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_第1页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_第2页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_第3页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_第4页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单元 我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

2、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

3、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第二课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教学目标 :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

4、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 :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录音机、磁带等。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听介绍) 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2、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三、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第三课 我家门前新事多主题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

5、己周围生活的变化。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设计理念: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尽量避免直接讲授知识或罗列事实与答案。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重视儿童的直接体验、亲身感受,让儿童能以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学流程:(一)采风活动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先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2、引发采风兴趣: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畅谈)我们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采风活动,大家

6、可以用各种办法去收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象、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化、生活状态等多方面去调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3、活动计划: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讨论采风的时间、地点,以什么方式收集材料,从哪些方面着手。各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计划。、聘请校外辅导员(社区负责人、摄影师、画家等)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本次采风活动。(二)整理活动、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交流讨论 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结: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

7、带来了新的气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同学们,放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共同来设想一下家乡的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畅想学生们情绪高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交谈。、激趣引导同学们,老师真是感动极了,今天的家乡是美的,明天的家乡会更好!让我们共同来记下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用全部的感情来歌颂我们美丽的家乡吧!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以小组把收集来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开启每个同学智慧的大脑,我们共同来开一次“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唱歌跳舞、评书快板,请同学们各尽所能,展示家乡的变化,畅想家乡的未来!、小组合作,做版面、写串词(三)“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播

8、放歌曲“越来越好”营造气氛,学生组织活动。同学们将家乡的变化编成儿歌、快板、评书、歌词,介绍自己收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 第二单元 让家园更美好 我们的大地妈妈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一切资源是有限的,知道节约资源。 3、能为美化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活动准备: 1、录音 2、搜集相关资料 3、调查生活周围的动植物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学生随音乐进入课堂。 2、教师相机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你爱自己的妈妈吗? 3、是的,妈妈生下我们,并养育我们,所以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妈妈

9、。有许多人把我们生活的大地比做妈妈,这是为什么呢?二、活动一:我是“小向导”(出示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1、仔细观察并汇报。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教师总结:大地确实像妈妈一样,给我们提供很多东西,阳光、花草树木、水等等,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那些,还有很多。 3、我是“小向导”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课前调查的情况(我们生活周围的动植物,说出他们的名字。)。 4、小组合作编排童话剧 三、活动二:真心大行动 1、教师引导:大地妈妈为什么哭了?是不是我们这些孩子做错什么了? 2、小组讨论,分析大地妈妈哭的原因 3、汇报 4、 出示图片(被污染的大地)你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吗?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

10、受到污染。想一想,这些现象是由什么造成的?四、活动三:“金点子” 1、教师指导:同学们都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那么,我们能为美化环境作些什么呢?快想处你的金点子。 2、小组讨论 3、汇报 4、按不同的方法分成小组,想一些具体可实施的措施。五、总结活动,布置任务 分小组活动,按制定的措施为美化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干干净净每一天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洁净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创造,从而养成良好(保护好家庭和公共卫生)的卫生习惯。 2、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应尽可能的使用可循环使用的物品,减少人为的制造垃圾,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通过活动懂得合理妥善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

11、重要意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垃圾对人们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资料(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图片等),(2)收集垃圾分类及其处理办法的图文、音像资料。 2、学生准备:(1)在家长的配合下,调查了解家中垃圾的产生及去向。(2)搜集人们处理垃圾的办法及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活动过程: 活动一:美丽的家园 1、师展示:“我们的生活环境”(教室在大扫除前后的变化、吃过饭后的餐桌在收拾前后的变化、干净整洁的环境与垃圾遍地凌乱不堪的环境等)。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让人喜欢干净整洁的还是垃圾遍地的? 脏乱的环境之所以让人不愉快,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垃圾的存在,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没有人打扫、

12、整理。 2、师展示:“美丽的家园”(一个干净美丽的社区清晨) (1)你喜欢这样的生活环境吗?整洁的室内外环境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你能为环境美做些什么呢? (2)你在家里和学校里都做了哪些整洁工作?做得怎么样呢? 干净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来创造,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用自己的双手来美化自己的家园。 活动二:垃圾的产生 美化家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不乱扔垃圾,可是生活中垃圾却随处可见,是谁在制造这些垃圾呢? 活动三:垃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生讨论交流:垃圾给人们带来视觉污染、影响环境卫生、造成水污染、土地污染、占用宝贵的土地资

13、源、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等。 活动四:送垃圾回家 我们人类每天制造出许多垃圾,这些垃圾都到哪儿去了呢?他们这些行为对吗? 出示:“垃圾的去处”(乱扔和不乱扔垃圾的、有意或无意扔垃圾的等)其实,垃圾也有自己的家,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垃圾安全的到达自己的家呢? 生讨论交流。 看来,丢垃圾也有很多讲究呢,你知道那些丢垃圾要注意的问题呢? 生讨论交流。 师出示:“垃圾的分类及处理”看完“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活动五:我们的行动 我们怎样做才能为保护环境尽一点力呢?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废品大变身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变废为宝活动,让学生能有创意的利用废旧

14、物品,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同时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1)了解生活中常见废旧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的方法。(2)收集由废旧物品或再生材料制成的物品。(3)准备有关的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1)收集可以变废为宝的废旧物品。(2)准备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品。活动过程: 活动一:变废为宝大行动 在生活中,有些废品稍加处理,把它们打扮一下,还有不小的用途呢!大家看:(师展示收集的废物利用的实物、资料或图片) 请大家互相介绍一下你自己或家人是怎样将垃圾变废为宝的? 活动二:我的作品你欣赏 废物可以利用,变废为宝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垃圾,为美化家园做贡献。

15、 1、师生共同介绍一些变废为宝的小方法。 2、生利用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进行小设计、小制作活动。 3、班内举办“变废为宝创意比赛”,将作品进行展出,并评选“最佳创意奖”和“巧手奖” 活动三:打扮我的家 让学生开动脑筋,将用废旧物品打份好的“家”以图画的方式展示出来,把最有创意的地方画出来与大家分享。 活动总结。花草树木点头笑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花草树木,知道他们的基本特征。 2、初步了解身边的花草树木的生活习性,知道通过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植物。 3、初步了解花草树木的本领,能够做个悉心的观察者,感受植物对人们生活的积极作用。 4、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从小树立起爱绿、护绿的

16、意念。活动重点: 让学生了解花草树木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自然,从小树立起爱绿、护绿的意念。活动准备 一张学生问卷调查表。 1、以小组为单位,事先确定要介绍的植物,收集实物或照片,配上文字说明,并了解该种植物的生活习性、特征和功用。 2、故事题材。 3、图片以及做头饰的纸、剪刀、水彩笔等。 4、教室内摆放一些花木盆景。活动过程 活动一:绿色小调查 课前先让每个学生完成问卷调查表 活动二:绿色小使者 1、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植树节那天全民植树的场景,内容可以选择公园、校园、马路两旁等不同的地点。 提问:这是哪一天?这一天是什么节日? 大家为什么要在这一天植树呢?看了图片以后,你

17、有什么话想说? 2、汇报课前的调查结果 请把各自带来的有关花草树木的实物或图片在小组内展示。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讨论,教师巡视。 3、相互合作,制作头饰。 每个小朋友拿出剪刀、胶水、彩纸、硬纸版、水彩笔等选用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制作头饰。 4、各组整理课前收集到的植物的生活习性、功用等,明确分工,并带上头饰准备活动。 5、“我是绿色小使者”表演赛 各组上台表演,可以一个个介绍“我是什么花草或什么树木”,另外几个介绍功用。 每组表演结束后,在黑板上的展示台“光荣榜”上粘贴每种植物的图形以及该植物的作用。 活动三:绿色好朋友 1、想想花草树木对人类还有什么好处? (1)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夏天可以乘凉,

18、冬天可以避沙,还能使空气清新。 (2)河堤两旁树木茂密,狂风暴雨来临也不能摧毁 (3)花草树木能使空气清新,还能点缀校园 (4)花草树木能够改善气候等 2、花草树木与人们衣、食、住、行的关系 活动四:护绿很重要 1、创设情景,教师讲故事:(内容主要是树木被砍伐、花草被摧残方面的。) 活动五:护绿大行动 1、我们知道花草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么我们能为花草树木做些什么呢? 2、 我们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到两种植物,并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这种植物的用处,或写一、两句爱护植物的宣传语。以小组为单位制订一个护绿行动计划, 可以在校园里认领一棵小树或一盆花。 3、各小组还应该进行护绿记录。我和动物交朋友

19、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搜集资料等活动,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能够善待动物,和动物交朋友。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1)深入了解或参与学生的课前准备。(2)准备有关的图片。2、学生准备:(1)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资料,会模仿其动作或叫声。(2)搜集一些有关动物的资料。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图片,大家想不想看?那就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看,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二、活动一:猜猜我是谁 刚才我把喜欢的动物

20、朋友介绍给大家(出示课题),你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动物?你们能说出为什么喜欢他吗?能不能模仿出它的动作或叫声? 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规则是:到前面模仿出你喜欢的动物的动作或叫声,让大家猜猜是谁,然后你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生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大家猜,生讲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三、活动二:动物发布会 你们在课前搜集的有关动物的资料都带来了吗?下面咱们来开个动物发布会吧! 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四、活动三:动物大家庭 请在你搜集的资料中找出你所喜欢的动物的图片,没有图片的同学请在老师发的卡片上写上动物朋友的名字,然后把他们请到这儿来(贴到黑板上)! 我和动物的故

21、事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动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知道动物能为人类服务,给人类带来快乐和方便,是人类的好朋友。 2、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应该喜欢和动物交朋友,知道如何与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朋友。 3、要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不对的。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动物与人类和睦相处、为人类作贡献的故事或图片、音像资料。 ()准备人类虐待动物、残害捕杀动物的资料。 ()准备有关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图片等),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1)收集动物与人类和睦相处、为人类作贡献的故事。 (2)准备自己和动物的小故事。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动物是人类的朋

22、友,许多动物也因为形象可爱、性情温顺被我们喜爱。我们怎样才能和喜欢的动物成为朋友呢? 二、活动一:讲述我们与动物的故事: 谁能给大家讲讲你和动物交朋友或者你和动物一起的有趣故事或经历? 三、活动二:送动物回家: 每种动物都有他们不同的生存环境,它们跟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它们到底生存在哪儿呢?你们知道吗?请你们把动物送回家好吗? “地球村”(把各种动物放到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去)。 黑板上有各种动物的图片,图片后有各种动物想说的话,请同学们去摘下你喜欢的动物图片,自己读读图片背面动物的话。想一想你要对动物说什么呢?每人说一句你最想对动物说的话! 四、活动三;动物,人类的朋友: 同学

23、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吗?在日常生活中,动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服务,你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吗? “动物,人类的朋友”(公鸡、青蛙、牛、羊、马、猪、狗、蜜蜂、孔雀、啄木鸟、鹦鹉、猫、猫头鹰、骆驼、大象等动物的图片) 你知道他们都为人类做了什么贡献吗?如果没有这些动物朋友,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交流。 。 现在有一门科学仿生学,就是根据有的动物身上有明显的特征,研究出许多为人类服务的创造发明。请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动物吧! “我们的老师”(苍蝇宇宙飞船、蝙蝠雷达、萤火虫人工冷光、蜻蜓直升飞机、电鱼伏特电池、水母耳水母耳风暴预测仪、变色龙迷彩服等)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

24、为我们提供了创造的灵感呢?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回答(鱼潜水艇、小鸟飞机等)。 五、活动四:关爱动物,相伴永远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谁能给大家讲讲动物帮助人类的感人故事?长颈鹿妈妈的诉说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该如何爱护动物,启发学生要爱护动物、善待动物,不使其受到伤害。 2、通过故事表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图片等)。 2、学生准备:搜集喂养小动物的方法。活动过程: 我们喜欢动物,和动物交朋友。在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和它们相处。我们该怎样和动物相

25、处呢?老师这儿有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活动一:听故事长颈鹿妈妈的诉说 播放长颈鹿妈妈的诉说 长颈鹿妈妈的孩子怎么了?他是怎么死的?长颈鹿妈妈为什么会伤心? 活动二:故事表演新<长颈鹿妈妈的诉说> 让学生展开自由的想像力,分角色表演长颈鹿妈妈的诉说对故事情节加以拓展和延伸。 活动三:合理喂养动物, 1、假如你来到动物园,看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猴子、鸽子等),你会怎么做呢? 2、长颈鹿妈妈伤心的样子、它和孩子悲惨的遭遇,令我们在同情之余又倍感震惊,因此,大家一定要记住:喂动物,首先要征得动物管理员的同意,了解动物的饮食习惯,合理喂养,否则就不能随便给动物喂食!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做

26、得到! 活动四:讨论:如何善待动物 1、你们平时是怎样对待小动物的,是关心爱护还是打骂虐待?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那你们看,这些小朋友做的怎么样呀?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没有动物,我们的生活会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善待它们。 活动五:红领巾在行动 1、成立 “少先队员保护动物协会”。 2、师生共同讨论与动物相处的基本原则并制定“爱护动物从我做起公约”,同学们互相监督。 3、你还有保护动物的好方法吗?请大家课下继续调查。 看来,只要大家开动脑筋,肯定会想出更多的保护动物的好方法,而且,大家都这么关心动物,爱护动物,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动物的好朋友的!请大家记住:动物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27、 第三单元 快乐的红领巾 第一课 鲜艳的红领巾教学目标: 1、了解红领巾的意义,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感到自豪和光荣,并能用红领巾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2、体验少先队活动的乐趣和生活在少先队组织中的快乐。教学重点:了解红领巾的意义,用少先队员的标准要自己的行为。教学难点:了解少年先锋队的来历,正确理解少先队员的义务,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教学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平时一样吗?大家觉得老师戴上红领巾以后有什么不同吗? 二、回忆入队情景。 三、说一说红领巾的意义。 四、说说队旗的意义。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它的寓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我

28、们在什么时候用到队旗? 五、师生齐唱队歌。 六、了解更多的少先队组织的知识。 第二课 红领巾胸前飘主题目标: 1、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愿意为少先队活动出谋划策。 2、懂得作为少先队员应该积极勇敢、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在活动中能提高道德辨别和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上进心。教学重点: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并积极献计献策。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积极勇敢、诚实守信、辨别是非,做到互相帮助。课前准备:少先队活动的海报或音像资料,歌曲红领巾胸前飘的磁带。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去年同学们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你们高兴吗?”(播放歌曲红领巾胸前飘)(二)多彩

29、的少先队活动 1、“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请看:(出示录象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校刊、义务劳动)学生仔细观看并回忆。 2、实践导行“少先队活动有趣吗?我们一起去参加好吗?” 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少先队活动项目进行模拟活动。(音乐) 3、“你还能为我们少先队活动做些什么呢?”(出示标题:我为红领巾出金点子) 学生们分为两个大组,互相交流之后派代表发言。 4、小结:作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要积极参加少先队活动,并为少先队活动出谋划策,使我们的活动更加有意义。(三)红领巾告诉我 1、“有一位少先队员在买东西时,遇到了一些难题,大家愿意帮助她出主意吗? 2、出示图片多找了钱,怎么办?(学生看图并各抒己见)

30、3、深化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做为一个少先队员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你看 ()出示:遇到难题怎么办、忘了做作业怎么办、看到了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怎么办、遇到霸道的学生该怎么办、答应了别人要做的事情却做不了,该怎么办? ()学生观看并想办法 4、小表演 “遇到以上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各自选择主题进行准备(分钟) () 各组分别上台表演。 () 师生共同评价。 5、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的少先队员,你们见到了吗?快说一说,他们都是怎样表现的?” 6、小结: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做事守信、勇敢、助人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 7、课后延伸:要求学生为自己

31、设计自测表,做到的给自己画一面小红旗,学期末,向全班介绍。 第三课 快乐的六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体会全社会对儿童的关心。 2、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儿童节的活动,并能与同伴分享节日的快乐。 3、能以自己的方式关注不同国家和和地区儿童的生活,并表达对不幸儿童的关爱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调查、了解,能体会到自己的亲人和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 2、通过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了解到生活在战争中和贫困中的孩子是多么不幸,并能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幸儿童表达关爱之情。课前准备: 1、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歌曲、诗歌、VCD等资料。 2、有关生活在战争中和贫困中儿童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

32、过程设计: 1、引导学生回忆在六一儿童节时的欢乐心情。创设情景。 听歌曲、看录像,感受六一儿童节的欢乐气氛。说说自己以前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 给学生播放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歌曲,播发往年同学们召开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录像。 2、通过收集资料、观察、访问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全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在课堂中,同学们把通过走向社会,观察、走访等活动搜集到的资料, 向同学们汇报,感受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指导同学们怎样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并向同学们汇报。 3、了解不幸儿童的生活状况,体会到自己的幸福。 通过有关资料,同学们了解到在战火中饱受磨难的儿童和生活在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的不幸,体会到自己生活在温暖

33、的社会环境中的幸福。 为同学们展示有关不幸儿童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4、以自己的形式向他们送上自己的祝福。 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祝福卡、绘画作品等,设想用各种方法给不幸儿童送上自己的祝福。 指导同学们制作祝福卡,帮助同学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5、指导同学们自己设想,怎样和同学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 同学们分成小组,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设计一个六一活动方案。 指导同学们制定的计划要切实可行,在同学们需要时,给以必要的帮助。6、除了学校的活动,你还想怎样过六一? 学生们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和父母商量,把自己的打算写下来。 第四单元 我们在长大 第一课 成长的脚印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2、能例举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关爱,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故事看脚印,体验长大 1、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家,让我们看看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它们的。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游戏“猜猜我是谁” 活动二、收集资料,体验长大 1、脚印变大说明我们长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们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