丽房屋为昔年教堂,逼令民间退让之事。 1871年清朝议办传教章程 材料三:每囚教民肆虐太甚,乡民积怨不平,因而酿成巨案。该国主教只听教民一面之词,并不问开衅之由,小则勒索赔偿,大则多端要挟,必使我委由迁就而后已。 义和团的档案史料请回答:以上现象产生与哪些不等条约有关?材料中叙述了传教土在华干了哪些与身份不符的事? 传教士的所作所为导致了什么后果产生?义和团运动部分复习训练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