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范本二年级 第十五课 让我来帮你【主题说明】二年级的学生对小学生活已逐渐适应,同学相互熟识,交往增多。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有助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小困难。因此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树立相互帮助的意识,体会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本节课力图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懂得受到别人帮助是幸福的,而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懂得受到别人帮助是幸福的,而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2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内心的愉悦是帮助别人的最好回报。3行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与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教学重点、难点
2、】重点: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难点:使学生体会到内心的愉悦是帮助别人的最好回报。【课前准备】教学PPT。【教学设计】教 学 设 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故事小鸭子得救了。想一想:小鸭子为什么得救了? 2、教师讲解教材中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小男孩摔跤了,如果你经过小男孩身旁会怎么做呢? 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身边类似的故事。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述自己身边类似的故事。3.教师总结: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们。导入本课课题。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
3、。活动营(体验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初步感知帮助人的快乐。活动一:我来说你来猜1、想一想,写一写或画一画。你帮助过别人的故事。2、小组分享,请向支持你的同学点赞哦。3、学生讨论,师总结:什么是帮助?(在别人有困难时,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支援。)活动二:让我来帮你4. 情景表演:让我来帮你(把你的故事和同学一起演一演。)5.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帮助别人后的心情。6.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及时给予反馈。7.教师将学生说出的新感受进行整理,写在黑板上。心理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体验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心情,初步感知助人的快乐。1. 要引导学生要谈出自
4、己内心真实的感受。2. 学生发言时教师要给予反馈。学生填写时,教师要巡视。3.本环节用时约20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使学生体会到内心的愉悦是帮助别人的最好回报。1. 引导学生总结:使学生体会到内心的愉悦是帮助别人的最好回报。2. 引导学生朗读儿歌,使学生体会到内心的愉悦是帮助别人的最好回报。心理引导:强化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感受。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2.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强化学生体会到内心的愉悦是帮助别人的最好回报。1. 鼓励学生回家之后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2花儿朵朵:鼓励学生坚持帮助他人,每帮一次,就为自己画上一朵小红花。心理引导:把课堂上学到的
5、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帮助人的快乐。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如学生不明白,可以举例说明。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2.学生是否把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3.学生是否体会到帮助人的快乐。【练习题】今天我帮助了他人 。A. 借文具给同学 B.安慰伤心的同学 C.扶了摔跤的同学 D.帮老师拿本子 E其他【教学参考素材】 一、帮助他人的格言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罗夫·瓦尔多·爱默森 赠人
6、玫瑰,手有余香 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二、故事小鸭子得救了 一只鸭妈妈带着几只鸭宝宝走在森林里,小鸭们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整齐地排成一队,紧随其后。小鸭子们非常兴奋,有两只东张西望,一不小心掉到大树坑里。鸭妈妈围着树坑急得直打转,“嘎嘎嘎”大叫起来。剩下三只小鸭呆呆地站在一旁不知所措。这时,一位农夫经过森林,鸭妈妈大叫着走向农夫,用它那扁扁的嘴巴咬住农夫的裤管,把农夫拖到坑旁,拼命地朝下点头。农夫低头一看,原来两只小鸭正挣扎着。他恍然大悟,连忙用箩筐把两只小鸭捞起来,笑着交给鸭妈妈。鸭妈妈向农夫深情地鞠了一躬。农夫笑眯眯地走了。【心理学背景知识
7、】利他行为是指在行为者自愿的情况下经过理性思考做出的利于他人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独生子女的环境里,利他行为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为了解小学生利他行为的现状,本研究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理论对其动机进行初步分析。1.助人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帮助他人的总体水平良好,但更倾向于选择帮助家人完成家务或者帮助朋友寻找丢失的东西,而对于帮助陌生老奶奶过马路或帮助同学大扫除等方面,帮助水平较弱。2.合作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总体水平良好,但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与同学合作完成比赛 学习和完成任务,而对于参与晚会,合作水平较弱。3.捐赠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捐赠行为的总体水平相对
8、于其他三项利他行为的总体水平而言较弱,但小学生更倾向于捐赠旧书本和笔,而对于钱和旧衣服,捐赠水平更弱。4.分享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与他人分享的总体水平良好,但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熟悉的人分享食物,比如朋友和家长等,而对于陌生人,分享水平较弱。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出于移情的作用 移情,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当小学生能够站在利他对象的角度上,体会利他对象的需要与痛苦时,出于帮助利他对象减少痛苦的目的,小学生会实施利他行为 比如,在调查问卷中,小学生与陌生小妹妹分享糖果这个行为,当小
9、学生看到陌生小妹妹哭泣时,也会诱发他们内心的触动,从而促使小学生实施利他行为。2.获得具体的奖励或表扬具体奖励是指物质奖励,即通过奖励小学生一些文具盒钢笔等物品来刺激小学生的利他行为;表扬是指区别于物质奖励的精神奖励,即通过赞扬实施利他行为的小学生来鼓励小学生的利他行为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实施利他行为之后,多数家长和教师愿意采用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小学生的利他行为 他们认为,有的物质奖励学生是很喜欢的,物质奖励对小学生有即时效果,是小学生实施利他行为的外在动力 与物质奖励相比而言,精神奖励具有更好的后续效应 比如,有很多的小学生愿意为了获得班主任颁发的荣誉红花而实施利他
10、行为。3.出于对恩惠的回报互惠规范理论认为,一个有机体帮助其他个体,是因为他期待得到回报性的帮助 付出者希望日后成为获得者,没有互惠行为也就没有利他行为的存在从本能论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懂得什么是付出,什么是感恩,包括与父母之间与同学之间的付出与感恩 出于感恩父母和同学付出的目的,多数小学生会选择实施利他行为。4.避免批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当人处于内疚 悲伤或其他消极心境时,利他行为有助于抵消不良感受 所以现实中的人帮助别人常是为了避免自我责难和批评比如,在学校里,由于家庭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些小学生不热衷于参加学校或是班级的集体活动,只想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乖学生 与其想法相悖的现实情况是,集体活动对于班级荣誉而言十分必要,为了避免来自教师批评或避免来自同学的误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用人风险管理办法
- 设备防冻措施管理办法
- 设计研发经费管理办法
- 设计项目绩效管理办法
- 评估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 车间标准节拍管理办法
- 车辆维修管理管理办法
- 车辆调度管理办法电力
- 车间应急操作管理办法
- 道路物业服务管理办法
- 盆腔炎中医课件
- 高原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 文学与伦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HSE基本管理制度
-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民族钢琴艺术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自用更新版)
- 《输电线路实训(X证书)》课件-1.输电运检现场作业“十不干”
- 2024-2030年中国蔬果保鲜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上海2024年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培优辅差工作总结
- 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