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新挑战_第1页
非典型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新挑战_第2页
非典型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新挑战_第3页
非典型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新挑战_第4页
非典型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新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非典型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新非典型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新挑战挑战第1页/共53页狭义广义主要: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其他少见:鹦鹉热衣原体立克次体包括细菌以外的所有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柯克斯体土拉杆菌钩端螺旋菌钩端螺旋菌真菌各种病毒 流感病毒A和B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1、Murdoch DR et al.Lancet Infect Dis.2009;9(8):512-9 2、施毅.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2(3):135-136 3、樊慧珍等.广州医学.2003;24(6):578-579第2页/共53页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

2、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877.感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P1黏附蛋白与呼吸道纤毛上的糖蛋白受体上结合纤毛停滞释放过氧化氢及其他超氧基团肺炎支原体上皮细胞破坏发生浅层黏膜广泛性损伤第3页/共53页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877.军团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是否致病的关键第4页/共53页第5页/共53页病原体检出率(%)一项对纳入的3,524例CAP患者(15%门诊患者,85%住院患者)进行流调研究,其中1,463例CAP患者病原学呈阳性反应Cillniz C, et al. Thorax. 2011 Apr;66(4):340-

3、6. 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是CAP最主要致病菌,非典型病原体和混合感染也是导致CAP的重要原因N=1463第6页/共53页病原体检出率(%)入选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中国7个城市12个中心的665例CAP患者并进行病原体检测 2006年我国CAP的大型流调研究显示:与国外研究不同,肺炎支原体是我国CAP的最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1 在我国已经完成的另两项全国多中心成人CAP调查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0.7%和38.9%,均已超过了肺炎链球菌(分离率分别为10.3%和14.8%),成为成人CAP最常见的致病原2,3 混合感染在社区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细菌合

4、并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居多11.刘又宁 陈民钧 赵铁梅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3-8.2. Liu Y et 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9:31.3. Tao LL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12;125(17):2967-2972.第7页/共53页第8页/共53页1.王睿.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2004:12552.岳军.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8):45-46.非呼吸系统病变心脏 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急性胰腺炎等 多种皮肤粘膜病变,如丘疹,多形性红斑 非特

5、异性肌痛和关节痛 心包炎、心肌炎等 脑膜炎,并发偏瘫、定向障碍等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皮肤黏膜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肺外并发症的原因目前认为是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与心、肝、肺、脑、肾、平滑肌等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产生相应的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第9页/共53页肺炎衣原体感染机体诱导产生抗磷脂抗体诱导产生IgM型抗心磷脂抗体血液处于临时高凝状态,促进发生深静脉血栓Senda J et al.Intern Med. 2010;49(18):2003-5第10页/共53页Campbell LA, Kuo CC.et al. Nat Re

6、v Microbiol. 2004;2(1):23-32. 肺炎衣原体可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存活随细胞循环进入动脉血管内导致慢性炎症反应,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第11页/共53页肺炎衣原体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相关性肾炎(MPO-ANC Aassociated GN)浸润感染中性粒细胞浸润感染巨噬细胞在自身免疫过程中,加强自身抗体产生,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释放细胞因子 合成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上调 白细胞黏附增加 粘附到内皮细胞 并迁移到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下膜的病变部位Vitaliti G et al.Case Rep Med. 2013;2013:570921第12页/共5

7、3页Ferguson GD et al. J Med Microbiol. 2013 Sep 5.住院率(%)一项来自英国爱丁堡的研究,对2010-2011年间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307例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 研究显示:所有纳入的成人患者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均入院治疗,而儿童的住院率为51% 与儿童患者相比,成人患者更需要氧疗(OR:4.964,P0.001,95%CI2.219-11.803),更需要特殊护理(OR:4.909,P=0.001,95%CI1.735-13.829)n=48n=127第13页/共53页百分比(%)Wingfield T et al. Clin Med. 2013;

8、13(2):152-9.6/265/6一项对来自欧洲的2006年-2011年一家教学医院的26例感染军团菌患者的研究 研究显示:纳入的26例患者中死亡6例,死亡率达23%,而6例死亡患者中5例患者为社区获得性军团菌感染,占83%第14页/共53页初始经验性治疗社区呼吸道感染时是否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不仅可以诱发呼吸道感染,还会引起多种肺外病变,住院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因此,在社区呼吸道感染经验性治疗中,各国指南强调应覆盖可能出现的非典型病原体感染1.Lionel A. Mandell,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

9、007; 44:S277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3. Woodhead M,et a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1; 17(Suppl. 6): E1E59. 4.施毅.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0):953-954.第15页/共53页时间(天)时间(天) 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将显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获得临床稳定时间 覆盖非典型病原体将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Arnold FW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5(10):1086-93. 第16页/

10、共53页如何快速诊断非典型病原体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与哪些因素相关?第17页/共53页肺炎链球菌肺肺炎链球菌肺炎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军团菌肺炎起病方式急骤缓慢缓慢缓慢T38.5常见少见少见常见痰的性状脓血痰无痰无痰无脓痰胸部X线大叶片状、节段(间质性)片状、节段(间质性)肺段、小叶浸润阴影精神系统症状极少无头痛头痛脑病、颈强直胃肠道腹部表现腹痛不常见极少极少腹泻腹泻、(肝损害)恶心、呕吐肾脏血尿极少极少极少血尿蛋白尿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877.第18页/共53页标本来源:鼻咽拭子标本来源:双份血清 血清学检验结

11、果确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增高或降低),同时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补体结合试验)1:64 鼻咽拭子的PCR检测仅限于临床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第19页/共53页液体法培养:优点:简便、经济缺点:不能肯定变色就是肺炎支原体生长目前有些医院开展液体培养肺炎支原体原始接种液培养液变色,提示肺炎支原体生长肺炎支原体在琼脂平皿上的典型菌落形态(100)生长慢,培养条件要求高,多用于科研肺炎支原体生长营养要求高于细菌,生长缓慢菌落直径1060 m固体培养液体培养第20页/共53页Qu J, Gu L, Wu J,et

12、 al. BMC Infect Dis. 2013;13(1):172.百分比(%) IgM、FQ-PCR、培养的敏感性均不高,但特异性良好,临床上建议将三种检测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应用一项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国12所教学医院进行的前瞻性研究,纳入125例年龄14岁的CAP患者,21.6%患者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FQ-PCR: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第21页/共53页标本来源1.陈宏斌,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7):540-543.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血清检测结果确定:血清

13、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增高或降低),抗体滴度(微量免疫荧光试验)1:32 血清检测结果有意义: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滴度1:512或IgM抗体滴度1:16(微量免疫荧光法)细胞培养是诊断肺炎衣原体的金标准细胞培养是诊断肺炎衣原体的金标准第22页/共53页病原体培养 军团菌分离培养是检测军团菌的金标准,检测标本为痰、BALF和肺组织等 肺活检组织的阳性率最高,但临床很少应用 痰和血培养嗜肺军团菌的特异度为100%,但敏感度不足10% 其优势在于可以检测到所有军团菌属的细菌,并可进一步进行分型或药敏试验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陈宏斌,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

14、(7):540-543.第23页/共53页1.陈宏斌,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7):540-543.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3.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888-891血清学检测结果确定 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增高或降低),抗体滴度(间接荧光抗体法)1:32 血清学试验对于嗜肺军团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非常有用,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IFA和EIA 血清学试验的敏感度为60%80%,特异度为95%99%血清学检测结果有意义 血清学嗜肺军团菌试管凝集

15、试验抗体滴度升高达1:320或间接荧光试验IgG抗体1:1024评价IFA:间接荧光抗体法;EIA:酶联免疫测定法第24页/共53页1.陈宏斌,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7):540-543.2.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888-891常用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测定法 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敏感度70%90% 特异度100%免疫显色试验 操作简单、迅速 敏感度和特异度与EIA相似军团菌尿抗原检测存在局限性,只能检测嗜肺军团菌血清型I型。因抗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因此不能用于治疗反应的评估第25页/共53页肺炎支原体阳性率(%) 纳入20

16、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在北京地区9家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录入具有双份血清的410例成年人CAP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者年龄有关,不同年龄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年龄一般多在50岁以下,与国内外报道相符P=0.000曹彬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5):545-546.29/11236/1138/1304/55第26页/共53页肺炎支原体阳性率(%) 纳入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在北京地区9家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录入具有双份血清的410例成年人CAP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但不同季

17、节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冬春季节为高发季节P=0.015曹彬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5):545-546.40/18711/974/5422/72第27页/共53页P0.05Herrera-Lara S et al. Arch Bronconeumol. 2013 ;49(4):140-145. 一项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进行的前瞻性纵向研究,纳入243例CAP患者进行分析. 研究显示:在CAP患者中,肺炎链球菌和军团菌感染在各季节均有发生,肺炎链球菌感染主要高发于冬季,而军团菌感染主要高发于夏季第28页/共53页季节的平均温度() Herrer

18、a-Lara S et al. Arch Bronconeumol. 2013 ;49(4):140-145. 一项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进行的前瞻性纵向研究,纳入243例CAP患者进行分析.军团菌肺炎链球菌P0.05第29页/共53页非典型病原体的耐药现状对临床用药带来挑战第30页/共53页Dumke R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3;57(7):3460.耐药率(%) 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显著较高第31页/共53页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北京地区成人CAP患者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趋势,我国北京

19、地区展开了一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的多中心调查 本研究共有解放军总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京朝阳医院3家医院参加 自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连续纳入3家参研单位呼吸科和(或)感染科门诊及住院CAP患者,共321例患者入选尹玉东,曹彬,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1-5.第32页/共53页MIC 范围(g/ml)MIC 50(g/ml)MIC 90(g/ml)标准株M129 MIC 值(g/ml)红霉素0.004-256 642560.008阿奇霉素0.004-128 81280.008左氧氟沙星0.008-1 0.25 0.25 0.125 莫

20、西沙星0.016-0.5 0.0640.125 0.016 四环素 0.032-0.5 0.25 0.5 0.064米诺环素0.016-0.50.125 0.125 0.064根据CLSI2011版肺炎支原体药敏实验操作指南推荐,判定各类抗生素敏感与耐药的MIC值分别为:红霉素0.5g/ml为敏感,1g/ml耐药;阿奇霉素0.5g/ml为敏感,1g/ml耐药;四环素2g/ml为敏感;莫西沙星0.5g/ml为敏感;左氧氟沙星1g/ml为敏感。53株肺炎支原体体外药敏检测结果尹玉东,曹彬,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1-5.第33页/共53页 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

21、耐药率分别为71.7%和60.4%,未发现喹诺酮及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株根据CLSI2011版肺炎支原体药敏实验操作指南推荐,判定各类抗生素敏感与耐药的MIC值分别为:红霉素0.5g/ml为敏感,1g/ml耐药;阿奇霉素0.5g/ml为敏感,1g/ml耐药;四环素2g/ml为敏感;莫西沙星0.5g/ml为敏感;左氧氟沙星1g/ml为敏感。尹玉东,曹彬,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1-5.耐药率(%)第34页/共53页1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肺炎患者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治疗多次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耐药突变位点检测分离到的支原体菌株均未发现任何点突变分离到的菌

22、株出现A2063G点突变体外研究体内研究第0-6天第11天体内及体外研究提示:低剂量或长期足量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均可诱导支原体耐药性产生尹玉东,曹彬,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1-5.第35页/共53页尹玉东,曹彬,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1-5注:目前发现,肺炎支原体基因组序列中23SrRNA 结构域点突变是导致大环内酯耐药的主要原因23S rRNA 结构域V区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直接结合的碱基点突变可导致药物与核糖体亲和力下降而引起耐药,其中以A2063G、A2064G位点突变最为常见A2063G点突变往往导致高水平耐药,在国内检出率可达

23、到95%以上另有报道C2617、 A2063C、 C2617G及 C2617A等点突变可能与低水平大环内酯耐药相关 第36页/共53页尹玉东,曹彬,王辉,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1-5.17/21 24/322/214/32百分比(%)第37页/共53页耐药菌感染对临床的不同结果一项对2008年8月1日-2009年9月30日,纳入就诊于发热门诊的成人和青少年(14周岁)患者356例,进行非典型病原体的前瞻性监测研究我国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耐药,显著延长患者发热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1.Bin Cao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

24、eases 2010; 51(2):189-94.2.Suzuki S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6;50(2):709-12.耐药菌感染对临床的不同结果P=0.032P=0.043日本研究显示: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显著延长患者整体发热时间,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其发热时间长于大环内酯类敏感肺炎支原体感染2P=0.019P=0.002一项来自日本的对照研究,评估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的疗效第38页/共53页患者编号年龄(岁)CRB65评分入组后治疗药物更换抗菌药物入组治疗后退热时间点突变抗菌药物的MIC值(g/m

25、l)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BR31180头孢呋辛+阿奇霉素无7天A256320.250.064BR32180头孢呋辛+阿奇霉素无9天A256640.250.032BR19440头孢呋辛+阿奇霉素莫西沙星4天A2561280.250.064CY93360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5天A2562560.250.032CY 06310头孢呋辛+阿奇霉素无3天无0.0080.0080.0160.032CY99250头孢呋辛+阿奇霉素无4天无0.0080.0080.250.0326例采用大环内酯联合头孢菌素治疗的患者,有2例更换抗菌药物治疗,另外2例退热时间明显延长尹玉东,曹彬,王辉,等.中

26、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1-5第39页/共53页61/2063/29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P=0.029Zhou Y,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3 Nov 25. Epub ahead of printMR: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MS:大环内酯类敏感肺炎支原体 与大环内酯类敏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相比,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更多的肺外并发症,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一项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某儿童医院235份鼻咽抽吸物标本进行的研究第40页/共53页 2011年欧洲下呼吸道感染指南推荐莫西沙星治疗肺炎支

27、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军团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推荐药物肺炎支原体强力霉素大环内酯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肺炎衣原体强力霉素大环内酯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军团菌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大环内酯类利福平Woodhead M et al.Clin Microbiol Infect.2011;17(6):E1-59第41页/共53页 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在我国应引起医生的充分注意1。 我国成人肺炎支原体专家共识指出: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72h仍无明显改善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应考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感染的可能,若无明确禁忌症,可换用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或四环素类抗生素2

28、呼吸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是治疗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理想选择21.刘又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0):721.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9):643-644.第42页/共53页Miyashita N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3;57(10):5181-5. 变量大环内酯敏感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大环内酯类耐药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患者数量(例)1416121497平均年龄(岁)19.626.224.319.125.523.1男/女(例

29、)7/79/76/67/75/43/4给予抗生素48h后仍发热的患者(%)10(71)13(81)11(91)4(28)7(77)6(85)二次随访更换抗生素的患者(%)6(42)a0010(71)b00a各有3例患者分别更换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b6例患者更换四环素类、4例患者更换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药物对耐药肺炎支原体临床疗效优于大环内酯类第43页/共53页抗菌药物1*MIC4*MIC8*MIC红霉素50.1827.2979.4820.0891.468.70阿奇霉素66.7726.1891.738.7297.103.37左氧氟沙星99.840.2599.990.0299.990.01莫西沙

30、星99.900.1099.990.0399.990.03注:24h细菌抑制率:(1-加入抗菌药物培养24h细胞内的细菌数/不加抗菌药物培养24h细胞内的细菌数)4种抗菌药物不同浓度作用24h后的细菌抑制率(xs)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胞内LP-1的抑制率大于大环内酯类药物,P0.05采用琼脂稀释法测量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对20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的MIC值,评价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巨噬细胞内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胡必杰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6):409-412.第44页/共53页第45页/共53页第46页/共53页第47页/共53页病原体检出率(%)入选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中国7个城市12个中心的665例CAP患者并进行病原体检测 2006年我国CAP的大型流调研究显示:与国外研究不同,肺炎支原体是我国CAP的最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1 在我国已经完成的另两项全国多中心成人CAP调查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0.7%和38.9%,均已超过了肺炎链球菌(分离率分别为10.3%和14.8%),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