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30645_第1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30645_第2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30645_第3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30645_第4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3064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目 录批准 3修订页 4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说明 5试验室生物平安方针和目标 6管理要求 74.1概述 74.2法律地位 74.3组织机构 74.4管理体系职责安排 7 4.5关键岗位职责 9 附录A 试验室生物平安组织机构框图 10 附录B 验室生物平安体系要素职责安排表 10 附录C 试验室生物平安管理制度 11危害程度分级和风险评估 135.1危害程度分级 135.2风险评估 13生物平安水平分级和防护屏障 166.1试验室生物平安防护水平分级 166.2生物平安防护屏障 16设施和设备要求 177.1 BSL-1试验室 17个人防护装备 198.1人员防护 198.2试验服、隔离

2、衣、连体衣、围裙 198.3护目镜、平安眼镜和面罩 198.4防毒面具 208.5手套 20良好的内务行为 219.1生物平安试验室良好的内务行为 219.2生物平安试验室特殊的良好工作行为 229.3生物平安试验室的清洁 24化学品平安 2510.1暴露途径 2510.2化学品的储存 2510.3不相容化学品的一般原则 2510.4化学品的毒性作用 2510.5爆炸性化学品 2610.6化学品溢出 26电气设备 2711.1仪器用电 2711.2修理与维护 27消防平安 2912.1防火 2912.2灭火 3012.3消防训练 30废弃物处理 3213.1废弃物处理 3213.2清除污染 3

3、213.3高压灭菌器使用留意事项 3213.4污染性材料和废弃物的处理和丢弃程序 3313.5锐器 3313.6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 3313.7废弃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 34批准页伊春市南岔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简称中心)为实施、保持和改进中心的生物平安体系,确保试验室生物平安,适用法律法规和满足顾客要求,增加顾客满足度,试验室依据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等法规,并结合中心实际而编制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阐明白中心的生物平安方针和生物平安目标的具体要求,是建立、运行和保持生物平安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质量管理、技术运行和支持服务活动的行为

4、准则,也是对客户作出承诺,全体员工应遵照执行。中心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本手册,理解其精神实质,坚决贯彻执行,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诚信性。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已经审定,现予以批准颁布,于2016年4月15日正式实施。 伊春市南岔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主任:李广丽2016年4月1日修订页版号页码编号条款序号修订内容或缘由批准人日期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说明2.1编制依据本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是依据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试验室生物平安通用要求、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WTO第三版)、生物平安试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等法规,并结合试验室的实际状况而编制。2.2适用范围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适用于伊春市南岔区动物动物

5、疫病防控中心试验室(简称试验室),并掩盖本试验室的固定设施以及离开本试验室到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内从事检测工作的全部场所。2.3发布与宣贯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由试验室主任批准发布由试验室质量负责人组织宣贯,使试验室全体员工理解执行。2.4管理手册的修订试验室鼓舞并嘉奖员工对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会上进行评审,按文件把握程序修订,以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2.5管理手册持有者的责任2.5.1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是试验室员工从事检测工作的生物平安行为准则,必需认真学习并履行实施,保持和改进生物平安体系的职责,理解自己所在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及相应关系,为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作出

6、贡献。2.5.2试验室生物平安手册是试验室的受控文件,持有者必需妥当保管,不得翻印和外借。如有丢失应准时报告发放部门,经批准后方可补发。2.5.3持有者离开本试验室必需交回本手册,办理收回手续后方可离开。试验室生物平安方针和目标3.1试验室生物平安方针试验室遵守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试验室生物平安通用要求等法规和标准。试验室遵守职业规范,依据标准和程序文件进行试验检测。3.2质量目标动物疫病检测生物平安事故率为0。检测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检测设备状态最佳完好率100:检测过程的生物平安措施,均受管理体系有效把握率100。管理要求4.1概述阐明试验室的法律地位、组织结构、公正立场

7、和行为准则,规定从事影响检测质量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支持服务人员的责任及相互关系。4.2法律地位伊春市南岔区动物疫病防与把握中心试验室隶属南岔区畜牧兽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授权的、具体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工作的县级动物防疫行政执法机构。依法负责动物防疫单位;负责实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试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拟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4.3组织机构伊春市南岔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试验室设试验室主任、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平安负责人。4.4管理体系职责安排试验室生物平安的管理职责依据试验室生物平安通用要求的要素安排4.4.1权力委派及识别4

8、.4.1.1权力委派a)试验室主任,离开单位三天以上,应在领导层内指定一名代理人;b)平安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离开单位三天以上,由试验室主任指定相应代理人;4.5关键岗位职责4.5.1试验室主任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运行和保持管理体系履行职责:a)在试验室内传达试验室生物平安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建立与试验室使命相适应的生物平安管理方针;c)策划生物平安管理体系,制定生物平安目标;d)确保资源的获得;e)组织策划、安排职责和权限及建立内部沟通过程;f)进行生物平安管理评审以持续改进本试验室的效率和业绩。4.5.2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试验室生物平安技术运作,准时供应生物平安资源保证,履行职责

9、:a)负责审批生物平安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等文件;b)负责组织新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的生物平安论证立项工作;c)负责组织处理检测和技术改造中重大生物平安技术问题。4.5.3平安负责人a)确保试验室按生物平安试验室通用要求建立、实施生物平安管理体系,组织编制、修订生物平安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b)负责编制年度的生物平安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方案,组织实施生物平安管理评审、委派内审员、签发审核报告;c)组织宣贯生物平安管理体系文件,使员工理解并执行。d)负责组织对生物平安问题的把握,对实行订正和预防措施执行状况组织跟踪验证;e)组织处理检测工作中的生物平安申诉和投诉及质量事故;f)负责组织生物平安技术沟通

10、、员工生物平安培训方案的实施。4.5.4各科室负责人a)负责本科室生物平安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收集保管工作;b)负责提出人员的生物平安培训方案;d)对本科室消灭的生物平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订正措施组织实施;4.5.5检测人员a)严格执行生物平安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试验平安和人身平安;b)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技术状态,并做好仪器使用记录,发觉特别现象停止使用,报告室主任;c)有权拒绝违反生物平安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或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计量仪器设备进行检测。1.附录A试验室生物平安组织机构框图2.附录B试验室生物平安管理体系要素职能安排表3.附录C试验室生物平安管

11、理制度附录A试验室生物平安组织机构框图试验室主任李广丽技术负责人罗洁琼生物平安负责人马忠哲科负责人罗洁琼科负责人昌国建附录B试验室生物平安体系要素职责安排表生物平安管理体系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序号 管理体系要素试验室主任平安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业务综合科质量把握科检验1科检验2科1管理要求2危害程度分级和风险评估3生物平安水平分级和防护屏障4设施和设备要求5个人防护装备6良好的内务行为7化学品平安8电气设备9消防平安-负责 -主办 -协办附录C试验室生物平安管理制度本试验室为生物平安严格把握区域,严禁无关人员、动物靠近和进入。试验室工作人员必需遵守以下制度。1试验室平安守则1.1 生疏试验室生物平安管

12、理规定和标准操作要求,通过试验室平安培训和考核,保证维护试验室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物平安。1.2 凡开头任何新的或更改过的操作程序前,要先了解全部潜在危急和应实行的平安措施)。1.3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器材,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开展检测工作,遵守生物平安工作流程。1.4严格遵守试验室进出程序,在试验室内必需把长发束起,禁止佩带戒指、耳环、腕表、项链,珠宝等饰品,穿戴试验室防护装备进入。必需妥当保管、使用门禁卡,严禁将门禁卡借给他人使用。1.5试验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禁止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镜,冰箱内严禁存放食物饮料等个人物品。1.6 操作有害化学物品时必需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1.7 使用化学药

13、品前必需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品存在的危害以及危害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正确使用药品。全部装有化学品的容器都要贴上正确清楚的标签和危急警示语,以供试验室其他使用者参阅。1.8 使用仪器之前必需先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可能存在的危害;正确使用和维护试验室仪器设备,认真做好试验室和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假如仪器存在特别状况,马上停止仪器的使用,并准时向仪器设备保管员汇报,实行修理措施。1.9 妥当保管、使用菌(毒)种及其它可能具有感染性的材料,严禁将上述材料擅自带诞生物平安试验室。1.10 保持试验室洁净。检测结束时及每日完成全部检测后,将废弃物按要求分类处理并通知试验室废弃物处理人员处置,

14、并作相应的记录。1.11 试验室及走廊禁止存放任何与试验无关的物品,严禁堵塞通道及阻碍工作人员行走。1.12 当试验室内正在进行检测时,全部与该项检测内容无关的工作人员严禁进入该试验室或打搅检测人员。1.13 生疏应急措施及逃命路线。生疏紧急电话、报警系统、消防器材的位置及其操作程序。1.14 发觉或发生任何特别状况,马上通知生物平安负责人,实行有效的应急措施。1.15全部工作人员对担忧全状况提高警觉,准时通知生物平安负责人。2 警示标识2.1 试验室的建筑物入口、试验室入口、试验室操作间,仪器设备等都粘贴相应的警示标志,列明该试验室内各种潜在危急。2.2生物危害标识生物危急二级注:标志底色为

15、黄色,文字为黑色3紧急联系方式 对讲机、手机、固定电话技术负责人 马忠哲 生物平安负责人 罗洁琼 办公室电话 04583479726 危害程度分级和风险评估5.1危害程度分级依据感染性微生物的相对危害程度制订了危急度等级的划分标准(WHO的危急度1级、2级、3级和4级)。该危急度等级的划分仅适用于试验室工作。感染性微生物的危急度等级分类如下。危急度1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急)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危急度2级(个体危急中等,群体危急低)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试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峻危害。试验室暴露或许会引起严峻感染,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

16、疾病传播的危急有限。危急度3级(个体危急高,群体危急低)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峻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危急度4级(个体和群体的危急均高)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峻疾病,并且很简洁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5.2风险评估生物平安工作的核心是危急度评估。可以借助很多方法来对某一个特定的操作程序或试验进行危急度评估,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推断。危急度评估应当由那些对所涉及的微生物特性、设备和规程、动物模型以及防护设备和设施最为生疏的人员来进行。试验室主任应当负责确保进行充分和准时的危急度评估,同时

17、也有责任与所在机构的平安委员会和生物平安工作人员亲密合作,以确保有适当的设备和设施来进行相关的争辩工作。危急度评估一旦进行,还应当考虑收集与危险程度相关的新资料以及来自科学文献的其他相关的新信息,以便必要时对危急度评估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进行微生物危急度评估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列出微生物的危急度等级。我国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农业部令第53号)如下。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

18、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粘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猪病病原微生物

19、: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

20、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角体杆状病毒、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鳖鳃腺炎病毒、Taura综合症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黄头病病毒、草鱼出血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鲍球形病毒、鲑鱼传染性贫血病毒。蜜蜂病病原微生物:美洲幼虫

21、腐臭病幼虫杆菌、欧洲幼虫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白垩病蜂球囊菌、蜜蜂微孢子虫、跗腺螨、雅氏大蜂螨。其他动物病病原微生物: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猫泛白细胞削减综合症病毒、水貂阿留申病病毒、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四类动物病原微生物是指危急性小、低致病力、试验室感染机会少的兽用生物制品、疫苗生产用的各种弱毒病原微生物以及不属于第一、二、三类的各种低毒力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平安水平分级和防护屏障6.1试验室生物平安防护水平分级6.1.1依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实行的防护措施,将试验室生物平安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依据国家相关规

22、定:a) 生物平安防护水平为一级的试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状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b) 生物平安防护水平为二级的试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状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峻危害,传播风险有限,试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峻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c) 生物平安防护水平为三级的试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峻疾病,比较简洁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d) 生物平安防护水平为四级的试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格外严峻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觉或者已经宣布毁灭的微生物。 6.1.2以BSL-1、BSL-

23、2、BSL-3、BSL-4(bio-safety level,BSL)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试验室的相应生物平安防护水平。6.1.3以ABSL-1、ABSL-2、ABSL-3、ABSL-4(animal bio-safety level,ABSL)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活体操作的试验室的相应生物平安防护水平。6.2生物平安防护屏障动物疫病与把握中心试验室均为BSL-1和BSL-2生物平安防护水平,利用平安隔离装置生物平安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性生物因子。设施和设备要求7.1 BSL-1试验室7.1.1试验室的门有可视窗并可锁闭,门锁及门的开启方向应不阻碍室内人员逃命。7.1.2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

24、近试验室的出口处。7.1.3在试验室门口处设存衣或挂衣装置,可将个人服装与试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7.1.4试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平整、防滑,不铺设地毯。7.1.5试验室台柜和座椅等稳固,边角圆滑。7.1.6试验室台柜等和其摆放便于清洁,试验台面防水、耐腐蚀、耐热和牢固。7.1.7试验室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等摆放试验室设备和物品。7.1.8依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试验室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开相互干扰、交叉污染,并不阻碍逃命和急救。7.1.9试验室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假如接受机械通风,避开交叉污染。7.1.10假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安装可防蚊虫的纱

25、窗。7.1.11试验室内避开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7.1.12若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在30m 内设洗眼装置,必要时设紧急喷淋装置。7.1.13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挥发物质,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排风柜。7.1.14若使用高毒性、放射性等物质,配备相的平安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7.1.15若使用高压气体和可燃气体,有平安措施,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7.1.16设急照明装置。7.1.17有足够的电力供。7.1.18有足够的固定电源插座,避开多台设备使用共同的电源插座。有牢靠的接地系统,在关键节点安装漏电爱护装置或监测报警装置。7.1.

26、19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不渗漏,下水有防回流设计。7.1.20配备适用的急器材,如消防器材、意外事故处理器材、急救器材等。7.1.21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7.1.22必要时,配备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7.2 BSL-2试验室7.2.1 适用时,符合1的要求。7.2.2 试验室主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平安柜试验间的门可自动关闭;试验室主入口的门有进入把握措施。7.2.3 试验室工作区域外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7.2.4 在试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7.2.5 在试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以风险评估为依据。7.2.6 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试验间

27、内配备生物平安柜。7.2.7 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和使用生物平安柜。假如生物平安柜的排风在室内循环,室内具备通风换气的条件;假如使用需要管道排风的生物平安柜,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7.2.8 有牢靠的电力供。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育箱、生物平安柜、冰箱等)配置备用电源。个人防护装备8.1人员防护8.1.1在试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需穿着连体衣、隔离服或工作服。8.1.2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需洗手。8.1.3在处理完感染性试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在离开试验

28、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需洗手。8.1.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必需戴平安眼镜、面罩(面具)或其他防护设备。8.1.5严禁穿着试验室防护服离开试验室,(如去餐厅、咖啡厅、办公室、图书馆、员工休息室和卫生间)。8.1.6不得在试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8.1.7禁止在试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8.1.8禁止在试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8.1.9在试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8.2试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裙试验服最好应当能完全扣住。而长袖、背面开口的隔离衣、连体衣的防护效果要比试验服好,因此更适用于在微生物学试验室

29、以及生物平安柜中的工作。在必需对血液或培育液等化学或生物学物质的溢出供应进一步防护时,应当在试验服或隔离衣外面穿上围裙。衣物洗烫工作应在试验室机构内或就近进行。试验服、隔离衣、连体衣或围裙不得穿离试验室区域。8.3护目镜、平安眼镜和面罩要依据所进行的操作来选择相应的装备,从而避开因试验物品飞溅对眼睛和面部造成的危害。制备屈光眼镜(prescription glasses)或平光眼镜配以特地镜框,将镜片从镜框前面装上,这种镜框用可弯曲的或侧面有护罩的防碎材料制成(平安眼镜)。平安眼镜即使侧面带有护罩也不能对喷溅供应充分的爱护。护目镜应当戴在常规视力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它们对生物学危害没有爱护作用

30、)的外面来对飞溅和撞击供应爱护。面罩(面具)接受防碎塑料制成,外形与脸型相配,通过头带或帽子佩戴。护目镜、平安眼镜或面罩均不得戴离试验室区域。8.4防毒面具当进行高度危急性的操作(如清理溢出的感染性物质)时,可以接受防毒面具来进行防护。依据危急类型来选择防毒面具。防毒面具中装有一种可更换的过滤器,可以爱护佩戴者免受气体、蒸汽、颗粒和微生物的影响。过滤器必需与防毒面具的正确类型相配套。为了达到抱负的防护效果,每一个防毒面具都应与操作者的面部相适合并经过测试。具有一体性供气系统的配套完整的防毒面具可以供应彻底的爱护。在选择正确的防毒面具时,要听从专业卫生工作者等有相应资质人员的意见。外科面罩在设计

31、上只能爱护病人,而不能对工作人员供应呼吸爱护。有些单独使用的一次性防毒面具(ISO 13.340.30)设计用来爱护工作人员避开生物因子暴露。防毒面具不得戴离试验室区域。8.5手套当进行试验室操作时,手可能被污染,也简洁受到“锐器”损害。在进行试验室一般性工作,以及在处理感染性物质、血液和体液时,应广泛地使用一次性乳胶、乙烯树脂或聚腈类材料的手术用手套。可重复使用的手套虽然也可以用,但必需留意肯定要正确冲洗、摘除、清洁并消毒。在操作完感染性物质、结束生物平安柜中工作以及离开试验室之前,均应当摘除手套并彻底洗手。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应当与试验室的感染性废弃物一起丢弃。试验室或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在戴乳胶

32、手套,尤其是那些添加了粉末的手套时,曾有发生皮炎及速发型超敏反应等变态反应的报道。应当配备替代加粉乳胶手套的品种。在进行尸体解剖等可能接触尖锐器械的状况下,应当戴不锈钢网孔手套。但这样的手套只能防止切割损伤,而不能防止针刺损伤。手套不得戴离试验室区域。良好的内务行为9.1生物平安试验室良好的内务行为9.2.1. 建立并执行准人制度。全部进人人员要知道试验室的潜在危急,符合试验室的进人规定。9.2.2. 确保试验室人员在工作地点可随时得到生物平安手册。9.2.3. 建立良好的内务规程。对个人日常清洁和消毒进行要求,如洗手等。9.2.4. 规范个人行为。在试验室工作区不要饮食、抽烟、处理隐形眼镜、

33、使用化妆品、存放食品等;工作前,把握生物平安试验室标准的良好操作规程。9.2.5. 正确使用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口罩、帽子、鞋等。个体防护装备在工作中发生污染时,要更换后才能连续工作。9.2.6. 戴手套工作.每当污染、破损或戴肯定时间后,更换手套;每当操作危急性材料的工作结束时,除去手套并洗手,离开试验间前,除去手套并洗手。严格遵守洗手的规程。不要清洗或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9.2.7. 假如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出,要佩戴防护眼镜。9.2.8. 存在空气传播的风险时需要进行呼吸防护,用于呼吸防护的口罩在使用前要进行适配性试验。9.2.9. 工作时穿防护服。在

34、处理生物危急材料时,穿着适用的指定防护服。离开试验室前按程序脱下防护服。用完的防护服要消毒灭菌后再洗涤。工作用鞋要防水、防滑、耐扎、舒适,可有效爱护脚部。9.2.10. 平安使用移液管,要使用机械移液装置。9.2.11. 配备降低锐器损伤风险的装置和建立操作规程。在使用锐器时要留意。a)不要试图弯曲、截断、破坏针头等锐器,不要试图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针头或套上针头护套。必要时,使用专用的工具操。b)使用过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不要超过规定的盛放容量。c)重复利用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接受适当的方式消毒灭菌和清洁处理;d)不要试图直接用手处理打破的玻璃器具等,尽量避开使用易碎的器

35、具。9.2.12. 按规程当心操作,避开发生溢酒或产生气溶胶,如不正确的离心操作、移液操作等。9.2.13. 在生物平安柜或相当的平安隔离装置中进行全部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操作。9.2.14. 工作结束或发生危急材料溢洒后,要准时使用适当的消毒灭菌荆对工作表面和被污染处进行处理。9.2.15. 定期清洁试验室设备。必要时使用消毒灭菌剂清洁试验室设备。9.2.16. 不要在试验室内存放或养与工作无关的动植物。9.2.17. 全部生物危急废物在处置前要牢靠消毒灭菌。需要运出试验室进行消毒灭菌的材料,要置于专用的防漏容器中运送,运出实脸室前要对容器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处理。9.2.18. 从试

36、验室内运走的危急材料,要依据国家和地方或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包装。9.2.19. 在试验室人口处设置生物危急标识。9.2.20. 实行有效的防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措施,如防虫纱网、挡鼠板等。9.2.21. 对试验室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并评枯与确认其力量。需要时,试验室人员要接受再培训,如长期未工作、操作规程或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等。9.2.22. 制定有关职业禁忌症、易感人群和监督个人健康状态的政策。必要时,为试验室人员供应免疫方案、医学询问或指导。9.2生物平安试验室特殊的良好工作行为9.2.1. 经过有把握措施的平安门才能进人买验室,记录全部人员进出试验室的日期和时间并保留记录。9.2.2. 定期

37、采集和保存试验室人员的血清样本。9.2.3. 只要可行,为试验室人员供应免疫方案、医学询问或指导。9.2.4. 正式上岗前试验室人员需要娴熟把握标准的和特殊的良好工作行为及微生物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9.2.5. 正确使用专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工作前先做培训、个体适配性测试和检查,如对面具、呼气防护装置、正压服等的适配性测试和检查。9.2.6. 不要穿个人衣物和佩戴饰物进人试验室防护区,离开试验室前淋浴。用过的试验防护服按污染物处理,先消毒灭菌再洗涤。9.2.7. 皿级生物平安柜的手套和正压服的手套有破损的风险,为了防止意外感染大事,需要另戴手套。9.2.8. 定期消毒灭菌试验室设备。仪器设备在修

38、理、维护或从试验室内移出以前,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消毒人员要接受专业的消毒灭菌培训,使用专用个体防护装备和消毒灭菌设备。9.2.9. 假如发生可能引起人员暴露感染性物质的大事,要马上报告和进行风险评估,并依据试验室平安管理体系的规定实行适当的措施,包括医学评枯、监护和治疗。9.2.10. 在试验室内消毒灭菌全部的生物危急废物。9.2.11. 假如需要从试验室内运出具有活性的生物危急材料,要依据国家和地方或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包装,并对包装进行牢靠的消毒灭菌,如接受浸泡、熏燕等方式消毒灭菌。9.2.12. 包装好的具有活性的生物危急物除非接受经确认有效的方法灭活后,不要在没有防护的条件下打开包

39、装。假如发觉包装有破损,马上报告,由专业人员处理。9.2.13. 定期检查防护设施、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特殊是带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9.2.14. 建立试验室人员就医或请假的报告和记录制度,评估是否与试验室工作相关。9.2.15. 建立对怀疑或确认发生试验室获得性感染的人员进行隔离和医学处理的方案并保证必要的条件(如隔离室等)。9.2.16. 只将必需的仪器装备运人试验室内。全部运人试验室的仪器装备,在修理、维护或从试验室内移出以前要彻底消毒灭菌,比如生物平安柜的内外表面以及全部被污染的风道、风扇及过滤器等均要接受经确认有效的方式进行消毒灭菌,并监侧和评价消毒灭菌效果。9.2.17. 利

40、用双扉高压锅、传递窗、传送机等传递物品。9.3生物平安试验室的清洁9.3.1. 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依据特地的规程清洁试验室。外雇的保洁人员可以在试验室消毒灭菌后负责清洁地面和窗户(高级别生物平安试验室不适用)。9.3.2. 保持工作表面的洁净。每天工作完后都要对工作表面进行清洁并消毒灭菌。宜使用可移动或悬挂式的台下柜,以便于对工作台下方进行清洁和消毒灭茵9.3.3. 定期清洁墙面,假如墙面有可见污物时,准时进行清洁和消毒灭菌。不宜无目的或强力清洗,避开破坏墙面9.3.4. 定期清洁易积尘的部位,不常用的物品最好存放在抽屉或箱柜内。9.3.5. 清洁地面的时间视工作支配而定,不在日常工作时间做

41、常规清洁工作。清洗地板最常用的工具是浸有清洁剂的湿拖把;家用型吸尘器不适于生物平安试验室使用;不要使用扫帚等扫地。9.3.6. 可以用一般废物袋收集塑料或纸制品等非危急性废物。9.3.7. 用专用的耐扎容器收集带针头的注射器、碎玻璃、刀片等锋利性废弃物。9.3.8. 用专用的耐高压燕汽消毒灭菌的塑料袋收集任何具有生物危急性或有潜在生物危急性的废物。9.3.9. 依据废弃物的特点选用牢靠的消毒灭菌方式,如是否包含基因改造生物、是否混有放射性等其他危急物、是否易形成胶状物堵塞灭菌器的排水孔等,要监测和评价消毒灭菌效果。化学品平安在微生物学试验室中的工作人员不仅会接触致病微生物,也会接触化学品,因此

42、让他们充分了解这些化学品的毒性作用、暴露途径以及可能与操作和储存这些化学品有关的危害是至关重要的。可从化学品生产商或供应商那里得到有关的物质平安资料卡(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s,MSDS)或其他有关化学危害的资料。10.1暴露途径人们可能通过下列方式暴露于危急性化学品:1、吸入;2、接触;3、食入;4、针刺;5、通过破损皮肤。10.2化学品的储存试验室应当只保存满足日常使用量的化学品。大量的化学品应储存在特地指定的房间或建筑物内。化学品不应按字母挨次存放。10.3不相容化学品的一般原则为了避开发生火灾和或爆炸,表1中左边一栏的物质在贮存和操作中应避开接触表1中相应

43、的右边一栏里的物质。表1关于不相容化学品的一般原则化学物质类别不相容化学品碱金属,如钠、钾、铯以及锂二氧化碳、氯代烃、水卤素氨、乙炔、烃醋酸、硫化氢、苯胺、烃、硫酸氧化剂,如铬酸、硝酸、过氧化物、高锰酸盐10.4化学品的毒性作用在操作某些化学品或吸入它们的蒸气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除了众所周知的毒性物质以外,已知很多化学品都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可能对呼吸系统、血液、肺、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系统以及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或严峻损害,而有些化学品具有致癌性或致畸性。有些可溶性蒸气在吸入后是有毒性作用的。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很多严峻影响外,发生暴露时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能被马上识别的对人体健康的损伤,

44、其中可能包括协调性差、嗜睡及类似的症状,并使消灭事故的可能性增大。长期反复接触很多液态有机溶剂可能造成皮肤损害,这可能是由于有机溶剂的去脂效果,另外还可能消灭过敏和腐蚀症状。10.5爆炸性化学品叠氮化物通常用作溶液中的抗菌剂,由于稍微碰撞就可能造成叠氮化铜的猛烈爆炸,因此叠氮化物不应当与铜或铅(如污水管以及管道设施)接触。乙醚老化和干燥形成结晶后极不稳定,可能会爆炸。高氯酸假如在木制品、砌砖或纤维性物质上干燥时,一旦碰撞会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苦味酸和苦味酸盐在加热和撞击时会发生爆炸。10.6化学品溢出试验室化学品的大多数生产商都会发行描述化学品溢出处理的示意图,溢出处理的示意图和工具盒都能买到

45、。应当将适当的示意图张贴在试验室中显著的位置,并配备下列物品:A. 化学品溢出处理工具盒B. 防护服,例如耐用橡胶手套、套鞋或橡胶靴、防毒面具C. 铲子和簸箕D. 用于夹取碎玻璃的镊子E. 拖把、擦拭用的布和纸F. 桶G. 用于中和酸及腐蚀性化学品的苏打(碳酸钠,Na2CO3)或碳酸氢钠(NaHCO3)H. 沙子(用于掩盖碱性溢出物)I. 不行燃的清洁剂。当发生大量化学品溢出时,应当实行下列措施:A. 通知有关的平安官员B. 疏散现场的闲杂人员C. 亲密关注可能受到污染的人员D. 假如溢出物是易燃性的,则应熄灭全部明火,关闭该房间中以及相邻区域的煤气,打开窗户(可能时),并关闭那些可能产生电火

46、花的电器E. 避开吸入溢出物品所产生的蒸气F. 假如平安允许,启动排风设备G. 供应清理溢出物的必要物品(参见上面)。电气设备11.1仪器用电作为仪器维护措施的一部分,应进行年度的平安用电检查并建立档案记录。每年至少对全部电插座的接地和极性、电缆的完整性进行检查一次,并将结果记录在案。可移动的设备应接地或接受更先进的方法防止触电,但全部塑封无法接地的仪器例外。新设备在使用前也应进行同样的检查。试验室应装有足够的插座,分布要合理,以削减在插座上接上其它多用插座和避开拖拉过多的电线。在空气中存在达到肯定数量的易燃气体或蒸汽有可能形成可爆性混合物的危急环境下,应使用指定特地为此设计的防爆电器设备。11.2修理与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