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思考_第4页
关于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思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思考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散发着永久的魅力。但目前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淡、鉴赏能力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应该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喜爱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一、创设情境引兴趣诗词是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思用文字来表现情感的文体。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要想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词的主旨,一定要进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作为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导进诗词所描绘的景象中。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视频, 通过语言描摹,调动学生心理情绪,创造良好的氛围。2、 “知人论世”作铺垫所谓知人论世,即通过了解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具体环境以及作者的身世经历、写

2、作状态等,进而认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中心思想,达到对作品由表到里的深刻理解。鉴赏古典诗词,知人论世,有利于较深入、准确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以杜甫为例,杜甫一生历经坎坷,饱尝生活的磨难,体味人世的悲凉。他的诗歌风格以 “沉 郁顿挫”四字见长。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要真正读懂杜甫诗歌的感情,了解他的人经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读书和漫游时期,第二、 困居长安时期,第三、 陷贼和为官时期,第四、 西南漂泊时期。杜甫诗五首中 月夜 和 哀江头就归属于第三个时期。当时,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

3、带着妻小逃到廊州,寄居在羌村。唐玄宗天宝十五载,时年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月夜第二年诗。 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悲恸万分,又写下了哀江头这首千古名诗。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学生可以更清楚明白, 在字行里间,浸透着的是天下乱离的悲哀。同一个时期,不同的诗歌,却共同闪耀着杜甫对四海升平的理想。而其他的两首蜀相和又呈吴郎都作于诗人的西南漂泊时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引领学生在共同背景下体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感人情怀。因此,任何诗作的表达,都离不开作者个人的处境和社会

4、的大背景,生活的图景与诗歌的描绘无法分割。学习过程中,我们可引导学生多了解诗词作品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思想状况、惯写内容、总体风格, 以方便对他们的诗词进行鉴赏,把握其主题与艺术。3、 “披文入情”是关键读一首诗歌,首要进行的一个环节是扫除语言障碍,梳通诗意。离开了这个环节,其他的一切关于诗歌的鉴赏都是空谈。过不了语言关,而不知作者云何,无法产生认识作用,那也就无法进行鉴赏审美了。鉴赏一首诗歌,可以从很多方 面入手。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他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通过自己的感知融合而成诗歌的形体,我们作为读者,因为个人感受不一也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不同的领会。然而无论从哪些方面进行体悟,大抵离

5、不开几个具体的步骤。( 1)强化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 “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作范读,再作诵读指导,接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字所蕴藏着的意义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2)领会意境诗的意境,即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6、。诗歌意境关系往往 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领会意境这个环节,我向来提倡让学生自我驰骋想象。创作有赖于想象,鉴赏也需靠想象。通过想象,我们得以理解、丰富词语的含义,能够补充在诗词世界中省略的内容,透视作品, 完成自我对作品意境的构拟。只有通过自我的想象,才能解读诗歌新颖独特的艺术世界。( 3)品读语言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炼词”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在诗歌的语言上,古人最是呕心沥血的。如 “语不惊人死不休”、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很能说明这点。诗歌在具体用词上如果准确凝练,让诗歌充满灵

7、性,惟其活,才能传神。如唐代贾岛在题李凝幽居中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推” “敲”二字曾再三斟酌,最终敲定“推”字。为什么呢?题目中“幽”字就是 “题 眼” , 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 “幽”字展开。颔联写环境的“幽”, 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僧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推”字就写出诗人轻推柴门,动作缓静,与月夜、幽居、僧人皆相融洽。这显然非“敲”字等所能代替。 可见, 准确品读诗歌的语言,可以抓住诗歌的灵魂,可以使诗句所示之景与所言之情完美结合。三、 “艺术提升”可推荐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建

8、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利用这些技巧在往后的阅读当中能够透过这些壮丽画面的表象寻求到内在的开阔意境,做到这点已经了质的飞跃。训练到了高层境界,下次再深入了解诗歌,解读之后便可以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每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这说明,如果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一个古诗歌读得很少的人,也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大量古诗歌,并对一些好诗句反复诵读,加以感情体会。领悟诗歌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教师只要能在一个接一个的45 分钟中引领学生穿梭于古诗词世界,让同 学们在阅读和欣赏中,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和古典诗歌美的享受,就已经达到最重要的目的了。古诗词的题材多样、体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